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969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空调等小型制冷设备中的节流结构一般采用节流阀或节流块结构,如 一专利号为ZL97236534.6(公告号为CN229508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节流阀》披露 了一种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固定有两只相对的阀A与阀B, a:阀A包括一个端 部固定有垫片的阀体,阀体中部开有通孔,其大孔径部分有一个阀芯,阀芯中部开有 喷孔,在阀体上相对进出口的一端连接有滤网;b:阀B包括一个端部固定有垫片的阀 体,阀体中部开有通孔,其大孔径部分有一个阀芯,阀芯中部开有喷孔,在阀体上相 对进出口的一端连接有滤网。
如一专利号为ZL03247899,2(公告号为CN263980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孔 板型节流、分流的节流装置》披露了一种节流装置,它包括管壳、主孔板、辅孔板、 档板。主孔板固定在管壳一端,档板固定在管壳的另一端,辅孔板装于管壳内并置于 主孔板与档板之间,辅孔板可随管壳内两端流体压差变化移动。当辅孔板移至主孔板 一端时,流体必须通过两孔板中心小孔节流;当辅孔板移至档板一端时,流体只通过 主孔板中心小孔节流。
如一专利号为ZL200720107950.X(公告号为CN20102799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双向二次节流阀》披露了这样一种节流阀,包括阀体,阀体内一端密封固定有阀 座,阀座包括阀孔和滑道,滑道内设有可动的阀芯,阀芯上带有轴向小孔,阀座上设 有若干个通流孔,所述的阀体内另一端密封固定有固定阀芯,固定阀芯带有轴向小 孔。
上述各节流管中的动块(也叫动阀芯)只有一贯穿轴心的毛细孔,对应,位于该动 块两侧的定块(也叫静阀芯)其上的毛细孔也是贯穿其轴心的,上述各结构存在这样一个 缺陷,即制冷剂从左右两端通过动块的流量速度变化量很小,因此左右两端流过的节 流效果变化不大,而空调在制冷和制热过程中需要流量变化反差较大,因此现有的各 种节流管的节流效果还可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动阀芯在移 动过程中通过动阀芯的制冷剂流量变化量大的家用空调节流管,该节流管能提高在空 调上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 有管状阀体,阀体内至少设有二个与该阀体相对固定设置的静阀芯,及一可相对阀体 轴向滑移的动阀芯,该动阀芯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静阀芯之间;所述的动阀芯具有一轴 向贯穿的毛细孔,所述的各静阀芯内具有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通道,制冷剂流体 从阀体的一端流入,穿过各静阀芯和动阀芯,并从阀体的另一端流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动阀芯还具有至少二个轴向贯穿的溢流孔,所述的溢流孔分布在毛细孔周边, 所述的与该动阀芯相邻的两个静阀芯中,至少有一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毛 细孔通道,且该毛细孔通道为一个,同时,该毛细孔通道与动阀芯上的毛细孔对齐在 同一轴线上。
上述的动阀芯的左右两端面和与其相邻两个静阀芯的内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 合,平面接触配合可简化动阀芯和静阀芯的结构。当然,动阀芯和各静阀芯的端面配 合还可以是,所述的动阀芯的一个端面和与其相邻的一个静阀芯的相应内端面之间为 平面接触配合,该动阀芯的另一个端面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静阀芯的相应内端面之间 为锥面接触配合。
上述的与该动阀芯相邻的两个静阀芯中,其中一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 毛细孔通道,且该毛细孔通道为一个,同时,该毛细孔通道与动阀芯上的毛细孔对齐 在同一轴线上;另一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溢流孔通道,该溢流孔通道为一 个,在动阀芯与该静阀芯吻合接触时,所述动阀芯上的毛细孔和溢流孔均与该溢流孔 通道连通。该结构可使动阀芯在与左、右静阀芯接触时流量变化大。
上述的静阀芯只有二个,分别为位于动阀芯左侧的第一静阀芯和位于动阀芯右侧 的第二静阀芯,第一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第二静阀芯的通 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二溢流孔通道。静阀芯采用二个为常规节流管所采用的静阀芯个 数。
上述的静阀芯有三个,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静阀芯、第二静阀芯和第三静阀芯, 该三个静阀芯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的动阀芯位于第一静阀芯和第二静阀芯之间,其 中,第一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第二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 贯穿的第二溢流孔通道,第三静阀芯的通道也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三毛细孔通道,该第 三毛细孔通道为一个。
