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6327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空调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在使用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中,能迅速检测运转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空调装置(1)包括形成有吸入口(73a、74a、76a)且顶面部形成有吹出口(72a)的壳体(71)、以及收纳在壳体(71)内的热交换器(23)和送风机(36)。而且,在壳体(71)内的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设置有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第1制冷剂传感器(37)。
【专利说明】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特别涉及使用了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存在使用了R32等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作为这种空调装置,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98393号公报)所示,提出了在落地型室内单元的壳体的下部外表面设置制冷剂传感器来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空调装置。

【发明内容】

[0003]上述专利文献I中的制冷剂传感器的配置考虑了使得能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泄漏到室内的情况。然而,在空调装置的运转时,可燃性制冷剂会因送风机所引起的空气流动而扩散,因此,有可能无法快速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
[0004]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使用了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中,能快速检测到运转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
[0005]第I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包括形成有吸入口且顶面部形成有吹出口的壳体、以及收纳在壳体内的热交换器和送风机,且构成为在运转时使可燃性制冷剂流过热交换器并使送风机旋转,从吸入口将空气获取至壳体内,在热交换器中进行所获取的空气与可燃性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吹出口吹出到壳体外。而且,此处,在壳体内的热交换器的下风侧设置有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第I制冷剂传感器。
[0006]为了能快速检测到运转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在壳体内,优选在送风机所引起的空气的流动集中、且大部分泄漏的可燃性制冷剂会通过的位置上设置制冷剂传感器。
[0007]而且,此处,如上所述,在壳体内,在可燃性制冷剂有可能泄漏的热交换器的下风侧设置第I制冷剂传感器。
[0008]由此,此处,能快速检测运转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
[0009]第2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I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送风机配置在热交换器的下风侧,第I制冷剂传感器配置在送风机的上风侧。
[0010]此处,如上所述,将热交换器及送风机相对于壳体内的空气的流动按照热交换器、送风机的顺序进行配置,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配置在热交换器的下风侧,且配置在送风机的上风侧。因此,在利用第I制冷剂传感器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过程中,能不易受到壳体外的可燃性制冷剂扩散后的氛围的影响。
[0011]由此,此处,能提高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检测精度。
[0012]第3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2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第I制冷剂传感器配置在比热交换器更靠近送风机的位置。
[0013]第4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I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送风机配置在热交换器的下风侧,第I制冷剂传感器配置在比热交换器更靠近送风机的位置。
[0014]此处,如上所述,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配置在比热交换器更靠近送风机的位置。因此,与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配置在靠近热交换器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提高送风机所引起的空气的流动的集中程度。
[0015]由此,此处,能提高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检测精度。
[0016]第5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I?第4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任一项中,送风机具有螺旋桨型的叶轮,第I制冷剂传感器配置在叶轮的外周缘附近。
[0017]此处,如上所述,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配置在螺旋桨型的叶轮的外周缘附近。因此,在壳体内空气的风速最大的位置上,能利用第I制冷剂传感器检测可燃性制冷剂。
[0018]由此,此处,能提高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检测精度。
[0019]第6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I?第5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任一项中,吸入口形成在壳体的侧面部中比吹出口更靠下侧的位置,在壳体的底面部上,还设置有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第2制冷剂传感器。
[0020]此处,如上所述,采用使吸入口形成在壳体的侧面部中比吹出口更靠下侧的位置的结构,即采用从下方将空气获取到壳体内,并从上方将空气吹出到壳体外的上吹型结构。因此,在停止时可燃性制冷剂发生泄漏的情况下,比重较大的可燃性制冷剂滞留在壳体的底面部附近,利用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下风侧的第I制冷剂传感器,无法快速检测到停止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
[0021]因此,此处,如上所述,在采用上吹型结构的壳体时,在壳体的底面部进一步设置第2制冷剂传感器。
[0022]由此,此处,也能快速检测停止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
[0023]第7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I?第5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任一项中,在第I制冷剂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在不使可燃性制冷剂流向热交换器的状态下,使送风机旋转。
[0024]第8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6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在第I制冷剂传感器或第2制冷剂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在不使可燃性制冷剂流向热交换器的状态下,使送风机旋转。
