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105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制冷器具(1)包括箱体(2),具有一对相对的隔热壁(31),每个所述隔热壁(31)具有凹坑(61);以及跨接所述一对隔热壁(31)的前梁(8),所述前梁(8)包括分别插入相应凹坑(61)的插入部(813)以及连接所述两个插入部(813)的主体部(814)。根据本发明的建议,至少一个插入部(813)和所述主体部(814)之间形成台阶部(815),所述台阶部(815)包括面对相应隔热壁(31)的连接面(816),所述连接面(816)位于所述相应隔热壁(31)的凹坑(61)外并和所述凹坑(61)的边缘面对面地接触。从而,有利于降低前梁和隔热壁之间的间隙。
【专利说明】制冷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跨接在储藏隔间前端的前梁的制冷器具。
[【背景技术】]
[0002]具有跨接在储藏室前端的前梁的制冷器具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相对前梁,储藏室可被分为位于前梁一侧的第一储藏空间和位于前梁另一侧的第二储藏空间。一种常见的制冷器具具有用以分别关闭第一储藏空间的第一门和第二储藏空间的第二门,当第一门和第二门关闭时,位于第一门和第二门的后侧的密封衬垫分别抵在前梁上。这样的技术方案可参见例如专利申请 JP6-159918、JP7-180944,US2009-0167130 和 CN1093627C。
[0003]在现有技术中,前梁的两端插入箱体的侧壁内,侧壁的内衬的成型倒角和前梁的侧壁平面之间构成了前梁和侧壁之间的间隙。受限于内衬材料和制造工艺,内衬的倒角很难做到很小,因此在前梁和侧壁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如果当制冷器具门打开以后这种间隙会暴露在外,那么它会影响制冷器具的品质。
[
【发明内容】
]
[000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降低前梁和箱体之间的连接缝的制冷器具。
[0005]上述目的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附图、说明书和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06]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关于一种制冷器具。制冷器具包括具有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一对相对的隔热壁,每个所述隔热壁具有凹坑;以及跨接所述一对隔热壁的前梁,所述前梁包括分别插入相应凹坑的插入部以及连接所述两个插入部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每个插入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包括面对相应隔热壁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位于所述凹坑外并和所述凹坑的边缘面对面地接触。
[0007]从而,隔热壁的在凹坑外的倒角可以被连接面至少部分遮蔽,隔热壁的内衬对应凹坑处的倒角可被隐藏,因此只要通过降低前梁在连接面处的倒角就可以降低隔热壁和前梁之间的连接间隙。
[0008]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面竖直地延伸。
[0009]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前梁和所述隔热壁在横向上过盈配合。
[0010]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台阶部形成在所述前梁的上侧、下侧和/或后侧。
[0011]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一对从所述插入部的前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向上突起和向下突起的前遮盖部,所述前遮盖部位于所述凹坑的前部。
[0012]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每个所述前遮盖部的高度逐渐降低而形成斜面的末端面。
[0013]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前梁包括限定一个容纳腔的壳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侧的前板,所述前遮盖部一体形成在所述壳体上。[0014]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面在所述前梁的顶面和/或底面的整个厚度方向上延伸。这有利于简化与前梁适配的凹坑的结构。
[0015]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前梁包括限定一个容纳腔的壳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侧的前板,所述前板包括翻边,所述翻边和所述凹坑的至少一个内侧面面对面接触。
[0016]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插入部包括用以和所述隔热壁固定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侧壁卡合连接。
[0017]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凹坑的至少一个壁设有卡槽,所述固定部卡在所述卡槽内。
[0018]本发明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且用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以下附图图解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则。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制冷器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1]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前梁的立体图;
[0022]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前梁的另一个立体图;
