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制冰器的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528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制冰器的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
带有制冰器的制冷器具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制冰器的制冷器具,该制冰器具有至少一个浅盘和至少一个收集容器,所述浅盘被分隔成多个用于各产生一个冰块的格并且可绕一轴摆动,所述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浅盘中产生的冰。这种制冷器具已由DE102006017804A1公开。该公开的制冷器具具有被分隔成多个格的内室,制冰器被锁止在横向穿过这些格之一延伸的牵条上。尽管可以在不用制冰器的情况下将其与牵条脱开并摆放到制冷器具之外,但为此需要堆放空间,该堆放空间对大多数厨房而言是紧张的和花费成本的。此外在拆除制冰器后在封闭该格的罩中留下干扰性的洞。如果要将该通过拆除制冰器赢得的位置用来放置小件冷藏物,则存在该小件冷藏物穿过洞落下的危险。尽管原则上可以随着制冰器的拆除将该罩用一不带洞的罩替换,但这会增加位置需求,因为始终要有一个罩放在该器具之外,并且,与制冰器的装拆相关的费用也明显增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制冰器,它在不用的时候可以被拆掉并且其在制冷器具以外的存放仅需小的位置。根据本发明,该任务的解决方案是,在开始所述类型的制冷器具中,制冰器不包括收集容器,即收集容器和制冰器是分开的构件。相应地,可以在收集容器留在制冷器具中的情况下将制冰器从制冷器具中取出。该本身为存放小件冰块而设计的收集容器适合于在拿掉制冰器后也用于存放其它的小件冷藏物。所述浅盘可绕所述轴摆动地保持在一框架中,该框架符合目的地是制冰器的组成部分并且可随制冰器一起装拆。因此,不需要为了取出制冰器而拆解用于将该浅盘与框架连接的轴承。按照第一优选方案,制冰器安装在制冷器具的一个门上。对于这样的制冰器,一个门架可以用作收集容器,该门架在制冰器被那掉后以本身已知的方式用于放置小件的冷藏物。按照第二优选方案,可以在一安装在门上的壳体上设置一向上敞开的格,该格容纳制冰器。该壳体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可从其中拉出收集容器的格。为了能够在取出制冰器后不仅利用收集容器、而且利用该向上敞开的格,可以向该壳体中放入一底板取代制冰器。按照第二优选方案,收集容器集成于一拉出盒中,该拉出盒能够以已知的方式放置到制冷器具的本体中。 制冰器符合目的地放入同一拉出盒中。由于这种拉出盒的尺寸通常比制冰器的尺寸大,拉出盒优选分隔成两个格,其中的一个至少容纳收集容器并且也可能容纳制冰器。这两个格之间的壁优选比拉出盒的外壁矮,使得在取出制冰器后在不得已时也可以将庞大的冷藏物跨越该壁地放置到拉出盒中。对于拉出盒也有利的是,放入一底板取代制冰器,以便有效利用由制冰器释放的位置。收集容器本身符合目的地可以从拉出盒中拉出。为了避免在浅盘例如随门或拉出盒一起运动时水从浅盘泼出,浅盘的外壁符合目的地应明显高于间壁浅盘的各个格之间的壁。这些外壁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个超过间壁伸出的区段的高度优选至少是间壁的高
度的三分之一。为了避免水泼出或溅出,还有用的是,外壁的该超过间壁伸出的区段内凹地弯曲和/或该区段部分地向内悬伸。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从下面的说明书和参考附图的实施例中得知。附图示出 图I使用在本发明制冷器具中的制冰器的立体视图;图2图I的制冰器的一个浅盘的放大的、剖切的视图;图3制冰器的第二方案;图4图3的制冰器的一个剖面;图5图3的制冰器的第二剖面;图6制冰器的第三方案的立体视图; 图7按照第四方案的制冰器的一个剖面;图8按照本发明第一方案的制冷器具门的内视图,带有安装在其上的制冰器;图9按照本发明第一方案的制冷器具门的与图8类似的视图;

