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应用液氮来大面积节能减排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184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应用液氮来大面积节能减排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组合式应用液氮来大面积节能减排的技术,涉及太阳能、风能应用和城镇大面积节能减排方法。所属领域为节能环保、城镇集中供冷系统。要解决技术问题:针对上述能源应用时具有间歇性制约因素和市场商业利润不足的缺憾,将其通过液氮技术就地转移运输出来,利用本技术能量交换装置完成二次发电,再以这种冷空气为制冷来源,通过负离子、医用氧气等合成工艺,成为具有低温和保健双重功能的高等级室内营养冷空气。将这种冷空气通过城镇集中供冷系统(相对于城镇集中供热系统)供入用户终端,大面积置换出城镇制冷空调器的使用,达到集中减排和增加商业利润双赢效果。本技术具有组合性、承上启下、工艺连贯应用特色。
【专利说明】组合式应用液氮来大面积节能减排的技术
[0001]本发明所属领域为节能和环保城镇集中供冷系统
[0002]本发明的【背景技术】:
[0003]太阳能、风能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取之不尽的能源,是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前几次工业革命之后新的工业革命的起始点。
[0004]从技术上看,太阳能主要有光伏、聚热等接收方式来获取;风能主要由海上、陆地依靠风车获取,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都必须要有地理位置和数量化的考量来满足人类对电力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利用储能技术保持连续发电的要求;从经济上看,仿佛目前这种获得能源的办法很难盈利,一般要有政府的补贴来维持自身;
[0005]另一方面,在用电户端,现今用的绝大部分电能仍是石化为主的电力,而城市污染的四大祸首之一是火电厂、之二是为建筑供暖的老旧锅炉,寒冷季节,很多城镇基本上实现了集中供热采暖,使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这只是解决了取暖的问题;而客观实际上,随着地球两级的日渐消融和二氧化碳排放性的增加,在非热带地区,随着全球变暖,一般夏季日期的提前和延后,夏三月事实上已经演变成夏四月以上了,催生了空气调节器在用户端的广泛使用,这就必然加剧电力的高峰性消耗,用户端的空气调节器或者中央制冷空调系统又都是耗能的主要载体之一,其已经成为夏季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须设备;而空调设施除了大量的耗能缺点外,使用中的用户由于要长时间密闭门窗,空气很不新鲜,得定时换气,有妨碍呼吸健康之虞等等。热带地区有条件的更是要长期依赖制冷空调系统的呵护。
[0006]综上,本技术从绿色能源的接收、转移、储能、再发电、演变成新型城镇集中供冷系统、大面积的将空气调节器和中央制冷系统替换下来,弥补了非热带地区现代化的城镇只有集中供热采集系统,没有其相对的城镇集中供冷调节系统的先天缺陷,无论是地球上的热带地区或者是非热带地区,应用本组合性技术的方式,将大面积的关掉哪些“人自为战”性的空调制冷系统(含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直接大量的减少石化电力的使用;实质性的缓解了用电高峰的问题;使可再生电力的价格结构和盈利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直接的减少了碳排放;明显改善人们室内呼吸的空气质量品质,为大幅提高人们的健康指数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由于是一连串的组合性、循环性应用技术,也将会收到满意的自然环境、经济效益、社会生活的组合性多重效果。
[0007]本发明技术的详细内容:
