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8737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冷凝器,第一压缩机的出口经管路依次连接第一蒸发器、第一膨胀阀、第一增压泵、第一单向阀后接入冷凝器的入口;第二压缩机的出口经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蒸发器、第二膨胀阀、第二增压泵、第二单向阀后接入冷凝器的入口;冷凝器的出口经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压缩机的入口和第二压缩机的入口。本实用新型能提供足够的冷量来同时对两个封闭的空间进行制冷。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具体涉及用于车辆上的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国内的救护车车辆,全部只使用一个空调压缩机,救护车的车辆前后空调通过中隔墙分开,由于前后两个空间被分隔,因此需要较多的冷量提供,而目前的车辆制冷装置冷媒循环缓慢,冷媒流量不足,经常会导致制冷能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能提供足够的冷量来同时对两个封闭的空间进行制冷。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冷凝器,第一压缩机的出口经管路依次连接第一蒸发器、第一膨胀阀、第一增压泵、第一单向阀后接入冷凝器的入口 ;第二压缩机的出口经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蒸发器、第二膨胀阀、第二增压泵、第二单向阀后接入冷凝器的入口 ;冷凝器的出口经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压缩机的入口和第二压缩机的入口。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缩机和第一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一保压罐,所述第二压缩机和第二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保压罐。
[0007]优选地,所述双压缩机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旁接管路、第二旁接管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第一旁接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膨胀阀和第一增压泵之间的管路,第一旁接管路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一电磁阀、第一毛细管连接至第一压缩机的气缸内;第二旁接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膨胀阀和第二增压泵之间的管路,第二旁接管路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二电磁阀、第二毛细管连接至第二压缩机的气缸内。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冷凝器均对应配有风扇。
[0009]优选地,所述双压缩机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三旁接管路、第四旁接管路、第三毛细管和第四毛细管,第三旁接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毛细管之间的管路,第三旁接管路的另一端经第三毛细管连接至第一增压泵内;第四旁接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毛细管之间的管路,第四旁接管路的另一端经第四毛细管连接至第二增压泵内。
[0010]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I)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压缩机分别提供具有足够压力和足够流量的制冷剂至两个蒸发器中,从而使两个蒸发器分别提供冷量,可以满足同时对两个封闭的空间进行制冷,而且,两个增压泵分别进一步提供了制冷剂快速、高压、流量大的循环,确保两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达到恒压且流速均匀,进而使产生的冷量均衡;
[0012](2)本实用新型的两个保压罐可以分别对两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进行保压,以进一步使经过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均衡;
[0013](3)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毛细管可分别对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分别进行喷射降温,从而保证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的正常工作,使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降低,提高制冷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压缩机;2、第二压缩机;3、第一蒸发器;4、第二蒸发器;5、第一膨胀阀;6、第二膨胀阀;7、第一增压泵;8、第二增压泵;9、第一单向阀;10、第二单向阀;11、冷凝器;12、第一保压罐;13、第二保压罐;14、第一旁接管路;15、第二旁接管路;16、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8、第一毛细管;19、第二毛细管;20、第三旁接管路;21、第四旁接管路;22、第三毛细管;23、第四毛细管;24、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第一蒸发器3、第二蒸发器4、第一膨胀阀5、第二膨胀阀6、第一增压泵7、第二增压泵8、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向阀10和冷凝器11,第一压缩机I的出口经管路依次连接第一蒸发器3、第一膨胀阀5、第一增压泵7、第一单向阀9后接入冷凝器11的入口 ;第二压缩机2的出口经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蒸发器4、第二膨胀阀6、第二增压泵8、第二单向阀10后接入冷凝器11的入口 ;冷凝器11的出口经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压缩机I的入口和第二压缩机2的入口。
