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组合式加压乳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组合式加压乳化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组合式加压乳化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借由高压 将气体大量溶入液体中,以使液体形成乳化效果的加压乳化器。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杀菌、去除水中有机物或污泥等效果,通常会将气体溶入液 体中,以利用特定气体抑制细菌生长或繁殖,或利用微小气泡清除脏污, 然而由于气体于液体中的溶解度有限,现有技术的加压乳化器采用加压的 方式提高液体的溶解度,而使得气体大量溶入液体中,并在释压后气体排 出液体外而形成无数微小气泡,则产生乳化效果。现有技术的加压乳化器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299030号的「组合式加压 乳化器」新型专利案中所示,其中乳化装置的螺杆推顶底板而调整底板与 基座之间的距离,借此改变两者之间的压力大小,然而,当螺杆下压调整 底板位置时,由于螺杆顶压于底板中心,底板上下移动时可能因受力不均 而倾斜,则使得乳化装置中的间隙不固定,而无法产生可预期的乳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组 合式加压乳化器,将现有技术的乳化装置加以改良,以使得乳化装置能有 效产生可预期的乳化效果。为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 种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中包括一中空的气液分离槽;一加压装置,其与气液分离槽相接且相通;至少一乳化装置,其与气液分离槽相接且相通,每一乳化装置包含有 一通管、 一作动管、至少一引流板、 一顶板、 一压板、 一盖体及一螺杆, 通管两端开口并与气液分离槽的出水管相接且相通,作动管两端开口,作动管的底端开口与通管相接且相通,作动管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出水管,引 流板设于作动管中,每一引流板中央成型有中心孔,每一引流板上位于中 心孔周缘贯穿成型有环状排列的引流孔,顶板设于引流板上,顶板底侧中 央延伸成型有一轴杆,轴杆穿设于引流板的中心孔中,压板抵设于顶板顶 侧,盖体固定于作动管的顶部开口中,盖体中央贯穿成型有一中心孔,螺 杆贯穿于盖体的中心孔中并推顶压板, 一螺帽套设于螺杆外并设于盖体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借由压板平均抵压顶板,以使得顶板受压移 动时能平稳的移动,而不产生倾斜,故使用者调整螺杆深度即可得到所预 期的乳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是利用加压装置将加压后 的气液混合物送入气液分离槽中,再利用乳化装置与气液分离槽相接且相 连通,气液混合物送入乳化装置的作动管中,气液混合物通过引流板的引 流孔,并通过引流板与顶板间的间隙后,经由作动管的出水管产生乳化效 果而流至外界,由于调整用的螺杆是经由一压板与顶板间平均的相互推顶 而达到稳定调整顶板位置的效果,则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可提 供稳定的可预期的乳化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具有其实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乳化装置的元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乳化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 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气液分离槽10、 一加压装置20 及至少一乳化装置30。前述的气液分离槽10为中空,气液分离槽10顶部设有一释气开关11, 气液分离槽10外壁接近顶端处设有一进水管12,气液分离槽10外壁接近 底部处设有一出水管13,气液分离槽10内部设有一浮筒(图中未示),气液 分离槽10中的液面上升而带动浮筒上升,当浮筒上升至推顶释气开关11时,浮筒推顶释气开关11以将释气开关11打开而排出多余的气体,以避 免影响后续的乳化过程。前述的加压装置20与气液分离槽10的进水管12相接且相通,加压装 置20用以将气液混合物加压后并经由进水管12送入气液分离槽10中。请参阅图2、 3所示,前述的乳化装置20与气液分离槽10的出水管13 相接且相通,每一乳化装置20包含有一通管31、 一作动管32、至少一引 流板33、 一顶板34、 一压板35、 一盖体36、 一螺杆37及数个垫圈38;通管31两端开口,通管31 —端与气液分离槽10的出水管13相接且 相通,通管31侧壁设有一延伸管311;作动管32两端开口,作动管32的底端开口与通管31的延伸管311相 接且相通,作动管32的底端开口内壁径向延伸成型有一环形托座321,作 动管32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出水管322,作动管32的顶部开口内壁面成型有 螺纹部323;引流板33设于作动管32中且位于环形托座321上,引流板33中央成 型有中心孔331,引流板33上位于中心孔331周缘贯穿成型有环状排列的 引流孔332,引流板33的数量可视需求而定,当液体压力越大时则可使用 数个顺序层叠的引流板33,最底侧的引流板33设于环形托座321上,且最 底侧的引流板33的引流孔332相对于且相连通于作动管32的底端开口, 相邻引流板33的引流孔332位置不相对且不相连通,使得液体必须流经各 弓I流板33间的间隙方能通过所有弓I流板33的引流孔332,以强化乳化效果;顶板34设于最顶侧的引流板33上,顶板34底侧中央延伸成型有一轴 杆341,轴杆341穿设于引流板33的中心孔331中,以固定引流板33中心 位置,避免引流板33受液体压力冲击而左右偏摆,顶板34顶侧中央延伸 成型有一凸块342;压板35抵设于顶板34顶侧,压板35底侧内凹成型有一凹槽351,压 板35的凹槽351相对于且套设于顶板34的凸块342外,以使压板35的中 心位置对应于顶板34的中心位置,借由压板35的边缘平均抵压顶板34, 使得顶板34受力均匀而不倾斜,压板35顶侧中央延伸成型有一连动杆352;盖体36固定于作动管32的顶部开口中,盖体36外壁与作动管32的 螺纹部323相螺合以将盖体36固定于作动管32的顶部开口中,盖体36底 侧中央延伸成型有一套筒361,套筒361套设于压板35的连动杆352外,盖体36中央贯穿成型有一中心孔362,中心孔362与套筒361内部相连通;螺杆37贯穿于盖体36的中心孔362中并推顶压板35的连动杆352顶 端, 一螺帽371套设于螺杆37外并设于盖体顶侧,用以调整螺杆37延伸 入盖体36的长度,则可调整螺杆37推顶压板35的深度;垫圈38设于顶板34与引流板33之间、以及相邻的引流板33之间位 于引流板33的中心孔331周缘,借以防止流体流入引流板33的中心孔331。