[0008]第一:本发明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1.太阳能、风能不连续性:众所周知,太阳能有阴雨天、黑夜不能发电的弱点,无论光伏或聚热等方法的发电连续性会受到直接干扰,风能也有间歇和时大时小的毛病,而这二者共有的不稳定性会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本技术将太阳能、风能所发出的电能通过制氮机直接加以利用,就地完成液化氮气或者液化空气的制取,实现将电力储存转移,然后分装运输或不分装就地发电,实现新能源的运输性输送,这与已经应用的“高压空气储能”是同理的。虽然在能量转移的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能量损耗,但在本技术以下提出的环节应用中会得到很好的补偿,从突破经济效益的瓶颈上为绿色能源的新应用提供了可能;
[0010]2.液氮能量的交换与发电:液化氮气或液化空气(本文为行文方便,在以下统一称为“液化氮气”):将其分装或不分装(就地发电),在发电前释放的过程中,利用本技术的设备将相对热空气与液氮进行能量交换和转移,期间所产生的大量低温气体,经过技术处理后,转换成冷驱动力源,(可以理解成变形的冷风能)驱动本技术的授风转轮轮盘设备旋转做功,再由其带动一台或多台发电机转子旋转发出稳定的连续性电流,在汇入局域网或大电网;
[0011]3.当今城镇集中供热取暖与(未来)城镇集中供冷系统的应用:再将发电做功后的冷空气收集汇总后,储存在本技术的高压容器设备中,并模仿先天大自然原始生态园的优等空气质量所含有的成分及含量比例,如负氧离子、高含氧量等特征性指标,制造出具有原始自然生态性的高质量健康冷空气产品,经密闭的设备管道输送到用户终端,成为终端出口摄氏5度以下的优等生态型新鲜制冷空气,完成替代各个用户终端空气调节器及中央空调机的任务。
[0012]第二: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3]组合过程概述:由如下五部分顺延传递式组合而成(参见本说明书之图1)。图1中各图顺序相接、承上启下、不可分割;其每一部分都是与其相邻部分的基础和结果。首先是太阳能风能生成的电经适当的制氮机工作,生产出液化氮气(或液化空气),并完成罐装,成为一个可以运输传送的独立的成品单位,在此完成绿色能源转换储存的过程,成为本技术液氮加注机的生产之原料;其二本技术设立能量交换通道设备,将液氮输送至能量交换通道内,利用经处理的常温自然空气与其在此设备内完成能量转移和交换,在此产生出混合性低温冷空气,经本技术的设备充分加压处理程序,成为为下一部分准备的冷驱动动力源(此名称有别于传统的燃油、煤热驱动原理方式);其三这种冷驱动动力源在高压强的作用下,推动本技术的授风转轮设备旋转运动,再由其带动一台或多台发电机转子旋转做功,生产出稳定的电力,并入电网或局域网(此为未来企业市场第一层利润来源);而完成驱动工作的低温冷空气又成为本技术的空调制冷来源,为在下一部的制冷工作完成准备;其四完成发电任务的低温冷空气在压缩机的输送下,进入本技术的集结罐设备进行适当加压储存集结,这些冷空气在集结过程的期间,也在本技术安排的负离子机、氧气补偿机等设备工作之下转换完成“生态型高等级新鲜冷空气”的生产制造过程,进而成为为终端用户提供使用的冷空气来源之气(此为未来企业市场第二层利润来源);其五这种“生态型高等级新鲜冷空气”经过专用的气体输送设备和专用高压管道进入中压输送管网,直至进入用户室内终端(此为未来企业市场第三层利润来源)。
[0014]技术设计路线和图:
[0015]工艺流程基本思路:本着和谐环境、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最后还回自然的大循环生态理念,为其未来生产的持久性创造先天条件的原则,本设计流程具有不复杂性,平衡性、连续性、环节组合性。全流程不涉及危险、易燃、有毒、有害等安全因素,因此,设备制造的材料选择上余地很大,只要能够满足各个步骤的密闭空间需求和相对有效的保温条件即可。另外,由于本技术的应用规模与其生产的发电量和制冷用户量这两个主要数量指标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确定本技术设备实施规模程度的具体规格数据上本文不特别强制提出或作出硬性规定,应按照发电量和制冷量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商业运行盈利水平而设定,本文如下提出的设计标尺数据仅用于行文方便而已。
[0016](一 ):液化氮气来源生产:
[0017]主要是利用现有技术由太阳能、风能的收集和捕获得到电能,驱动氮气机以空气为原料,产出的产品。生产出的液氮若有运输的需要,将进行包装,有条件者(不包装),则就地储存或投入本技术的发电生产,关于液氮的生产现有技术已经得到成熟运用,而液氮在此仅是本技术的生产必备原料予以提出,为节约篇幅本文不熬述。