图10 —壳体的横剖面,该壳体在图9的方案中连接制冰器和门;图11按照本发明第三方案的制冷器具的立体视图;图12图11所示制冷器具的拉出盒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和图13按照本发明第四方案的制冷器具的立体视图。图I示出一用在本发明制冷器具中的制冰器的立体视图。该制冰器具有矩形的、上面和下面敞开的框架39,在该框架中悬挂有两个浅盘1,它们可绕沿框架39的纵向延伸的轴23摆动。这些浅盘在水平的、适于产生冰的位置中绘出。浅盘I的摆动运动通过手操作的杠杆20驱动,该杠杆作用在防相对扭转地相互连接的浅盘的两个相互面对的端侧5上。浅盘I的相互背离的端侧5各承载一个在轴23的方向上突起的销轴22,该销轴在浅盘摆动时止挡在框架39的斜面48上。在该止挡位置,浅盘的格2的敞开侧向下转,并且,通过杠杆20摆动越过由突起22和斜面48限定的该止挡位置,浅盘I本身被扭曲,格2变形,在格中形成的冰块被挤出并通过框架39的敞开的下侧面从制冰器中脱出。图2示出用一般弹性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的浅盘I的放大的局部视图。该浅盘I以已知的方式包括两排一体地相互连接的格2。在相邻的格2之间延伸的间壁的上边缘分别在它们的交叉点或者说在它们的端部具有向上敞开的缺口 4。为了使制成的冰块易于从格2脱出,格2在内部没有锐棱边并且具有朝下连续减小的横截面。间壁3和端侧5、纵侧6分别越过连续弯曲的区段7过渡到格2的底面8中。端壁5的斜度从上向下连续增大,至少在间壁3的上方,侧壁5垂直延伸。而纵壁6在垂直方向分隔成三个相互衔接的区段。在下区段9中如在端壁5中那样,壁斜度从下向上连续增大。在延伸到缺口 4的高度的水平棱边10处,壁斜度达到其最大值。在棱边10上方连接中区段11,其斜度小于相邻的下壁区段9。中区段11和上区段12经过一个连续的弯曲相互过渡。在上区段12中,该纵壁的斜度与在下区段9中相似;它甚至可以如在图2清楚看到的那样向内部悬伸。由于制冰器浅盘I用弹性塑料制成,区段12的该悬伸不会影响浅盘I作为注塑件制成的可能性。用于成型浅盘I的内表面的一体式模具可以在注塑之后通过区段12的弹性变形来强制脱模。纵壁6的横截面形状用于防护水的溢出和溅射,如果浅盘I承受相对于纵壁6横向地作用的加速度。如果这样一个在图2中被表示为箭头a的加速度作用到浅盘I上,则包含在格2中的水聚集在背离观察者的纵壁6上。水在那里首先撞击到陡度相对较小的中区段11上,通过此,水不会突然减速,而是连续向上偏转。由此降低溅射危险。如果浅盘I的加速度这样强,以致在后面的侧壁6上上升的水上升超过其上棱边,则水通过上区段12的该悬伸而得到向前、即返回到浅盘I的格2的脉冲,使得它落回格2中,而不是越过纵壁6 (如果加速度仅短时作用)。
中区段11和上区段12的组合高度提供对泼出的有效防护,该高度取决于浅盘在运行中承受的加速度和加速度的作用持续时间;在实际中该高度在下区段9的高度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图3示出图I的制冰器的第一改进构造,图4该改进构造的横剖面。框架39的壁在此与图I中的壁相比向上延长,以便形状锁合地容纳两个配量容器49,在配量容器的下面,浅盘I完全弯曲。配量容器49设置有校验标记50,它们标志配量容器49中允许的水位的上边界和下边界。校验标记50这样设置,使得通过它们限定的水量足以将分别处于它们下面的浅盘I的格2灌注到这种程度缺口 4的最低点总是被淹没,但间壁3的上边缘不被淹没。通常封闭的流出口 51缝隙状地在框架39的纵向上延伸经过浅盘I的一排格2。如果流出口 51打开,则所有这些格2被同时灌注,一旦它们满了,越过缺口 4溢流的水也灌注浅盘I的其余格2。图4示出图3的制冰器的一个剖面,处于与框架39的端壁平行的、通过浅盘I之一和浅盘上方的配量容器49的流出口 51延伸的平面中。一个板状的、相对于图4的剖切平面在横向上开槽的关闭体52在密封封闭的间隙53中可在配量容器49的底部上移动并且密封地贴靠在配量容器49的包围流出口 51的阀座上。关闭体52的下端部支撑在浅盘I的纵壁6的上棱边是。