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的聚光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太阳能发电系统按集热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槽式系统、塔式系统和碟式系统三大类,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与其他两种发电系统相比最为成熟,效率最高,但循环效率仍然只有40%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设备整天安装在室外接收阳光,槽式聚光器上面容易吸附空气中大量尘埃,污染严重,大大影响集热效率。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专用清洗设备定期清洗,但由于设备的特意外形,清洗非常麻烦,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水资源,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利用这样的聚光槽进行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既能实现自动除尘,有效提高发电效率。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种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包括底座、可转向支撑件、弧形聚光槽、支架和集热管,所述弧形聚光槽通过可转向支撑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集热管通过支架沿弧形聚光槽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弧形聚光槽的光线汇聚处,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弧形聚光槽的槽体内表面平行排列有M路结构一致的电极,相邻两路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且该间距为电极中部宽度的5?8倍,每一路电极的两端向两侧扩展,其宽度为中部宽度的2?4倍。
[0007]在弧形聚光槽上设置电极,利用电极通电时所产生的电场实现除尘,将电极两端的引脚设置成扁平结构且宽度比中间大,使得其与电源的连接更加方便,由于电极两端的引脚为扁平结构,导致电极引脚间的距离变窄,通过设置较宽的行间距,有效为了防止受彼此电场的影响。
[0008]在实施过程中,每一路电极的两端或为矩形或为倒三角形或为梯形或为扇形或为圆形。
[0009]实施时,M路电极依次交替连接有N路电源,M能被N整除,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0010]作为优选,所述电极为ITO电极或石墨烯电极。
[0011]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通过在聚光槽上分布平行电极,利用平行电极通电产生的电场来达到去除灰尘的效果,使用方便,通过将电极两端的引脚设置成扁平结构,使得接线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极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参照图1、图2,一种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包括底座1、可转向支撑件2、弧形聚光槽3、支架4和集热管5,所述弧形聚光槽3通过可转向支撑件2固定连接在底座I上,所述集热管5通过支架4沿弧形聚光槽3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弧形聚光槽3的光线汇聚处,在所述弧形聚光槽3的槽体内表面平行排列有M路结构一致的电极6,本例中电极6沿弧形聚光槽I的弧线方向布置,也可以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相邻两路电极6之间的间距相等,且该间距为电极中部宽度的5?8倍,通常设为6倍,每一路电极的两端向两侧扩展,其宽度为中部宽度的2?4倍,通常设为3倍。
[0016]从图2可以看出,每一路电极6的两端为倒三角形,也可以设为梯形、扇形或圆形。
[0017]为了接电方便,M路电极6依次交替连接有N路电源,M能被N整除,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通常采用两相电源或三相电源,因此M为2的整数倍或3的整数倍,实施时,电极6通常采用ITO电极。
[0018]工作原理:当弧形聚光槽I表面沉积有灰尘时,给平行电极6通电,电极6之间便会形成一个均匀的电场波,从而达到去除灰尘的效果,通过对电极6的端部进行扩展,便于接线,通过对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定,能够有效避免相邻电场之间的干扰,保证除尘效果。
[0019]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包括底座(I)、可转向支撑件(2)、弧形聚光槽(3)、支架(4)和集热管(5),所述弧形聚光槽(3)通过可转向支撑件(2)固定连接在底座⑴上,所述集热管(5)通过支架(4)沿弧形聚光槽(3)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弧形聚光槽(3)的光线汇聚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聚光槽(3)的槽体内表面平行排列有M路结构一致的电极(6),相邻两路电极(6)之间的间距相等,且该间距为电极中部宽度的5?8倍,每一路电极的两端向两侧扩展,其宽度为中部宽度的2?4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其特征在于:每一路电极¢)的两端或为矩形或为倒三角形或为梯形或为扇形或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其特征在于路电极(6)依次交替连接有N路电源,M能被N整除,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6)为ITO电极或石墨稀电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除尘电极的聚光槽,包括底座、可转向支撑件、弧形聚光槽、支架和集热管,所述弧形聚光槽通过可转向支撑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集热管通过支架沿弧形聚光槽的长度方向固定在弧形聚光槽的光线汇聚处,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弧形聚光槽的槽体内表面平行排列有M路结构一致的电极,所述电极沿弧形聚光槽的宽度方向布置,相邻两路电极之间的间距相等,且该间距为电极中部宽度的5~8倍,每一路电极的两端向两侧扩展,其宽度为中部宽度的2~4倍。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通过在聚光槽上分布平行电极,利用平行电极通电产生的电场来达到去除灰尘的效果,使用方便,通过将电极两端的引脚设置成扁平结构,使得接线更加方便。
【IPC分类】F24J2/46, F24J2/24, F24J2/10
【公开号】CN205174882
【申请号】CN201520837517
【发明人】董志明, 吴云军, 易军, 周学斌, 向李娟
【申请人】重庆科技学院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