[0018](二):;流程一:能量交换通道的作用和结构设计:
[0019]作用:自然界空气经鼓风机图2的3或5过滤除尘输入能量交换通道成为热风图2的8,在交换通道进口 8M处近顶部,安装有一组液氮喷嘴图2的9,当相对热空气遇到其喷射的雾状液氮图2110时,即刻产生能量转移交换,并混合成新的相对低温冷空气图2的2,同时也将挤出一定的水份,该水达到凝聚状态后沿着排水道图2的11汇入排水井图2的6排除;在新的相对热空气连续输入状态下推着交换后的冷空气继续前行,当其流动到具管道进口 18M处,又会遇到安装在近顶部的第二组液氮喷嘴图2的13所喷出的雾状氮图2的10‘,此组由两组喷嘴组成(加大了 I倍液氮输出量),再次进行能量交换,使其温度继续降低;当其运行到距离管道进口 28M处,再将会遇到第三组液氮喷嘴图2的15所放出的雾状液氮图2的10”,该组由3个喷嘴组成,即为第一组液氮释放量的3倍,再次进行交换,混合后的气体温度继续大幅降低;当其从28M处运行至38M出时,由于这中间经过1M距离的流动,其混合交换的会比较彻底,进而形成了用于下一步流程的低温冷空气图2的23 ;在能量交换通道的出风口(图2的17),安装一台全无油压缩机见图2的18,(实际上出风口与全无油压缩机之间应有一个气体缓冲间),将完成能量交换的冷空气(见图2的23)引出至气流方向控制阀门(见图2的19),通过此阀门将排风管道一分为二即;演变成两条直径相同的送气管道见图2的4和4 ‘,分另通向各自的储存罐(见图3的储存罐A和B);该阀门的工作方式和作用:是将增压后的冷空气按需适时输送到A(见图2的24)或B(见图2的25)储存罐,当该阀门向一条管道送气时,也即同时关闭了另一条管道的气道,以保证全无油增压机排出的气体输送和维持储存罐A和B的气压供给;
[0020]设备材料和要求:1.鼓风机及其工作的厂房选择均视本技术所要发电和供冷面积确定。能量交换管道选择玻璃钢复合材料。根据本设备需长期暴露于太阳光和大自然中,利用玻璃钢复合材料的耐腐蚀、绝缘、热导率低等特性,采取设备外壁加装绝热层设计即可。此能量交换通道为管道式外形,其内直径为1.5M,全长35M以上。管道内设备:1.管道底部预留出排水沟图2的11和排水井图2的6,用以将蒸馏水及时排出;2.管道顶部安装液氮喷嘴三组,其间距为8-10M为宜;液氮的供给由管道外部的液氮机图2的12时时提供。a.能量交换管道的进口与鼓风机所链接的鼓风室输出口无缝连接,全管道与地面保持5-10度的设计倾斜角度,以有利于冷凝水加快排除和气体能量交换的更彻底:b.能量交换管道的出口处图2的17与一台全无油压缩机图2的18无缝连接,将完成能量交换的冷空气(见图2-的23引出至气流方向控制阀门(见图2的19气流方向控制阀门),进而形成本技术的第一组合单位流程。在本文中各个管道的制作材料均采用玻璃钢加保温层设计,其内壁光滑,风道阻力小、送排风时不产生二次噪声,节约降低能耗及洁净卫生,并配备了维修门图2的I或I’和I “ ;
[0021](三):流程二:能量交换后的气体储存球罐的设计和作用:
[0022]球形储存罐由玻璃钢材料制造,其技术要求和使用环境应与能量交换通道相同,根据现有相关技术来制造,但与其它类型球罐如各类化学罐、液化气罐等低温技术储存罐制造相比,本技术由于只是一般冷空气的低温储存,具有不燃烧,无毒安全的特色;其制造规格应按照其所应用的能量交换通道的建造数据比例来设计,其绝热层的厚度也要通过绝热计算确定;本文的球形储存罐直径设计为50M。能量交换后的气体储存罐(见图3的A和图3的B)设计结构包括:图3的19送风控制闸、图3的33、35进风口、图3的31、32减压阀、图3的37密闭保温管道、图3的26、30罐体和图3的35动力气分配阀门;完成能量交换后的冷空气在图2的19气流方向控制阀门的调度下,以一定的压力进入低温存储罐图3的A或B罐,当其中一个罐的压强达到一定的设计数值压力,图3的35即可开启送气,而图3的19的调节工作与图3的35正好相反,进而可以连续不间断送气。同时图3的35冷动力气分配阀门也兼有动力气出口的功能,为下一流程提供冷动力高压气体。图3储存罐A和B的减压阀图3的31、32具有过压保护作用;也配备了维修门供维修使用图3的29或29’ ;以上为本技术的第二组合流程单位。
[0023](四)流程三:高压轮仓的设计及其作用:
[0024]1.*高压轮仓见图4,I的高压轮仓正面图,也采用玻璃钢材料制造。其技术和保温要求同于上述其它设备的要求。外观形状为具有一定高(厚)度的正方体。本设计为垂直长15.8M、水平宽15.8M、高(厚)为0.5M的正方体外观,四周十二条边框的接触面完全密封牢固并具保温层,在长15.8MX宽15.8M的两块板材面的中心预留出授风转轮的固定轴承架镶嵌的切口,以使授风转轮通过此轴承架牢固的安装在高压轮仓内;
