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783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与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利用0/A复合物滤 池和复合生物滤膜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系统,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国内外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处理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以处 理污废水中有机物为主的生物处理法和以处理污废水中悬浮物,重金属为主的物理化学 方法。国内外均以生物处理作为基本工艺,尤其是在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中 更是均采用生物处理工艺。目前国内外生物处理分为以活性污泥法为代表的各种变型或 以生物膜法为代表的各种变型等,这些污水处理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如氧化沟法只能 使普通生活污水达到排放标准,难以适应水资源回生再利用的要求。如膜生物反应器MBR 系统终端出水为一层高分子滤膜,对废水中的污染物仅有机械滤除作用,没有生物吸附, 降解作用,虽然,MBR系统出水水质较好,但由于膜污染严重,经济性能差,使用受到 很大限制。随着城市中水回用的进一步要求,目前,尚无一种适宜的处理工艺系统直接 将生活污水一次处理到回用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该系统是将微生物固 定化技术与膜处理技术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微生物载量大,处理时间短,出水水质好, 经济高效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该系统包括鼓 风装置、气水混合器和水处理单元,气水混合器设有进气口、进水口和气水出口,进水 口与集水池连接,鼓风装置产生的风通过送风管送入气水混合器中与污水混合,水处理 单元上设有气水进口和出水口,水处理单元的前端是带有小块状轻质多孔载体的0/A复 合生物滤池,水处理单元的后端是生物滤膜,生物滤池的底部设有气水进口,气水进口 与所述气水出口连接。
所述送风管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水混合器内,气水混合器内的送风管为l-6根PE微孔 烧结管,其中,微孔的孔径为1.2 2.0pm。
所述小块状轻质多孔载体为纳米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单块载体的尺寸为2cmX2cm X2cm 4cmX4cmX4cm,载体表面及内部的微孔中固定并生长有微生物。
所述0/A复合生物滤池的总层厚为2 2. 5m。
所述生物滤膜为1 3层,每层厚度为2 6cm。
所述鼓风装置为风机,在风机与气水混合器的送风管上设有进气流量计,集水池与 气水混合器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是将微生物 固定化技术与膜技术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微生物载量大,处理时间短,出水水质好, 占地少,经济高效等特点,出水既可达到回用标准,经济上又更为理想。将微生物滤膜 技术与0/A (好氧/厌氧)复合生物滤池相结合,以滤池作为前处理,以滤膜作为后处理 构成组合生物处理技术;在滤池的每个局部均形成外层为好氧菌,内层为厌氧菌,中层 为兼性菌所组成的0/A生物复合层,并且微生物种群随水流方向可形成由细菌到后生动 物完整的生物链。处理出水通过水处理单元时,不仅有机械滤除作用,同时还有生物吸 附,降解作用,出水水质好。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内,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同时使生 长周期长的微生物种类大量繁殖,从而取得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载体选用改性纳米材 料其优点是微生物易附着,而且生物系统中,化学、物理性能也十分稳定,物质传递不 受限制。本实用新型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将气水混合器外置,使得气水混 合方式简单,不易堵塞,检修方便。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与设备适用于中低浓度的生 活污水,城市污水、洗浴废水、微污染水及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并可以其为核心形成 的各种配套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或中水回用标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的气水混合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详细描述来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但 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仅作示例说明。
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包括罗茨风机4、气水混合器6和水处理单元7,气水 混合器6设有进气口、进水口 13和气水出口 14,进水口 13与集水池1中的潜水泵2连 接。在风机4与气水混合器6的送风管12上设有进气流量计5,其作用是调整并计量进 入设备的空气量。集水池1与气水混合器6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流量计3,其作用是调
