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热交换器室外机的除霜冷凝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有热源的液体加热器中的配件装置,具体涉及热交换器室外机中冷凝器的除霜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包括热泵热水器和制热空调器,都设有室外机,其中冷凝器和压缩机为其主要部件。冷凝器主要由散热翅片和铜管组成,铜管内装传热介质,与铜管相连的压缩机做功,将介质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气,使与相连的热水器中的蓄水箱内蒸发器或制热空调器室内机的空气加热升温。它是家庭及宾馆、饭店广泛采用的供热设备。但到冬天室外温度较低时,冷凝器特别是散热翅片上容易结霜,使热效率降低,增大能耗。现有除霜技术一般是四通换向阀用介质的热量来除霜,有的在冷凝器旁装加热棒通电加热,这两种除霜技术,能耗仍比较大,效率底.在零下5度以下就不能除霜,无法正常制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在冷凝器上设计安装可自动控制的除霜装置,既能充分保证制热采暖的需要,又能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在零下15度都能除霜,正常制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水器和制热空调器室外机的冷凝器,其结构特点是在冷凝器铜管的裸露部份和散热翅片上部份缠绕发热带,该发热带与控制仪电连接,控制仪外接电源;控制仪与冷凝器上、热水器蓄水箱内、或制热空调器室内机热风口处安装的所有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仪也与压缩机电连接;冷凝器上的内装传热介质的铜管连接压缩机及热水器蓄水箱内热蒸发器或制热空调器室内机的发热器。
这种热交换器的冷凝器的除霜方法,按温度参数要求进行自动控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当冷凝器上温度t1≤8℃时,控制仪便启动(通电)冷凝器上的发热带,对冷凝器加热升温除霜,当冷凝器温度≥15℃时,控制仪给发热带断电,停止加热;2、当冷凝器温度t1≤8℃时,且发热带连续工作40分钟后,控制仪发指令使压缩机停机3分钟,而后继续启动压缩机制热,此时发热带绐终发热工作;
3、当冷凝器温度>8℃和<15℃时,发热带一直工作;4、当热水器蓄水箱水温(t2)达到55℃或制热空调室内空气温度(t2)达到18℃时,控制仪使压缩机和发热带均停止工作,该温度降到52℃(15℃)时,则二者又启动工作。
本发明创造的突出优点和显著效果1、本冷凝器除霜装置结构简单,能根据需要自动启动或关断发热带或压缩机工作,使用方便,节能效果明显;2、发热带的热量,通过铜管内介质的传热经压缩机做功,起到二次热利用,显著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
附图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一种热水器室外机1中的冷凝器两端裸露铜管和散热翅片3上缠绕高温硅胶碳纤维发热带5经电线10与控制仪11连接;冷凝器上装的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仪11连接,感受冷凝器温度t1传至控制仪;内装介质的铜管连接压缩机2并与蓄水箱4内的热蒸发器7连接;蓄水箱内温度传感器感受热水的温度t2经电线6与控制仪连接;控制仪11与电源插座12相连,电线9连接压缩机2与控制仪11。控制仪采用单片机全智能自动检测控制。
如果用于制热空调器结构连接关系与上述热水器类同;只是将制热空调的室内机来代替热水器的蓄水箱。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热交换器室外机的除霜冷凝器,包括散热翅片和内装传热介质的铜管,其特征在于铜管的裸露部份和散热翅片(3)缠绕发热带(5);发热带与外接电源的控制仪电连接;控制仪电连接冷凝器、热水器蓄水箱或制热空调器的室内机各相应处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控制仪电连接压缩机(2);冷凝器铜管连接压缩机(2)及热水器蓄水箱的热蒸发器或制热空调器室内机的发热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霜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发热带(5)采用高温硅胶碳纤维发热导线,控制仪采用单片机。
3.用于权利要求1的冷凝器的控制除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自动控制电热发热带(5)使冷凝器除霜,依据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的温度,控制发热带(5)和压缩机(2)的工作,具体按下列温度参数的要求进行控制(1)当冷凝器温度(t1)≤8℃时,控制仪(11)启动冷凝器上的发热带(5)通电加热除霜,当(t1)≥15℃时,控制仪(11)使发热带(5)断电,停止加热;(2)当温度t1≤8℃时,且发热带(5)连续发热40分钟时,控制仪(11)会发指令使压缩机(2)停机3分钟,而后继续启动压缩机(2)制热,此时发热带(5)绐终发热工作;(3)当温度(t1)>8℃时和<15℃时,发热带(5)会一直工作;(4)当蓄水箱水温(t2)达到55℃时,控制仪使压缩机(2)和发热带(5)均停止工作,当水温降到52℃时,则二者又启动工作。
全文摘要
一种热交换器的除霜冷凝器及其除霜控制的方法。该冷凝器铜管裸露部分和散热翅片缠绕碳纤维发热带,它与外接电源的控制仪相连;控制仪分别电连接冷凝器、蓄水箱或空调室内机各相应处的温度传感器;控制仪亦与压缩机电连接。除霜控制方法步骤1.当冷凝器温度t
文档编号F25D29/00GK1821689SQ20061004968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
发明者刘银龙 申请人:刘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