上述的静阀芯有五个,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五静阀芯、第一静阀芯、第二静阀芯、 第三静阀芯和第四静阀芯,该五个静阀芯间隔设置,所述的动阀芯位于第一静阀芯和 第二静阀芯之间;其中,第一静阀芯、第五静阀芯的通道分别仅为一个轴向贯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第五毛细孔通道,且所述的第一毛细孔通道、第五毛细孔通道对齐在 同一轴线上;第二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二溢流孔通道;第三静阀芯、第四 静阀芯的通道分别仅为一个轴向贯穿的第三毛细孔通道、第四毛细孔通道,且所述的 第三毛细孔通道、第四毛细孔通道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上述的静阀芯有五个,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五静阀芯、第一静阀芯、第二静阀芯、 第三静阀芯和第四静阀芯,所述的动阀芯位于第一静阀芯和第二静阀芯之间;其中, 第一、五静阀芯紧密贴合设置,第一静阀芯、第五静阀芯的通道分别仅为一个轴向贯 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第五毛细孔通道,且所述的第一毛细孔通道、第五毛细孔通道 对齐在同一轴线上;第二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二溢流孔通道;第三静阀 芯、第四静阀芯紧密贴合设置,第三静阀芯、第四静阀芯的通道分别仅为一个轴向贯 穿的第三毛细孔通道、第四毛细孔通道,所述的第三毛细孔通道、第四毛细孔通道对 齐在同一轴线上。
采用多个静阀芯结构,可使单个静阀芯的轴向长度相对变短,在该单体上加工溢 流孔或毛细孔相对简单,还有经过实验得知,当采用多个静阀芯拼接的形式,可在各 静阀芯上开设不同结构供制冷剂通过的通道,可改变节流管的节流效果,即其与相同 轴向长度的整体式静阀芯相比节流效果不同,使该节流管的适应性更强,可方便调节 节流管的节流效果。
上述的静阀芯只有二个,分别为位于动阀芯左侧的第一静阀芯和位于动阀芯右侧 的第二静阀芯,第一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第二静阀芯的通 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二毛细孔通道,所述的第一毛细孔通道、毛细孔和第二毛细孔通 道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一般的空调节流管,所述的各静阀芯直接与阀体内壁固定。由于各静阀芯的外周 面和阀体内周面均为光滑结构,因此,上述的各静阀芯外周面与阀体内壁之间以通过 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为佳,挤压的方式具有定位简单的优点。又因各静阔芯壁厚较 大,而阀体管壁较薄,故我们可在各静阀芯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 槽,再于阀体外部施力,将阀体内壁挤压卡入到所述的环形槽内,这样可使阀体与 左、右静阀芯牢固结合。
上述的各静阀芯及动阀芯与阀体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该衬管与所述的阀体内 壁固定,所述的各静阀芯间隔固定于所述的衬管内,最外端两个静阀芯的外端面与所 述衬管的两端面分别齐平。增加衬管结构可使各静阀芯及动阀芯的安装定位简单且准 确,根据需要设置合适长度的衬管,先将动阀芯放入衬管内然后将各静阀芯从衬管两 端装入,只需保持最外端两静阀芯的外端面与衬管两端面分别齐平,便使各部件安装 到位,因此安装十分方便;同时根据静阀芯的外形及尺寸,我们可在衬管外部便可测 得需在哪里挤压衬管,故静阀芯的定位也方便准确。由于衬管外周面和阀体内周面均为光滑结构,因此上述的衬管外周面与阀体内壁 之间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为佳,挤压的方式具有定位简单的优点;同理,由 于各静阀芯外周面平滑,所述的各静阀芯外周面与衬管内壁之间也通过挤压的方式固 定在一起。又因各静阀芯壁厚较大,而阀体及衬管的管壁较薄,故我们可在各静阀芯 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再于阀体外部施力,将衬管内壁挤压到所 述的环形槽内,同时,阀体内壁也会相应挤压到衬管外壁上,这样可使将阀体与左、 右静阀芯牢固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节流管所采用的动阀芯不但具有毛 细孔,还具有至少二个布在毛细孔周边的轴向贯穿的溢流孔,所述的与该动阀芯相邻
的两个静阀芯中,至少有一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毛细孔通道,因此当动阀 芯位于中间状态下,动阀芯上的毛细孔及溢流孔均可供制冷剂通过,故通过动阀芯的 制冷剂流量较大,而当动阀芯与只有毛细孔的静阀芯接触时,动阀芯上的溢流孔被封 堵,只剩其中的毛细孔可供制冷剂流通,通过动阀芯的制冷剂流量大幅度减少,故该 节流管在动阀芯移动过程中流量变化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l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2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3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4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5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6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7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8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9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10个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状阀体l,阀体l一般由铜或铝或钢管制成,所述
的阀体呈圆管状,阀体l的内径为O5 ①30mm;阔体l内间隔设有二个与所述的阀体l 直接固定设置的静阀芯,由左至右分别依次为第一、二静阀芯2、 3,在阀体l内还设有 一可相对阀体l轴向滑移并位于第一、二静阀芯2、 3之间的动阀芯4,第一、二静阀芯2、 3之间的距离大于动阀芯4的轴向尺寸,以保证动阀芯4可在第一、二静阀芯2、 3之 间滑移,所述的动阔芯4的左右两端面与第一、二静阀芯2、 3的内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 配合。所述的各静阀芯2、 3和动阀芯4可采用铜、铝、钢或塑料制成,且各静阀芯2、 3 和动阀芯4呈与阀体1内腔相配的圆柱状。
其中,所述动阀芯4的外周面与阀体1内壁密封接触,所述的动阀芯4具有一个轴向 贯穿其轴心的毛细孔41,及二个或多个轴向贯穿的溢流孔42,所述的各溢流孔42分布 在毛细孔41四周。所述的溢流孔42的横截面为圆孔状,圆孔状的溢流孔通道比较容易 加工。当然横截面也可以为圆孔、方孔、三角形孔、多边形孔、腰形孔或月牙孔。
