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923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蒸发温度、并联机组压缩机均油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技术中,当采用多台压缩机来循环制冷剂时,由于各压缩机的启停、各压缩机输气量不同等原因,会造成的压缩机间冷冻油不均勻的问题,因而存在某压缩机贫油或者富油的问题。为了消除这种不均勻状态,现有技术中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采用油位检测系统,根据压缩机内油位的高低来控制回油管路阀门的开闭。这种方法能较好的控制压缩机的油位,不足是成本很高;另一种方法是压缩机采用均油管路,在压缩机曲轴箱压力相同的情况下,能实现冷冻油均勻分配,其不足是多蒸发温度并联机组各压缩机曲轴箱压力不同时,便会造成冷冻油会更多的流到曲轴箱压力相对较低的压缩机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靠的并联压缩机的均油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包括由两台以上高温工况压缩机组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并联构成的多温蒸发制冷系统,多温蒸发制冷系统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排气分别经过单向阀I、单向阀II 和单向阀III汇合后,连接到油分离器的入口,油分离器的出口连接到室外侧热交换器入口,室外侧热交换器出口连接到贮液器入口,贮液器出口分两路分别通过膨胀阀连接到室内侧热交换器入口,室内侧热交换器出口分别连接到高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和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I的入口,高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和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I的出口分别连接到高温工况压缩机组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的回油孔连接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分别通过毛细管连接到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曲轴箱,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曲轴箱的正常油位上限的上部位置设有溢流管,溢流管通过毛细管和电磁阀连接到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曲轴箱的正常油位上限位置通过均油管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是浮球式油分
1 - O本实用新型的均油系统的原理是并联压缩机的排气进入到油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油在油分离器中达到一定的液位时,通过回油管路及毛细管的节流,冷冻油均勻地分配到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的曲轴箱。当各高温压缩机的曲轴箱内压力不同时,曲轴箱内油位便会产生一定的高差。由于油分离器会及时地将分离出来的冷冻油压回到各曲轴箱,所以各高温工况压缩机不会出现贫油问题。
3[0009]当某一高温工况压缩机的油位到达溢流管路的高度时,冷冻油会由于压差的作用,溢流到低温工况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内,进而回到低温工况压缩机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要系统内冷冻油的充灌量适当,就可以保障冷冻油分配均勻,并且不需要运行任何均油程序和进行任何油位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1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均油系统的机构示意图。附图中,1-第一压缩机;2-第二压缩机;3-第三压缩机;4-单向阀I ;5_单向阀 II ;6-单向阀III ;7-毛细管I ;8_毛细管II ;9-油分离器;10-室外侧换热器;11-贮液器; 12-膨胀阀I ;13_室内侧换热器I ;14_气液分离器I ;15_单向阀IV;16-膨胀阀II ;17-室内侧换热器II ;18-气液分离器II ;19-毛细管III ;20-毛细管IV;21-溢流管路I ;22_溢流管路II ;23-均油管路;24-回油管路;2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为2台高温工况压缩机组和1台低温工况压缩机组构成的多蒸发温度并联机组的制冷系统。其中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为高温工况压缩机,第三压缩机3为低温工况压缩机。其排气分别经过单向阀I 4、单向阀II 5和单向阀III 6汇合后,连接到油分离器9的入口。油分离器9的回油孔连接回油管路M,再分别通过毛细管I 7连接到第一压缩机1的曲轴箱,通过毛细管II 8连接到第二压缩机2的曲轴箱。并且第一压缩机1正常油位上限位置通过均油管路连接到第二压缩机2正常油位上限位置。在第一压缩机1正常油位上限稍高的位置,通过毛细管III 19和电磁阀25连接到气液分离器18的入口,同样,在第二压缩机2正常油位上限稍高的位置,通过毛细管IV 20和电磁阀25也连接到气液分离器18的入口处。油分离器9的出口连接到室外侧热交换器10入口,室外侧热交换器10出口连接到贮液器11入口,贮液器11出口分两路分别通过膨胀阀12、16连接到室内侧热交换器13、17入口,室内侧热交换器13、17出口分别连接到高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 14和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I 18的入口,高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 14 和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I 18的出口分别连接到高温工况压缩机组1、2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3的进气口。本实施例的运行过程是1)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和第三压缩机3同时运转。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和第三压缩机3同时运转时,排气同时进入油分离器 9,当油分离器9内的油面高度达到浮球阀动作位置时,浮球阀开启。冷冻油通过回油管路 M及其带有毛细管I 7和毛细管II 8节流的支路回到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对于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如果曲轴箱压力相同,率先达到正常油位上限位置的一台,其中冷冻油会通过均油管路23向另外一台移动。然后随着油分离器9的进一步回油,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都会达到正常油位上限位置。当油位继续上升,达到均油管路23水平高度以上的溢流管路21和22的高度时,冷冻油会通过溢流管路21和22