[0025]此处,如上所述,在第I制冷剂传感器或第2制冷剂传感器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在不使可燃性制冷剂流向热交换器的状态下,使送风机旋转。即,在运转时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通过停止压缩机等,达到不使制冷剂流向热交换器的状态,并继续送风机的运转,使可燃性制冷剂扩散到壳体外。此外,在停止时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通过维持压缩机的停止等,维持不使制冷剂流向热交换器的状态,并进行送风机的运转,使可燃性制冷剂扩散到壳体外。
[0026]由此,此处,在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能使可燃性制冷剂快速扩散到壳体外,降低泄漏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浓度,从而不会达到点燃条件。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28]图2是空调装置的控制框图。
[0029]图3是室外单元的概要立体图(去除风扇格栅后的状态)。
[0030]图4是室外单元的主视图(去除前侧板后的状态)。[0031 ]图5是可燃性制冷剂机外扩散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不脱离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可进行变更。
[0033](I)空调装置的基本结构
[0034]〈整体〉
[0035]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I的简要结构图。
[0036]空调装置I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运转从而用于建筑物等的屋内的空气调节的装置。空调装置I主要通过将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相连接而构成。此处,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而相连接。即,空调装置I的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10通过使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4经由制冷剂连通管5、6而相连接来构成。此处,在制冷剂回路10中,作为制冷剂,封入有R32等在特定条件下有点燃的可能性的制冷剂(以下设为“可燃性制冷剂”)。
[0037]〈室内单元〉
[0038]室内单元4设置于室内,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该室内单元4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1。
[0039]室内热交换器41为在制冷运转时起到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蒸发器的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在制热运转时起到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散热器的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41的液体侧连接到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室内热交换器41的气体侧连接到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
[0040]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送风机),该室内风扇42用于将室内空气获取到室内单元4内,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进行所获取的室内空气与可燃性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作为供给空气吹出到室内单元4外(即室内)。即,室内单元4具有室内风扇42,以作为将作为流过室内热交换器41的可燃性制冷剂的加热源或冷却源的室内空气提供到室内热交换器41的送风机。此处,作为室内风扇42(送风机),使用由室内风扇用电动机42a进行驱动的离心风扇或多叶片风扇等。
[0041]室内单元4具有控制构成室内单元4的各部的动作的室内侧控制部49。此外,室内侧控制部49具有为了进行室内单元4的控制而设置的微机、存储器等,可与用于独立操作室内单元4的遥控器(未图示)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交换,或与室外单元2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交换。
[0042]〈室外单元〉
[0043]室外单元2设置于室外,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外单元2主要包括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6、液体侧截止阀27、以及气体侧截止阀28。
[0044]压缩机21是将冷冻循环中的低压的可燃性制冷剂压缩到高压为止的设备。压缩机21具有利用压缩机用电动机21a将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要素(未图示)进行旋转驱动的密闭式结构。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有吸入管31,排出侧连接有排出管32。吸入管31为将压缩机21的吸入侧与四通切换阀22相连接的制冷剂管。排出管32为将压缩机21的排出侧与四通切换阀22相连接的制冷剂管。
[0045]四通切换阀22为用于切换制冷剂回路10中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流向的切换阀。四通切换阀22在制冷运转时进行向制冷循环状态的切换,该制冷循环状态下,使室外热交换器23起到作为在压缩机21中进行压缩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散热器的作用,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起到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进行散热的可燃性制冷剂的蒸发器的作用。即,对于四通切换阀22,在制冷运转时,压缩机21的排出侧(此处为排出管3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此处为第I气体制冷剂管33)相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实线)。而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此处为吸入管31)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侧(此处为第2气体制冷剂管34)相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实线)。四通切换阀22在制热运转时进行向制热循环状态的切换,该制热循环状态下,使室外热交换器23起到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进行散热的可燃性制冷剂的蒸发器的作用,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1起到作为在压缩机21中进行压缩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散热器的作用。即,对于四通切换阀22,在制热运转时,压缩机21的排出侧(此处为排出管32)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侧(此处为第2气体制冷剂管34)相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虚线)。而且,压缩机21的吸入侧(此处为吸入管31)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此处为第I气体制冷剂管33)相连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虚线)。此处,第I气体制冷剂管33为将四通切换阀2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进行连接的制冷剂管。第2气体制冷剂管34为将四通切换阀22与气体侧截止阀28进行连接的制冷剂管。