所述的第一静阀芯2仅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且该第一毛细孔通道21 为一个,同时,该第一毛细孔通道21与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的第二静阀芯3仅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二溢流孔通道31 ,第二溢流孔通道31为一 个,且该第二溢流孔通道31与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在动阀芯4移动至最左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4左端面与第一静阀芯2的右端面平 面接触配合,所述的第一静阀芯2的右端面将动阀芯上的溢流孔42封堵住,同时动阀芯 4上的毛细孔41与所述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相通。
在动阀芯4移动至最右端状态下,所述的动阀芯4右端面与第二静阀芯3的左端面平 面接触配合,所述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和溢流孔42均与该第二溢流孔通道31连通。
所述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毛细孔41的孔径为①0.8 ①3mm。经实验可知,当毛 细孔的孔径小于0.8mm时,制冷剂几乎不能通过毛细孔,当毛细孔的孔径大于3mm 时,毛细孔又不能起到节流的作用,因此,上述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毛细孔41的孔 径为O0.8 O3mm。在该范围内毛细孔偏小则节流效果越好。
由于第一、二静阀芯2、 3的外周面和阀体1内周面均为光滑结构,因此,上述的各 静阀芯2、 3外周面与阀体1内壁之间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挤压可采用如下方 式,在各静阀芯2、 3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22、 33,再于阀体l外部 施力,将阀体1内壁挤压到所述的环形槽22、 33内,这样便于将阀体l与第一、二静阀 芯2、 3牢固结合,该环形槽22、 33的截面以半圆形为佳,也可以矩形或方形。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第一、二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 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8,该衬管8用金属材质制成,该衬管8与所述的阀体1内壁通 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各静阀芯2、 3间隔固定于所述的衬管8内,即各静阀芯2、 3间接与阀体1固 定,而第一、二静阀芯2、 3的外端面与所述衬管8的两端面分别齐平。所述的衬管8外 周面与阀体l内壁之间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各静阀芯2、 3外周面与衬管8内壁之间也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挤压可采用如下方式,在各静阀芯2、 3外周 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22、 33,再于阀体l外部施力,将衬管6内壁挤压 到所述的环形槽22、 33内,同时,阀体1内壁也会相应挤压到衬管6外壁上,这样可使 将阀体1与各静阀芯2、 3牢固结合,该环形槽22、 33的截面以半圆形为佳,也可以矩形
或方形。
前述一 二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相同的
当制冷剂从阀体l左端流入,制冷剂从位于动阀芯4左端的第一静阀芯2的第一毛细 孔通道21流入,并推动动阀芯4右移,在动阀芯4移动过程中,制冷剂通过动阀芯4上的 毛细孔41和各溢流孔42,在动阀芯4移动到最右端状态下,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及溢 流孔42均同时与第二静阀芯3上的第二溢流孔通道31连通,制冷剂从阀体l的右端流 出,以起到节流的作用。
当制冷剂从阀体l右端流入时,制冷剂从位于动阀芯4右端的第二静阀芯3的第二溢 流孔通道31流入,并推动动阀芯4左移,在动阀芯4移动过程中,制冷剂通过动阀芯4上 的毛细孔41和各溢流孔42,在动阀芯4移动到最左端状态下,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与 第一静阀芯2上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连通,同时第一静阀芯2的右端面将动阀芯4上的各 个溢流孔42封堵住,制冷剂只能依次通过第二静阀芯3的第一溢流孔通道31、动阀芯4 上的毛细孔41及第一静阀芯3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以起到节流的作用。
可通过改变静阀芯的轴向长度,使各静阔芯上的毛细孔通道长度不同,这样制冷 剂从左右两端通过时,制冷剂通过的总毛细孔的长度不同,即从两端通过的制冷剂流 速不同,进而实现适应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化。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
其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第二静阀芯3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二毛 细孔通道32,且该第二毛细孔通道32为一个,同时,该第二毛细孔通道32与动阀芯4上
的毛细孔4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
