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801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向阀,具体涉及一种装有集成换向闽的冷媒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换向阀用于改变流体流经的路径,换向阀可使循环流动的气体或 液体改变循环方向,在现有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中, 一般釆用四通 换向阀改变冷媒的循环方向,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的转换。在 空调器中,为了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率,需要在冷媒循环系统 中加装气态冷媒分离器,该分离器可将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分开,被 分离后的液态冷媒继续进入制冷或制热循环,而气态冷媒将回流到压 缩机内,这种循环系统可提高系统的制冷或制热的效率。在上述循环 系统中,气态冷媒分离器也需要与汽液分离换向闽连接,汽液分离换 向阀实现冷媒在制冷循环状态下的气液分离和制热循环状态下的汽 液分离。现有技术中的四通换向阀与汽液分离换向阀被分别安装的冷 媒循环系统中的不同位置,两个换向阀之间需要经管路连接。这样将 会增加冷媒在循环管路中的热量损耗,增加管路设置的成本,而且给 冷媒循环系统的安装、维修等带来许多不便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装有集成换 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将现有技术中的四通换向阀与汽液分离换向阀 设计成一个整体的集成换向阀,使换向阀具有结构紧凑、降低冷媒在 循环系统中的热量损耗、便于安装和维修、降低循环管路成本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釆用 一种装有集成换向阀 的冷媒循环系统,所述集成换向阀经管路分别与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气态冷媒分离器、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连接构成制冷循环 回路;所述集成换向阀由主换向阀和电磁换向阀构成。
其中,所述主换向阀包括空心的阀体和装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 所述阀体的两端与所述阀芯之间设有空腔,所述阀芯可沿所述阀体的
轴线方向位移;在所述闽芯上设有冷媒通道,所述阀芯位移至左端或
右端,所述冷媒通道的端口与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接口对齐,所述阀
体的两端还设有A端部接口和B端部接口 ,所述A端部接口和B端部接
口经管路与所述电磁换向阀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驱动所述主换 向阀换向。
其中,所述电磁换向阀为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阀芯与 电磁线圈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用于驱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阀芯位移。
其中,在所述四通阀上设有四通阀A接口、四通阀B接口、四 通阀C接口、四通阀D接口,所述四通阀A接口经管路和三通与压 縮机的排气A 口连接,所述四通阀B接口经管路与所述A端部接口 连接,所述四通阀D接口经管路与所述B端部接口连接,所述四通 阀C接口经管路和三通与压缩机的回气A 口连接。
其中,所述阀体上的接口包括压縮机排气A,接口、汽液混合 态冷媒A,接口、液态冷媒Ai接口、蒸发器Ai接口、压缩机回气Ai 接口、冷凝器Ai接口、蒸发器B!接口、毛细管A,接口、毛细管Bi 接口、冷凝器B!接口。