为了确保关闭体52不从纵壁6滑落,可以在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槽-榫配合,在此为关闭体52的包握纵壁6的上棱边的槽54的形式。制冰器-浅盘I悬挂在框架39中,可绕在该框架纵向上延伸的轴23摆动。在图4中用实线示出的、浅盘I的冻结位置中,侧壁5,6的和间壁3的上边缘是水平的,关闭体52的缝槽55不和流出口 51重合。通过使用者在灌注一个或两个配量容器49之后将其与关闭体52对置的纵壁6向下压,浅盘I摆动到用虚线轮廓示出的灌注位置,在该位置,关闭体52被向上移动到这种程度使得它的缝槽55与流出口 51重合。在该位置,水从配量容器49流出到格2中。由于流出口 51在相对于图4的剖切平面的横向上的长度大,冻结的水滴不会完全阻塞流出口 51。由于可能存在这种水滴而引起的流出水分布不均匀不产生影响,因为通过缺口 4而发生所有格2之间的水平面平衡。图5示出图4的制冰器的剖面,沿着一平行于框架39的窄边并且通过杠杆20的间隙延伸的平面。可看到摆动轴23,通过它两个浅盘I固定地相互连接,以及看到平行于轴23将浅盘I连接的第二轴25,杠杆20可绕该第二轴摆动。如果杠杆20绕轴25在顺时针方向摆动,则杠杆20的突起28止挡到一在两个浅盘I之间延伸的条29上。从该位置起,杠杆20的继续摆动只能与浅盘I 一起绕轴23进行。浅盘I的摆动运动自由度也和图I中的情况一样受到销轴22的限制,这些销轴从浅盘I的背离杠杆20的端侧5突出并且在图5中用虚线轮廓示出的位置中从上面挡靠到框架39的两个窄边上的斜面48上。如果杠杆20被压得越过该位置,则导致浅盘I扭曲,由此格2翘曲并且包含在其中的冰块被压出。杠杆20与框架39的纵壁或者在图5所示情况下与装在配量容器49之间的间隙36 (见图3)中的缓冲器38的接触限制了浅盘I的扭曲可能性并且防止持续变形。图6示出按照第三方案的制冰器的立体视图。浅盘I在框架39中的悬挂及其借助杠杆20的操作方式与前两个方案中一样。在框架39的头端空出一个用于配量容器61的格60。配量容器61可定位在格60中,具有足够的间隙,以使其即使被点式地冻结在格61上也能容易地从该格61脱开并取出。配量容器61设有校验标记50,这些校验标记分别相应于一个浅盘I的额定灌注量。因此,通过配量容器61 —次性向浅盘I排空,浅盘被完成灌注。为了减小制冰器的位置需求,也可以设置较小的格60并且在该格60中设置具有一 半校验容积的配量容器61,该配量容器则必须两次向浅盘I排空,以便完全灌注该浅盘;但由于使用者较费事,该方案不是优选的。图7示出一横剖面,通过图6的制冰器的一种改进构造。与浅盘I隔开距离地从上面向框架39中插入一个具有水槽式凹陷63的盖62,该距离足够大,不妨碍制冰器向也用虚线轮廓示出的脱模位置的摆动运动。该水槽式凹陷63与图3的配量容器49 一样具有一纵长延伸过一排格2的缝槽的形式的流出口 51。使流出口 51这样定位使得它仅能向这些格2中排水,通过此排除了在灌注的时候水倾泻并在妨碍浅盘I的摆动运动性的位置上冻结。此外盖62防止湿气从制冰器逸出并限制在包围制冰器的制冷器具内室中形成霜。图8示出一制冷器具如家用冰箱的按照本发明第一方案的门。该门14具有本身已知的结构,具有用薄板成型的外皮15、用塑料拉深的内壁16和被外皮15及内壁16包围的、用隔热合成树脂发泡填充的中间室。在内壁16上有一大面积的扁平的突起17,该突起在门处于关闭位置时嵌入到在附图中没有示出的制冷器具本体的内室。在突起17上以已知方式有两个拉深的梁64。冰箱门上的这种梁64按常规方式用于悬挂内置件如门搁架盒、黄油格等。在此在梁64上悬挂有用37标记的制冰器。在图8的描述中涉及图3的制冰器;但显然,上述任何其它制冰器同样可以装在该门14上。在制冰器37下方隔开小距离在梁64上悬挂了一个收集容器56,当杠杆20向上摆动并且浅盘I在其中扭曲时,冻结的冰块从制冰器37落入该收集容器中。收集容器56之间的距离也足够大,以致收集容器56可以被提起并从梁64摘下,不需同时拆下制冰器37。该距离也可做得这样大,以致可以穿过收集容器56和制冰器37之间的间隙抓到各个冰块。与收集容器56 —样,制冰器37也可从梁上拆下并可在不用时完全从冰箱中取出。收集容器56可以不制冰器37地留在冰箱中,使得在冰箱外不需要放置它的堆放空间。如果取出了制冰器37,收集容器56能够以和传统的冰箱门搁架盒一样的方式来用,以便在其中放置小件的冷藏物。
