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4806158阅读:1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养殖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取得人工繁殖成功的石斑鱼种类有近十种。目前达到生产规模的主要有点
带石斑鱼(五/ /"印/ze/w ma/WaWa^ )和斜带石斑鱼(E co/o/ofes)。以下称"石斑鱼" 即专指此2种。
石斑鱼的人工育苗中,如果水质变坏(某些有害物质的积累),鱼苗将很快 死去。水产养殖中碰到水质变坏,解决的办法通常是换水,但在石斑鱼育苗早 期,由于仔鱼个体小、体质弱,换水容易使仔鱼粘在筛绢网上死去,换水还会 造成水质条件剧烈变化而影响鱼苗成活率。为此,希望在育苗的前期(15 20 天内)不换水而维持水质正常、稳定,这形成了石斑鱼育苗的特殊需要。
到目前为止,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中,是在育苗池中加入活的单细胞藻 类,利用藻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水体的氨氮等有害物质,从而保持 水质稳定。但是,藻类对氨氮等物质的吸收强度受光照、温度、藻类的生活状 态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受光照的影响。光照太强,藻类暴长,仔鱼会出现气泡 病,导致育苗失败;光照太弱,藻类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这种情况下水 体的透明度急剧加大,有害物质积累,并且死亡的藻体细胞破裂还会释放出各 种有害物质,引起仔鱼也很快死亡。因为上述原因,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技 术不好掌握,育苗效果很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的石斑鱼育苗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石斑鱼工厂
化人工育苗方法,该方法育苗水质条件稳定、单位水体育苗产量高、育成的鱼 种规格整齐、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不需要专门培育单细胞藻^^、育苗全程不 吸底,操作简便。
本发明适用于点带石斑鱼(^^'"e/ /2e/^ wWa^n'c^ )和斜带石斑鱼(£. co/o/A力的工厂化人工育苗。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实施步骤实现的
(1) 育苗池与用水处理
建室内水泥池,要求进、排水方便,能控制温度、调节光照,池内设有散
气石充气;育苗用水使用前经砂滤处理;
(2) 育苗前的准备 (2. l)活菌准备
取EM菌10升,内含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 加清水20升、红砂糖2kg,密封培养,备用; (2.2)人工馆料和生物饵料 人工饵料高级虾片;
生物饵料包括人工培育的轮虫、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卤虫; (2. 3)育苗池进水与水中微生物培养
育苗前,对育苗池清池、消毒,注入过滤海水,加入准备好的培养的活菌
和高级虾片,连续培育5 7天,至水中出现微型生物、水呈茶褐色;
(2.4)育苗环境条件
水温控制育苗池内水温范围28 29'C; 溶氧量保持育苗水体的溶氧量在5mg/L以上; 光照控制育苗池水面光照强度3000 5000 Lx; 盐度亲鱼产卵、孵化用水盐度为30 33,育苗前期用水盐度与孵化用水 盐度相同,育苗后期盐度逐渐降低;
(3) 投放石斑鱼仔鱼或受精卵
可在以下两种方式任选其一
(3. l)将初孵的石斑鱼仔鱼小心移入育苗池,水深0. 8m,放苗密度1.5 2 万尾/m2,孵化用水与育苗池的水温温差不超过rC,盐度差不超过3,池中保持 微充气;
(3.2) 直接将石斑鱼受精卵放进育苗池孵化,放卵密度L5 2粒/m2,任其 孵化,仔鱼出膜前中等强度充气,仔鱼出膜后微充气;
(4) 育苗水体的水质控制
(4. l)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当天开始,每天向育苗池中滴加培养的活 菌2次,持续30天;
(4. 2)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的第三天开始,每天除了滴加培养的活菌 2次外,每天2次向育苗池中泼洒高级虾片,持续至停止滴加活菌;
(4.3) 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的10天后,每天向池中加入新鲜海水 2-3cm;