当加压装置20将气液混合物送入气液分离槽10后,气液混合物由通 管31流入作动管32中,气液混合物通过引流板33的引流孔332,并沿引 流板33间或引流板33与顶板34间的间隙流动,通过引流板33与顶板34 间的间隙后经由作动管32的出水管322流至外界,此时气液混合物的压力 与外界压力平衡而形成释压效果,则气体排出液体外而形成无数个微小气 泡,即产生乳化效果。当气液混合物的流量较大时,可组合多个乳化装置30,借由各通管31 顺序相接,以组合多个乳化装置30,并于最末的乳化装置30的通管31末 端开口处设有盲板以封闭通管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 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 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 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O)气液分离槽 (ll)释气开关(12)进水管 (13)出水管(20)加压装置 (30)乳化装置(31) 通管 (311)延伸管(32) 作动管 (321)环形托座 (322)出水管 (323)螺纹部(33) 引流板 (331)中心孔(332)引流孔(341)轴杆(35)压板(352)连动杆(361)套筒(37) 螺杆(38) 垫圈(34)顶板(342)凸块(351)凹槽C36)盖体(362)中心孔(371)螺帽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的气液分离槽;一加压装置,其与气液分离槽相接且相通;至少一乳化装置,其与气液分离槽相接且相通,每一乳化装置包含有一通管、一作动管、至少一引流板、一顶板、一压板、一盖体及一螺杆,通管两端开口并与气液分离槽的出水管相接且相通,作动管两端开口,作动管的底端开口与通管相接且相通,作动管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出水管,引流板设于作动管中,每一引流板中央成型有中心孔,每一引流板上位于中心孔周缘贯穿成型有环状排列的引流孔,顶板设于引流板上,顶板底侧中央延伸成型有一轴杆,轴杆穿设于引流板的中心孔中,压板抵设于顶板顶侧,盖体固定于作动管的顶部开口中,盖体中央贯穿成型有一中心孔,螺杆贯穿于盖体的中心孔中并推顶压板,一螺帽套设于螺杆外并设于盖体顶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乳化 装置包含有数个顺序层叠的引流板,相邻引流板的引流孔位置不相对应且 不相连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作动管的 底端开口内壁径向延伸成型有一环形托座,最底侧的引流板设于环形托座 上,且最底侧的引流板的引流孔相对于且相连通于作动管的底端开口。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数个垫圈,垫圈设置于顶板与最顶侧的引流板之间、以及设置于相邻的引流 板之间,且垫圈设于引流板的中心孔周缘。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顶板顶侧中央延伸成型有一凸块,压板底侧内凹成型有一凹槽,压板 的凹槽相对于且套设于顶板的凸块外。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压板顶侧中央延伸成型有一连动杆,盖体底侧中央延伸成型有一套筒,套筒套设于 压板的连动杆外,螺杆推顶压板的连动杆顶端。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作动管的顶部开口内壁面成型有螺纹部,盖体外壁与作动管的螺纹部相螺合。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槽顶部设有一释气开关,气液分离槽外壁接近顶端处设有一进水管,进水 管与加压装置相接且相通,气液分离槽外壁接近底部处设有一出水管,气 液分离槽的出水管与乳化装置的通管相接且相通,气液分离槽内部设有一 浮筒。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通管侧壁延伸成型延伸管,延伸管与作动管的底部开口相接且相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加压乳化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数个顺序排列的乳化装置,每一乳化装置的通管顺序相接,最首的乳化装 置的通管与气液分离槽的出水管相接且相通,最末的乳化装置的通管一侧 开口以盲板封闭。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加压乳化装置,其利用加压装置将加压后的气液混合物送入气液分离槽中,再利用乳化装置与气液分离槽相接且相连通,气液混合物送入乳化装置的作动管中,气液混合物通过引流板的引流孔,并通过引流板与顶板间的间隙后,经由作动管的出水管产生乳化效果而流至外界,由于调整用的螺杆是经由一压板与顶板间平均的相互推顶而达到稳定调整顶板位置的效果,以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使用者所预期的乳化效果。
文档编号C02F7/00GK201109748SQ200720125538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0日
发明者陈国刚 申请人:罗莎国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