[0023]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内箱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4]图5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6是沿着图1中1-1线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0026]图7是沿着图1中I1-1I线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0027]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前梁的立体图;
[0028]图9是图8所示前梁组装到第一内箱后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9]附图标记列表
[0030]制冷器具I箱体2
[0031]第一储藏隔间3第二储藏隔间4
[0032]分隔壁5第一内箱6
[0033]第二内箱7前梁8
[0034]加强件80前壳体件81
[0035]后壳体件82容纳腔83
[0036]隔热材料84搁盘15
[0037]前板86连接部861
[0038]第一通孔862固定突起91
[0039]端面90上储藏空间9
[0040]下储藏空间10第一门11
[0041]第二门12第三门13
[0042]铰链14顶壁32[0043]侧壁31连接边312
[0044]后壁33外侧板311
[0045]主体部814插入部813
[0046]连接面816台阶部815
[0047]末端面818前遮盖部817
[0048]卡槽611坑 61
[【具体实施方式】] [0049]请参照图1,制冷器具I包括隔热的箱体2。箱体2具有第一储藏隔间3和第二储藏隔间4。第一储藏隔间3和第二储藏隔间4之间以隔热的分隔壁5隔开。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储藏隔间3和第二储藏隔间4分别由大致为箱形的第一内箱6和第二内箱7限定,分隔壁5由第一内箱6的底板和第二内箱7的顶板以及位于二者之间隔热层形成。
[0050]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储藏隔间3位于制冷器具I的上部,第二储藏隔间4位于制冷器具I的下部。第一储藏隔间3为冷藏室,第二储藏隔间4可以是冷冻室。
[0051]第一储藏隔间3的围壁包括一对相对的侧壁31、顶壁32、后壁33以及与顶壁32相对的分隔壁5。每个侧壁31的内表面由第一内箱6的相应侧壁形成,外表面则由相应的外侧板311形成。每个外侧板311的前端都向内弯折而形成和第一内箱6连接的连接边312。
[0052]制冷器具I包括横着跨接在第一储藏隔间3的一对侧壁31前端的杆状的前梁8。相对前梁8,第一储藏隔间3被分为上储藏空间9和下储藏空间10。前梁8的前表面和箱体2的前端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内。制冷器具I还可以包括前端支撑在前梁8上的搁板15。
[0053]制冷器具I包括分别用以关闭上储藏空间9、下储藏空间10以及第二储藏隔间4的第一门11、第二门12以及第三门13。
[0054]第一门11和第二门12铰接于箱体2的前侧。制冷器具I包括固定在前梁8上的铰链14。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门11和第二门12均和铰链14连接。从而前梁8承受第一门11的重量。
[0055]请参照图2和图3,前梁8包括前壳体件81以及和前壳体件81连接的后壳体件82,前壳体件81和后壳体件82 —起限定容纳腔83。在这个实施例中,前壳体件81和后壳体件82分别具有相对的槽,两个槽对接而形成容纳腔83。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容纳腔可以主要由其中一个壳体件(例如后壳体件)形成,而另一个壳体件可以主要起到封闭容纳腔的作用。在另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两个壳体件也可以是上下相对连接。
[0056]容纳腔83内设有隔热材料84。在这个实施例中,隔热材料84通过将发泡剂注入容纳腔83内发泡形成。
[0057]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预先发泡好的隔热部件(例如EPS件)装入容纳腔83内。
[0058]前梁8包括固定在前壳体件81的前侧的前板86。前板86由金属制成,当第一门11和第二门12关闭时,第一门11和第二门12的后侧与前板86对接。
[0059]前板86包括用以与侧壁31连接的连接部861。连接部861在横向上超出前壳体件81和后壳体件82形成的端面90。连接部861设有用以穿过一个固定件(未图示,例如是螺钉)的第一通孔862。[0060]前板86的上下边缘具有向后弯折的翻边87。前壳体件81的前壁设有用以一对用以接收相应翻边87的槽88,以将前板86定位在前壳体件81的前侧。可以通过多个螺钉将前板86固定在前壳体件81上。前板86最好在箱体2的发泡程序完成以后再固定在前壳体件81上。
[0061]搁板15可以支撑在前梁8的顶面的后部,为此,前梁8的顶面的前段和后段之间可以形成横向延伸的台阶812,前梁8的顶面的后段低于前段。
[0062]前梁8的两端分别插入相应的侧壁31。如图4和图5所不,第一内箱6设有一对用以插接前梁8的凹坑61。
[0063]前梁8包括一对用以插入凹坑61的插入部813,每个插入部813位于前梁8的相应一端。前梁8还包括连接两个插入部813的主体部814。主体部814的长度大致等于第一储藏隔间3在前端的横向宽度。
[0064]每个插入部813和主体部814之间具有高度差而形成台阶部815。台阶部815包括面对靠近相应插入部813的侧壁31的连接面816。当插入部813插入凹坑61后,连接面816位于凹坑61外,并和侧壁31的内表面在凹坑61的边缘处面对面接触。
[0065]侧壁31在凹坑61的边缘处是竖直的,因此连接面816也最好竖直地延伸。
[0066]优选地,前梁8和形成侧壁31的内表面的第一内箱6在横向上过盈配合,从而连接面816紧紧地顶在第一内箱6上,这有利于降低前梁8和第一内箱6之间的间隙。
[0067]在这个实施例中,插入部813在纵向上的厚度以及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均小于主体部814,而在插入部813和主体部814的上表面、下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形成高度差。因此,连接面816和台阶部815形成在前梁8的上侧、下侧和后侧,从而在多个方向上看,前梁8和侧壁31之间的间隙都可降低。然而,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也有可能仅在前梁8的一侧或其中几侧(例如上侧)形成台阶部815,而其他侧仍然是平坦的。