(4. 4)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的第20天,鱼苗已经长至全长0. 8 lcm, 开始少量换水,换水量3-5cm,数天后逐渐加大换水量至每天20cm以上;
(4.5)育苗至30天后,鱼苗全长达2cm左右,采取流水培育方法,保持水 深lm,转入流水培育后,停止使用虾片和活菌;
(5) 饵料及投喂方法
育苗前,要准备好各种饵料,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及时更换不同种类的饵料; (5. l)投喂开口佴料
石斑鱼仔鱼开口摄食一般在出膜后的第3 4天,仔鱼下池(或仔鱼孵出)后 第3天,开始投喂贝类幼体,也可以直接投喂某些动物的成熟卵细胞,如江珧
卵、牡蛎卵、海胆卵,连续投喂3天,每天4次,每次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投喂 贝类幼体或成熟卵细胞5-6g,均匀泼洒全池;
(5.2) 投喂轮虫
仔鱼下池或仔鱼出孵出的第2天开始,向育苗池投入少量的轮虫,并保持 育苗水体的轮虫密度达到10 30个/ml,仔鱼摄食轮虫为主的持续时间10-15 天;
(5.3) 投喂桡足类
仔鱼下池或仔鱼孵出14天后,从投喂轮虫为主转为投喂桡足类为主,保持 育苗池中桡足类的密度达到1 2个/ml,投喂桡足类20天以上;
(5.4) 投喂卤虫、冰冻卤虫
当石斑鱼长到全长2. 5cm左右,及时改投更大一些的饵料,可以选择的饵料 包括卤虫成虫、冰冻卤虫,根据条件在以下两种投喂方式中选其一
(5. 4. 1)将卤虫成虫和桡足类一起喂,以投喂一次2 3小时内吃完为宜,每 天投喂3次, 一直持续到鱼种育成;
(5. 4. 2)投喂的桡足类中混入一些冰冻卤虫,在鱼集中的池角或池边慢慢投 喂,每天4 5次;数天后鱼群适应冰冻卤虫,每天投喂3 4次, 一直持续到 鱼种育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育苗水质条件稳定;二、单位水体育苗产量高; 三、育成的鱼种规格整齐;四、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五、育苗场不需要培育 单细胞藻类,育苗全程不吸底,大大简便了操作过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 育苗池与用水处理
建室内水泥池,长方形,面积30m2 (6mx5m),池深lm。进、排水方便, 能控制温度、调节光照。每池设25只散气石充气。育苗用水要求水质清洁,使 用前经砂滤处理。
2、 育苗前的准备
1) 活菌准备
取市售EM菌(内含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等, 每毫升含细胞》4X108) IO升,清水20升,红砂糖2kg,密封培养,备用。
2) 人工馆料和生物饵料
高级虫下片(市售)。主要成份白鱼粉、鱿鱼肝脏粉、丰年虾粉、虾头粹取
物、卵磷脂、EPA 、鱼油及人工色素等。
生物饵料。包括人工培育的轮虫、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类、卤虫无节幼 体、卤虫、冰冻卤虫等。
3) 育苗池进水与水中微生物培养
育苗前,将育苗池清洗干净,用200g漂白粉对育苗池(面积30m"消毒,冲 洗干净后,加过滤海水至水深80cm。第一天向每池泼洒准备好的活菌500ml、 高级虾片100g。以后每天加高级虾片50g,泼洒活菌300ml。连续培养5 7天, 至水中出现微型生物、水呈茶褐色。
2、育苗环境条件
1) 控制水温,石斑鱼仔鱼期适宜的水温24 29'C,当自然水温偏离上述温 度范围,则需要人工调节,可将水温调节至28 29'C。
2) 控制溶氧量,育苗池保持溶氧量在5mg/L以上。通过对育苗水体实行不
间断充气实现。
3) 调整光照,控制育苗池水面光照强度3000 5000 Lx。光照不足时可加
人工光源,光照过高时在育苗池上方设置遮光网。
4) 调整盐度,石斑鱼产卵、孵化用水盐度为30 33时孵化率较高,盐度 降低则孵化率下降。育苗前期用水盐度与孵化用水相同,在育苗后期盐度可逐 渐降低至25左右,没有条件时,育苗全程可保持盐度在30 33。
3、 投放石斑鱼仔鱼或受精卵
石斑鱼仔鱼孵化当天就可以进入育苗池,培育密度1.5 2万尾/m、其时育苗 池水深80cm)。放苗时注意适宜的水温和盐度,孵化用水(或包装袋内)与育苗 池的水温差不超过rc,盐度差不超过3。将仔鱼小心放入池内,保持对育苗水 体微充气。
根据条件,也可直接将受精卵放进育苗池,任其孵化,密度1.5 2万粒/m、其 时育苗池水深80cm)。受精卵在水温25.5 28.5。C条件下,约22小时孵出仔鱼。 受精卵下池、仔鱼孵出之前,池中保持中等充气量,防止受精卵下沉而降低孵 化率,当仔鱼孵出后,调整为微充气。
4、 育苗水体的水质控制
