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体式空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7514发布日期:2021-08-31 13:4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新型分体式空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分体式空冷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空冷器大多是如图1所示的整体式空冷器,该种空冷器在设计时大多是以夏季的极端环境温度作为设计温度,以保证在全年的极端高温下空冷器仍能满足冷却要求;但当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只能通过改变百叶窗的开启角度或开/关风机对散热效果进行调整,无法改变管束的换热面积,容易产生过冷、管路冻堵等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对能源的浪费。

如图1、图2所示:传统的空冷器采用的是整体式管束,不能根据冬季、夏季环境温度的不同改变管束的散热面积,冷却模式单一,且容易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产生过冷、冻堵等问题,对于动力能源也有较大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经检索cn212133343u公开了一种空冷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机架、风机、管束和百叶窗;在机架上固定有风机,在风机上方的机架上固定有管束,在管束的外侧固定有百叶窗,在百叶窗上铺设固定有喷雾管,在喷雾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嘴。这种结构的实质性不足是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实质性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分体式空冷器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将管束采用分体式结构,使同一台空冷器能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有针对性的改变散热面积,使空冷器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又能避免过冷、冻堵等问题,对电能等能源的利用也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分体式空冷器,包括机架、风机、百叶窗和管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a、阀门b、阀门c和连接管路,所述管束是由至少第一单元管束和第二单元管束组成,所述连接管路一端与第一单元管束的出口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单元管束管路进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以使所述第一单元管束和第二单元管束经连接管路串联,所述第一单元管束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阀门b,所述第二单元管束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通过在多个管束之间设置连接管路和阀门,通过阀门的开闭切换介质的流道,实现了换热面积的改变,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分别控制冬/夏季空冷器的介质出口温度,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分体式管束,并通过阀门进行控制和切换,达到改变空冷器管束的换热面积的目的,保证不同温度下多种模式的冷却效果,根据各季节的环境温度的不同,合理控制空冷器的换热面积和电机功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整体式空冷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3、4所示,一种新型分体式空冷器,包括机架1、风机2、百叶窗3和管束4,所述机架1、风机2、百叶窗3和管束4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a5、阀门b6、阀门c7和连接管路8,所述管束是由至少第一单元管束4-1和第二单元管束4-2组成,所述连接管路8一端与第一单元管束4-1的出口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单元管束管路4-2进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路8上安装有阀门a5,以使所述第一单元管束4-1和第二单元管束4-2经连接管路8串联,所述第一单元管束4-1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阀门b,所述第二单元管束4-2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阀门7c,通过在多个单元管束之间设置连接管路8和阀门,通过阀门的开闭切换介质的流道,实现了换热面积的改变,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分别控制冬/夏季空冷器的介质出口温度,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

实施例:如图3、4所示,以两组管束为例,在机架上设置两个分体式空冷器管束,第一单元管束4-1和第二单元管束4-2皆为三管程,在图2中分界线处通过装有阀门a5的连接管路8将第一单元管束4-1和第二单元管束4-2串联。

当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时,阀门a5和阀门c7开启,阀门b6关闭,第一单元管束4-1和第二单元管束4-2联通,此时,第一单元管束4-1和第二单元管束4-2内介质的冷却回路为六管程,换热面积处于全负荷的最大状态,介质经由第二单元管束4-2的出口管路排出,以达到相应的冷却效果。

当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关闭阀门a5,第一单元管束4-1和第二单元管束4-2不再串联,管束变为三管程,换热面积减半,此时将阀门c7关闭,阀门b6开启,冷却介质经由第一单元管束4-1的出口管路排出,以满足较低环境温度时的冷却效果。

以此类推,如需达到更精确控制出口温度的目的,可通过改变换热面积,改变管程数量,增加串联管束数量等方法即可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分体式管束,并通过阀门进行控制和切换,达到改变空冷器管束的换热面积的目的,保证不同温度下多种模式的冷却效果,根据各季节的环境温度的不同,合理控制空冷器的换热面积和电机功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分体式空冷器,包括机架、风机、百叶窗和管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a、阀门b、阀门c和连接管路,所述管束是由至少第一单元管束和第二单元管束组成,所述连接管路一端与第一单元管束的出口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单元管束管路进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以使所述第一单元管束和第二单元管束经连接管路串联,所述第一单元管束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阀门b,所述第二单元管束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体式空冷器,其包括机架、风机、百叶窗和管束,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A、阀门B、阀门C和连接管路,所述管束是由至少第一单元管束和第二单元管束组成,所述连接管路一端与第一单元管束的出口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单元管束管路进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以使所述第一单元管束和第二单元管束经连接管路串联,所述第一单元管束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阀门B,所述第二单元管束的出口管路上安装有阀门C,通过在多个管束之间设置连接管路和阀门,通过阀门的开闭切换介质的流道,实现了换热面积的改变,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分别控制冬/夏季空冷器的介质出口温度,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连平;何鹏;王晶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传森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