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用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303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冷系统用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剂分流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实现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均匀分流的分流器。
背景技术
在制冷行业中,为了解决制冷剂由一路分为多路的制冷剂流量分配问题,普遍使用分流器。现有技术的分流器的基本结构是在分流器体上焊接分流毛细管。如中国专利02226574.0“空调器流体分流器”,包括本体,位于本体上部的主流孔,与主流孔相通且位于本体下部的分配孔,所述的本体包括主流体与分配体,主流体固定在分配体上,主流体与分配体固定后中间形成一个分配腔,分配腔分别与主流体上的主流孔与分配体上的分配孔相通,主流孔与分配孔完全错开。由于分流器体内部是一个空腔,因气液两相态制冷剂通过毛细管的阻力与液态制冷剂通过毛细管的阻力差异较大,若分流毛细管以液态制冷剂匹配时,制冷剂为液态时,制冷剂流量分配符合要求,当制冷剂为气液两相态时,制冷剂流量分配就可能不符合要求,就无法保证各路制冷剂流量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应用于气液两相态时,无法保证各路制冷剂流量的稳定性。从而开发一种采用小孔喷射、小分配空腔技术,不仅在纯液态时,就是在气液两相态时,也能保证各路流量的稳定性的分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在基体内有进流管,与分配空腔连通且对称布置的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流管为直径略大于制冷系统毛细管的小孔径管;在分配空腔内有与进流管同一中心线的圆锥体导向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进一步完善,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流管的直径为1.5mm-7.0mm。
作为优选,进流管的直径为2.5mm-5.5mm。
作为优选,分配空腔的高度不大于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小孔喷射、小空腔和导向锤等一系列技术,不仅能在纯液态时,保证各路制冷剂流量的稳定,就是在气液两相态时,也能保证各路制冷剂流量的稳定性,使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达到最大。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剖面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俯视图;附图3是小孔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截头圆锥体的分流器本体2内镶嵌有钻有小孔5的小孔体6,小孔体6内的小孔5直径1.5mm-7.0mm,优选为2.0mm-6.0mm,小孔直径因制冷系统的大小而异,如以家用空调为例,小孔直径可选取2.0-3.5mm,如以小型中央空调为例,小孔直径可选取4.0-6.0mm,其选取的依据是小孔尺寸不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流量;小孔体6上面有分配空腔4,在分配空腔的中间有导向锤7,所述导向锤的中心线与小孔中心线相重合,在分配空腔4上面开有小孔3,所述小孔3与连接分流毛细管的紫铜分流管1相连通,图中所示为用于安装二根分流管的情况,也可安装更多根。
权利要求1.一种制冷系统用分流器,包括基体(2),基体内有进流管(5),与分配空腔(4)连通且对称布置的分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流管(5)为直径略大于制冷系统毛细管的小孔径管;在分配空腔(4)内有与进流管同一中心线的导向锤(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用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锤(7)为圆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系统用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流管(5)的直径为1.5mm-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系统用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流管(5)的直径为2.0mm-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系统用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配空腔(5)的高度不大于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实现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均匀分流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进流管为直径略大于制冷系统毛细管(直径为1.5mm-7.0mm)的小孔径管,分配空腔高度不大于5mm,在所述分配空腔内有与进流管同一中心线的圆锥体导向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在纯液态时保证各路制冷剂流量的稳定,就是在气液两相态时,也能保证各路制冷剂流量的稳定性,使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达到最大。
文档编号F25B41/00GK2674369SQ20042001924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3日
发明者马南 申请人:马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