本育苗方法中,鱼苗下池3周内,主要通过投入虾片、活菌维持水质稳定, 仅少量加水,不换水。
1) 投入仔鱼(受精卵)前培水5-7天。
2) 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当天开始,每天向育苗池中滴加培养的活 菌2次,每次500ml,每次滴加时间不少于1小时。
3) 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第三天开始,每天除了滴加培养的活菌2 次外,每天2次向育苗池中泼洒虫下片,做法是每次称取虾片25g,放进200目的
洗料袋,加水过滤,必要时用手搓洗料袋,使虾片变成小颗粒滤下,将滤液向 育苗池水面全池轻轻泼洒。持续至改为流水培育(约30天左右)。
4) 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IO天后,每天向池中加入新鲜海水2-3cm,
适当调节水质。
5) 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20天,鱼苗已经长全长0.8 lcm,水深已 达lm左右,可以开始少量换水。开始每天换水3 5cm,以后逐渐加大每天的 换水量至20cm以上;30天后,鱼苗全长达2cm左右,采取用流水培育,即一 边不间断地加入新鲜海水, 一边从定位排水口将水排出,保持水深lm。转入流 水培育后,停止使用虾片和活菌。
5、饵料及投喂方法
育苗前,要准备好各种饵料,根据石斑鱼鱼苗不同发育阶段及时更换不同 种类的饵料。更换饵料应注意①每次更换饵料,要有2、 3天的过渡时间,以 便多数鱼能很好地适应新饵料;②更换饵料要适时,太迟影响鱼的生长,太早 则由于大部分个体还不能摄食,不仅浪费,还会引起生长不均匀,使个别能摄 食较大饵料的个体长得特别快。
1)开口佴料
石斑鱼仔鱼开口摄食一般在出膜后的第3 .4天。水温24 26匸时,第4 天开口, 26 28'C时第3天开口。仔鱼开口摄食时有两个明显的特征①肉眼 观察到仔鱼的眼部黑色素和腹部黑色素已经出现;②将仔鱼置于玻璃杯中,可 见其用吻部有力地碰撞杯壁或杯底。 一旦发现仔鱼有摄食动作,要及时投喂开 口饵料,保证仔鱼得到足够的营养。仔鱼开口摄食后,前3天喂以贝类幼体, 也可以直接投喂某些动物的成熟卵细胞,油江珧卵、牡蛎卵、海胆卵等。每天 投喂4次,每次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投喂贝卵(或海胆卵)5 6g,均匀泼洒全池,
并在仔鱼开口的第2天起投入少量的轮虫,任其在池中成活。
(2) 投喂轮虫
喂饵料的第4天起停止投喂贝类幼体(或贝卵、海胆卵),改喂轮虫为主, 有条件时可辅之以桡足类无节幼体一一桡足类无节幼体不易得。由于轮虫所含 的不饱和脂肪酸较低,不能满足仔鱼的营养需要,在投喂前应用轮虫强化剂进
行强化培育。此期间,每天检査育苗池轮虫密度2次,保持育苗水体的轮虫密 度10 30个/ml,密度不足及时补充。投喂轮虫的时间为10 15天。
(3) 投喂桡足类
当鱼苗开始长出背棘和腹棘(约14日龄),活动能力增强,可改喂桡足类 为主。从投喂轮虫为主改为投喂桡足类为主,中间有1周左右的过渡期,过渡 期内,轮虫投喂量逐渐减少,逐渐增加桡足类,每天检査桡足类的密度2次, 保持育苗池中桡足类的密度l 2个/ml。开始投喂桡足类,应尽量选用较小体型 的桡足类(桡足类幼体)。石斑鱼鱼苗以桡足类为主要食物的时间较长,有20 天以上(约为整个稚鱼阶段)。这个阶段如果桡足类供给困难,可以补充一部分 卤虫无节幼体,但补充量不宜超过总投喂量的1/3,有条件时也可以补充一些虾 类的无节幼体。换转成喂挠足类为主之后,很容易用肉眼观察到鱼的摄食情况、 鱼苗是否饱食,操作中可以根据鱼是否吃饱来增减饵料的投喂量。
(4) 喂卣虫或冰冻卣虫
石斑鱼长到全长2.5cm左右。可以投喂卤虫(成虫)。先将卤虫和桡足类一 起喂,以投喂一次2 3h内基本吃完为宜,每天投喂3次, 一直持续到鱼种育成 (全长2.8 3cm),即可出售。
当卤虫成虫难于培养,可以使冰冻卤虫。投喂冰冻卤虫需要经过驯化,一 般将冰冻卤虫混入活的桡足类中,在鱼群集中的池角或池边慢慢投喂,经驯化
的鱼逐渐能成群抢食冰冻卤虫。由于冰冻卣虫是死佴料,投喂必须少量多次,
一般每天3 4次。以冰冻卤虫为饵料, 一直持续到鱼种育成(全长2.8 3cm), 即可出售。
如果有条件,这个阶段的前期可以投喂摇蚊幼虫。先将摇蚊幼虫和桡足类 一起喂。投喂摇蚊幼虫的量很容易掌握,以投喂一次2 3h内吃完为宜,每天 投喂2次。待鱼长到3.0cm左右再喂冰冻卤虫。用摇蚊幼虫过渡一下有明显的
好处①摇蚊幼虫个体较桡足类大、较冰冻卤虫小,更适合这个阶段的鱼;②
石斑鱼得到大小适口的饵料,大鱼吃小鱼的自残现象减少。
权利要求
