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陶瓷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高资源消耗型的行业,尤其是喷雾造粒、干燥和窑炉三个环节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而生产中用于粉料制备的喷雾干燥塔和产品烧成的窑炉是热能消耗及转换的主要设备,其能耗占生产总成本的20%以上。
[0003]随着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节能减排必将是陶瓷产业的大势所趋。用于为喷雾干燥塔提供热源的热风炉,以前普遍采用天然气、柴油、重油为燃料,随着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各个陶瓷厂的成本节节高升,据统计,仅燃料成本一项差不多就占了整个陶瓷行业成本的1/4?1/3,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以煤代替燃油燃气作为热风炉的燃料,虽然降低了成本,但产生的烟气是含硫、多尘、高湿度的烟气,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对烟气进行水幕喷淋的脱硫除尘塔处理后将形成相对湿度90%,温度50°C左右的净化烟气,将该烟气直接从烟囱排入大气,将会形成“白烟柱”现象,且脱硫除尘效果不佳,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一些治理白烟的措施不是除湿、就是升温;要么是效果不理想、要么成本高、要么造成二次污染,而用于产品烧成的窑炉会排放大量的余热没被利用,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在现有技术中,白烟治理均存在耗能高、无余热回收的缺陷。因此,如何开发一种能够回收窑炉余热作用于热风炉的助燃且能消除白烟,改进传统烟气水幕脱硫除尘结构,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要课题。
[0004]现有的脱硫除尘效果提高是通过改变传统的气液接触方式,即脱硫液从上部均匀的喷撒,气体从下面穿透液体层,从而进行大面积的交换,脱除烟气中的硫、尘等污染物。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为了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依据现有的先进技术,提供的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且能充分回收窑炉余热,作用于热风炉助燃及消除白烟,提高脱硫除尘效果的节能环保系统。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窑炉,窑炉通过管路与节能设备连接,节能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管路与尾气脱硫塔连接,节能设备通过第二管路与热风炉连接,热风炉通过管路与喷雾干燥塔连接,喷雾干燥塔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连接,湿式脱硫塔通过旁通与第二管路连接。
[0007]湿式脱硫塔上部设置捕沫器。
[0008]湿式脱硫塔中部设置大口径喷嘴,大口径喷嘴通过管路与脱硫栗连接,脱硫栗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下部连接。
[0009]湿式脱硫塔上部设置进气筒,进气筒与捕沫器连接。
[0010]喷雾干燥塔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上的进气筒连接。
[0011]节能设备上设置鼓风机。
[0012]喷雾干燥塔与湿式脱硫塔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引风机。
[0013]本实用新型消除白烟及提高脱硫除尘效果且同时回收窑炉余热实现节能减排是通过以下技术的组合来实现的:该系统主要包括输送管道、节能设备、旁通、湿式脱硫塔等。窑炉把余热输送给节能设备,换出干净的节能热风,换出的节能热风通过旁通一部分送给热风炉助燃,一部分用来加热通过湿式脱硫塔的烟气,使其湿烟气升温从而消除白烟。
[0014]所用的节能设备就是空气预热器,根据窑炉余热温度的不同选用不同材质的。
[0015]本实用新型基于双膜理论,脱硫塔为一空塔,塔内有进气筒,为上下相通的,有大口径逆向喷嘴,及捕沫器等,把喷雾干燥塔来的含硫、尘烟气借助于引风机动压,把烟气导入进气筒,脱硫液由脱硫栗输出,气体和逆向液体产生碰撞,气-液接触后形成一个驻波高湍流区域,叫做泡沫区。泡沫区产生一个非常高效的液体表面,洗涤了大部分灰尘和吸收了绝大部分的二氧化硫。逆向喷嘴是一个非常大的咽喉型喷嘴,液体形成一个锥形流动,使液体充满整个进气筒区域,形成泡沫区,从而使脱硫、除尘效率得到提高;烟气经过两层捕沫器后,与经过处理的窑炉余热进行混合,再排放到大气。
[0016]湿式脱硫塔把湿烟气升温的实现:喷雾干燥塔的排烟通道与湿式脱硫塔的气体进口相连,依靠风机动压烟气从上往下进入进气筒,湿式脱硫塔的脱硫液从下往上由脱硫栗喷入,脱硫完的湿烟气与通过旁通送来的热风充分混合使其加热升到90°C左右,然后再排入大气,从而实现消除白烟。