[0046]室外热交换器23是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在制冷运转时起到作为将室外空气作为冷却源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散热器的作用,在制热运转时起到将室外空气作为加热源的可燃性制冷剂的蒸发器的作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连接到液体制冷剂管35,气体侧连接到第I气体制冷剂管33。液体制冷剂管35为将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进行连接的制冷剂管。
[0047]膨胀阀26在制冷运转时为将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进行散热的冷冻循环的高压的可燃性制冷剂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为止的阀。膨胀阀26在制热运转时为将在室内热交换器41中进行散热的冷冻循环的高压的可燃性制冷剂减压到冷冻循环的低压为止的阀。膨胀阀26设置在液体制冷剂管35的靠近液体侧截止阀27的部分。此处,作为膨胀阀26,使用电动膨胀阀。
[0048]液体侧截止阀27及气体侧截止阀28为设置在与外部的设备、配管(具体而言为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之间的连接口上的阀。液体侧截止阀27设置在液体制冷剂管35的端部。气体侧截止阀28设置在第2气体制冷剂管34的端部。
[0049]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送风机),该室外风扇36用于将室外空气获取到室外单元2内,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进行所获取的室外空气与可燃性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作为排出空气吹出到室外单元2外(即室外)。即,室外单元2具有室外风扇36,以作为将作为流过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的冷却源或加热源的室外空气提供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送风机。此处,作为室外风扇36(送风机),使用由室外风扇用电动机36a进行驱动的螺旋桨式风扇。
[0050]室外单元2还具有控制构成室外单元2的各部的动作的室外侧控制部29。此外,室外侧控制部29具有为了进行室外单元2的控制而设置的微机、存储器、控制压缩机电动机21a的逆变器装置等,可与室内单元4的室内侧控制部49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交换。室外单元2还设置有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制冷剂传感器37、38,对于制冷剂传感器37、38的配置等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阐述。
[0051 ]〈制冷剂连通管〉
[0052]制冷剂连通管5、6为在将空调装置I设置在建筑物等设置场所时在现场进行施工的制冷剂管,使用根据设置场所、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的组合等设置条件而具有各种长度和管径的制冷剂连通管。
[0053]〈控制部〉
[0054]如图1所示,室内单元4的室内侧控制部49和室外单元2的室外侧控制部29构成进行空调装置I整体的运转控制的控制部8。如图2所示,控制部8以能接收到包含制冷剂传感器37、38的各种传感器类的检测信号的方式进行连接。此外,控制部8构成为通过基于这些检测信号等来控制各种设备及阀21a、22、26、36a、42a,从而能进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等各种运转。此处,图2是空调装置I的控制框图。
[0055]如上所述,空调装置I具有通过将室内单元4经由制冷剂连通管5、6与室外单元2相连接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10。该制冷剂回路10中,作为制冷剂,封入有R32等可燃性制冷剂。此外,空调装置I的室外单元2具有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及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室内单元4具有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内热交换器41及作为送风机的室内风扇42。而且,在空调装置I中,利用控制部8进行以下的运转及控制。
[0056](2)空调装置的基本动作
[0057]接下来,利用图1对空调装置I的运转(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
[0058]〈制冷运转〉
[0059]若从未图示的遥控器等发出制冷运转的指示,则四通切换阀22切换到制冷循环状态(如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压缩机21、室外风扇36及室内风扇42启动。
[0060]于是,制冷剂回路10内的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由压缩机21吸入并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该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传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热交换器)。传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在起到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散热器的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由室外风扇36(送风机)所提供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发生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该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由膨胀阀26进行减压,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该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从室外单元2传送到室内单元4。
[0061]传送到室内单元4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可燃制冷剂传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热交换器)。传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在起到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蒸发器的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由室内风扇42(送风机)所提供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加热,从而发生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该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经由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从室内单元4传送到室外单元2。
[0062]传送到室外单元2的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21。
[0063]〈制热运转〉
[0064]若从未图示的遥控器等发出制热运转的指示,则四通切换阀22切换到制热循环状态(如图1的四通切换阀22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压缩机21、室外风扇36及室内风扇42启动。
