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空调器的一般为风冷式,其换热器一般是风冷翅片式,即翅片套铜管式。目前一些高效单冷机为了提高冷凝器的单体换热能力,有效降低冷凝温度,提高整机能效t匕,室外机冷凝器采用平行流全铝冷凝器。现有技术中,平行流全铝冷凝器中在集流管上设置了若干个端板固定座,装配时先把端板与平行流冷凝器固定,然后将室外机钣金与端板固定。为了提高空调器生产效率,通常在铝制平行流冷凝器的出口铝管与入口铝管处均会焊接一段铜管,通过该铜管与空调器系统相连接。在工作时,压缩机将带动与平行流冷凝器连接的管道摇动,从而使得入口管和出口管随之晃动。但由于铜管的强度大于铝管,从而使得入口管和出口管的焊点处容易拉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旨在防止因压缩机的振动而使得与集流管相连的入口管和出口管的焊点处拉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行流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第一入口管、第二入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一入口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管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管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流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二出口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流管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与所述集流管卡合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入口管卡合固定连接的第二卡合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连接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弹性臂,两弹性臂的中部形成容置所述第二入口管的容置部,两弹性臂的顶部形成供该第二入口管插入所述容置部的开口,两弹性臂配合将所述第二入口管夹持固定在所述容置部内。优选地,所述两弹性臂的中部向外凸出呈弧形设置,且弧形的弧度与所述第二入口管适配。优选地,所述弹性臂的顶端设有引导所述第二入口管插入所述容置部的引导部。优选地,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结构和所述第一卡合部的结构一致。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口管和第一出口管为铝管,所述第二入口管和第二出口管为铜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平行流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第一入口管、第二入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其中第一入口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管连通;第一出口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管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二入口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流管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二出口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流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平行流换热器上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并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将第二入口管和第二出口管与集流管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压缩机工作时的振动不会通过第二入口管和第二出口管传递至第一入口管和第一出口管。因此本实施例可有效防止第一入口管和第一出口管的焊点因振动被拉裂,从而可有效延长平行流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流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流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10、第一入口管11、第二入口管12、第一出口管13、第二出口管14、第一固定件15和第二固定件16,其中第一入口管11的一端与集流管10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入口管12连通;第一出口管13的一端与集流管10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口管14连通;第一固定件15的一端与第二入口管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集流管10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16的一端与第二出口管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集流管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集流管10上设有出口管固定座17,所述第一入口管11的一端和第一出口管13的一端分别与一出口管固定座17焊接固定,且与集流管10连通;第一入口管11的另一端与第二入口管12焊接固定,且与该第二入口管12连通;第一出口管13的另一端与第二出口管14焊接固定,且与该第二出口管14连通。装配时,首先将第一入口管11和第一出口管13固定至集流管10上,同时将第一固定件15和第二固定件16固定至集流管10上;然后将第二入口管12与第一固定件15固定连接,并使得第二入口管12的管道与第一入口管11的管道相互连通,同时将第二出口管14与第二固定件16固定连接,并使得第二出口管14的管道与第一出口管13的管道相互连通;最后将第一入口管11和第二入口管12焊接固定,将第一出口管13和第二出口管14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在平行流换热器上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并通过第一固定件15和第二固定件16分别将第二入口管12和第二出口管14与集流管10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压缩机工作时的振动不会通过第二入口管12和第二出口管14传递至第一入口管11和第一出口管13。因此本实施例可有效防止第一入口管11和第一出口管13的焊点因振动被拉裂,从而可有效延长平行流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具体地,上述第一固定件15包括与集流管10卡合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合部151、与第二入口管12卡合固定连接的第二卡合部152以及连接第—^合部151和第二卡合部152的连接部153。本实施实例中,上述第一^^合部151的结构和第二卡合部152的结构可设置为一致。以第二卡合部152为例,第二卡合部15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弹性臂,两弹性臂的中部形成容置第二入口管12的容置部,顶部形成供该第二入口管12插入容置部的开口,两弹性臂配合将第二入口管12夹持固定在容置部内。例如,两弹性臂中部之间的间隙等于第二入口管12的外径,顶部形成的开口之间的间隙小于第二入口管12的外径。安装时,首先将第二入口管12从两弹性臂的顶部形成开口插入中部形成的容置部,并由该两弹性臂将第二入口管12夹持固定在容置部内,然后旋转并向第一入口管11推动第二入口管12,使得第一入口管11的管道和第二入口管12的管道相互连通。应当说明的,上述两弹性臂可一体连接,也可分体设置,在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定;上述第二固定件16的结构也可设置与第一固定件15的结构一致。理所因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5与第二入口管12及集流管10固定的方式采用卡合固定,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上述两弹性臂的中部向外凸出呈弧形设置,且弧形的弧度与所述第 二入口管12适配。弹性臂的顶端设有引导第二入口管12插入上述容置部的引导部。例如,可将位于两弹性臂的中部和顶部均可设置为弧形,且弹性臂中部的弧形向外凸出,顶部的弧形向内凸出。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弹性臂的顶端设置引导部,从而可更加便于第二入口管12与第二卡合部152卡合,因此更加适于用户使用。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入口管11和第一出口管13为铝管,第二入口管12和第二出口管14为铜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平行流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器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了上述平行流换热器的技术方案,因此该空调器具有上述平行流换热器所有的有益效果。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第一入口管、第二入口管、第一出口管和第二出口管,其中所述第一入口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管连通;所述第一出口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管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流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二出口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流管固定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与所述集流管卡合固定连接的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入口管卡合固定连接的第二卡合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连接部。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相同。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弹性臂,两弹性臂的中部形成容置所述第二入口管的容置部,两弹性臂的顶部形成供该第二入口管插入所述容置部的开口,两弹性臂配合将所述第二入口管夹持固定在所述容置部内。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弹性臂的中部向外凸出呈弧形设置,且弧形的弧度与所述第二入口管适配。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的顶端设有引导所述第二入口管插入所述容置部的引导部。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结构和所述第一^^合部的结构一致。
8.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管和第一出口管为铝管, 所述第二入口管和第二出口管为铜管。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具有该平行流换热器的空调器,所述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管、第一入口管、第二入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二出口管、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其中第一入口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入口管连通;第一出口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管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二入口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流管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的一端与第二出口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流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防止因压缩机的振动而使得与集流管相连的入口管和出口管的焊点处拉裂,因此延长了平行流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5B39/00GK202928209SQ2012206745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张先雄, 魏凯, 周广兵, 张志勇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