[0017]本实用新型通过换热器回收了大量的窑炉余热,实现了节能;回收的热量一部分供给热风炉助燃,提高了助燃风的温度,使热风炉的燃烧更充分,间接地提高了热风炉的能源利用率,实现了节能;且该系统能有效的隔离热风炉系统和窑炉系统,使彼此不会干扰,不影响工艺生产;回收的热量另一部分用于加热易产生白烟的相对湿度90%,温度50°C左右的净化烟气,使这部分湿烟气升高到一定温度,从而实现消除白烟的目的,另外,通过改进脱硫塔气液交换的方式,有效的提尚脱硫及除尘的效率。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加入换热装置把窑炉余热进行充分利用,改进脱硫塔内部结构,使气液交换程度得到提高,具有消除白烟效果好、脱硫效率提高、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还能回收大量热量优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窑炉,2、鼓风机,3、节能设备,4、尾气脱硫塔,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热风炉,8、喷雾干燥塔,9、进气筒,10、捕沫器,11、湿式脱硫塔,12、脱硫栗,13、引风机,14、大口径嗔嘴,15、芳通。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窑炉I,窑炉I通过管路与节能设备3连接,节能设备3分别通过第一管路5与尾气脱硫塔4连接,节能设备3通过第二管路6与热风炉7连接,热风炉7通过管路与喷雾干燥塔8连接,喷雾干燥塔8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11连接,湿式脱硫塔11通过旁通15与第二管路6连接。
[0025]湿式脱硫塔11上部设置捕沫器10。
[0026]湿式脱硫塔11中部设置大口径喷嘴14,大口径喷嘴14通过管路与脱硫栗12连接,脱硫栗12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11下部连接。
[0027]湿式脱硫塔11上部设置进气筒9,进气筒9与捕沫器10连接。
[0028]喷雾干燥塔8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11上的进气筒9连接。
[0029]节能设备3上设置鼓风机2。
[0030]喷雾干燥塔8与湿式脱硫塔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引风机13。
[0031]窑炉I余热通过输送管道送到节能设备3进行换热,换热完后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尾气脱硫塔4 ;
[0032]通过鼓风机2鼓入冷风,经过节能设备3换出的节能热风一部分送给热风炉6的第一管路5 ;另一部分节能热风送到湿式脱硫塔11与湿烟气进行混合。从而实现双重功能,既节能又环保。且窑炉余热和节能热风经节能设备3彼此分离,相互不受干扰。
[0033]从喷雾干燥塔8出来的尾气经输送管道,借助于引风机13的动压,进入进气筒9,与经脱硫栗12送入大口径喷嘴14的脱硫液逆向碰撞,气-液接触后形成的泡沫区能有效的提高脱硫及除尘效果;处理后的尾气,经捕沫器10除去部分液滴,最终湿烟气与节能热风混合,进行热交换,使湿烟气升到一定温度,排入大气。
[0034]最后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提及的实施例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功能,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窑炉(I),其特征在于,窑炉⑴通过管路与节能设备⑶连接,节能设备⑶分别通过第一管路(5)与尾气脱硫塔(4)连接,节能设备(3)通过第二管路(6)与热风炉(7)连接,热风炉(7)通过管路与喷雾干燥塔(8)连接,喷雾干燥塔(8)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11)连接,湿式脱硫塔(11)通过旁通(15)与第二管路(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式脱硫塔(11)上部设置捕沫器(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式脱硫塔(11)中部设置大口径喷嘴(14),大口径喷嘴(14)通过管路与脱硫栗(12)连接,脱硫栗(12)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11)下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湿式脱硫塔(11)上部设置进气筒(9),进气筒(9)与捕沫器(1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塔(8)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11)上的进气筒(9)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节能设备(3)上设置鼓风机(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塔(8)与湿式脱硫塔(1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引风机(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回收窑炉余热用于喷雾干燥塔的智能节能环保系统,包括窑炉,窑炉通过管路与节能设备连接,节能设备分别通过第一管路与尾气脱硫塔连接,节能设备通过第二管路与热风炉连接,热风炉通过管路与喷雾干燥塔连接,喷雾干燥塔通过管路与湿式脱硫塔连接,湿式脱硫塔通过旁通与第二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加入换热装置把窑炉余热进行充分利用,改进脱硫塔内部结构,使气液交换程度得到提高,具有消除白烟效果好、脱硫效率提高、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还能回收大量热量优点。
【IPC分类】B01D47/00, F27D17/00, F26B21/00, B01D53/18
【公开号】CN204830913
【申请号】CN201520554257
【发明人】郝连停, 吴金斌, 王恒菊
【申请人】山东利德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