[0065]于是,制冷剂回路10内的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由压缩机21吸入并压缩而成为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该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从室外单元2传送到室内单元4。
[0066]传送到室内单元4的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制冷剂传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热交换器)。传送到室内热交换器41的高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在起到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散热器的功能的室内热交换器41中与由室内风扇42(送风机)所提供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发生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该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从室内单元4传送到室外单元2。
[0067]传送到室内单元的高压的液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由膨胀阀26进行减压,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该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传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热交换器)。传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在起到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蒸发器的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与由室外风扇36(送风机)所提供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加热,从而发生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该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可燃性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22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21。
[0068](3)室外单元的结构、制冷剂传感器的配置、及可燃性制冷剂机外扩散控制
[0069]〈室外单元的结构〉
[0070]接下来,利用图1?图4对构成空调装置I的室外单元2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处,图3为室外单元2的概要立体图(去除风扇格栅78后的状态),图4是室外单元2的主视图(去除前侧板75后的状态)。另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及“右”以从前侧板75—侧观察室外单元2的情况为基准。在图3及图4中,省略了室外热交换器23及室外风扇36以外的设备的图示。
[0071]室外单元2为从下方将空气获取到壳体71内、并从上方将空气吹出到壳体71外的上吹型结构的单元。
[0072]此处,壳体71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体,主要具有构成壳体71的顶面部的顶面板72、构成壳体71的侧面部的左侧面板73、右侧面板74、前侧面板75及后侧面板76、以及构成壳体71的底面部的底面板77。顶面板72为主要构成壳体71的顶面部的构件,是在大致中央形成有吹出口 72a的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构件。在顶面板72上设置有风扇壳78,以从上方覆盖吹出口 72a。左侧面板73为主要构成壳体71的左侧面部的构件,是从顶面板72的左边缘向下方延伸的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构件。在左侧面板73的除上部以外的大致整体上形成有吸入口 73a。右侧面板74为主要构成壳体71的右侧面部的构件,是从顶面板72的右边缘向下方延伸的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构件。在右侧面板74的除上部以外的大致整体上形成有吸入口 74a。前侧面板75为主要构成壳体71的前侧面部的构件,是从顶面板72的前边缘向下方依次配置的侧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构件。后侧面板76为主要构成壳体71的后侧面部的构件,由从顶面板72的后边缘向下方依次配置的侧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构件构成。在后侧面板76的除上部以外的大致整体上形成有吸入口 76a。底面板77为主要构成壳体71的底面部的构件,是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构件。即,在壳体71上形成有吸入口 73a、74a、76a及吹出口 72a。而且,此处,吹出口 72a形成在壳体71的顶面部(此处为顶面板72),吸入口 73a、74a、76a在壳体71的侧面部(此处为左侧面板73、右侧面板74、前侧面板75及后侧面板76)中形成于吹出口 72a的下侧。另外,此处,吹出口 72a在构成壳体71的顶面部的顶面板72上形成作为朝向上方的开口,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将吹出口 72a在构成壳体71的侧面部的侧面板73?76的上部形成作为朝向横向的开口。在此情况下,侧面板73?76的上部也构成壳体71的顶面部。
[0073]这种壳体71收纳有包含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及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在内的各种设备。空调装置I具有以下结构:在室外单元2中,在上述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运转时,在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流过可燃性制冷剂,且使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旋转,从吸入口 73a、74a、76a将空气(此处为室外空气)获取到壳体71内,在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中进行所获取的空气(此处为室外空气)与可燃性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将热交换后的空气(此处为室外空气)从吹出口 72a吹出到壳体71外。此处,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为俯视时呈大致U字形状的热交换器,配置成与吸入口 73a、74a、76a相对。此外,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配置在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此处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上侧。此处,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具有螺旋桨型的叶轮36b、和将叶轮36b进行旋转驱动的室外风扇电动机36a。室外风扇电动机36a经由电动机支承台79支承于壳体71,叶轮36b连接到从室外风扇电动机36a沿旋转轴线0-0向上方延伸的旋转轴。
[0074]〈制冷剂传感器的配置〉
[0075]在使用了R32等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装置I中,在室外单元2中,运转时有可能会发生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例如,有可能因压缩机21的故障等而产生异常振动,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导热管、制冷剂管会产生损伤。因此,如以往也提出的那样,优选在空调装置I中设置用于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制冷剂传感器。
