排放源的碳捕捉封存方法

文档序号:8443967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排放源的碳捕捉封存方法
【技术领域】
[0001]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相对于人造火山或是太空反光镜这类不靠谱的科技狂想,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CCS技术)被认为更能拯救地球。众所周知,人类为防止气候变暖需要节能减排,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排路径有许多,但对于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减少燃煤使用代价高昂,因此CCS成为重要替代选择,因此对那些不愿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国家来说,这有极大吸引力。我们也许对碳捕获技术稍感陌生,殊不知它“正是当今世界上国际最热门的气候变化领域最前沿、最重大的话题之一,国际政治领袖们无不投以巨大关注”。原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非常高,并不适宜人类生存,地球是通过把二氧化碳固化后埋在地下(即成煤成油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得适宜人类生存了。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人类通过开采煤、油,把埋在地下的二氧化碳挖了出来,再排放到大气中,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就增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温室效应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这实际是对工业革命,化石能源疯狂利用的一种嘲讽和报复。后工业时代注定要解决工业革命的麻烦。1850年全球CO2排放量仅为2亿吨,到2005年则增加到259亿吨。现在,全球各国首脑希望人类在2050年时,把气温控制在不超过1850年时多2摄氏度。如何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科学家们已经想了各种办法。第一步是“碳捕获”,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是化学吸收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0)2和某种吸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将CO2气体从烟道气中分离出来,目前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多种性能优良而环保的吸收剂。还有一种方法叫“膜”分离法,化石燃料燃烧后的烟气在通过膜时被分类处理了,有的会溶解并通过,有的却通不过被“拦截”了。为了提高二氧化碳的减排效率,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富氧燃烧法,用纯氧燃烧使得排放的CO2纯度更高。据悉,目前国际上像美、英、挪威包括中国都有一些碳捕捉试验项目,其中碳的捕捉效率可以尚达90%。
[0003]但目前,对于大量分散型的0)2排放源是难于实现碳的收集的,碳捕获的主要目标仅为化石燃料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炼油厂、合成氨厂等0)2的集中排放源。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大量分散型的CO2排放源的收集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等分散型CO2排放源的碳捕捉封存方法,其特征是:将用于加热物体和材料的容器(例如锅、壶、管)壁和/或底结构设计为燃气通道,将燃烧的高温气体通过上述燃气通道,使上述容器内的物体和材料得以加热;或将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通入燃气管中,将燃气管浸没在需要加热的液体中,将热量传给液体并将液体加热;这样,可将烟气始终控制在燃气管内,以实现对大量分散型的0)2排放源的收集。
[0005]为了提高烟气中CO2浓度以便回收并节省燃料,可通过管路,以输送燃气的方式,向燃气灶用户(如居民、餐饮业者等)和小锅炉用户提供富氧或纯氧,以用于富氧燃烧。
[0006]通过燃气管路收集到的CO2气体即可采用成熟的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膜”分离法等各自就地处理,也可通过烟气管路送至工厂集中处理。
[0007]这种燃气灶等分散型CO2排放源的碳捕捉封存方法的有益之处在于:1、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2、可极大地减少分散型0)2排放源的排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立体剖面原理图。
[000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二的立体原理图。
[0010]图中1.容器内壳体(2)的底壳,2.容器内壳体,3.容器外壳体,4.燃气的壁通道,5.燃气的底通道,6.底隔板,7.壁隔板,8.入气管,9.出气管,10.通道盖板,11.液体加热容器,12.液体,13.燃气加热管,14.燃气从入气管,15.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图1中,燃气从入气管(8)射入,经燃气的底通道(5)和燃气的壁通道(4)后,从出气管(9)排除,从而将接容器内壳体内的物体或材料加热。而排出的CO2可送往处理装置。
[0012]图1中,燃气从入气管(14)射入,经燃气加热管(13)与液体(12)换热后,从出气管(15)排除,从而将液体(12)加热。而排出的CO2可送往处理装置。
【主权项】
1.一种燃气灶等分散型CO2排放源的碳捕捉封存方法,其特征是:将用于加热物体和材料的容器壁和/或底结构设计为燃气通道,将燃烧的高温气体通过上述燃气通道,使上述容器内的物体和材料得以加热;或将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通入燃气管中,将燃气管浸没在需要加热的液体中,将热量传给液体并将液体加热;这样,可将烟气始终控制在燃气管内,以实现对大量分散型的0)2排放源的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等分散型CO2排放源的碳捕捉封存方法,其特征是:为了提高烟气中CO2浓度以便回收并节省燃料,通过管路以输送燃气的方式,向燃气灶用户和小锅炉用户提供富氧或纯氧,以用于富氧燃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等分散型CO2排放源的碳捕捉封存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燃气管路收集到的CO2气体采用成熟的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膜”分离法等各自就地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等分散型CO2排放源的碳捕捉封存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燃气管路收集到的CO2气体通过烟气管路送至工厂集中处理。
【专利摘要】一种燃气灶等分散型CO2排放源的碳捕捉封存方法,其特征是:将用于加热物体和材料的容器壁和/或底结构设计为燃气通道,将燃烧的高温气体通过上述燃气通道,使上述容器内的物体和材料得以加热;或将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通入燃气管中,将燃气管浸没在需要加热的液体中,将热量传给液体并将液体加热;这样,可将烟气始终控制在燃气管内,以实现对大量分散型的CO2排放源的收集。
【IPC分类】F24C15-00, F24C13-00, F24C3-00
【公开号】CN104764056
【申请号】CN201510179762
【发明人】徐林波
【申请人】徐林波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