其中,所述压缩机排气Ai接口经管路和三通与压缩机上的排气 A 口连接、所述汽液混合态冷媒^接口经管路与所述气态冷媒分离 器上的汽液混合态冷媒入A 口连接、所述液态冷媒A,接口经管路与 气态冷媒分离器上的液态冷媒排出A 口连接、所述蒸发器^接口经 管路与蒸发器上的A 口连接、所述压缩机回气A,接口经管路和三通 与压缩机上的回气A 口连接、所述冷凝器A,接口经管路与冷凝器上 的A 口连接、所述蒸发器B,接口经管路与蒸发器上的B 口连接、所
7述毛细管A,接口经管路与膨胀阀的A接口连接、所述毛细管B!接口
经管路与膨胀阀的B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接口经管路与冷凝器 上的B 口连接。
其中,所述阀芯上的冷媒通道分为Fi冷媒通道、F2冷媒通道、 F3冷媒通道、F4冷媒通道、Fs冷媒通道、F6冷媒通道、F7冷媒通道、 Fs冷媒通道、F9冷媒通道、Fh)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的端口分为 FN1端口 、 F2.,端口 、 F2.2端口 、 F3.,端口 、 F3.2端口 、 F4-,端口 、 F4.2 端口、 Fw端口、 Fs.2端口、 Fw端口、 Fw端口、 Fm端口、 Fw端口、 Fw端口、 Fw端口、 F^端口、 F^端口、 Fw端口、 F9—2端口、 F1(M
端口、 Fu)-2端口。
其中,所述阀芯位移到左端位置,所述Fw端口与所述压縮机排
气A!接口对齐,所述F^端口和所述F2.2端口被所述阀体封闭,所述
Fw端口与所述蒸发器A接口对齐,所述F3.2端口与所述压缩机回气 A,接口对齐,所述F^端口与所述Fw端口对齐,所述F4—2端口与所 述冷凝器A,接口对齐,所述Fw端口与所述F9-2端口对齐,所述Fs.2 端口被所述阀体封闭,所述Fs.3端口与所述蒸发器B,接口对齐,所 述Fw端口与所述汽液混合态冷媒A,接口对齐,所述F6.2端口与所述 毛细管Ai接口对齐,所述Fw端口与所述Fn).2端口对齐,所述F7.2 端口与所述毛细管Bi接口对齐,所述Fw端口与所述冷凝器Bi接口 对齐,所述F8.,端口和所述Fs.2端口被所述阀体封闭,所述F^端口 与所述液态冷媒A,接口对齐,所述FuM端口被所述阀体封闭,上述 端口所对齐的接口构成冷媒的制冷循环通道。
其中,所述阀芯位移到右端位置时,所述Fw端口与所述压缩机 排气Ai接口对齐,所述Fw端口与所述Fw端口对齐,所述Fm端口 与所述蒸发器A,接口对齐,所述端口与所述压缩机回气A,接口 对齐,所述F3-2端口与所述冷凝器A接口对齐,所述F^端口与所述 F4-2端口被所述阀体封闭,所述F^端口与所述F9—2端口对齐,所述Fw端口与所述蒸发器B,接口对齐,所述Fs-3端口与所述毛细管Aj
接口对齐,所述F^端口和?6.2端口被所述阀体封闭,所述Fw端口
与所述Fu).2端口对齐,所述F7.2端口与所述冷凝器B,接口对齐,所
述F7_3端口被所述闽体封闭,所述端口与所述汽液混合态冷媒Ai 接口对齐,所述F8—2端口与所述毛细管Bi接口对齐,所述Fw端口与 被所述阀体封闭,所述FuM端口与所述液态冷媒A,接口对齐,上述 端口所对齐的接口构成冷媒的制热循环通道。
其中,所述闽体上的接口被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上端面和/或下端 面上,所述接口排列成一排或两排。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用于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 系统,可将原有冷媒循环系统中的两个换向阀集成为 一个整体的换向 阀,该集成换向阀可与冷媒循环系统中的气态冷媒分离器结合在一起 使用,结合后可提高冷媒循环系统的制冷或制热的效率。使集成后的 换向阀具有结构紧凑、降低冷媒在循环系统中的热量损耗、便于安装 和维修、降低循环管路成本的优点。
其中,气态冷媒分离器还具有以下优点,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避 免液态冷媒直接回流到压缩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压缩机的安 全。减小冷媒在蒸发过程中的沿程损失,增大冷媒流量。改善冷媒在 蒸发器中的有效接触,减少制冷效率的损失,提高换热性能。因冷媒 在节流蒸发后蒸汽温度较液态冷媒温度低,直接进入压缩机回气管后 与主回路的气体充分接触可以降低回气温度,降低排气温度,降低过 冷度,提高性能。冷媒循环系统安装了集成换向阀后,经过实验能力 能提高10%-20%,并且对于系统循环(如压缩机,节流阀等)或者电 路控制没有提出特殊要求,因此对于提高性能后不会明显提高系统的 成本,相对于相同性能的冷媒循环系统来说其成本会更低。


