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2146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钛渣炉即有色冶金行业中对用来生产富钛料的矿热式电弧炉的称谓,在生产中,钛渣炉炉底存储一部分金属铁,分别以固态金属铁和液态铁水两种形态同时存在,金属铁和铁水温度关系为:铁水温度高于金属铁温度。
[0003]在冶炼中,铁水层厚度太薄,炉内富集热量少,增长冶炼时间,增加能耗,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经济效益;铁水层太厚,大量高温铁水在电流作用下发生剧烈运动,不断冲刷、腐蚀炉内耐火材料,降低炉体使用寿命。铁水层包裹在钛渣炉炉底,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和测量其厚度,致使操作者不能详细了解铁水层厚度,无法判断铁水层厚度是否处在合理区间,不能及时的进行有效调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被耐火材料包裹的铁水层深度情况下的测量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的测量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包括钛渣炉体,所述钛渣炉体顶部有水冷炉盖,在所述水冷炉盖上有测量预留孔,还包括测量标尺、连接管、连接绳,所述测量标尺上端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接连接绳;所述测量标尺可通过所述测量预留口做上下运动。
[0006]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定滑轮和起重装置,所述连接绳通过定滑轮与所述起重装置相连,在起重装置的作用下,所述测量标尺可通过所述测量预留口做上下运动。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测量标尺采用熔点大于钛渣炉炉底铁水温度的合金钢。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管材质为普通钢。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起重装置安装在所述水冷炉盖上方,所述定滑轮位于所述测量预留孔正上方。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定滑轮下边缘与所述测量预留孔上边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测量标尺与所述连接管总长度,所述测量标尺与所述连接管总长度大于钛渣炉体高度。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起重装置为卷扬机。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绳为钢丝绳。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测量标尺上有刻度,且零刻度线在测量标尺下端。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被耐火材料包裹的铁水层深度的情况下,可测量出铁水层的深度;通过此测量装置,能即时掌握炉底铁水层的深度,有效的指导冶炼人员操作,消除安全隐患;还可以通过测得的数据,推算出炉体内部的安全状况,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炉内富集热量,使操作人员对炉况判断更加准确,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测量标尺的示意图;
[0017]图3是测量预留孔的在水冷炉盖上的位置示意图;
[0018]图中部位及编号:钛渣炉体1、水冷炉盖11、测量预留孔12、耐火材料层13、固体铁层14、铁水层15、水冷炉墙16、电极孔17、测量标尺21、连接管22、连接绳23、定滑轮24、起重装置2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钛渣炉体1,所述钛渣炉体I顶部有水冷炉盖11,在所述水冷炉盖11上有测量预留孔12,还包括测量标尺21、连接管22、连接绳23,所述测量标尺21上端连接连接管22,所述连接管22上端接连接绳23,所述测量标尺21可通过所述测量预留口 12做上下运动。钛渣炉炉底有一层耐火材料层13,耐火材料层13之上是固体铁层14,固体铁层14之上是铁水层15,铁水层15即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对象;钛渣炉体I侧壁顶部是水冷炉墙16,水冷炉墙16之上即是水冷炉盖11 ;为了使测量标尺能偶潜入铁水层15,在所述水冷炉盖11上有预留测量孔12 ;所述连接绳23穿过中空的连接管22连接到测量标尺21上,也可以是连接绳23连接连接管22,连接管再焊接到测量标尺21上。[0021 ] 具体,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定滑轮24和起重装置25,连接绳23的另一端连接在起重装置25上,起重装置25具有收放连接绳23的功能。所述连接绳23通过定滑轮24与所述起重装置25相连,在起重装置25的作用下,所述测量标尺21可通过所述测量预留口12做上下运动。
[0022]具体,所述测量标尺21采用熔点大于钛渣炉炉底铁水温度的合金钢。测量标尺21与高温铁水接触,建议选用熔化温度高于铁水温度的合金钢作为制作材质,也可以使用普通钢质材料,但合金钢材质使用寿命更长,不会与铁水接触就融化。所述连接管22选用一般普通钢质材料即可,其主要作用是连接测量标尺与钢丝绳,不会与铁水接触。