[0025]*在(厚度0.5M)的垂直边的下四分之一处开有横宽18cmX纵长25cm的长方形孔洞设为进气口,与一台全无油压缩机通过管道形成连接,图3的39的冷动力高压气体经图4,I的42全无油压缩机的高压加注进入高压轮仓;同时在相对应垂直边的上四分之一处设有同样一出口,为做功后冷空气排出口,并装置一排风机图4,I的53,将功后冷空气图4,I的45时时引出高压轮仓外;
[0026]2.高压轮仓内的授风转轮轮盘的设计可有多种,例如扇叶式、垂直扇叶式等,本文采用水车轮盘式。选用直径0.05M不锈钢管进行圆环状焊接,其直径为15M,两个同样的圆环通过五个连接点而成一个整体轮盘,成为授风转轮的骨架图4,I的51,在骨架圈外焊接不锈钢授风扇叶多个图4,I的48,在骨架内圈图4,I的50通过五个连接点至中心轴承架图4,I的52上,其上的动力轴承棍图4,I的54,由于其延长于高压轮舱外壁的两端图4,2的64和64 ‘,可同时(左右)连接两台发电机转子,带动发电机图4,2的57和图4,2的62的转子旋转发电;
[0027]3.由于动力轴承棍延长于高压轮舱外壁的两端图4,2的64和64 ‘,其连接和带动发电机的形式可有多种形式如:皮带式、齿轮啮合式等等,可方便地同时带动一台或多台发电机转子旋转,也由于授风转轮轮盘采用根据杠杆原理,其直径大于发电机转子直径,有省力和节能的优势;以上为本技术的第三组合流程单位。
[0028](五)流程四:社区集中供冷冷源的产生和高营养空气的设计制造:
[0029]1.发电做功后的冷空气图4,I的46在排风机图4,I的53的作用下,经全无油增压机图5的65的加压,由功后冷风供应控制阀图5的66打入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图5A和B罐。功后冷风供应控制阀的工作原理与前述的各个阀门原理一样,即控制全无油增压机所加压排出的气体输送、又管制和调动这种功后冷风气体打入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内的量;
[0030]2.本技术的高营养空气生产仓的制造与本文图3球形气体储存罐要求一样,由玻璃钢材料制造;其有所不同是高营养空气生产仓内还安装了负氧离子发生器图5的76或
82、医用氧气加注设备图5的75或80、以及湿度控制设备等,同于图3的设备配置,储存罐A和B的减压阀(图5的77或81)具有过压保护作用,也配备了维修门供维修使用图5的69 或 79 ;
[0031]3.作为社区集中供冷冷源的产生:打入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内的气体图5的68或84,这时仍为低温冷空气,其在罐内图5的72或70经过增压、储存、集结,成为社区集中供冷的预备冷源;
[0032]4.同时,作为高等级营养空气的生产、储存、制造过程,利用功后冷风气体其在生产仓内的蓄积性增压、储存、集结过程中的时间,同时也完成了模仿原始生态森林空气的制造过程,即用负离子机、医用氧气和加湿机等添加适宜适量成分元素,生产出具有大自然原始森林空气质量和有益身体健康保健的兼具制冷性能的优质冷空气图5的82和82’,(应当事先根据医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理论技术,完成原始生态森林空气各项活性成分处方确定,以此作为这种冷空气生产质量标准),这种冷空气具有a.制冷b.新鲜森林空气特色c.人体不出屋即可保健性呼吸的三种功能;
[0033]5.这种高含氧量的健康空气,在高等级营养空气供应控制阀门图5的83的调控下,经配置的全无油压缩机图5的85的再次加压,进入高等级营养空气输送管道,按需进入中压供应管道直至用户终端,成为用户终端出口温度在摄氏3-5度的制冷空气。以上为本技术的第四组合流程单位。