图9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二方案的冰箱门内视图。该门14的结构与针对图7所描述的一样。壳体57以任意方式装在门14的内壁16上。壳体57在图10中剖切示出。制冰器37也可以是针对图I至6的描述中的任意一个,该制冰器形状锁合地插入到壳体57的敞开的上侧中,制冰器37的框架39放在一些从壳体57的壁58,59突起的条43上。在条43的下方在壳体57中形成两个侧面敞开的格65,在这些格中各放置一个收集容器,它们呈抽屉45的形式并且可拉出或摆出,以便收集来自制冰器37的冰块。如果将图10中示意性用虚线轮廓示出的制冰器37从壳体57取出,则可以在它的位置上将一个底板66定位到条43上,如图10中通过虚线轮廓所表示的那样。底板66和壁58,59的在底板上方伸出的部分形成一个搁架盒,可用于小件的冷藏物,抽屉45在其中没有冰块时也可以用于其它类型冷藏物。图11示出带有制冰器的制冷器具本体41的立体视图,这次带有图7的制冰器,代表所有其它制冰器。以从本体41很大程度地拉出的状态示出一拉出盒40。在拉出盒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后壁46的高度小于拉出盒40的外壁的高度,该后壁将拉出盒40分隔成一 个具有较小深度的前格42和一个位于后面的主格47。格42的宽度和深度相应于制冰器37的框架39的尺寸。从格42的壁向内突起的窄的水平条43这样支撑框架39,使得制冰器37的上侧与的格42的外壁的上边缘平齐地终止。在条43下方布置有用于冰块的收集容器,呈抽屉45的形式,它可在拉出盒40的前侧从该盒拉出。为了利用制冰器,将其拉出到可取出配量容器61、用该配量容器灌注两个浅盘I并将拉出盒再推回去就足够了,以使水在浅盘I中冻结。在水冻结之后将杠杆20向上摆并向前拉。通过引起的浅盘I扭曲而被抛出的冰块落入抽屉45中并可通过抽屉取出。 由于拉出盒40不必为了灌注而拉出到比拉至前格42的后壁46更远,处于后面的主格47被防护免受湿热的外部空气的入侵。如果如图11所示后壁16不伸到条43的上面去,则框架39符合目的地在其下边缘具有台阶70,如图12所示,使得制冰器37可以形状锁合地嵌入到格42的由条43围成的开口 44中。取代制冰器37,可在后壁46的上棱边和条43上定位一个内插件67,如图12所示。内插件67具有底板66,该底板将抽屉45与通过取出制冰器37而增大的主格47分开。两个向下突出的条68将内插件67锁止在后壁46上,使得它不会从与后壁46对置的条43上滑落;可以在内插件67上设置一个向上突出的条69,以避免搁置在底板66上的小件冷藏物在向前拉拉出盒40时越过底板的后边缘下落。图13中示出制冷器具的一个替换方案,具有安装在拉出盒40中的制冰器。在此,该制冰器装在一在拉出盒40的纵侧分隔出来的格42上,在制冰器37下方在该格42中延伸一窄而深的抽屉45,用于收集制成的冰。尽管制冰器37的框架39和容纳制冰器的格42本身是矩形的,但该制冰器只能以一个取向、即杠杆20朝向主格47来定位在该格42上。在该取向,配量容器61直接处于拉出盒40的前边缘处,使得为了取出配量容器61仅需将拉出盒拉出这样远使配量容器61露出。为了制冰器37的灌注浅盘1,不需要将拉出盒40完全拉出;将其拉出这样远就够了 盖62的分别处于浅盘I上方的凹陷63对于舒适地灌入水来说露出的足够多。对于具有两个浅盘I的制冰器,如图13中所示,必须将拉出盒40拉出得明显多于其深度的一半,以便能够灌注后面的浅盘I。因此,为了减少为灌注所需的拉出盒40移动,在图13的方案中符合目的地可以设置,取代两个浅盘1,制冰器装备有唯一一个浅盘1,并且,用于使浅盘I摆动和扭曲的杠杆20装在浅盘I的与配量容器61的格60相邻的窄侧壁5上。
在这里,制冰器也可以更换为内插件67。该内插件67的构型与针对图11和12描
述的一样。
权利要求
