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9873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
渗滤液回灌工艺,不仅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而且可以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从而使传统的填埋场视作一个全封闭孤立系统的理念,转换成作为生物反应器系统的新理念,是一个观念的创新。
近10年,虽然渗滤液回灌的报导很多,可是过去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中,回灌方式主要采用表面喷洒,由于只注重于蒸发减量和通过增加填埋场内湿度来加速垃圾的降解,因此不仅渗滤液的COD和氨氮浓度去除率较低,而且高浓度的渗滤液原水大量在喷洒过程中暴露在地表或空气中引起雨水径流和空气的污染。
本发明提出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对渗滤液原水经过简单沉淀后,利用填埋场中的陈垃圾(一般指有6年以上填埋龄垃圾)填埋堆体对渗滤液进行盲沟回灌,对尾水(指经过盲沟回灌处理后的出水)再进行表面喷洒或盲沟回灌。
本发明工艺中,为加速新鲜垃圾稳定化同时改善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还可以将尾水利用盲沟或喷洒漫流回灌渗入新鲜垃圾填埋堆体,出水再利用盲沟回灌渗入陈垃圾堆体。
此外,本发明工艺中,还可以将渗滤液在单个填埋垃圾堆体中进行多次自身循环盲沟回灌,或在多个(2个以上)垃圾填堆体中依次进行串联盲沟回灌,以及这两种情况下的组合回灌,直至出水达到一定的指标要求。本工艺的流程见

图1所示。
本发明中,对渗滤液原水进行简单沉淀,使用了沉淀池,盲沟回灌工程作法如图2所示。它由中部开有洞孔的管子埋入碎石或砂粒中构成。管子的直径一般为50-200mm,在管子两侧分别开孔若干个,孔径3-15mm。填管方式为,管子的洞孔对准水平方向,两侧为碎石或砂粒,管子上下可为覆土层。
在上述渗滤液回灌处理工艺中,根据气候条件和渗滤液原水浓度,对回灌水力负荷进行控制,每个填埋堆体的垃圾高度不得少于1米,表层覆土厚度不少于0.3米,一般为0.3-0.5米,循环次数或串联级数根据渗滤液污染物去除率或蒸发减量率来确定。
上述渗滤液回灌处理工艺优点如下(1)可以实现渗滤液COD、氨氮去除率分别在85%和80%以上;(2)通过蒸发可以实现大幅度削减渗滤液水量;(3)本工艺具有极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适宜的工况下运行,其出水浓度和污染物去除率不受进水浓度大幅度变化的影响;(4)有效地防止或改善了渗滤液回灌对大气和雨水径流的污染;(5)盲沟回灌在雨天仍可对渗滤液进行处理;(6)可以大幅度加速新鲜垃圾的稳定化。
图1中的1、2、3分别标明尾水的三种出路1-在本填埋堆体自身循环减量及处理;2-用尾水回灌新鲜垃圾堆体加速新鲜垃圾稳定化及处理;3-若尾水浓度达标,则排放;否则回灌到下一级填埋堆体进一步减量及处理或后接其它工艺进行达标处理。5为陈垃圾填埋堆体,6为新鲜垃圾填埋堆体,7为沉淀池,8为盲沟管,9为碎石或砂粒,10为覆土,11为盲沟管上的洞孔。
实施例1,以上海某地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处理为例。主要处理设施由三个混凝土构筑物组成沉淀池、盲沟回灌垃圾堆体和喷洒回灌垃圾堆体。两个垃圾堆体面积均为17.3平方米,垃圾堆层高度为1米,所用填埋龄为6年以上未经任何预处理的陈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经沉淀池去除悬浮固体后,依次流经盲沟回灌和喷洒回灌,运行中根据气候条件日处理量控制在50~200升,运行结果为水分蒸发减量率在30%以上,渗滤液COD浓度去除率为85%~98%,氨氮浓度去除率为82%~94%,并且符合填埋场废气无组织排放规范GB14554-93所规定的要求,即NH3<5mg/m3、H2S<0.6mg/m3。
实施例2,以上海某地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处理为例。工艺流程按图1所示,处理装置面积为2.25平方米,高为1.5米,本装置设置盲沟和喷洒两种回灌进水设施,垃圾堆层高度为1米,所用填埋龄为6年以上未经任何预处理的陈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经沉淀去除悬浮固体后,先进行盲沟回灌,再将其出水进行喷洒回灌,运行中根据气候条件日处理量控制在7~18升,运行结果为水分蒸发减量率在30%以上,渗滤液COD浓度去除率为85%~95%,氨氮浓度去除率为82%~92%,并且符合填埋场废气无组织排放规范GB14554-93所规定的要求,即NH3<5mg/m3、H2S<0.6mg/m3。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对渗滤液原水经过简单沉淀后,利用填埋场中陈垃圾填埋堆体对渗滤液进行盲沟回灌,对尾水再进行表面喷洒或盲沟回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尾水利用盲沟回灌或喷洒漫流回灌渗入新鲜垃圾填埋堆体,出水再利用盲沟回灌渗入陈垃圾堆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渗滤液在单个填埋垃圾堆体中进行多次自身盲沟回灌,或在多个垃圾填埋堆体中依次进行串联盲沟回灌,以及这两种情况下的组合回灌。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垃圾填埋堆体高度为大于1米,表层覆土厚度为0.3-0.5米。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渗滤液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盲沟回灌步骤中,盲沟管直径为50-200mm,管两侧开有洞孔,孔径为3-15mm,盲沟管的两侧填埋在碎石或砂粒中,上、下为覆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新型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回灌处理工艺。将渗滤液通过盲沟回灌渗入陈垃圾堆体,其出水再通过盲沟或喷洒回灌进一步减量处理或用于加速新鲜垃圾稳定化并同时改善渗滤液可生化性。处理工艺简单灵活环保,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
文档编号C02F3/00GK1375462SQ02111488
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5日
发明者徐迪民, 刘疆鹰, 李国建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