[0076]然而,在现有的制冷剂传感器的配置中,在空调装置运转时,可燃性制冷剂会因送风机所引起的空气流动而扩散,因此,有可能无法快速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
[0077]因此,首先,此处,如图3及图4所示,在壳体71内的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设置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第I制冷剂传感器37。此处,在壳体71内的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设置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第I制冷剂传感器37的原因在于,为了能快速检测运转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在壳体71内,优选在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所引起的空气(此处为室外空气)的流动集中、且大部分泄漏的可燃性制冷剂会通过的位置上配置制冷剂传感器。
[0078]由此,此处,能快速检测运转(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此处,可燃性制冷剂由于比重较大,因此,处于容易滞留在壳体71的底面部(底面板77)附近的趋势。因此,若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壳体71的底面部(底面板77)附近之类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以外的位置,则有可能无法快速检测到运转(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但是,此处,如上所述,由于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壳体71的顶面部(此处为顶面板72)附近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的位置上,因此,在运转(制冷运转、制热运转等)时能通过使空气流动集中来快速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
[0079]此处,如图3及图4所示,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的上风侧。即,此处,相对于壳体71内的空气(此处为室外空气)的流动,将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及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按照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的顺序进行配置,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且配置在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的上风侧。因此,在利用第I制冷剂传感器36检测可燃性制冷剂的过程中,能不易受到壳体71外的可燃性制冷剂扩散后的氛围(此处为通过吹出口 72a的壳体71外的氛围)的影响。另外,此处,第I制冷剂传感器37安装于电动机支承台79。
[0080]由此,此处,能提高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检测精度。
[0081]此处,如图4所示,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比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更靠近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具体而言为叶轮36b)的位置上。因此,与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36配置在靠近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提高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所引起的空气(此处为室外空气)的流动的集中程度。
[0082]由此,此处,能提高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检测精度。
[0083]此处,如图4所示,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构成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的螺旋桨型的叶轮36b的外周缘附近。此处,对于第I制冷剂传感器37,优选为将叶轮36b的俯视时的半径设为r,在从叶轮36b的外周缘(即半径r的周向位置)朝向内周侧0.25r的范围内、或者从叶轮36b的外周缘(即半径r的周向位置)朝向外周侧0.25r的范围内配置第I制冷剂传感器37。此处,将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从叶轮36b的外周缘(S卩,半径r的周向位置)朝向内周侧0.25r的范围内。因此,在壳体71内空气(此处为室外空气)的风速最大的位置上,能利用第I制冷剂传感器37检测可燃性制冷剂。
[0084]由此,此处,能提高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检测精度。
[0085]此外,在空调装置I中,在室外单元2中,停止时也有可能会发生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其原因在于,例如可燃性制冷剂有可能在运转时发生泄漏并保持泄漏状态地停止运转,或者因运输、载入、安装时的操作而导致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导热管、制冷剂管产生损伤。
[0086]然而,此处,采用吹出口 72a形成在壳体71的顶面部(此处为顶面板72)、且吸入口73a、74a、76a在壳体71的侧面部(此处为左侧面板73、右侧面板74、前侧面板75及后侧面板76)中形成于吹出口 72a的下侧的结构,S卩,采用从下方将空气(此处为室外空气)获取到壳体71内且从上方将空气(此处为室外空气)吹出到壳体71外的上吹型结构。因此,在停止时可燃性制冷剂发生泄漏的情况下,比重较大的可燃性制冷剂滞留在壳体71的底面部(底面板77)附近,利用设置在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的第I制冷剂传感器37,无法快速检测到停止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
[0087]因此,此处,如图3及图4所示,在采用上吹型结构的壳体71时,在壳体71的底面部(底面板77附近)进一步设置第2制冷剂传感器38。另外,此处,第2制冷剂传感器38配置在比底面板77要稍微朝向上方的位置。
[0088]由此,此处,也能快速检测停止时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
[0089]〈可燃性制冷剂机外扩散控制〉
[0090]在利用上述第I制冷剂传感器37、第2制冷剂传感器38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优选为使可燃性制冷剂快速扩散到壳体71外,降低泄漏的可燃性制冷剂的浓度,从而不会达到点燃条件。
[0091]因此,此处,在第I制冷剂传感器37或第2制冷剂传感器38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可燃性制冷剂机外扩散控制:在不使可燃性制冷剂流向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状态下,使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旋转。
[0092]接着,使用图1?图5对可燃性制冷剂机外扩散控制进行说明。此处,图5是可燃性制冷剂机外扩散控制的流程图。另外,可燃性制冷剂机外扩散控制由控制部8来进行。
[0093]具体而言,首先,在步骤STl中,判定第I制冷剂传感器37或第2制冷剂传感器38是否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此处,在运转时,第I制冷剂传感器37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可能性较高,在停止时,第2制冷剂传感器38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可能性较高。然后,在步骤STl中检测到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T2的处理。
