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利用污染河道河底淤泥重建水体生态群落的方法
一种利用污染河道河底淤泥重建水体生态群落的方法
一种利用污染河道河底淤泥重建水体生态群落的方法属河道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现有河道设计和治理工程没有考虑到河道水体生态平衡,特别是用 钢筋混凝土和毛石建造的封闭式河道护岸造成河道水体,水生植物芦苇、荷花、 金鱼草和小生物螺、蚌、虾、蟹、等底栖动物及水体微生物鱼类无法正常生长
繁殖,水体生态群落无法形成,水体中各种生物链循环作用的能量交换不能实 现,水中有机物得不到消耗,水体自净功能丧失,水质恶化,造成目前"有水 皆污"及无数的"臭水浜"。近年来使用(1)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 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等;(2)物理方法,疏挖底泥、机械充氧、除藻、 引水冲淤等,(3)生物治理,投放微生物菌种等。现有技术方法只能治标,不 能根治现有各种"臭水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利用污染河道的河底淤泥,重建水体生态群落,再通过 水体中各种生物链循环和作用的能量交换,结合河道水体的相对静止系统溢流 坝和控制污水纳入量来恢复河道水质的自然净化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河道 黑臭问题。
技术方案通过在河道护岸旁边设置挡土结构,把河道河底黑臭淤泥抽吸堆积 在挡土结构内,构造成适合水生植物和小生物生长繁殖的平坦的土壤环境,结 合污水纳管工程,控制污水纳入量和在河道上下游设置灵活的溢流坝,保持一 定的蓄水量,让水体中生态群落、微生物、鱼类、水生植物得到静养,主要构 造是各道挡土结构,挡土结构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木料,各道挡土结构中堆积 的河底淤泥是平坦的土壤环境与水平面平行,各道挡土结构的髙低落差20厘米 以上,各道挡土结构连接在一起的形状是阶梯形。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重建 河道水体生态群落目的。效果本发明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又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河道黑臭问题。重 建水体生态群落,恢复水体自净功能的河道,水质清晰透明让人喜欢,富有生 气的水生植物美化了河道和环境。
实现发明的最好方式作坝把河道内水抽掉,在护岸旁边一米处设置第一道挡 土结构,挡土结构的顶端距离河道常水位15厘米与水平面平行,在河道护岸旁
边二米处设置第二道挡土结构,挡土结构的顶端距离河道常水位45厘米与水平 面平行。挡土结构制作方法是现浇,宽20厘米、高15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固梁, 固梁上面现浇,宽10厘米、高4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河底污泥用水冲 吹吸的方法抽吸堆积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挡土结构内,或者用挖土机 直接把河底淤泥挖入挡土结构内。原来处于厌氧状态的河道黑臭河底淤泥,经 过水冲抽吸和暴氧处理后,中和了不利植物生长的盐类等有害物质,正好成为 水生植物芦苇、荷花、金鱼草、和小生物螺、蚌、虾、蟹、等底栖生物、鱼类 及水体微生物生长繁殖肥沃的土壤环境,然后在不同深度的挡土结构内栽种挺 水和沉水水生植物,自然形成水体生物链的良性循环。水生植物的生长能消耗 掉水中大量有机物抑制有害藻类生长,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向水体提供大 量氧气促进鱼类生长和微生物的生长,水生植物的枝落叶成为底栖生物、鱼类 的养料等,水体生态群落的形成水体自净功能就得到恢复,物种也得以生存和 发展。再结合污水纳管工程,控制污水纳入量和在河道上下游设置灵活可以开 闭的溢流坝,使河道水体相对静止又保持一定的蓄水量,水体得到沉淀、水体 中微生物、鱼类、水生植物得到静养,又不影响河道的抗洪排涝功能。
说明书
图、0至4是零上水位标杆。 图、l至ll是距离标杆。 图、12是第一道挡土结构。 图、13是第二道挡土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污染河道河底淤泥重建水体生态群落的方法,主要特征是把污染河道的河底淤泥堆积到河道护岸旁人工设置的挡土结构中,成为适合水生植物和小生物螺、蚌、虾、蟹、底栖动物生长繁殖的土壤环境,结合污水纳管工程,控制污水纳入量和在河道设置溢流坝,保持一定的蓄水量,让水体中生态群落、微生物、鱼类、水生植物得到静养,主要构造是各道挡土结构,挡土结构的材料是混凝土、木料,各道挡土结构中堆积的河底淤泥是平坦的土壤环境与水平面平行,各道挡土结构的高低落差20厘米以上,各道挡土结构连接在一起的形状是阶梯形。
全文摘要
一种利用污染河道河底淤泥重建水体生态群落的方法是通过运用污染河道的河底淤泥,堆积到河道护岸旁人工设置的挡土结构中,成为适合水生植物和小生物螺、蚌、虾、蟹等底栖动物生长繁殖的土壤环境,再通过各种生物链循环和作用的能量交换,结合河道水体的相对静止系统和控制污水纳入量,恢复河道水体的自然净化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河道黑臭难题。
文档编号C02F11/00GK101595791SQ20081003845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日
发明者民 施 申请人:民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