图1是本发明的集成换向阀置于制冷循环状态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的集成换向阀置于制热循环状态的流程图3是本发明的集成换向闽置于制冷循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集成换向阀置于制热循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集成换向阀的阀芯冷媒通道和冷媒通道口结构示意
图6是将图3中阀体上的接口分两排设置的结构示意图7是将图4中阀体上的接口分两排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换向闽;2、阀体;3、阀芯;4、空腔;5、 A端部 接口; 6、 B端部接口; 7、电磁换向阀;8、压缩机;9、气态冷媒分 离器;10、膨胀阀;11、冷凝器;12、蒸发器;13、电磁线圈;14、 四通闽A接口; 15、四通闽B接口; 16、四通阀C接口; 17、四通阀D 接口; 18、排气A口; 18-1、三通;19-1、三通;19、回气A口; 20、 压缩机排气Ai接口; 21、汽液混合态冷媒Ai接口; 22、液态冷媒Ai 接口; 23、蒸发器At接口; 24、压缩机回气A!接口; 25、冷凝器Ai 接口; 26、蒸发器B,接口; 27、毛细管A,接口; 28、毛细管B,接口; 29、冷凝器B,接口; 30、汽液混合态冷媒入A口; 31、液态冷媒排出 A口; 32、汽态冷媒排出A口; 33、蒸发器上的A口; 34、冷凝器上的 A口; 35、蒸发器上的B口; 36、毛细管的A接口; 37、毛细管的B接 口; 38、冷凝器上的B口; 39、 Fj冷媒通道;39-1、 F!.!端口; 40、 F2 冷媒通道;40-1、 Fw端口; 40-2、 Fw端口; 41、 Fs冷媒通道;41-1、 Fw端口; 41-2、 Fw端口; 42、 F4冷媒通道;42-1、 F^端口; 42-2、 F4-2端口; 43、 F5冷媒通道;43-1、 F^端口; 43-2、 Fw端口; 43-3、 Fw端口; 44、 F6冷媒通道;44-1、 F^端口; 44-2、 Fw端口; 45、 F7 冷媒通道;45-1、 Fw端口; 45-2、 F^端口 ; 45-3、 F^端口; 46、 F8 冷媒通道;46-1、 F^端口; 46-2、 Fg.2端口; 47、 F9冷媒通道;47-1、 Fw端口; 47-2、 Fm端口; 48、 Fh)冷媒通道;48-1、 Fhm端口; 48-2、 Fn)-2端口; 49、气态冷媒毛细管、50、单向阀。
10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 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 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至7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是釆用一种装有集成 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所述集成换向阀经管路分别与冷媒循环系统 中的压缩机8、气态冷媒分离器9、膨胀阀IO、冷凝器ll、蒸发器12 连接构成制冷循环回路;所述集成换向阀由主换向阀1和电磁换向阀7 构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主换向阀l包括空心的阀体2和装于所述阀体内 的阀芯3,所述阀体2的两端与所述闽芯3之间设有空腔4,所述阀芯3 可沿所述闽体2的轴线方向位移;在所述阀芯3上设有冷媒通道,所述 阀芯3位移至左端或右端,所述冷媒通道的端口与设置在所述阀体2 上的接口对齐,所述闽体2的两端还设有A端部接口5和B端部接口6, 所述A端部接口 5和B端部接口 6经管路与所述电磁换向阀7连接,所述 电磁换向阀7用于驱动所述主换向阀1换向。所述电磁换向阀7为四通 换向阆,所述四通换向阀的阀芯与电磁线圈13连接,所述电磁线圈用 于驱动所述四通换向阀7的阀芯位移。
