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深度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750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污泥深度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 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的一种新型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污泥产量增长趋势十分明显,未经处理的污泥含水率高达96%以上。污泥的成分很复杂,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与其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盐类,以及少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这些污泥目前主要是倾泻到近郊区的农村堆存、处置、使用、或是进行填埋,尚无安全稳定可靠的处置途径,存在着污泥二次污染的严重隐患及环境风险。常用的浓缩和脱水只能将污泥含水率由99%降至80%,而污泥含水率只有降至50%才能应用。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为热源用卧式离心脱水机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深度脱水处理,时污泥深度脱水过程在较低的经济成本下运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水效率高、节能显著、对环境保护好、简化处理工艺、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的一种新型污泥深度脱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离心脱水机和热源装置离心脱水机的结构为螺旋推进器和转鼓构成的卧式离心脱水结构,离心脱水机的转鼓处开设待处理污泥入口和分离后的清水出口,在离心脱水机螺旋推进器和转鼓的外围设置一圆筒形隔温壳体,在隔温壳体开设热源装置连接的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和出料口 ;产生热介质的热源装置采用太阳能集热板和锅炉,太阳能集热板通过太阳能循环管与换热器内的换热盘管连接至热介质进口。离心脱水机热介质进口与热源装置之间用蓄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脱水效率高、节能显著、对环境保护好、简化处理工艺、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的一种新型污泥深度脱水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应用,采用间接干化的办法进行污泥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左右,污泥有机物不易破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其中1、(卧式)离心脱水机;2、污泥入口 ;3、清水出口 ;4、热介质进口 ;5、出料口 ;
6、热介质出口 ;7、蓄水箱;8、换热器;9、太阳能集热板装置;10、常规能源供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0012]一种新型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离心脱水机和热源装置。离心脱水机的结构为卧式离心脱水机1,热介质供给方式采用太阳能集热装置)。产生热介质的热源装置采用太阳能集热板供给,太阳能集热板通过太阳能循环管与换热器内的换热盘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产生热介质的热源装置是锅炉。同时选用常规能源(锅炉)作为夜间或阴天时的供热系统。卧式离心脱水机与热源装置之间用蓄水箱连接。脱水机与热源装置之间用蓄水箱连接。蒸汽和导热油锅炉可以产生蒸汽、导热油等多种不同热源作为污泥深度脱水的热介质。稀污泥自污水处理厂浓缩池或消化池进入离心脱水机,在卧式离心脱水机I的转鼓处开设待处理污泥入口 2和分离后的清水出口 3,在离心机螺旋推进器和转鼓的外围设置一圆筒形隔温壳体,在壳体开设热介质进口 4、热介质出口 6和出料口 5。热源装置采用太阳能集热供给,太阳能集热板9通过太阳能循环管与换热器8内的换热盘管连接构成闭合回路。采用太阳能作为供热热源的同时,选用常规能源供热10(锅炉)作为夜间或阴天时的供热系统。脱水机与热源装置之间用蓄水箱7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离心脱水机和热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心脱水机的结构为螺旋推进器和转鼓构成的卧式离心脱水结构,离心脱水机的转鼓处开设待处理污泥入口和分离后的清水出口,在离心脱水机螺旋推进器和转鼓的外围设置一圆筒形隔温壳体,在隔温壳体开设热源装置连接的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和出料口 ;产生热介质的热源装置采用太阳能集热板和锅炉,太阳能集热板通过太阳能循环管与换热器内的换热盘管连接至热介质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心脱水机热介质进口与热源装置之间用蓄水箱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离心脱水机和热源装置,离心脱水机的结构为螺旋推进器和转鼓构成的卧式离心脱水结构,离心脱水机的转鼓处开设待处理污泥入口和分离后的清水出口,在离心脱水机螺旋推进器和转鼓的外围设置一圆筒形隔温壳体,在隔温壳体开设热源装置连接的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和出料口;产生热介质的热源装置采用太阳能集热板和锅炉,太阳能集热板通过太阳能循环管与换热器内的换热盘管连接至热介质进口。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应用,采用间接干化的办法进行污泥深度脱水至含水率50%左右,污泥有机物不易破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化、热利用率高、节约能源、环保、减少投入成本。
文档编号C02F11/12GK202625998SQ20122025503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
发明者朱士圣, 刘延军, 刘政艳 申请人: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