整并计量进入设备的污水量。罗茨风机4产生的风通过送气管12送入气水混合器6中与 污水混合,送气管12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水混合器6内,气水混合器6内的送风管12为 PE (聚乙烯)微孔烧结管,其中,微孔的孔径为1.2pm。水处理单元7为箱体状,其底 部设有气水进口 10,侧面设有出水口 11,水处理单元7的前端是带有小块状轻质多孔载 体的0/A复合生物滤池8,其中,小块状轻质多孔载体为纳米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单 块载体的尺寸为3cmX3cmX3cm,载体表面及内部的微孔中固定并生长有多种好氧和厌 氧微生物,0/A复合生物滤池的总层厚约为2.2m。水处理单元7的后端是0/A复合生物 滤膜9,竖向安装,生物滤膜为1 3层,每层厚度为2 6cm (在本实施例中为l层,膜 厚度为4cm)。气水进口 10设在生物滤池8的底部,气水进口 10与气水混合器6的气 水出口 14连接。
上述0/A复合生物滤膜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微生物载体。载体用整张的改性纳米 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厚度约4cm,密度约28kg/m3。载体上排列有孔径为0. 5mm的微孔, 孔隙率约为98%,微孔是弯曲的,并与其它孔相连,整个载体呈立体网状结构。载体用 不锈钢型材做框架,并在载体的两侧用10目的不锈钢网蒙面,不锈钢网与不锈钢型材相 互固定,并将载体与两层网之间形成一个钢性的支撑体。
0/A复合生物滤膜的第二部分是固定在载体泡沫塑料微孔中的微生物群体,其中表 层为好氧微生物群体,内层为厌氧微生物群体。该微生物群体的固定方式采用工厂化生 产固定。其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支撑体在生产厂内置于一充满生活污水(视处理的废水种 类不同而定)的水箱内,箱底部连续充入空气,并投加微量生长元素,如铁、锰、钴 等,进行曝气充氧,必要时也可以加入磷等营养元素,并控制水温在20 25'C之间,进 行微生物培养,连续培养ll天,使泡沫塑料微孔中产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微孔中微生 物的充满度达到50%,微生物总量达到约9g/L。将支撑体取出并湿态保存于塑料包装袋 中,在袋中冲入氧气密封待用。经检测,微生物群体以细菌和真菌为主,膜表层有少量 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其中,细菌以球菌、杆菌、链球菌为代表,真菌以各类霉菌为 代表。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加快微生物培养时间时,可以采用微生物菌种接种的方法,如 在培养污水中投加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或购置产品级的菌种。微生物培养过程也可以 将生物膜安装于处理器设备中,在使用现场随处理水的通入再进行培养,此现场培养过 程较预先培养的方式现场启动时间长IO天左右。
0/A复合生物滤池中的小块状轻质多孔载体上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与0/A复合生物滤 膜中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鼓风装置、气水混合器和水处理单元,气水混合器设有进气口、进水口和气水出口,进水口与集水池连接,鼓风装置产生的风通过送风管送入气水混合器中与污水混合,水处理单元上设有气水进口和出水口,水处理单元的前端是带有小块状轻质多孔载体的O/A复合生物滤池,水处理单元的后端是生物滤膜,生物滤池的底部设有气水进口,气水进口与所述气水出口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水混合器内,气水混合器内的送风管为1 6根PE微孔烧结管, 其中,微孔的孔径为1.2 2.0n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小块状轻质多孔载体为纳米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单块载体的尺寸为2cmX2cmX2cm 4cmX4cmX4cm,载体表面及内部的微孔中固定并生长有微生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0/A复合生物滤池的总层厚为2 2. 5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生物滤膜为1 3层,每层厚度为2 6cm。
6、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鼓风装置为风机,在风机与气水混合器的送风管上设有进气流量计,集水池与气水混合 器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流量计。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包括鼓风装置、气水混合器和水处理单元,气水混合器设有进气口、进水口和气水出口,进水口与集水池水泵连接,鼓风装置产生的风通过送风管送入气水混合器中与污水混合,水处理单元上设有气水进口和出水口,水处理单元的前端是带有小块状轻质多孔载体的O/A复合生物滤池,水处理单元的后端是生物滤膜,生物滤池的底部设有气水进口,气水进口与所述气水出口连接。该污水处理工艺系统是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与膜技术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微生物载量大,处理时间短,出水水质好,占地少,经济高效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水的生物处理,并可以其为核心形成的各种配套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或中水回用标准。
文档编号C02F3/12GK201209128SQ20082007914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1日
发明者敬 葛 申请人: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