[0023]具体,为了方便操作,所述定滑轮24和起重装置25安装在所述水冷炉盖11的上方,所述定滑轮24安装在所述测量预留孔12的正上方。起重装置25安装在水冷炉盖11上方便于观察和操作,所述定滑轮24则必须安装在所述测量预留孔12的正上方,且所述定滑轮24下边缘与所述测量预留孔12上边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测量标尺21与所述连接管22总长度,所述测量标尺21与所述连接管22总长度大于钛渣炉体I高度。一般钛渣炉的高度在7米左右,炉内铁水层15的高度在I米左右,因此测量标尺21的长度必须大于铁水层15的高度,在1.5米至2米的范围内;连接管22的作用是连接测量标尺21和连接绳23,使测量标尺21在下潜过程中不倾斜,为了能方面判断测量标尺21是否下潜至铁水层15底部,连接管22与测量标尺21的总长度应大于钛渣炉体I的高度,只有这样,测量标尺21下潜至铁水层15底部时,连接管22与连接绳23连接的一端还露在外面,可以通过判断连接绳23是否处于松弛状态来判断测量标尺21是否潜至铁水层15底部。
[0024]具体,所述起重装置25为卷扬机,所述连接绳23为钢丝绳。起重装置25也可以是其他轻小型起重设备,如起重滑车、吊具、千斤顶、手动葫芦、电动葫芦和普通绞车等;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力驱动,因为测量标尺21和连接管22属于轻小型型材,驱动起来不繁重。
[0025]具体,所述测量标尺21上有刻度,且零刻度线在测量标尺21下端。测量标尺21上可以有刻度,也可以没有刻度,若有刻度,为了便于读数,零刻度线需在测量标尺21潜入铁水层一端。测量时,通过调节卷扬机,让测量标尺21进入炉内,潜入铁水层15内,直至不能下潜,迅速调节卷扬机,提升测量标尺22至测量预留孔12的上表面,若测量标尺21上有刻度可直接在测量标尺22上读出铁水层深度,若测量标尺22上没有刻度,则采用测量工具测得测量标尺22浸入铁水层15的深度。
[0026]具体操作中,如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安装在在三相电极的电极孔17旁,可以准确的掌握每根电极底部的铁水层15深度,并推断出每根电极底部热量富集和铁水层15与耐火材料层13的安全距离,有效的解决原来铁水层15深度不可见所带来的能耗损失和安全隐患。
【主权项】
1.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包括钛渣炉体(I),所述钛渣炉体(I)顶部有水冷炉盖(11),在所述水冷炉盖(11)上有测量预留孔(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标尺(21)、连接管(22)、连接绳(23),所述测量标尺(21)上端连接连接管(22),所述连接管(22)上端接连接绳(23),所述测量标尺(21)可通过所述测量预留口(12)做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滑轮(24)和起重装置(25),所述连接绳(23)通过定滑轮(24)与所述起重装置(25)相连;在起重装置(25)的作用下,所述测量标尺(21)可通过所述测量预留口(12)做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标尺(21)采用熔点大于钛渣炉炉底铁水温度的合金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2)材质为普通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起重装置(25)安装在所述水冷炉盖(11)上方,所述定滑轮(24)位于所述测量预留孔(12)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24)下边缘与所述测量预留孔(12)上边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测量标尺(21)与所述连接管(22)总长度;所述测量标尺(21)与所述连接管(22)总长度大于钛渣炉体(I)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25)为卷扬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23)为钢丝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标尺(21)上有刻度,且零刻度线在测量标尺(21)下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是一种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此装置能在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被耐火材料包裹的铁水层深度情况下测量出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钛渣炉炉底铁水层厚度测量装置,包括钛渣炉体,所述钛渣炉体顶部有水冷炉盖,在所述水冷炉盖上有测量预留孔,还包括测量标尺、连接管、连接绳,所述测量标尺上端连接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接连接绳,所述测量标尺可通过所述测量预留口做上下运动。通过此测量装置,能即时掌握炉底铁水层的深度,有效的指导冶炼人员操作。
【IPC分类】F27B3-28
【公开号】CN204329577
【申请号】CN201420743214
【发明人】张利民, 王世金, 林朝飞, 袁周云, 熊旭, 何林峻
【申请人】攀枝花市国钛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