其和第三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第一、二静阀芯2、 3及动阀芯4与阀体1内 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8,衬管8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该第三、四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第一、二个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其只通过第 二静阀芯3的是第二毛细孔通道32,我们可通过第二静阀芯3与第一静阀芯2的轴向长度 不同,使第一、二静阀芯2、 3的第一、二毛细孔通道21、 32长度不同,实现适应制冷和制热工况相互转化。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
其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静阀芯有三个,即增加有第三静阀芯5,在第三静阀芯5外周面上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52,第三静阀芯5位于第二静阀芯3的右侧,且第二、三静阀芯3、 5间隔设置。
所述的第三静阀芯5仅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三毛细孔通道51,且该第三毛细孔通道51为一个,同时,第三毛细孔通道51与动阀芯4上的毛细孔4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
其和第五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第一、二、三静阀芯2、 3、 5及动阀芯4与阀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8,在第三静阀芯5外周面上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52,衬管8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实施例。
其和第五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静阀芯有五个,即增加了第四静阀芯6和第五静阀芯7,在第五、四静阀芯7、 、 6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72、62,其中第五静阀芯7位于第一静阀芯2的左侧,第四静阀芯6位于第三静阀芯5的右侧,整体而言,第一、五静阀芯2、 7位于动阀芯的左侧且间隔设置,第二、三、四静阀芯3、 5、 6位于动阀芯4的右侧且间隔设置。
所述的第五静阀芯7仅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五毛细孔通道71,且该第五毛细孔通道71为一个,同时,第五毛细孔通道71与第一毛细孔通道2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的第四静阀芯6仅具有轴向贯穿的第四毛细孔通道61,且该第四毛细孔通道61为一个,同时,第四毛细孔通道61与第三毛细孔通道5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实施例。
其和第七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第五、一、二、三、四静阀芯7、 2、 3、5、 6及动阀芯4与阀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8,在第五、三、四静阀芯7、 5、 6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72、 22、 33、 52、 62,衬管8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个实施例。
其和第七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第一、五静阀芯2、 7彼此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的第三、四静阀芯5、 6彼此紧密贴合设置。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个实施例。
其和第七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其在第五、一、二、三、四静阀芯7、 2、 3、 5、 6及动阀芯4与阀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8,在第五、三、四静阀芯7、 5、 6外周 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槽72、 22、 33、 52、 62,衬管8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
考实施例二。
实施例5 10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 2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在这就不再累述。
权利要求1、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状阀体(1),阀体(1)内至少设有二个与该阀体(1)相对固定设置的静阀芯,及一可相对阀体(1)轴向滑移的动阀芯(4),该动阀芯(4)设置在两个相邻的静阀芯之间;所述的动阀芯(4)具有一轴向贯穿的毛细孔(41),所述的各静阀芯内具有轴向贯穿供制冷剂通过的通道,制冷剂流体从阀体(1)的一端流入,穿过各静阀芯和动阀芯(4),并从阀体(1)的另一端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还具有至少二个轴向贯穿的溢流孔(42),所述的溢流孔(42)分布在毛细孔(41)周边,所述的与该动阀芯相邻的两个静阀芯中,至少有一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毛细孔通道,且该毛细孔通道为一个,同时,该毛细孔通道与动阀芯上的毛细孔(4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阀芯(4)的两端 面和与其相邻两个静阀芯的内端面之间为平面接触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该动阀芯相邻 的两个静阀芯中,其中一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毛细孔通道,且该毛细孔通 道为一个,同时,该毛细孔通道与动岡芯上的毛细孔对齐在同一轴线上;另一个静阀 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溢流孔通道,该溢流孔通道为一个,在动阀芯与该静阀芯吻 合接触时,所述动阀芯上的毛细孔和溢流孔均与该溢流孔通道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阀芯只有二个,分别为位于动阀芯(4)左侧的第一静阀芯(2)和位于动阀芯(4)右侧的第二静阀芯(3), 第一静阀芯(2)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第二静阀芯(3)的通道仅为 轴向贯穿的第二溢流孔通道(31)。