[0034]对于以上组合技术中的诸如排风机、全无油压缩机的供电来源,本文特别提出如下建议:1)在资金和场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当配备两种供电体系,一种为传统电源,一种则更应该侧重配备可再生能源,以使本技术的应用尽量接近全绿色运营;2).对于全无油压缩机和授风转轮可采用双料备份配置即两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0035]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通过空气能量交换、储存、发电、再储存、在制冷的连续性流程,顺序相接、承上启下、不可分割的组合整体技术;其每一流程都是与其相邻部分的基础和结果。是以液化氮气(空气)为原料,将其在能量交换通道内与相对热空气进行能量交换,进而获得低温冷空气;经压缩机的打压进入低温储存罐达一定压强后,推动授风转轮旋转,带动与之连接的一台或两台发电机转子同时旋转发出电力;做功后的低温空气又在压缩机的二次加压下进入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中集结,并向其添加负离子、医用氧气等成份,再将这种生态型低温冷空气压入相关配套管道中,成为用于城镇社区集中供冷的制冷源,本组和技术具有相对于现代火电厂热电联产的冷电联产特色。其组合性循环样特征在于:
[0036]能量交换通道的鼓风机提供常温相对热空气;交换通道内置的液氮喷嘴保证液氮的时时供给,这种液氮以雾状为主要物理形态参与能量交换全过程;
[0037]授风转轮的直径必须成倍的大于发电机转子的直径;功后冷空气要在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中模仿原始生态空气的结构,完成例如负离子、医用氧气和相宜的湿度配制,经相应供应管道成为城镇集中供冷的冷源和营养保健空气。
[0038]上述设计中,能量交换通道及其组合过程全部设备的规格尺寸皆因其最终选择发出的绿色电力和用户制冷需要量的大小所决定;所述授风转轮的轴棍两端,可以同时连接一至两台发电机工作;所述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中配置有负离子发生机、医用氧气和水分加注机;所述高等级营养空气,具有低温和保健双重功能,模仿大自然生态环境而制造。
[0039]本技术是针对可再生能源的能量转、交换、储存,生产出合乎并网要求的电力、完成城镇集中供冷冷源的制备同时生产出有利于人体保健的高等级营养低温冷空气产品的成套循环性技术,各环节承上启下、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0040]以上为本技术所采用的全都技术方案内容。
[0041]第三:组合式应用液氮实现大面积节能减排本技术与当今技术的比较:
[0042]一:与当今的绿色能源应用方面的比较:
[0043]当今太阳能的采集应用方式主要以沙漠和屋顶这两种方式。本文认为,屋顶对于真正实现大规模绿色电力工业应用具有明显的缺陷,(本文不加以论述)。而沙漠方式一般要在远离人群的偏远地带建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技术和资本上讲,需要极大的物质和资金地投入,尤其特高压供电线路的建设,风能也出现大量的窝电现象,。而本技术提倡绿色电力就地采集和转化,以液氮的形式将电力直接包装运输,实现能量的广义上的转移,且液氮的制取过程中所散出热能也并不浪费,按照现有技术也可得以收集,在次应用;液氮在换成电力的过程中,能量的损耗一般应在60-70%,而应用本技术,那40-30%的损耗将会在城镇集中供冷的过程中得以充足的补偿,并且盈余的可能性极大,主要是本技术供冷方式的两个特质即制冷和生态保健所决定的利润再次增长点,这是以往液空发电方式不可比拟的,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0044]二:与当今人类供冷方式的比较:
[0045]当今我们主要以空气调节机(含中央空调)实现供冷。这种方式缺点1.消耗大量的石化电力,尤以用电高峰更为突出,应用绿色电力制冷尚未大面积普及;2.有的制冷原理所采用的制冷剂泄露对于大气层构成威胁和破坏;3.用户室内的空气需要定时开窗换气,否则影响健康,而换一次气将造成进一步的电力损耗和室内温度的上升;而本技术提出的是城镇集中供冷,对应于城镇集中供热的众所周知的优势。本技术可将传统的局限性的供冷方法加以改造,实现1.直接免去各个制冷用户的耗电需求,有力的减少石化电力的使用;2.城镇集中供冷可直接大面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当今世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到实际的减排;3.本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供冷技术方式使用中的室内须定时换气的缺陷,还使得室内空气转变成时时的优质生态型原始空气,局部性的改造了生活环境,有利于躲避pm2.5的侵袭,用户在享受制冷的过程中也得以享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0046]三.