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发酵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有机工业废水污泥、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农作秸杆等有机固体废物产生量越来越多。有机固体废物中的高含水率和高有机质含量使其极易腐败发臭,另外还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和重金属,如不对其进行有效地处理处置,将会破坏环境,污染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有机固体废物发酵方式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基本上分敞开式和封闭式发酵两大类,敞开式发酵是一种古老的发酵技术,分为堆式和仓式两种形式。关于敞开式发酵,我们查到如下公开文献:1.申请号:00253853.9,实用新型名称:深池固体发酵高效翻倒装置,摘要:一种深池固体发酵高效翻倒装置包括一个盛着发酵物料的池体,池上有架在导轨上的桥形纵向行走机构、架在纵向行走机构上的横向行走小车,在横向行走小车上置有垂直提料机构和水平输料机构,由电控部分控制控制运动,其垂直提料机构是斗提机,其水平输料机构是皮带机或螺旋输送机,其水平输料机构前端设有轴流风机冷却机构。该装置可提高堆肥的质量和均匀性,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废料发酵实现工厂化、自动化、规模化。2.申请号:200910195541.3,发明名称:新型间歇动态快速高温好氧发酵仓,摘要:该发酵仓罩壳上部中央位置底部设有废气收集装置,废气收集装置下部设有有机固体废弃物均布装置,所述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均布装置由一个设置在罩壳内腔左侧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斜向上的输送装置和一个位于该输送装置右侧端口正下方的摆动溜槽相对应构成,所述的摆动溜槽的下部设有发酵仓,发酵仓的下部设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的下部设有螺杆出料装置,螺杆出料装置把完成发酵的物料从发酵仓右侧面的出口挤出。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占地面的小,机械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发酵效率高、效果好,只要供风不断,发酵仓内始终保证一个适宜菌群生长的温度,提高发酵速度。但敞开式发酵占地面积大,极易产生废气、废水、废渣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具有很大不可控性。现有的封闭式发酵是将需要发酵的物料放入密闭的容器内,在容器底部留有通气空间,也有将通气设施事先预埋好,或在发酵物料内钻孔等方法进行发酵,期间要对物料进行数次搅拌或者向发酵料内压入空气。关于封闭式发酵,我们查到如下公开文献:1.申请号:01270618.3,实用新型名称:固体有机废物好氧发酵装置,摘要:一种固体有机废物好氧发酵装置,包括:利用皮带进行物料分层和皮带的运动来实现物料的传递,所述物料分层,则根据固体有机物料发酵时间作为分层的依据,利用皮带承受物料和分层,所述物料传递,则通过动力滚筒和改向滚筒的运动控制皮带的均匀移动,确保各层物料的相互传递。这种装置可以对有机质成分含量高(40%-80%以上)的固体废物进行好氧发酵处理后变成有机肥。[0009]2.申请号:201120302973.2,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好氧发酵室,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好氧发酵室,包括位于下部的池体及位于池体上方的挡雨透光顶棚,所述的池体内设置有向待发酵物供氧的供氧通路。供氧通路包括铺设在池体底部的管路,管路与气源相连,管路上有出气口,并在管路上铺设碎石子。供氧通路出来的空气与池体内堆放的发酵物充分接触,为发酵物的发酵提供氧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现有固体发酵设备对发酵量大、发酵周期长的固体发酵物存在处理量不足、经济效益低的问题。3.申请号:201120348046.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城市生活垃圾好氧发酵改进装置,摘要:包括进料驱动装置结构、排料驱动装置结构、喷淋泵机构、过滤材料、排水进气阀结构、搅拌器结构、排料管、进料管,好氧降解装置的主体是空腔结构的降解罐,降解罐内的空腔结构上、中、下部被分为储气室、降解室、储液室三个部分,降解罐的顶端连接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驱动装置,降解罐的顶部还设有排气泄压管和催化剂添加管,降解罐低端设排水进气阀,排水进气阀另一端连接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排料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降解效率更高、结构更合理、分布更均、占地面积更小的优点。4.