在所述四通阀上设有四通阀A接口 14、四通阀B接口 15、四通 阀C接口 16、四通阀D接口 17,所述四通阀A接口 14经管路和三 通18-1与压缩机8的排气A口 18连接,所述四通阀B接口 15经管 路与所述A端部接口 5连接,所述四通阀D接口 17经管路与所述B 端部接口 6连接,所述四通阀C接口 16经管路和三通19-1与压缩机 8的回气A口19连接。当电磁线圈7通电吸合时,高压冷媒经管路 由压缩机8的排气A 口 18排出,经四通阀A接口 14流入四通阀B 接口 15,再经管路流入主换向阀1的A端部接口 5,流入主换向阀1 体中A端部接口 5的高压冷媒将阀芯3推到阀体2内的左端,使阀 体2内左部空腔内的冷媒由主换向阀1的B端部接口 6流出,经管路流入四通闽D接口 17,再经四通换向阀的内部冷媒通道,冷媒从四
通阀C接口 16经管路流回到压缩机8的回气A 口 19,当电磁线圏7 断电复位时,高压冷媒经管路由压缩机8的排气A 口 18排出,经四 通阀A接口 14流入四通阀D接口 17,再经管路流入主换向阀1的B 端部接口 6,流入主换向阀体l中B端部接口 6的高压冷媒将闽芯3 推到阀体2内的右端,使阔体2内右部空腔内的冷媒由主换向阀1的 A端部接口5流出,经管路流入四通闽B接口 15,再经四通换向阀 的内部冷媒通道,冷媒从四通阀C接口 16经管路流回到压缩机8的 回气A 口 19。
在本发明中,设置在所述阀体2上的接口包括压缩机排气A, 接口20、汽液混合态冷媒At接口 21、液态冷媒A!接口22、蒸发器 Ai接口 23、压缩机回气A,接口 24、冷凝器At接口 25、蒸发器Bj 接口26、毛细管A!接口27、毛细管Bi接口28、冷凝器B!接口29。 将所述压缩机排气A,接口 20经管路和三通18-1与压缩机上8的排 气A口 18连接,将所述汽液混合态冷媒Ai接口 21经管路与所述气 态冷媒分离器9上的汽液混合态冷媒入A 口 30连接,.将所述液态冷 媒A接口 22经管路与气态冷媒分离器9上的液态冷媒排出A 口 31 连接,将所述蒸发器A接口 23经管路与蒸发器上的A 口 33连接, 将所述压缩机回气A,接口 24经管路和三通19-1与压缩机上8的回 气A 口 19连接,将所述冷凝器A接口 25经管路与冷凝器上的A 口 34连接,将所述蒸发器B,接口 26经管路与蒸发器上的B 口 35连接, 将所述毛细管A,接口 27经管路与膨胀阀IO的A接口 36连接,将所 述毛细管B,接口 28经管路与膨胀阀IO的B接口 37连接,将所述冷 凝器Bi接口 29经管路与冷凝器上的B 口 38连接。
在本发明中,设置在所述阀芯3上的冷媒通道分为F,冷媒通道 39、 F2冷媒通道40、 F3冷媒通道41、 F4冷媒通道42、 Fs冷媒通道43、 Fe冷媒通道44、 F7冷媒通道45、 Fs冷媒通道46、 F9冷媒通道47、Fh)冷媒通道48,所述冷媒通道的端口分为Fw端口 39-1、 Fw端口
40- 1、 Fw端口 40-2、 Fw端口 41-1、 Fw端口 41-2、 F^端口 42-1、 F4隱2端口 42-2、 Fw端口 43-1、 Fs.2端口 43-2、 F^端口 43-3、 端
口 44-1、 Fw端口 44-2、 Fw端口 45-1、 F^端口 45-2、 F7.3端口 45-3、 F^端口 46-1、 Fs—2端口 46-2、 端口 47-1、 F9.2端口 47-2、 F1(M端
口 48-1、 Fh)-2端口 48-2。
在本发明中,当所述阀芯3位移到左端位置时,所述Fw端口 39-1 与所述压缩机排气Ai接口 20对齐,所述Fw端口 40-1和所述F2.2 端口 40-2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w端口 41-1与所述蒸发器A 接口 23对齐,所述F3.2端口 41-2与所述压缩机回气A!接口 24对齐, 所述F"端口 42-1与所述Fw端口 39-1对齐,所述F4-2端口 42-2与 所述冷凝器A,接口 25对齐,所述Fw端口 43-1与所述F9—2端口 47-2 对齐,所述Fs.2端口 43-2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s.3端口 43-3与 所述蒸发器Bt接口 26对齐,所述F^端口 44-1与所述汽液混合态冷 媒A,接口 21对齐,所述?6.2端口 44-2与所述毛细管Ai接口 27对齐, 所述Fw端口 45-1与所述Fuw端口 48-2对齐,所述F^端口 45-2与 所述毛细管B,接口 28对齐,所述Fw端口 45-3与所述冷凝器B,接 口 29对齐,所述Fw端口 46-1和所述F8,2端口 46-2被所述闽体2封 闭,所述Fw端口 47-1与所述液态冷媒A,接口 22对齐,所述Fhm 端口 48-1被所述阀体2封闭,上述端口所对齐的接口构成冷媒的制 冷循环冷媒通道。当所述阀芯位移到右端位置时,所述Fw端口39-l 与所述压缩机排气A!接口 20对齐,所述Fw端口 40-1与所述F,—, 端口 39-1对齐,所述F2.2端口 40-2与所述蒸发器A接口 23对齐, 所述Fw端口 41-1与所述压缩机回气A,接口 24对齐,所述Fw端口
