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9683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回用水质净化处理设施,特别是一种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
背景技术
在水资源日益贫乏,水污染日益严重,大力提倡污水处理回用的条件下,经济高效的水处理混凝反应、净化技术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水处理澄清--沉淀水处理设施分别由混合池、反应池、沉淀池、污泥浓缩池等组成,存在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自耗水量大、建设费用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水处理设施存在的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自耗水量大、建设费用高等缺点,设计一种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根据以下原理①微动力学混凝沉淀工艺理论根据微水动力学原理,提供不同分布密度、发生频度和峰值强度的涡旋,增加颗粒碰撞次数,提高有效碰撞率;同时根据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沿程哀减,形成高频涡流,使数种物料得到充分混合。
②浅层沉淀理论即1904年哈镇(Hazen)提出的浅层沉淀理论,在沉淀池中,沉淀物的去除率主要是表面积的函数而与深度、时间无关。
③拥挤沉淀理论即当水中悬浮物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每个颗粒的沉淀都将受其周围颗粒的干扰,沉淀速度有所降低,在清水与混水之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沉淀过程实质就是这个界面的下降过程。并采用絮凝后污泥回流技术,即絮凝后污泥循环浓度较进水浓度高的多,进水悬浮物波动被絮凝后污泥循环的泥浆所吸收,即使用絮凝后的污泥作为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善絮凝和沉淀效果,也是污水得以快速沉淀的必要条件和保证沉淀池耐进水负荷波动的根本保证,而设计出一种由微涡流混合,絮凝反应、污泥浓缩、斜管沉淀分离组成的新一代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主要靠如下结构实现。
它主要由微涡流水力混合器(3)、导流隔板(5)、絮凝反应搅拌机(6)、絮凝反应池(8)、斜管沉淀区(10)、集水槽(11)、污泥浓缩区(13)和污泥浓缩机(14)组成。在进水管(1)之后,絮凝反应池进水管(4)之前设有微涡流水力混合器(3)和混凝剂加药管(2);在沉淀池的进水侧设有絮凝反应池(8),且絮凝反应池(8)内设有一个导流筒(9),导流筒中心设有混合搅拌机(6),搅拌机(6)下部设有加药环管(7),池底部设有进水管(4)和来自沉淀池的污泥回流管(16),在絮凝反应池四壁分别设有导流隔板(5);在沉淀池下部设有污泥浓缩区(13)和污泥浓缩机(14),浓缩机(14)底部中央最底端设有排泥管(15)和污泥回流管(16),在沉淀池上部设有斜管沉淀分离装置(10),在斜管装置(10)上部设有集水槽(11),该集水槽与沉淀池外侧的出水渠(12)连通。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进水管,(2)混凝剂加药管,(3)微涡流水力混合器,(4)絮凝池进水管,(5)导流隔板,(6)混凝反应搅拌机,(7)高分子助凝剂投加管,(8)絮凝反应池,(9)导流筒,(10)斜管沉淀区,(11)集水槽,(12)出水渠,(13)污泥浓缩区,(14)污泥浓缩机,(15)污泥排放管,(16)污泥回流管。
如图所示在进水管(1)之后,絮凝反应池进水管(4)之前设有微涡流水力混合器(3)和混凝剂加药管(2)。在沉淀池的进水侧设有絮凝反应池(8),且絮凝反应池(8)内设有一个导流筒(9),导流筒中心设有混合搅拌机(6),搅拌机(6)下部设有加药环管(7),池底部设有进水管(4)和来自沉淀池的污泥回流管(16),在絮凝反应池四壁分别设有导流隔板(5);在沉淀池下部设有污泥浓缩区(13)和污泥浓缩机(14),浓缩机(14)底部中央最底端设有排泥管(15)和污泥回流管(16),在沉淀池上部设有斜管沉淀分离装置(10),在斜管装置(10)上部设有集水槽(11),该集水槽与沉淀池外侧的出水渠(12)连通。