1.制冷器具,尤其是家用制冷器具,具有一制冰器(37)和至少一个收集容器(45;56),该制冰器具有至少一个浅盘(I),该浅盘分隔成各用于产生一个冰块的多个格(2)并且可绕一轴摆动,所述至少一个收集容器(45 ;56)用于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浅盘(I)中产生的冰,其特征在于,该制冰器(37)可在所述收集容器(45 ;56)留在制冷器具中的情况下从该制冷器具中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I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该制冰器(37)包括一框架(39),所述浅盘(I)可摆动地被保持在该框架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该制冰器(37)装在该制冷器具的一门(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该收集容器(56)是一门搁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一安装在所述门上的壳体(57)具有 一向上敞开的格,该格容纳该制冰器(3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一安装在所述门上的壳体(57)具有至 少一个格(65),收集容器(45)可从该格拉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底板(66),该底板可取代制冰器(37)放入到所述壳体(57)中。
8.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器具I或2,其特征在于,该收集容器(45)集成于一拉出盒(40)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该制冰器(37)放入该拉出盒(40)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该拉出盒(40)分隔成两个格(42,47),它们中的一个至少容纳所述收集容器(4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这两个格(42,47)之间的壁(46)低于拉出盒(40)的外壁。
12.根据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底板(66),该底板可取代制冰器(37)放入到所述拉出盒(40)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之一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该收集容器可从该拉出盒拉出。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该浅盘(I)具有多个通过间壁(3)分隔开的格(2)以及具有外壁(5,6),这些外壁中的至少一个(6)的一个超过间壁(3)伸出的区段(11,12)的高度优选至少是间壁(3)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过间壁(3)伸出的区段(11,12)内凹地弯曲。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过间壁(3)伸出的区段(11,12)部分地向内悬伸。
全文摘要
一种制冷器具,具有一制冰器(37)和至少一个收集容器(56),该制冰器具有至少一个浅盘(1),该浅盘分隔成各用于产生一个冰块的多个格(2)并且可绕一轴(23)摆动,所述至少一个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在所述至少一个浅盘中产生的冰。该制冰器可在所述收集容器留在制冷器具中的情况下从该制冷器具中取出。
文档编号F25C1/24GK102741628SQ201080048705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7日
发明者C·贝克, F·艾泽勒, M·艾歇尔, R·施陶德, T·蒂舍尔 申请人: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