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850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新型工业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工业脱水机。
【背景技术】
[0002]工业脱水机在工业中使用比较广泛,传统脱水机存在这样一种缺陷,由于脱水机在工作时是依靠内筒的转动来实现脱水,内筒在外筒中转动的时候速度较高,转动形成的气流较大,易产生噪音,并且传统脱水机开口直接敞开,内筒高速旋转的时候会有一些水溅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工业脱水机。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工业脱水机,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的上下两端均成开口状,所述外筒内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外筒内腔分隔成位于上方的工作腔以及位于下方的电机腔,所述的内筒位于工作腔内,所述电机位于电机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隔板与内筒连接;
[0005]所述外筒的筒壁为空心结构,所述外筒的上端口形成径向缩口部,所述径向缩口部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所述电机腔内的外筒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出气孔,所述每组出气孔的外筒内壁上分别安装有抽气风机。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抽气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电机的机壳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每组出气孔呈圆形或方形。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抽气风机,可以将内筒在高速旋转时在工作腔内产生的气流抽走,降低因这部分气流造成的噪音。
[0009]抽气风机将这部分抽走气流作用在电机腔内的电机机壳上,对电机实现降温作用。
[0010]外筒上端的径向缩口部可有效防止脱水时的水被溅出。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脱水机的示意图;
[0013]其中,1、外筒,2、内筒,3、隔板,4、径向缩口部,5、抽气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5]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工业脱水机,包括外筒I和内筒2,外筒I的上下两端均成开口状,外筒I内设置隔板3,隔板3将外筒I内腔分隔成位于上方的工作腔以及位于下方的电机腔,内筒2位于工作腔内,电机位于电机腔内,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隔板3与内筒2连接,工作腔底部的外筒I侧壁连接有排水管。
[0016]外筒I的筒壁为空心结构,外筒I的上端口形成径向缩口部4,径向缩口部4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电机腔内的外筒I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出气孔,每组出气孔的外筒I内壁上分别安装有抽气风机5。
[0017]抽气风机5的出风口朝向电机的机壳设置。每组出气孔呈圆形或方形。
[0018]抽气风机5工作,通过外筒I的空心结构,可以在外筒I上端的进气孔提供吸力,将内筒2高速转动产生的一部分气流带走,降低因这部分气流所产生的噪音。
[001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工业脱水机,其特征是,包括外筒(I)和内筒(2),所述外筒(I)的上下两端均成开口状,所述外筒(I)内设置隔板(3),所述隔板(3)将外筒(I)内腔分隔成位于上方的工作腔以及位于下方的电机腔,所述的内筒(2)位于工作腔内,所述电机位于电机腔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隔板(3)与内筒(2)连接; 所述外筒(I)的筒壁为空心结构,所述外筒(I)的上端口形成径向缩口部(4),所述径向缩口部(4)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所述电机腔内的外筒(I)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出气孔,所述每组出气孔的外筒(I)内壁上分别安装有抽气风机(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业脱水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抽气风机(5)的出风口朝向电机的机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业脱水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每组出气孔呈圆形或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工业脱水机,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的上下两端均成开口状,外筒内设置隔板,隔板将外筒内腔分隔成位于上方的工作腔以及位于下方的电机腔,内筒位于工作腔内,电机位于电机腔内,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隔板与内筒连接;外筒的筒壁为空心结构,外筒的上端口形成径向缩口部,径向缩口部的底面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所述电机腔内的外筒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出气孔,所述每组出气孔的外筒内壁上分别安装有抽气风机。通过抽气风机,可以将内筒在高速旋转时在工作腔内产生的气流抽走,降低因这部分气流造成的噪音。
【IPC分类】F26B25/00, F26B11/02
【公开号】CN204630285
【申请号】CN201520177053
【发明人】潘林福, 刘艳玲
【申请人】扬州绿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