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与回用膜分离处理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0658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水处理与回用膜分离处理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技术,尤其涉及贵重金属回收、沉淀分离、废水回用工艺,具体为一种冶炼企业工业废水处理膜分离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废水中重金属离子通过发生化学反应出去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铁氧体共沉淀法、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和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法等。第二类是使废水中得重金属在不改变其化学形态的条件下进行吸附、浓缩、分离的方法,包括吸附、溶剂萃取、蒸发和凝固法、离子交换和膜分离等。第三类是借助微生物或植物的絮凝、吸收、积累、富集等作用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其中包括生物絮凝、生物化学法和植物生态修复等。对于上述的三个类别的方法,第一类对重金属的针对性很强,如果是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则效果减弱明显,而且, 容易造成重金属的二次污染;第二类的处理流程多比较繁琐麻烦;第三类的造价较高,而且处理的周期较长,在连续处理和大量处理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处理效果大幅下降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与回用膜分离处理工艺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废水处理与回用膜分离处理工艺技术,是采用“预沉淀+经纤维过滤器+超滤”的预处理和“纳滤+反渗透+混床”的膜分离工艺,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分离回收和处理的工艺,其具体流程如下。①除杂废水在隔油池进行除油净化后,进行沉淀处理,去除砂石等大颗粒杂物, 降低SS (水质中悬浮物含量)。②过滤采用纤维过滤器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及大于I μ m的颗粒,将大部分的细菌、藻类、胶体物质和微小的颗粒物质去除,再进行连续微滤,使出水的SDI值(污染指数, 代表了水中颗粒、胶体和其他能阻塞各种水净化设备的物体含量)小于5。所述纤维过滤器中纤维过滤介质具有耐强酸、强碱等特性。③膜分离出水经调节pH值至6. 5^7. 5后经高压泵提升到超滤、纳滤系统装置进行脱盐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纳滤膜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二价离子和一价离子的分离,截留二价离子的性能高于98%。经阳离子交换处理后,产水水质优于工业循环用水水质标准,可用于工业循环水系统或其它生产用水。④再交换将上步骤交换后的水经过中和处理后增加阳树脂交换系统进行处理, 再由泵提升到保安过滤器再进入反渗透、混床树脂交换处理,此时出水可以达到中、高压锅炉用水标准。⑤回收将上步骤处理后的出水导出以回收使用,将处理剩余的浓水集中收集处理,添加PAM (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絮凝,再将沉淀经厢式压滤机处理,产生的污泥外运或者回收。由于冶炼企业的工业废水成份复杂,主要污染物为Zn、Cd、Pb、As、Hg等有毒物质, 排放水质波动较大,如何减少废水与人体接触,杜绝废水外排将是工艺选择的重点。在本发明中,膜技术的应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废水回用率达759Γ80%,剩余废水输送回调节池再继续循环处理,金属离子最后主要以污泥形式进行外运或者回用,能够尽可能的减少重金属废水对环境影响的可能性。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预沉淀+经纤维过滤器+超滤”的预处理和“纳滤+反渗透+混床”的膜分离工艺,使处理过的废水能达到锅炉用水标准,设备化、电气化的控制有利于精确、安全地进行控制废水处理设备。在本发明中废水回用率达759Γ80%,能够尽可能的减少重金属废水对环境影响的可能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采用“预沉淀+经纤维过滤器+超滤”的预处理和“纳滤+反渗透+混床” 的膜分离工艺,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具体流程如下。①除杂含锌废水在隔油池进行除油净化后,进行沉淀处理,去除砂石等大颗粒杂物,降低SS (水质中悬浮物含量)。②过滤经过除杂步骤的出水在水质变化参数(具体参数由实验测定后确定,用超声波液位计来控制)稳定后,由提升泵抽送到纤维过滤器,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及大于I μ m 的颗粒,将大部分的细菌、藻类、胶体物质和微小的颗粒物质去除,再进行连续微滤,使出水的SDI值(污染指数,代表了水中颗粒、胶体和其他能阻塞各种水净化设备的物体含量)小于 5。所述纤维过滤器中纤维过滤介质具有耐强酸、强碱等特性。③膜分离由于超滤及纳滤对pH值要求较高,经pH调节池进行调节后方可后续工艺,调节pH值到7. O左右后经高压泵提升到超滤、纳滤系统装置进行脱盐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纳滤膜的主要特点是实现二价离子和一价离子的分离,截留二价离子的性能高于 98%。经阳离子交换处理后,产水水质优于工业循环用水水质标准,可用于工业循环水系统或其它生产用水。④再交换将上步骤交换后的水经过中和处理后增加阳树脂交换系统进行处理, 再由泵提升到保安过滤器再进入反渗透、混床树脂交换处理,此时出水可以达到中、高压锅炉用水标准。⑤回收将上步骤处理后的出水导出以回收使用,将处理剩余的浓水集中收集处理,添加PAM (聚丙烯酰胺)等高分子絮凝剂在污泥浓缩池进行絮凝沉淀,用污泥泵将沉淀输送至厢式压滤机进处理污泥压缩,形成污泥饼后外运或者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废水处理与回用膜分离处理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是采用“预沉淀+经纤维过滤器 +超滤”的预处理和“纳滤+反渗透+混床”的膜分离工艺,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流程如下①除杂废水在隔油池进行除油净化后,进行沉淀处理,去除砂石等大颗粒杂物,降低SS ;②过滤采用纤维过滤器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及大于Iμ m的颗粒,将大部分的细菌、 藻类、胶体物质和微小的颗粒物质去除,再进行连续微滤,使出水的SDI值小于5 ;③膜分离出水经调节PH值至6.5^7. 5后经高压泵提升到超滤、纳滤系统装置进行脱盐处理;④再交换将上步骤交换后的水经过中和处理后增加阳树脂交换系统进行处理,再由泵提升到保安过滤器再进入反渗透、混床树脂交换处理;⑤回收将上步骤处理后的出水导出以回收使用,将处理剩余的浓水集中收集处理,添加絮凝剂进行絮凝,再将沉淀经厢式压滤机处理,产生的污泥外运或者回收。
全文摘要
废水处理与回用膜分离处理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是采用“预沉淀+经纤维过滤器+超滤”的预处理和“纳滤+反渗透+混床”的膜分离工艺,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使处理过的废水能达到锅炉用水标准,设备化、电气化的控制有利于精确、安全地进行控制废水处理设备。在本发明中,膜技术的应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废水回用率达75%~80%,剩余废水输送回调节池再继续循环处理,金属离子最后主要以污泥形式进行外运或者回用,能够尽可能的减少重金属废水对环境影响的可能性。
文档编号C02F1/44GK102583831SQ2012100600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冯臻, 潘远东 申请人:广西宇达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