既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槽与沉淀池外侧出水渠连通,该池自上而下依次是清水区、斜板沉淀区、污泥浓缩区,该池体另一侧面与混凝反应室连通,且混凝反应池通常布置一个导流筒,导流筒中心设有搅拌机,同时混凝反应室四壁设有导流隔板。底部设有进水管和污泥回流进泥管。在混凝反应池进水前设有微涡流水力混合器,使进水与混凝剂充分混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的水处理工艺经加药混合的污水首先由管道进入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混凝反应室,与混合反应室内的高分子絮凝剂及回流污泥经搅拌机搅拌混凝反应后,经导流区流入混凝反应室侧面的水处理沉淀池内。水中的污泥向下,然后沉入污泥浓缩区,由污泥浓缩机刮入排泥管排出,部分污泥再经回流污泥管返回混凝反应室中;进入沉淀池的水向上流,经斜管沉淀澄清后的水经池体上面的集水管收集,流出沉淀池,再经总出水管流出。该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可以在水处理中单独使用或在联合水处理工艺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加药混合、絮凝反应、污水沉淀澄清、污泥浓缩功能于一体,一池起到多池作用的效果。解决了传统混凝沉淀澄清净水工艺占在面积大、水处理流程长、能耗高、投药量大、污泥浓缩效果差、水力损失大等问题,其沉淀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污泥浓缩含水率低、自耗水量小、工艺流程短,降低了能耗和工程投资。可广泛适用于市政给水处理、污水处理或中水回用处理,污泥浓缩处理工艺中,是替代传统混凝沉淀水处理技术的理想的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的结构,该池体自上而下依次是集水槽(11),该集水槽与池体外侧出水渠(12)连通,斜管(10),污泥浓缩区(13),在池体下部污泥浓缩区内设有污泥浓缩机(14),污泥浓缩机底部中央连通排泥管(15)和污泥回流管(16)。
该池体左侧与絮凝反应池(8)连通,絮凝反应池内设有一竖直布置的一个导流筒(9),导流筒中心设有混凝反应搅拌机(6),底部设有絮凝池进水管(4),絮凝反应池四壁设有导流隔板(5),絮凝反应池上面连通有高分子助凝剂加药管(7)。
在污水进入到絮凝反应池(8)前,有一微涡流水力混合器(3),其上设有混凝剂加药管(2),污水进管(1)。
本实用新型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在进行污水处理使用时,污水由进水管(1)流入微涡流水力混合器(3),且微涡流水力混合器(3)上设有混凝剂加药管(2)进行投加混凝剂。经过加药混合的污水和通过污泥回流管(16)回流的污泥通过絮凝池进水管(4)进入到絮凝反应池(8)中,通过絮凝反应池(8)中设有高分子助凝剂加药管(7)向污水投加高分子助凝剂,经过投加高分子助凝剂的污水在絮凝反应池(8)中经混凝反应搅拌机(6)充分絮凝反应后自流入斜管沉淀区(10)进行污泥水分离,分离出的清水经集水槽(11)收集后流入出水渠(12)排出,分离出的污泥经污泥浓缩区(3)浓缩后,由污泥浓缩机(15)和污泥排放管(15)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它主要由微涡流水力混合器(3)、导流隔板(5)、絮凝反应搅拌机(6)、絮凝反应池(8)、斜管沉淀区(10)、集水槽(11)、污泥浓缩区(13)和污泥浓缩机(1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1)之后,絮凝反应池进水管(4)之前设有微涡流水力混合器(3)和混凝剂加药管(2);在沉淀池的进水侧设有絮凝反应池(8),且絮凝反应池(8)内设有一个导流筒(9),导流筒中心设有混合搅拌机(6),搅拌机(6)下部设有加药环管(7),池底部设有进水管(4)和来自沉淀池的污泥回流管(16),在絮凝反应池四壁分别设有导流隔板(5);在沉淀池下部设有污泥浓缩区(13)和污泥浓缩机(14),浓缩机(14)底部中央最底端设有排泥管(15)和污泥回流管(16),在沉淀池上部设有斜管沉淀分离装置(10),在斜管装置(10)上部设有集水槽(11),该集水槽与沉淀池外侧的出水渠(12)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涉及污水处理回用设施。传统设施存在的工艺流程长、占地大、耗水多、费用高等缺点,为此设计集混合、絮凝、沉淀于一体的高效物化水处理沉淀池。它主要由微涡流水力混合器、导流隔板、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区、污泥浓缩区组成。在进水管后设有微涡流水力混合器;在沉淀池的进水侧设有絮凝反应池,且絮凝反应池内设有搅拌机和加药管,在絮凝反应池内设有导流隔板;在沉淀池下部设有污泥浓缩区,并在其底部设有排泥管和污泥回流管,在沉淀池上部设有沉淀分离装置和集水槽,集水槽与出水渠连通。他克服了传统工艺的缺点,其污水沉淀效率提高2-4倍,适合处理市政给水、污水处理、中水深度处理回用的水质净化。一池起到多池作用的效果。
文档编号C02F1/52GK2931458SQ20062002657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8日
发明者吴作成 申请人:吴作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