申请号:201120494797.7,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筒仓式生物固体好氧发酵反应器,摘要:包括直立的圆筒状的筒仓、用于向筒仓内添加物料的布料器、曝气管、鼓风机、排风机和用于出料的出料机。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发酵周期短等优点。5.申请号:200810230643.X,发明名称:斜体式气流脉动固体发酵反应组合仓,摘要:包括无菌供风系统、刮板提升系统、密封螺旋传导系统、接种补料系统、自动检测系统、电脑控制系统、无菌空气过滤系统,发酵反应组合仓由一个物料汽爆系统和一个螯合反应仓及至少一组的发酵仓构成,发酵仓的仓体为独立密闭式结构,仓体成25° -75。角倾斜设置,斜舱内壁设有脉动式输送机及布风和送风系统,在仓体的顶部设有螺旋输送机及整流板,发酵仓的仓底设有反V型通风板,发酵仓的顶部四角设有喷入菌液的接种喷头。优点是:斜体式仓体,便于物料提升;每个仓体都是独立体系,易于控制杂菌;生产效率高、能耗小、适于将秸杆、杂柏、各种农副产品辅料制成微生物菌剂或生物蛋白饲料。6.申请号:200420118492.6,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大容量固体生物发酵塔,摘要:它由发酵塔、发酵室、搅龙翻抛机、布料传送系统、空气输送与尾气处理系统等组成。其特征是:提供一种大容量固体生物发酵塔,其结构简单巧妙,发酵效率高,能耗低,容量大,占地面积小,操作容易,维修方便,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其封闭式发酵技术缺陷表现在以下方面:1、土地利用率低,目前封闭发酵容器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发酵产量受场地因素制约很大;2、如果是多层容器发酵,则设备投入成本很高;3、发酵过程中要求不断进行通气或搅拌,费工耗能,发酵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发酵成本低、环境污染小、能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无论多大生产规模,发酵过程只需一人操作就可完成,整个发酵过程中无需人工搅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是由至少一个发酵单元组成,所述发酵单元包括承重装置、发酵装置、检测装置和温湿调控装置,承重装置内设有发酵装置,发酵装置内设有检测装置,温湿调控装置设于承重装置底部壁上,其所述承重装置顶部设有固定装置I和固定装置II ;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袋、牵引带、中轴管、升降器和通气装置;所述通气装置设于发酵袋内,发酵袋内部中心设有中轴管;所述中轴管顶部与固定装置II连接,中轴管内设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上端与固定装置II连接;所述发酵袋上下开口,发酵袋上袋口与固定装置I连接;所述牵引带一端与发酵袋外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升降器下端连接。以上所述通气装置为管式通气装置、板式通气装置、充气模型通气装置和叠袋式通气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以上所述管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根设于发酵袋内部的通气管组成,通气管内部中空,管壁设为透气结构。其上端与固定装置II连接,下端与发酵袋收拢时的底部齐平。以上所述板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块设于发酵袋内部的通气板构成,所述通气板由两块平行的薄膜构成,两块薄膜间设有空隙,空隙间设有透气结构;所述通气板上端与固定装置II连接,下端与发酵袋收拢时的底部齐平。以上所述通气板下端设有装有透气材料的软袋。以上所述叠袋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个设在发酵袋内侧的透气薄膜袋自外而内层层套叠构成,所述透气薄膜袋设为能够透气、承重和底部可开合的双层膜结构和/或单层膜结构,所述透气薄膜袋上下开口,上袋口与固定装置II连接,下袋口与牵引带一端连接,牵引带另一端与升降器下端连接。以上所述充气模型通气装置由至少一根设于发酵袋内部的管或至少一块设于发酵袋内部的板组成,该模型内部中空,其壁设为不透气的全封闭膜状结构,模型上端与固定装置II连接,并有空气压缩机连于模型内,下端长度超过发酵袋收拢时的底部。以上所述承重装置为承重罐或承重架。以上所述承重罐的罐壁设为单层或双层结构。在上述双层结构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温度的液体。以上所述承重架为圆柱形结构或立方体结构。以上所述检测装置由测温仪和测湿仪组成,测温仪和测湿仪均设于通气装置之间。以上所述中轴管设为内部中空,管壁设为透气结构,中轴管长度和管径根据发酵量多少而定。以上所述牵引带设为能够牵引和承重的带状结构。以上所述发酵袋上下贯通,为能够透气、承重和底部可开合的薄膜结构;所述发酵袋的长度为袋口半径的I倍以上。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处理有各种农作秸杆(油菜杆、玉米杆、稻草、玉米、豆杆、花生杆、甘蔗杆、木薯杆等)、菜叶、果皮、食物残渣、酒糟、禽畜粪便、淀粉厂废渣、糖厂滤泥、污水厂污泥等。