41- 2与所述冷凝器Ai接口 25对齐,所述F"端口 42-1与所述F4.2 端口 42-2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w端口 43-1与所述F^端口 47-2 对齐,所述F^端口 43-2与所述蒸发器B:接口 26对齐,所述^.3端口 43-3与所述毛细管A!接口 27对齐,所述Fw端口 44-1和F^端 口 44-2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w端口 45-1与所述Fkj.2端口 48-2 对齐,所述Fw端口 45-2与所述冷凝器B,接口 29对齐,所述Fw端 口 45-3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端口 46-1与所述汽液混合态冷 媒At接口 21对齐,所述?8.2端口 46-2与所述毛细管Bi接口 28对齐, 所述F^端口 47-1与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hm端口 48-1与所述 液态冷媒A,接口 22对齐,上述端口所对齐的接口构成冷媒的制热循 环冷媒通道。
在本发明中,所述阀体2上的接口可以被设置在所述阀体2的上 端面和/或下端面上,将所述接口可以排列成一排或两排。
本发明的附图1是冷媒循环系统在制冷模式下运行的流程图,图 中的箭头方向为冷媒的流向,冷媒从压缩机排除后经管路流入电磁换 向阀7和主换向阀1,冷媒从上述主换向阀l流出后经管路流入空调器 的室外冷凝器ll,冷媒从冷凝器ll流出后形成汽液混合态冷媒,所述 汽液混合太冷媒再经主换向阀I流入膨胀阀IO,所述膨胀阀10包括毛 细管和单向阀,汽液混合态冷媒流经膨胀闽10后,再次流入主换向阀 1,并经过主换向阀1流入到气态冷媒分离器9中,所述汽液混合太冷 媒在气态冷媒分离器9中被分离成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其中气态冷 媒经气态冷媒分离器9上端的气态冷媒排出A口32排出再经气态冷媒 毛细管及管路流回到压缩机的回气A口19,而液体冷媒从气态冷媒分 离器9的液态冷媒排出A 口 31排出流经主换向阀l后,经管路流入到蒸 发器12,液态冷媒从蒸发器12流出后再次通过管路和主换向阀1流回 到压缩机8的回气A口19。
本发明的附图2是冷媒循环系统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的流程图,图 中的箭头方向为冷媒的流向,冷媒循环的方向与上述冷媒制冷的循环 路径相同,有与主换向阀1和电磁换向阀7的换向,冷媒在循环管路中 的循环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附图3和附图4分别是,主换向闽1的阀芯3位于左端或右
14端时,冷媒在管路中及主换向阀l内部的流动方向,所述流动方向用 箭头来表示。其中的阀体合阀芯的结构为示意结构。本发明的附图5 用于标注阀芯3中的冷媒通道和冷媒通道端口的位置关系。
本发明的附图6和附图7分别是,主换向阀1的阀芯3位于左端或右 端时,设置在阀体2上端面或下端面端面上的接口排列的方式,图中
的排列方式仅为最佳排列方式,本发明中的接口排列方式不限于附图 中所例举的排列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换向阀经管路分别与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8)、气态冷媒分离器(9)、膨胀阀(10)、冷凝器(11)、蒸发器(12)连接构成制冷循环回路;所述集成换向阀由主换向阀(1)和电磁换向阀(7)构成。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主换向阀(1)包括空心的阀体(2)和装于所述阀体(2) 内的闽芯(3),所述阀体(2)的两端与所述阀芯(3)之间设有空腔(4),所述阀芯(3)可沿所述阀体(2)的轴线方向位移;在所述阀 芯(3)上设有冷媒通道,所述阀芯(3)位移至左端或右端,所述冷 媒通道的端口与设置在所述阀体(2)上的接口对齐,所述阀体(2) 的两端还设有A端部接口 (5)和B端部接口 (6),所述A端部接口 (5) 和B端部接口 (6)经管路与所述电磁换向阀(7)连接,所述电磁换 向阀(7)用于驱动所述主换向阀(1)换向。