[0018]第一压缩机I输出制冷剂气体至第一蒸发器3,第一蒸发器3对外界降温输出冷量,然后经第一膨胀阀5将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转变为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一增压泵7泵至冷凝器11,释放热量,再回流至第一压缩机I形成循环。第二压缩机2输出制冷剂气体至第二蒸发器4,第二蒸发器4对外界降温输出冷量,然后经第二膨胀阀6将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转变为低压的制冷剂液体,经第二增压泵8泵至冷凝器11,释放热量,再回流至第二压缩机2形成循环。由于两个压缩机分别提供具有足够压力和足够流量的制冷剂至两个蒸发器中,从而使两个蒸发器分别提供冷量,可以满足同时对两个封闭的空间进行制冷,特别适用于车辆如救护车的使用环境,而且,两个增压泵分别进一步提供了制冷剂快速、高压、流量大的循环,确保两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达到恒压且流速均匀,进而使产生的冷量均衡。其中,第一单向阀9和第二单向阀10可防止制冷剂在两个循环中串流。第一增压泵7和第二增压泵8可采用目前现有的冷媒增压泵或者常规的气液增压泵。
[0019]第一压缩机I和第一蒸发器3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一保压罐12,第二压缩机2和第二蒸发器4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保压罐13。两个保压罐可以分别对两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进行保压,以进一步使经过第一蒸发器3和第二蒸发器4产生的冷量均衡。
[0020]本例的双压缩机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旁接管路14、第二旁接管路15、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7、第一毛细管18和第二毛细管19,第一旁接管路14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膨胀阀5和第一增压泵7之间的管路,第一旁接管路14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一电磁阀16、第一毛细管18连接至第一压缩机I的气缸内;第二旁接管路15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膨胀阀6和第二增压泵8之间的管路,第二旁接管路15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二电磁阀17、第二毛细管19连接至第二压缩机2的气缸内。
[0021]本例的双压缩机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三旁接管路20、第四旁接管路21、第三毛细管
22和第四毛细管23,第三旁接管路20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电磁阀16和第一毛细管18之间的管路,第三旁接管路20的另一端经第三毛细管22连接至第一增压泵7内;第四旁接管路21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电磁阀17和第二毛细管19之间的管路,第四旁接管路21的另一端经第四毛细管23连接至第二增压泵8内。
[0022]以上四个毛细管可分别对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第一增压泵7和第二增压泵8分别进行制冷剂的喷射降温,从而保证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第一增压泵7和第二增压泵8的正常工作,特别地,使第一压缩机1、第二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降低,提高制冷量。其中以上四个毛细管具有节流作用,防止过渡喷射。
[0023]为进一步加速制冷循环,利于提供足够的冷量,第一蒸发器3、第二蒸发器4和冷凝器11均对应配有风扇24,利于对外输出冷量和对外排热。
[0024]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冷凝器,第一压缩机的出口经管路依次连接第一蒸发器、第一膨胀阀、第一增压泵、第一单向阀后接入冷凝器的入口 ;第二压缩机的出口经管路依次连接第二蒸发器、第二膨胀阀、第二增压泵、第二单向阀后接入冷凝器的入口 ;冷凝器的出口经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压缩机的入口和第二压缩机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和第一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一保压罐,所述第二压缩机和第二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保压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压缩机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一旁接管路、第二旁接管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第一旁接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膨胀阀和第一增压泵之间的管路,第一旁接管路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一电磁阀、第一毛细管连接至第一压缩机的气缸内;第二旁接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膨胀阀和第二增压泵之间的管路,第二旁接管路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二电磁阀、第二毛细管连接至第二压缩机的气缸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和冷凝器均对应配有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双压缩机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压缩机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三旁接管路、第四旁接管路、第三毛细管和第四毛细管,第三旁接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毛细管之间的管路,第三旁接管路的另一端经第三毛细管连接至第一增压泵内;第四旁接管路的一端连接至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毛细管之间的管路,第四旁接管路的另一端经第四毛细管连接至第二增压泵内。
【文档编号】F25B41/00GK203964426SQ20142036600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袁越 申请人:珠海新康杰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