[0068]请参照图2、图3,插入部813包括一对从插入部813前侧的上边缘向上突起和插入部813前侧的下边缘下向突起的前遮盖部817。前遮盖部817和主体部814连接且二者的前表面平齐。
[0069]如图7所示,前遮盖部817的自由端的末端面818是从前向后逐渐降低的斜面。相应地,第一内箱6与之相对的部分也具有与之相应的斜面。这有利于降低前遮盖部817和第一内箱6之间的间隙。
[0070]前梁8可以包括用以和铰链14连接的加强件80。加强件80贴在前壳体件81的后表面而位于容纳腔83内。为了进一步加强前梁8的强度,加强件80伸出容纳腔83外并和箱体2连接。
[0071]凹坑61的形状和插入部813相适应,因此具有在纵向上的高度不同的区段,因而在凹坑61的顶壁和底壁上形成阶梯。
[0072]凹坑61的外侧壁可以具有用以和位于前梁8的端面90上的固定突起91卡合连接的卡槽611。
[0073]前梁8可以横着从前向后推入第一内箱6内。固定突起91可以具有从前往后向内倾斜的导引面,相应地,卡槽611的深度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这有利于固定突起91顺利地推入卡槽611内,且当它完全进入卡槽611后可卡在卡槽611内而不可退出。
[0074]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前梁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前梁组装到第一内箱后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8和图9所示,这个实施例与前面的实施例不同点在于,插入部813'的顶面和底面在整个厚度方向上都和主体部814'之间形成台阶部815',上面实施例所具有的前遮盖部被取消,从而在插入部813'的上侧和下侧分布的连接面816'在插入部813'整个厚度方向上延伸。前板86'的翻边87'分别暴露于前梁8的上侧和下侧。相应地,第一内箱6'的凹坑61'对应插入部813'前部的一对内侧面612'基本是平的。
[0075]当前板86'的翻边87'插入已经固定在第一内箱6 '上的前壳体件81'的槽88'时,每个翻边87'的形成插入部813' —部分的区段与相应内侧面612'的前端面对面接触。在一个替换的实施例中,在已经固定在前壳体件81'的前板86'随着前梁8' —起插入第一内箱6'后,连接面816'和凹坑61'的边缘区域、以及翻边87'和凹坑61'的内侧面612'面对面接触。
[0076]在以上实施例中,前梁跨接在储藏间室的一对侧壁之间,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适用于跨接储藏间室任意一对相对的隔热壁之间的梁,例如跨接储藏隔间的顶壁和底壁的纵向梁。
[0077]结合图1至图7说明的单个零部件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任何给定的方式互相组合,以实现本发明的优势。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实施例,通常情况下也可使用所示手段外的其他手段,只要这些手段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器具(1),包括 箱体(2),具有一对相对的隔热壁(31),每个所述隔热壁(31)具有凹坑(61,61');以及 跨接所述一对隔热壁(31)的前梁(8,8'),所述前梁(8,8')包括分别插入相应凹坑(61,61')的插入部(813,813')以及连接所述两个插入部(813,813')的主体部(814,814');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插入部(813,813')和所述主体部(814,814')之间形成台阶部(815,815'),所述台阶部(815,815')包括面对相应隔热壁(31)的连接面(816,816'),所述连接面(816,816')位于所述相应隔热壁(31)的凹坑(61,61')外并和所述凹坑(61,61')的边缘面对面地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816,816')竖直地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8,8')和所述隔热壁(31)在横向上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815,815')形成在所述前梁(8,8')的上侧、 下侧和/或后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从所述插入部(813)的前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向上突起和向下突起的前遮盖部(817),所述前遮盖部(817)位于所述凹坑(61)的前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每个所述前遮盖部(817)的高度逐渐降低而形成倾斜的末端面(818)。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86)包括限定一个容纳腔(83)的壳体(81,82)以及连接在所述壳体(81,82)的前侧的前板(86),所述前遮盖部(817) —体形成在所述壳体(81,82)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816')在所述前梁(8')的顶面和/或底面的整个厚度方向上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86')包括限定一个容纳腔(83')的壳体(81',82')以及连接在所述壳体(81',82')的前侧的前板(86'),所述前板(86')包括翻边(87'),所述翻边(87')和所述凹坑(61')的至少一个内侧面(612')面对面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813)包括用以和所述隔热壁(31)固定的固定部(91),所述固定部(91)和所述隔热壁(31)卡合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61)的至少一个壁设有卡槽(611),所述固定部(91)卡在所述卡槽(611)内。
【文档编号】F25D11/00GK103673454SQ20121036573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2日
【发明者】柏玉发, 韩改莲, 芦敬作, 李彦涛 申请人: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