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1337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特别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
目.0
【背景技术】
[0002]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2年,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在一些北欧国家的供热中得到实际应用。国内外的学术著作中一般这样描述地源热泵的概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的恒温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等),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热能转移的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以埋在地下的管路系统中的循环水作为载体,在冬季,流动水把地能中的热量输送到建筑内供取暖;在夏季,流动水又把建筑内的热量释放到地层中去,使室内凉爽。
[0003]目前,地源热泵系统的地埋管的埋管方式普遍采用垂直埋管和水平埋管。如图1所示,垂直埋管,即在地下钻孔,将地埋管01垂直敷设在孔02内,并采用回填料03将孔02填满。垂直埋管因节约用地面积,换热性能好,可安装在建筑物基础、道路、绿地、广场、操场等下面而不影响上部的使用功能,甚至可在建筑物粧基中设置埋管,充分利用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等优势得到广泛地推广。
[0004]垂直埋管,埋管的深度直接影响地源热泵的换热效率。为了保证地源热泵的换热效率达到预计的效果,必须确保埋管深度的准确度。施工过程中,回填料03的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地埋管01会在回填料的浮力作用下上浮,使埋管深度发生变化,影响到地源热泵的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阻止地埋管上浮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地埋管的端部相适应。
[0008]优选地是,所述手柄为空心管或实心管。
[0009]优选地是,所述手柄呈直形或弯折形。
[0010]优选地是,所述手柄呈直形;所述手柄和所述套筒同轴设置。
[0011]优选地是,所述套筒的外直径大于所述手柄的外直径。
[0012]优选地是,所述手柄的外直径为25mm?80mm,长度为2m?20m。
[0013]优选地是,所述插槽的直径为20mm?200mm,深度为1cm?50cm。
[0014]优选地是,所述手柄和所述套筒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0015]优选地是,所述手柄和所述套筒一体设置。
[0016]优选地是,所述手柄由钢、铜、铝、PE(聚乙烯)、PPR(无规共聚聚丙烯)或PVC(聚氯乙稀)材料制得。
[0017]优选地是,所述套筒由钢、铜、铝、PE、PPR或PVC材料制得。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将手柄和套筒结合,工人手持手柄将套筒套设在地埋管的端部,并向地埋管施加向下压力,以防止地埋管上浮,确保地埋管的埋管深度,使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效率达到预设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地埋管敷设在地下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1中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实施例1中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实施例1中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2和3所示,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包括手柄I。手柄I是由钢材料制得的直形空心管。手柄I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得,如铜、铝、PE、PPR或PVC材料制得。手柄I为空心管,可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手柄I 一端设有套筒2,套筒2的外直径大于手柄I的外直径。套筒2设有插槽21,插槽21与地埋管01的端部相适应,确保套筒2可套住地埋管01的端部(如图4所述)。手柄I与套筒2同轴设置,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手柄I和套筒2可通过其他常规方式连接在一起,如粘接等。
[0026]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7]如图4所示,地埋管01垂直敷设在孔02内。向孔02内填充回填料03之前,工人手持手柄I将套筒2套设在地埋管01的端部。工人通过手持手柄向地埋管01施加向下的压力,直至回填料03填充完成且接近凝固,即地埋管01不会上浮,向上提拔手柄01,使套筒2与地埋管01分离,从而避免了地埋管01在回填料03填充及回填料03凝固过程中上浮,确保地埋管01的深度,使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效率符合要求。
[0028]手柄I的长度根据地埋管01的埋管深度来确定,确保地面上的工人可手持手柄I将套筒2套设在敷设在地面下的地埋管的端部。本实施例中的手柄I的长度为2m?20m,外直径为25mm?80mmo
[0029]插槽21的直径和深度根据地埋管01来确定,确保套筒2可以套住地埋管01的端部。本实施例中的插槽21的直径为32mm?200mm,长度为1cm?50cm。
[0030]若仅通过手柄I的端面抵靠地埋管01端部来阻止地埋管01上浮,那么为避免抵靠过程中手柄I和地埋管01相对滑移而脱离,需要尽可能地增大手柄的直径,使其端面面积远大于地埋管01的端面面积,降低地埋管01与杆脱离的概率,提高抵靠稳定性。但这样就会增加耗材,生产成本增加。且手柄的直径越大,工人手持的难度越大,操作不便。
[0031]本实施例中,采用套筒01套住地埋管01的端部,可有效避免向下按压地埋管01的过程中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与地埋管01脱离,提高按压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对手柄I的直径的要求,在确保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手柄I的直径,节省耗材,降低生产成本。直径小的手柄更加便于握持,使操作更加便捷。
[0032]实施例2
[003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手柄I和套筒2 —体设置。
[0034]实施例3
[003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手柄I为实心管,以增加手柄I的强度。
[0036]实施例4
[003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手柄I和套筒2非同轴设置,也可起到阻止地埋管01上浮的作用。
[0038]实施例5
[003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手柄I为其他便于握持的形状,如弯折形。
[0040]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有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空心管或实心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呈直形或弯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呈直形;所述手柄和所述套筒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直径大于所述手柄的外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和所述套筒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和所述套筒一体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有插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用阻浮装置,将手柄和套筒结合,工人手持手柄将套筒套设在地埋管的端部,并向地埋管施加向下压力,以防止地埋管上浮,确保地埋管的埋管深度,使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效率达到预设值。
【IPC分类】F25B30-06
【公开号】CN204421424
【申请号】CN201420854009
【发明人】严秋桔, 朱宏杰
【申请人】上海沃特奇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