4向第三压缩机3的气液分离器18的入口移动,并进入气液分离器18中,最终回到第三压缩机3中。对于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如果曲轴箱压力不同,冷冻油的移动趋势为先通过均油管路23回到曲轴箱压力相对低的一台压缩机,然后通过这台压缩机的溢流管路回到第三压缩机3的气液分离器18的入口。2)第一压缩机1 (或第二压缩机2、和第三压缩机3同时运转假设第一压缩机1和第三压缩机3同时运转时,2台压缩机的排气同时进入油分离器9,当油分离器9内的油面高度达到浮球阀动作位置时,浮球阀开启。冷冻油通过回油管路M及其带有毛细管I 7和毛细管II 8节流的支路回到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对于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一定是运转的第一压缩机1曲轴箱压力相对低一些。这样,当第二压缩机2的油位达到正常油位上限位置,冷冻油会通过均油管路23移动到第一压缩机1中。随着第一压缩机1内的油位达到溢流管路21的高度,冷冻油会通过溢流管路21回到第三压缩机3的气液分离器18的入口,从而实现对第三压缩机3回油的目的。第二压缩机2和第三压缩机3同时运转时,情况同上述相同。3)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停止,第三压缩机3运转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停止,第三压缩机3运转时,第三压缩机3的排气进入油分离器9,当油分离器9内的油面高度达到浮球阀动作位置时,浮球阀开启。冷冻油通过回油管路M及其带有毛细管I 7和毛细管II 8节流的支路回到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对于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其曲轴箱压力相同,率先达到正常油位上限位置的一台,其中冷冻油会通过均油管路23向另外一台移动。然后随着油分离器9地进一步回油,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都会达到正常油位上限位置。当油位继续上升,会达到均油管路23水平高度以上的溢流管路21和22的高度。这时,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 2的曲轴箱压力和第三压缩机3的吸气压力相当,并且通常第三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18的入口水平高度会比溢流管路21和22的水平高度要高。回油的动力要通过每次油分离器9 浮球阀开启时形成的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曲轴箱内短暂的相对高压实现,使冷冻油通过溢流管路21和22移动到气液分离器18中,最终回到第三压缩机3中。4)第三压缩机3停止运转第一压缩机1运转或第二压缩机2运转,或者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同时运转,第三压缩机3停止。电磁阀25关闭。排气进入到油分离器9,当油分离器9内的油面高度达到浮球阀动作位置时,浮球阀开启。冷冻油通过回油管路M及其带有毛细管I 7和毛细管II 8节流的支路回到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如果第一压缩机1和第二压缩机2的曲轴箱压力不同,两台压缩机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高差。然而,通过油分离器9的不断地回油,足以保障运转的压缩机不缺油。另外,无论是上述四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只要系统冷冻油的充灌量适当,不管是任何压缩机是停机或运转状态,都能保障每一台压缩机均勻地回油。只是冷冻油移动的趋势都从是高压力一侧向低压力一侧。以上就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在实施方式中,高温工况压缩机数量不限于两台,可以是两台以上的任何几台;低温工况压缩机数量不限于一台。
权利要求1.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包括由两台以上高温工况压缩机组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并联构成的多温蒸发制冷系统,多温蒸发制冷系统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1、幻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3)的排气分别经过单向阀K4)、单向阀11(5)和单向阀111(6)汇合后,连接到油分离器(9)的入口,油分离器(9)的出口连接到室外侧热交换器(10)入口,室外侧热交换器(10)出口连接到贮液器(11)入口,贮液器(11)出口分两路分别通过膨胀阀(12、16)连接到室内侧热交换器(13、17)入口,室内侧热交换器(13、17)出口分别连接到高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 (14)和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I (18)的入口,高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 (14)和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II (18)的出口分别连接到高温工况压缩机组(1、2)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3)的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9)的回油孔连接回油管路(M),回油管路04)分别通过毛细管(7)连接到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1、2)的曲轴箱,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1、2)的曲轴箱的正常油位上限的上部位置设有溢流管01、 22),溢流管通过毛细管(19、20)和电磁阀05)连接到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18)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曲轴箱的正常油位上限位置通过均油管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是浮球式油分尚器。
专利摘要一种压缩机组均油系统,包括由两台以上高温工况压缩机组和低温工况压缩机组并联构成的多温蒸发制冷系统,其中油分离器的回油孔连接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分别通过毛细管连接到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曲轴箱,各高温工况压缩机组的曲轴箱的正常油位上限的上部位置设有溢流管,溢流管通过毛细管及电磁阀连接到低温工况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要系统内冷冻油的充灌量适当,就可以保障冷冻油分配均匀,并且不需要运行任何均油程序和进行任何油位的检测。
文档编号F25B49/02GK202171368SQ20112021832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
发明者刘前进, 单永明, 孟庆海, 申浩, 秦海杰, 衣永海 申请人: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