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电磁换向阀(7)为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阀芯 与电磁线圈(13)连接,所述电磁线圈(13)用于驱动所述四通换向 阀的阀芯位移。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四通闽上设有四通阀A接口( 14)、四通阀B接口( 15)、 四通阀C接口 (16)、四通阀D接口 (17),所述四通阀A接口 (14) 经管路和三通(18-1)用于与压缩机(8)的排气A 口 (18)连接, 所述四通阔B接口 (15)经管路用于与所述A端部接口 (5)连接, 所述四通阀D接口 (17)经管路用于与所述B端部接口 (6)连接, 所述四通闽C接口 (16)经管路和三通(19-1)用于与压缩机(8) 的回气A 口 (19)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上的接口包括压縮机排气A,接口 (20)、 汽液混合态冷媒A,接口 (21)、液态冷媒A,接口 (22)、蒸发器A, 接口 (23)、压缩机回气A,接口 (24)、冷凝器A,接口 (25)、蒸发 器B,接口 (26)、毛细管A,接口 (27)、毛细管Bi接口 (28)、冷凝 器Bi接口 (29)。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排气A!接口 (20)经管路和三通(18-1)与压 缩机上(8 )的排气A 口 ( 18 )连接、所述汽液混合态冷媒Ai接口 ( 21 ) 经管路与所述气态冷媒分离器(9)上的汽液混合态冷媒入A 口 (30) 连接、所述液态冷媒A接口 (22)经管路与气态冷媒分离器(9)上 的液态冷媒排出A口 (31)连接、所述蒸发器A!接口 (23)经管路 与蒸发器上的A 口 (33)连接、所述压缩机回气A,接口 (24)经管 路和三通(19-1)与压缩机上(8)的回气A 口 (19)连接、所述冷 凝器Ai接口 (25)经管路与冷凝器上的A 口 (34)连接、所述蒸发 器Bi接口 (26)经管路与蒸发器上的B 口 (35)连接、所述毛细管 Ai接口 (27)经管路与膨胀阀(10)的A接口 (36)连接、所述毛 细管B,接口 (28)经管路与膨胀阀(10)的B接口 (37)连接、所 述冷凝器B,接口 (29)经管路与冷凝器上的B 口 (38)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阀芯(3)上的冷媒通道分为Fi冷媒通道(39)、 &冷 媒通道(40 )、 F3冷媒通道(41 )、 F4冷媒通道(42 )、 F5冷媒通道(43 )、 F6冷媒通道(44)、 F7冷媒通道(45)、 Fs冷媒通道(46)、 F9冷媒通 道(47 )、 F,。冷媒通道(48 ),所述冷媒通道的端口分为Fw端口 ( 39-1 )、 Fw端口 (40-1 )、 Fw端口 (40-2)、 Fw端口 (41-1 )、 Fw端口 (41-2)、 Fw端口 ( 42-1 )、 F4.2端口 ( 42-2 )、 端口 ( 43-1 )、 F5.2端口 ( 43-2 )、 F5.2端口 ( 43-3 )、 Fw端口 ( 44-1 )、 F6.2端口 ( 44-2 )、 Fw端口 ( 45-1 )、 F7-2端口 ( 45-2 )、 F7—3端口 ( 45-3 )、 F8.,端口 ( 46-1 )、 F8.2端口 ( 46-2 )、Fw端口 ( 47-1 )、 F9—2端口 ( 47-2 )、 F1(M端口 ( 48-1 )、 F10-2端口 ( 48-2 )。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阀芯(3)位移到左端位置,所述F,.,端口 (39-1)与所 述压缩机排气A,接口 (20)对齐,所述Fw端口 (40-1)和所述F2-2 端口 (40-2)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w端口 (41-1)与所述蒸 发器A!