[0094]接着,在步骤ST2中,判定当前的空调装置I的状态为运转时还是停止时。然后,在步骤ST2中,在当前的空调装置I的状态为运转时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T3的处理,在当前的空调装置I的状态为停止时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T4的处理。
[0095]接着,在步骤ST3中,在不使可燃性制冷剂流向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状态下,使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旋转。具体而言,通过停止压缩机21等,达到不使制冷剂流向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状态,并使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的运转继续。由此,能使可燃性制冷剂扩散到壳体71外。此时,为了促进可燃性制冷剂的扩散,优选使室外风扇36以最大转速进行运转。此外,在步骤ST4中,也在不使可燃性制冷剂流向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状态下,使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旋转。具体而言,通过维持停止压缩机21等,维持不使可燃性制冷剂流向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的状态,并进行作为送风机的室外风扇36的运转。由此,能使可燃性制冷剂扩散到壳体71外。此时,为了促进可燃性制冷剂的扩散,也优选使室外风扇36以最大转速进行运转。
[0096](4)变形例
[0097]<A>
[009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热交换器的室外热交换器23为俯视时呈大致U字形状的热交换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侧视时呈大致V字形状的热交换器等那样的其它形状的热交换器。
[0099]〈B〉
[0100]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说明了对室外单元2设置制冷剂传感器37、38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对室内单元4设置制冷剂传感器37、38。例如,在室内单元4为从下方将空气(此处为室内空气)获取到壳体内且从上方将空气(此处为室内空气)吹出到壳体外的结构的落地型室内单元的情况下,可采用与本发明的制冷剂传感器37、38同样的配置。
[0101]〈C〉
[0102]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空调装置I的制冷剂回路10可利用四通切换阀22来切换进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对于具有制冷运转专用、制热运转专用的制冷剂回路的空调装置也能适用本发明。
[0103]工业上的实用性
[0104]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使用了可燃性制冷剂的空调装置。
[0105]标号说明
[0106]I 空调装置
[0107]23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0108]36室外风扇(送风机)
[0109]36b 叶轮
[0110]37第I制冷剂传感器
[0111]38第2制冷剂传感器
[0112]71 壳体
[0113]72顶面板(顶面部)
[0114]72a 吹出口
[0115]73左侧面板(侧面部)
[0116]73a 吸入口
[0117]74右侧面板(侧面部)
[0118]74a 吸入口
[0119]75前侧面板(侧面部)
[0120]76后侧面板(侧面部)
[0121]76a 吸入口
[0122]77底面板(底面部)
[0123]现有技术文献
[0124]专利文献
[0125]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2-98393号公报
【主权项】
1.一种空调装置(1),该空调装置(I)包括形成有吸入口(73a、74a、76a)且顶面部形成有吹出口(72a)的壳体(71)、以及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热交换器(23)和送风机(36),且构成为在运转时使可燃性制冷剂流过所述热交换器并使所述送风机旋转,从所述吸入口将空气获取至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热交换器中进行所获取的所述空气与所述可燃性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将所述热交换后的空气从所述吹出口吹出到所述壳体外,所述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下风侧设置有检测所述可燃性制冷剂的第I制冷剂传感器(3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I),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36)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 所述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所述送风机的上风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I),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比所述热交换器(23)更靠近所述送风机(36)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I),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36)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器(23)的下风侧, 所述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比所述热交换器更靠近所述送风机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I),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机(36)具有螺旋桨型的叶轮(36b), 所述第I制冷剂传感器(37)配置在所述叶轮的外周缘附近。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I),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口(73a、74a、76a)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侧面部(73?76)中比所述吹出口(72a)更靠下侧的位置, 在所述壳体的底面部(77)上,还设置有检测所述可燃性制冷剂的第2制冷剂传感器(38)。7.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I),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制冷剂传感器(37)检测到所述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在不使所述可燃性制冷剂流向所述热交换器(23)的状态下,使所述送风机(36)旋转。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I),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I制冷剂传感器(37)或所述第2制冷剂传感器(38)检测到所述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在不使所述可燃性制冷剂流向所述热交换器(23)的状态下,使所述送风机(36)旋转。
【文档编号】F24F13/32GK106030222SQ20158000930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7日
【发明人】竹内知久, 河野聪, 松冈慎也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