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污泥制作陶粒的方法

文档序号:4815032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污泥制作陶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把污水处理厂污水剩余污泥制成建筑材料
陶粒来实现污泥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泥,对污泥的处理,主要采 用填埋的方式,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及重金属离子,填埋方式处理污泥,既浪费 土地资源,又造成对环境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填埋的方式处理污水剩余污泥,占用土地资源、对环境造成二 次污染的问题,发明一种把污泥制成建筑材料——陶粒,来处理污泥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污泥制作陶粒的方 法,其特殊之处包括以下过程 1、选煤选用发热量4. 8-5. 6千卡热量标准的煤;
2、研磨将煤研磨成80-100目粉末。
3、配料按重量3 : 2的比例配比海泥、污泥,混合后搅拌均匀; 4、压制颗粒将搅拌均匀的海泥、污泥通过专用设备压制成直径3-5毫米的污泥颗粒。 5、调控炉温将炉内温度调控到1100-1200摄氏度; 6、烧制将煤粉和污泥颗粒按重量1 : 15-1 : 25的比例配比,通过进煤装置将 煤粉喷到炉内,同时,用机械传送装置把压制的污泥颗粒运送到炉内,在炉内烧制40-45分 钟,即成陶粒; 7、出炉将陶粒及煤粉燃烧产生的粉尘运送到炉外。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把污水处理厂污水剩 余污泥制成建筑材料陶粒,从而实现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烧制陶粒过程中的气体排放、粉 尘处理等各项指标都达到环保要求,既能带来经济收入,又能有效避免填埋法处理污泥浪 费土地、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
实施例1 : 1、选煤选用发热量4.8千卡热
2、研磨将煤研磨成80目粉末。
3、配料按海泥、污泥重量比3 : 后搅拌均匀;
一步说明。 量标准的煤;
:2的比例,称取海泥60公斤、污泥40公斤,混合
3
4、压制颗粒将搅拌均匀的海泥、污泥通过压制颗粒设备压制成直径3-5毫米的 污泥颗粒。
5、调控炉温将炉内温度调控到1100摄氏度; 6、烧制按煤粉和污泥颗粒重量1 : 15的比例称取煤粉6.7公斤,通过进煤装置 将煤粉喷到炉内,同时,用机械传送装置把压制的污泥颗粒运送到炉内,在炉内烧制40分 钟,即成陶粒; 7、出炉将陶粒及煤粉燃烧产生的粉尘运送到炉外。
实施例2 : 1、选煤选用发热量5千卡热量标准的煤;
2、研磨将煤研磨成90目粉末。 3 、配料按海泥、污泥重量比3 : 2的比例,称取海泥60公斤、污泥40公斤,混合 后搅拌均匀; 4、压制颗粒将搅拌均匀的海泥、污泥通过压制颗粒设备压制成直径3-5毫米的 污泥颗粒。 5、调控炉温将炉内温度调控到1150摄氏度; 6、烧制按煤粉和污泥颗粒重量1 : 20的比例称取煤粉5公斤,通过进煤装置将 煤粉喷到炉内,同时,用机械传送装置把压制的污泥颗粒运送到炉内,在炉内烧制42分钟, 即成陶粒; 7、出炉将陶粒及煤粉燃烧产生的粉尘运送到炉外。
实施例3 : 1、选煤选用发热量5. 6千卡热量标准的煤;
2、研磨将煤研磨成100目粉末。 3 、配料按海泥、污泥重量比3 : 2的比例,称取海泥60公斤、污泥40公斤,混合 后搅拌均匀; 4、压制颗粒将搅拌均匀的海泥、污泥通过压制颗粒设备压制成直径3-5毫米的 污泥颗粒。 5、调控炉温将炉内温度调控到1200摄氏度; 6、烧制按煤粉和污泥颗粒重量1 : 25的比例称取煤粉4公斤,通过进煤装置将 煤粉喷到炉内,同时,用机械传送装置把压制的污泥颗粒运送到炉内,在炉内烧制45分钟, 即成陶粒; 7、出炉将陶粒及煤粉燃烧产生的粉尘运送到炉外。 以上过程可以将100公斤污泥烧制成建筑材料——陶粒,实现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
权利要求
一种利用污泥制作陶粒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选煤选用发热量4.8-5.6千卡热量标准的煤;研磨将煤研磨成80-100目粉末。配料按重量3∶2的比例配比海泥、污泥,混合后搅拌均匀;压制颗粒将搅拌均匀的海泥、污泥压制成直径3-5毫米的污泥颗粒。调控炉温将炉内温度调控到1100-1200摄氏度;烧制将煤粉和污泥颗粒按重量1∶15-1∶25的比例配比,通过进煤装置将煤粉喷到炉内,同时,用传送装置把压制的污泥颗粒运送到炉内,在炉内烧制。
全文摘要
一种利用污泥制作陶粒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选煤、研磨、配料、压制颗粒、调控炉温、烧制、出炉等过程。它解决了目前填埋方式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水剩余污泥,占用土地资源,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适应于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水剩余污泥及制作建筑材料陶粒使用。
文档编号C02F11/00GK101693630SQ20091022927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1日
发明者吴跃平 申请人:吴跃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