接口 (23)对齐,所述Fs.2端口 (41-2)与所述压缩机回气 A,接口 (24)对齐,所述F^端口 (42-1 )与所述Fw端口 (39-1) 对齐,所述F4-2端口 (42-2)与所述冷凝器A!接口 (25)对齐,所述 Fw端口 (43-1)与所述Fm端口 (47-2)对齐,所述Fw端口 (43-2) 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w端口 (43-3)与所述蒸发器B!接口(26 )对齐,所述Fw端口 ( 44-1 )与所述汽液混合态冷媒A,接口 ( 21 ) 对齐,所述F6—2端口 (44-2)与所述毛细管A,接口 (27)对齐,所述 Fw端口 (45-1 )与所述F附端口 (48-2)对齐,所述F^端口 (45-2) 与所述毛细管Bi接口 (28)对齐,所述Fw端口 (45-3)与所述冷凝 器B!接口 (29)对齐,所述F糾端口 (46-1 )和所述Fs-2端口 (46-2) 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端口 (47-1)与所述液态冷媒A,接 口 (22)对齐,所述Fhm端口 (48-1)被所述阀体(2)封闭,上述端口所对齐的接口构成冷媒的制冷循环通道。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阀芯位移到右端位置时,所述Fw端口 (39-1)与所述 压缩机排气At接口 (20)对齐,所述Fw端口 (40-1)与所述Fw 端口 (39-1)对齐,所述Fw端口 (40-2)与所述蒸发器A,接口 (23) 对齐,所述Fw端口 (41-1)与所述压缩机回气A!接口 (24)对齐, 所述Fw端口 (41-2)与所述冷凝器Ai接口 (25)对齐,所述F" 端口 (42_1)与所述Fm端口 (42-2)被所述闽体(2)封闭,所述 Fw端口 (43-1)与所述Fm端口 U7-2)对齐,所述Fw端口 (43-2) 与所述蒸发器81接口 (26)对齐,所述Fw端口 (43-3)与所述毛细管A,接口 (27)对齐,所述F^端口 (44-1 )和Fw端口 ( 44-2 )被 所述阔体(2)封闭,所述Fw端口 (45-1)与所述F^端口 (48-2) 对齐,所述Fm端口 (45-2)与所述冷凝器Bi接口 (29)对齐,所述 Fw端口 (45-3)被所述阀体(2)封闭,所述F^端口 (46-1)与所 述汽液混合态冷媒Ai接口 (21)对齐,所述Fs-2端口 (46-2)与所述 毛细管B,接口 (28)对齐,所述Fw端口 (47-1)与被所述闽体(2) 封闭,所述Fi(m端口 (48-1)与所述液态冷媒Ai接口 (22)对齐, 上述端口所对齐的接口构成冷媒的制热循环通道。
10、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闽体(2)上的接口被设置在所述阀体(2)的上端面和 /或下端面上,所述接口排列成一排或两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换向阀,具体涉及一种装有集成换向阀的冷媒循环系统,集成换向阀经管路与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气态冷媒分离器、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连接,集成换向阀由主换向阀和电磁换向阀构成。主换向阀包括空心的阀体和装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阀体的两端与阀芯之间设有空腔,阀芯可沿所述阀体的轴线方向位移;在阀芯上设有冷媒通道,阀芯位移至左端或右端,冷媒通道的端口与设置在阀体上的接口对齐,阀体的两端还设有A端部接口和B端部接口,A端部接口和B端部接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连接,电磁换向阀用于驱动主换向阀换向。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的四通换向阀与汽液分离集成换向阀设计成一个整体的换向阀,使换向阀结构紧凑。
文档编号F25B13/00GK101672546SQ20081011975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
发明者吴丽琴, 张守信, 耿宝寒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