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湍流曝气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的新的曝气方法和新型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工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其目的就是通过污水与空气的接触,增加污水中的氧容量,满足好氧微生物的需氧量以及污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溶解氧即水、泥、气的充分混合,为微生物降解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和含磷化合物等。现在通用的曝气方法有鼓风曝气、机械曝气、以及深井曝气。在污水处理厂曝气充氧的电耗要占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70% 60%,高效省能的曝气设备的研制是当前污水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构造简单、占地面积小、曝气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的曝气方法和装置。提高曝气效率主要在于采取两方面的技术手段,一是增加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加曝气的时间(或路程)。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上述提高曝气效率的:本发明采用塔式结构,改变普通曝气池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塔体内固定有旋风轮,旋风轮是由数个固定在框架上倾斜的叶片组成,当空气经过时有效地改变空气的流速和流向。湍流曝气塔利用空气动力学风洞原理,使空气在曝气塔内部高速上升。高速上升气流和自上而下的污水在曝气塔内相遇,相遇后高速上升空气将污水击碎成为极小的水珠,液体、气体就会充分混合,呈现水乳交融状态,由于污水与空气接触面积加大,从而提高污水的溶氧率。如果空气在曝气塔内直线上升,虽然水、气由于接触面积大而增加溶氧率,但是由于接触时间短,对溶氧率就会有一定的妨碍,由于空气和污水接触时间短而达不到最好效果。其次改变空气流动的方向,使空气在曝气塔内旋转,通过机械装置使进入塔内的空气流动方向发生角度变化,沿着罐体进行旋转运动,延长了空气流动的路径,增加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溶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即提高了曝气效率。降低曝气过程中能源消耗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减少曝气过程中动力机械的使用。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减少曝气过程中动力机械的使用的:曝气塔内采用无动力的改变风向、风速的机械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是由于本发明采用塔式结构因此减少占地面积,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由于其空气动力元件不用维修,使用寿命长,减少运行成本。
附图为正视图[0012]I排污口 2进气口 3旋风轮4排气口 5污水进水口 6曝气塔体。
具体实施方案湍流曝气塔主要构造如图所示:I排污口 2进气口 3旋风轮4排气口 5污水进水口 6曝气塔体。组成方式:排污口 I在整个塔体的底部,用于排除经过充分曝气的污水。进气口 2在排污气口上方一侧,主要作用时补充新鲜空气。曝气塔体6连接在进气口上部呈圆柱体,其底部安装旋风轮3,旋风轮3是无动力加速风力和改变风向的机械装置,组成一级曝气设备。根据处理污水的需求可以串联多级。最上级的上面安装有污水进水口 5和排气口4以两级曝气为例,其工作流程为:启动引风机,将曝气塔体6内的空气从排气口 4抽出,此时空气将由进气口 2入第一级曝气塔体6内,补充曝气塔体6内被引出气体的空间,在空气上升流动经过第一级曝气塔体6下部旋风轮3时被强迫改变流动方向和流速,沿着曝气塔体6内壁做高速旋转上升运动,经第二级曝气塔体6内下部的旋风轮3进一步加速或者改变方向后进入第二级,强大旋转风力与由经污水泵抽取的污水经污水进水口 5进入的污水相向运动,污水在下降过程中与高速旋转上升的气体在曝气塔体6内发生接触,碰撞,气体将污水击碎,污水化成非常细小的水珠,极大地增加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由于空气的快速旋转,污水也在空气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并形成了湍流,延长气、液接触时间,此时污水将被被乳化,气、液将充分融合,空气中的氧气充分的溶于污水中,达到最大溶氧值。根据曝氧工艺的要求和现场实际需要,可以设置多级曝气设备,进入曝气塔体6的空气被多级旋风轮3多次加速、增加旋转力度、改变旋转方向,按照工艺要求延长曝气时间和路径。充分溶氧的污水将由排污口 I排入生物滤池,完成曝气过程。余气则从排气口 4排出,至气体净化装置,经净化后的气体,达标排放。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部装有一个或者数个能够改变风速、风向的旋风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装置,其特征为:旋风轮框架中安装有固定的、一个和数个倾斜倾斜角度不同叶片。
专利摘要湍流曝气塔采用塔式结构,改变普通曝气池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其内部的旋风轮是由数个固定在框架上倾斜的叶片组成,当空气经过时可以改变空气的流速和流向。工作时当高速旋转上升的气流和自上而下的污水在曝气塔内相遇时,空气将污水击碎成为极小的水珠,液体、气体充分混合,气、液接触面积增大,极大的提高污水的溶氧率。由于旋风轮还使气体流动发生角度变化,气体沿着内壁旋转上升,延长了空气流动的路径,增加了污水与空气的接触时间,由于上述两种功能,使被处理污水与空气作用呈现乳化状态,提高了曝气效率。旋风轮不消耗任何动力,节约了能源。结构简单不需要维护。节约运行成本。根据工艺要求可以多级串联使用。
文档编号C02F3/12GK202968240SQ20122040763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吕技选, 李爱和, 玉红 申请人:吕技选, 李爱和, 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