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阀芯有三个, 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静阀芯(2)、第二静阀芯(3)和第三静阀芯(5),该三个静阀芯彼此间 隔设置,所述的动阀芯(4)位于第一静阀芯(2)和第二静阀芯(3)之间,其中,第一静阀芯(2) 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第二静阀芯(3)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 第二溢流孔通道(31),第三静阀芯(5)的通道也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三毛细孔通道(51),该 第三毛细孔通道(51)为一个。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阀芯有五个, 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五静阀芯(7)、第一静阀芯(2)、第二静阀芯(3)、第三静阀芯(5)和第四 静阀芯(6),该五个静阀芯间隔设置,所述的动阀芯(4)位于第一静阀芯(2)和第二静阀芯(3) 之间;其中,第一静阀芯(2)、第五静阀芯(7)的通道分别仅为一个轴向贯穿的第一毛 细孔通道(21)、第五毛细孔通道(71),且所述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五毛细孔通道(71) 对齐在同一轴线上;第二静阀芯(3)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二溢流孔通道(31);第三静阀芯(5)、第四静阀芯(6)的通道分别仅为一个轴向贯穿的第三毛细孔通道C51)、四毛 细孔通道(61),且所述的第三毛细孔通道(51)、四毛细孔通道(6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阀芯有五个,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五静阀芯(7)、第一静阀芯(2)、第二静阀芯(3)、第三静阀芯(5)和第四 静阀芯(6),所述的动阀芯(4)位于第一静阀芯(2)和第二静阀芯(3)之间;其中,第一、五 静阀芯(2、 7)紧密贴合设置,第一静阀芯(2)、第五静阀芯(7)的通道分别仅为一个轴向 贯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第五毛细孔通道(71),且所述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第 五毛细孔通道(7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第二静阀芯(3)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二溢流 孔通道(31);第三静阀芯(5)、第四静阀芯(6)紧密贴合设置,第三静阀芯(5)、第四静阀 芯(6)的通道分别仅为一个轴向贯穿的第三毛细孔通道(51)、第四毛细孔通道(61),所述 的第三毛细孔通道(51)、第四毛细孔通道(6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阀芯只有二 个,分别为位于动阀芯(4)左侧的第一静闽芯(2)和位于动阀芯(1)右侧的第二静阀芯(3), 第一静阀芯(2)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第二静阀芯(3)的通道仅为 轴向贯穿的第二毛细孔通道(32),所述的第一毛细孔通道(21)、毛细孔(41)和第二毛细 孔通道(32)对齐在同一轴线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各静阀芯直接与阀体(l)内壁固定,所述各静阀芯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 环形槽,所述阀体(l)的内壁通过挤压卡入所述的环形槽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家用空调节流管,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各静阀芯及动阀芯(4)与阀体(1)内壁之间还设有一衬管(8),该衬管(8)的外周面与阀 体(l)内壁之间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各静阀芯外周面与衬管(8)内壁之间 也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在各静阀芯外周面上分别预先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 槽,所述的衬管(8)通过挤压卡入到所述的环形槽内,最外端两个静阀芯的外端面与所 述衬管(8)的两端面分别齐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空调节流管,包括有管状阀体(1),阀体(1)内至少设有二个静阀芯及具有毛细孔(41)的动阀芯(4);其特征在于动阀芯(4)还具有至少二个分布在毛细孔(41)周边轴向贯穿的溢流孔(42),与动阀芯相邻的两个静阀芯中,至少有一个静阀芯的通道仅为轴向贯穿的毛细孔通道,且该毛细孔通道为一个,同时,该毛细孔通道与动阀芯上的毛细孔(41)对齐在同一轴线上。当动阀芯位于中间状态下,动阀芯上的毛细孔及溢流孔均可供制冷剂通过,而当动阀芯与只有毛细孔的静阀芯接触时,动阀芯上的溢流孔被封堵,只剩其中的毛细孔可供制冷剂流通,通过动阀芯的制冷剂流量大幅度减少,故该节流管在动阀芯移动过程中流量变化大。
文档编号F25B41/06GK201322486SQ20082016547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金仁召 申请人:金仁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