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发电厂具有发电和集中供热功能但不具备集中供冷的功能,本技术电厂不仅发出绿色电力还能实现集中供冷,使城镇大面积居住区实现了即可集中供热也可集中供冷的愿望,向智能化城镇靠近了一步;本技术在生产液化氮气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根据空气中各元素的物理性质,可采用先后分离的技术,寻找具有更大工业应用价值的增长点,如:二氧化碳的制取、有害元素分离、等等诸多方式,将现有的液空制造工业社会分工格局加以转型,以减少对于能源的重复浪费。
[0047]第四:《组合式应用液氮来大面积节能减排的技术》【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8](一 ):说明书附图之图1:
[0049]是由图2能量交换通道剖视图、图3能量交换后的气体储存罐剖视图、图4高压轮仓剖视图(含图4,I (正面)和图4,2 (矢面)、图5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剖视图等四个分图串联组合、顺延传递式而成;与说明书中记载的流程一、流程二、流程三、流程四名称相对应。其中,图2-图5顺序相接、承上启下、不可分割,进而形成总流程全过程;其每一部分都是与其相邻部分的基础和结果、不可颠倒。
[0050](二).说明书附图之图2是能量交换通道剖视图。图中所对应的各标号名称如下;
[0051]1.鼓风机控制操作室门;1’鼓风机控制操作室门;1”鼓风机控制操作室门;2.能量交换中的气流方向;3.鼓风机甲;5.鼓风机乙;6.排水井;6 ‘排水井;7.封闭墙;7‘封闭墙;8.热风方向;9.第一组液氮喷嘴;10.雾状液氮;10 ‘雾状液氮;10 “雾状液氮;11.排水管道;12.液氮加注机;13.第二组液氮喷嘴;14.液氮供应管道;15.第三组液氮喷嘴;16.能量交换管道;17.能量交换管道与送风管道连接处;18.全无油压缩机;19.送风控制闸;20.地平线;21.管道与地面支撑点;21‘管道与地面支撑点;22.继续交换的气流方向;23.完成交换的气流方向;24.通往储存罐A气流方向;25.通往储存罐B气流方向;4.A罐送气管道;4 ‘B罐送气管道
[0052](三).说明书附图之图3是能量交换后的气体储存罐剖视图。其各标号对应名称如下:
[0053](接图2的19.送风控制闸);33和35高压冷空气进罐方向;27和27’罐体支撑架;28.地平线;30.A储存罐;26.B储存罐;31.A罐减压阀;32.B罐减压阀;34和38高压冷空气出罐方向;36.高压冷空气输送方向;37.送气管道线;35.送风控制闸;39.高压冷空气排出方向;40.高压冷风进仓口和管道;
[0054](四).说明书附图之图4是高压轮仓剖视图。本图分作两部分表示,分别是:图4,I高压轮仓正面剖视图和图4,2的高压轮仓矢面剖视图;各标号对应名称如下:
[0055]图4,I是:(接图3的39.高压冷空气排出方向);42..全无油压缩机;40.高压冷风进仓口和管道;44.地平线;41和41’.高压轮仓体支撑架;43.做功中的冷风行进方向;55.上升中做功的冷风方向;45.做功后的冷风排除方向;53.排风机和高压冷风出仓口 ;46.排出的冷风方向;47.高压轮仓内箱体;48.授风扇叶;49.高压轮仓外箱体;50.高压轮内圈;51.高压轮骨架;52.轮盘轴承架54.轮盘轴棍;
[0056]图4,2是:44’地平线;56.高压轮仓体支撑架;58.高压冷风进仓口 ;64和64’轴棍与发电机连接锁子;63.授风扇叶;57.左边的发电机62.右边的发电机59.高压冷风出仓口 60.高压轮仓箱体;61.高压轮盘体;
[0057](五).说明书附图之图5是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剖视图。其各标号对应名称如下:
[0058](接图4,I的53排风机和高压冷风出仓口);46.排出的冷风方向65全无油压缩机;66.送气控制闸;68和84冷风进罐方向;69和79.维修门;71和71’A罐体支撑架;67和67’ B罐体支撑架;72.A罐体;70.B罐体;74和74’.送气管道线;73.A罐营养空气排出方向;78.B罐高营养空气排出方向;76.A罐负离子机;82.B罐负离子机;75.A罐氧气、水加注器;80.B罐氧气、水加注器;77.A罐减压阀;81.B罐减压阀;82和82 ‘管道中的营养空气