1、一种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适用于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和斜带石斑鱼(E.coioides),其特征在于其实施步骤是(1)育苗池与用水处理建室内水泥池,要求进、排水方便,能控制温度、调节光照,池内设散气石充气;育苗用水使用前经砂滤处理;(2)育苗前的准备(2. 1)活菌准备取EM菌10升,内含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加清水20升、红砂糖2kg,密封培养,备用;(2. 2)人工饵料和生物饵料人工饵料高级虾片;生物饵料包括人工培育的轮虫、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卤虫;(2. 3)育苗池进水与水中微生物培养育苗前,对育苗池清池、消毒,注入过滤海水,加入准备好的培养的活菌和高级虾片,连续培育5~7天,至水中出现微型生物、水呈茶褐色;(2. 4)育苗环境条件水温控制育苗池内水温在28~29℃;溶氧量保持育苗水体的溶氧量在5mg/L以上;光照控制育苗池水面光照强度3000~5000Lx;盐度亲鱼产卵、孵化用水盐度为30~33,育苗前期用水盐度与孵化用水盐度相同,育苗后期盐度逐渐降低;(3)投放石斑鱼仔鱼或受精卵可在以下两种方式任选其一(3. 1)将初孵的石斑鱼仔鱼小心移入育苗池,水深0.8m,放苗密度1.5~2万尾/m2,孵化用水与育苗池的水温温差不超过1℃,盐度差不超过3,池中保持微充气;(3. 2)直接将石斑鱼受精卵放进育苗池孵化,水深0.8m,放卵密度1.5~2粒/m2,任其孵化,仔鱼出膜前中等强度充气,仔鱼出膜后微充气;(4)育苗水体的水质控制(4. 1)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当天开始,每天向育苗池中滴加培养的活菌2次,持续30天;(4. 2)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的第三天开始,每天除了滴加培养的活菌2次外,每天向育苗池中泼洒高级虾片2次,持续至停止滴加活菌;(4. 3)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的10天后,每天向池中加入新鲜海水2-3cm;(4. 4)仔鱼下池或受精卵孵出仔鱼的第20天,鱼苗已经长至全长0.8~1cm,开始少量换水,换水量3-5cm,数天后逐渐加大换水量至每天20cm以上;(4. 5)育苗至30天后,鱼苗全长达2cm左右,采取流水培育方法,保持水深1m,转入流水培育后,停止使用虾片和活菌;(5)饵料及投喂方法育苗前,要准备好各种饵料,根据石斑鱼不同发育阶段及时更换不同种类的饵料;(5. 1)投喂开口饵料石斑鱼仔鱼开口摄食一般在出膜后的第3~4天,仔鱼下池(或仔鱼孵出)后第3天,开始投喂贝类幼体,也可以直接投喂某些动物的成熟卵细胞,如江珧卵、牡蛎卵、海胆卵,连续投喂3天,每天4次,每次每立方米育苗水体投喂贝类幼体或成熟卵细胞5-6g,均匀泼洒全池;(5. 2)投喂轮虫仔鱼下池或仔鱼孵出的第2天开始,向育苗池投入少量的轮虫,并保持育苗水体的轮虫密度达到10~30个/ml,仔鱼摄食轮虫为主的持续时间10~15天;(5. 3)投喂桡足类仔鱼下池或仔鱼孵出14天后,从投喂轮虫为主转为投喂桡足类为主,保持育苗池中桡足类的密度达到1~2个/ml,投喂桡足类20天以上;(5. 4)投喂卤虫、冰冻卤虫当石斑鱼长到全长2.5cm左右,及时改投更大一些的饵料,可以选择的饵料包括卤虫成虫、冰冻卤虫,根据条件在以下两种投喂方式中选其一(5. 4.1)将卤虫成虫和桡足类一起喂,以投喂一次2~3小时内吃完为宜,每天投喂3次,一直持续到鱼种育成;(5. 4.2)投喂的桡足类中混入一些冰冻卤虫,在鱼集中的池角或池边慢慢投喂,每天4~5次;数天后鱼群适应冰冻卤虫,每天投喂3~4次,一直持续到鱼种育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方法,适用于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和斜带石斑鱼(E.coioides),该方法采取的步骤包括1.育苗池与用水处理;2.育苗前的准备;3.投放石斑鱼仔鱼或受精卵;4.育苗水体的水质控制;5.饵料及投喂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石斑鱼工厂化人工育苗,具有育苗水质条件稳定、单位水体育苗产量高、育成的鱼种规格整齐、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不需要专门培育单细胞藻类、育苗全程不吸底、操作简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C02F7/00GK101375673SQ20071014845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7日
发明者尹绍武, 本 张, 珺 王, 陈国华 申请人:海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