83.送气控制闸;85.全无油压缩机;
[0059]第五:组合式应用液氮实现大面积节能减排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60]1.技术资源上:利用液空发电的现有技术原理和实验手段,完善液空发电全部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本技术与其加以有机结合,形成一种组合性连续性的所谓动作程序,即液空发电和制冷的一整套工艺过程,在技术动作上完成全部环节连接,包括各种管道、压缩机的配备;
[0061]2.资本资金上:集中社会上无处可投的闲散资金包括各种热钱,在政府的引导下,有计划的建设本技术的发电供冷企业,由于本技术的集中供冷功能,将会更加细化社会化的分工。本技术的新型利润增长点,使绿色电力有望成为人们用得起的电力,为其普及应用提供了可能,将会对各种资本金起到吸引作用;
[0062]3.也可以仿制城镇集中供热的普及方法,将本技术的普及应用实施到部门,将减排的数额预算出来,计算出应获得的诸如环境效益、绿色电力应用与石化电力的价值比较、节能效益、减排效益等。
,将本技术与其加以有机结合,形成一种组合性连续性的所谓动作程序,即液空发电和制冷的一整套工艺过程,在技术动作上完成全部环节连接,包括各种管道、压缩机的配备;
[0061]2.资本资金上:集中社会上无处可投的闲散资金包括各种热钱,在政府的引导下,有计划的建设本技术的发电供冷企业,由于本技术的集中供冷功能,将会更加细化社会化的分工。本技术的新型利润增长点,使绿色电力有望成为人们用得起的电力,为其普及应用提供了可能,将会对各种资本金起到吸引作用;
[0062]3.也可以仿制城镇集中供热的普及方法,将本技术的普及应用实施到部门,将减排的数额预算出来,计算出应获得的诸如环境效益、绿色电力应用与石化电力的价值比较、节能效益、减排效益等。
【权利要求】
1.本技术是一种通过空气能量交换、储存、发电、再储存、在制冷的连续性流程,顺序相接、承上启下、不可分割的组合整体技术;其每一流程都是与其相邻部分的基础和结果。是以液化氮气(空气)为原料,将其在能量交换通道内与相对热空气进行能量交换,进而获得低温冷空气;经压缩机的打压进入低温储存罐达一定压强后,推动授风转轮旋转,带动与之连接的一台或两台发电机转子同时旋转发出电力;做功后的低温空气又在压缩机的二次加压下进入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中集结,并向其添加负离子、医用氧气等成份,再将这种生态型低温冷空气压入相关配套管道中,成为用于城镇社区集中供冷的制冷源,本组和技术具有相对于现代火电厂热电联产的冷电联产特色。其组合性循环样特征在于: 能量交换通道的鼓风机提供常温相对热空气;交换通道内置的液氮喷嘴保证液氮的时时供给,这种液氮以雾状为主要物理形态参与能量交换全过程; 授风转轮的直径必须成倍的大于发电机转子的直径;功后冷空气要在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中模仿原始生态空气的结构,完成例如负离子、医用氧气和相宜的湿度配制,经相应供应管道成为城镇集中供冷的冷源和营养保健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组合式应用液氮全过程,其中:能量交换通道及其组合过程全部设备的规格尺寸皆因其最终选择发出的绿色电力和用户制冷需要量的大小所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书1-2任一项所述,其中:所述授风转轮的轴棍两端,可以同时连接一至两台发电机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书1-2任何一项所述,其中:所述高等级营养空气生产仓中配置有负离子发生机、医用氧和水分加注机等附属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其中:所述高等级营养空气,具有低温和保健双重功能。
【文档编号】F25D3/10GK104141514SQ201310161067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6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董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