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酵袋,由具有一定耐酸、耐碱、耐温度(40°C以上)的材料制成,可采用软型材料例如膜状材料中的PPC塑料编织薄膜、不锈钢丝以及其他复合型材料编织的网等。其主要作用是盛料,具有透气、承重和底部开合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牵引带对发酵袋起牵引和承重作用,牵引带数量、宽度、厚度以及带间距可根据发酵袋大小来决定。牵引带与发酵袋的连接有多种方式,当发酵袋强度不足以承载发酵物料时,牵引带一端可从发酵袋下袋口延长到上袋口,连同上袋口 一起与固定装置II连接(连接方法可多样);当发酵袋强度足以承载发酵物料时,牵引带一端可固定在发酵袋下袋口或下袋口以上任何部位。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器,它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控制发酵袋下袋口开合的动力,二是承重。当升降器工作时,可通过牵引带将发酵袋下袋口打开或关闭。本实用新型的中轴管内部中空,管壁具有透气性,其具有两个作用,一是通气,二是保护牵引带和升降器;其长度和管径可根据发酵量的多少确定。本实用新型的通气装置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通气,一种是自然通气法,一种人工通气法,可根据发酵量多少与发酵时间长短的需要,分别采取任意一种方法或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两种通气方法通过同一套通气装置进行工作,运用时可将空气压缩机与通气装置连接。当空气压缩机不工作时为自然通气发酵;当需要进行人工通气时打开空气压缩机,通过通气装置将空气注入发酵物料中。
本实用新型的测温仪和测湿仪是分别安装在发酵袋内通气装置之间的数字仪器,其检测数据可在操控台上显示出来,可即时监测发酵袋内部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本实用新型的温湿调控装置可以对发酵袋内物料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本实用新型的温湿调控装置为鼓风机、风扇等。本实用新型单个发酵单元的工作原理是:当发酵袋需要盛装物料时,升降器通过牵引带将发酵袋下袋口一起沿中轴线向内然后向上提升进入中轴管下端口,这样,发酵袋底部封闭完成,向上提升的距离可根据发酵袋下袋口边沿所有部分与中轴管下端口刚好形成封闭状态为准。这样,发酵物料可从发酵袋上袋口被装入袋中进行发酵;当需要出料的时候,升降器下降,牵引带下移,发酵袋下袋口会被发酵物料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下挤而张开,物料即可以通过牵引带之间的空隙自由落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 土地使用率高,本实用新型可同时用多个发酵单元上下叠加进行发酵,可以高达几十米;(2)本实用新型发酵过程中无需人工搅拌,整个发酵系统完全使用电控线路来操作,既可使单个升降器独立运行,也可使所有升降器同时运行,所有操作都集中在一个总控室内进行,并由一人控制完成;(3)本发酵装置性价比合理,物料发酵成本低;(4)整个发酵过程无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对环境无污染;(5)可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无论生产规模多大,发酵过程只需一人操作就可完成。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发酵单元的结构示意I发酵单元的剖视I发酵单元的俯视I发酵单元未盛装物料的A-A剖视图;I发酵单元盛装物料的A-A剖视2发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5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承重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方形承重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式通气装置;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式通气装置I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式通气装置II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叠袋式通气装置I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叠袋式通气装置II ;图14为本实用新型3个发酵单元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发酵单元未盛装物料时应用于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发酵单元盛装物料时应用于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承重装置,2-测温仪,3-测湿仪,4-中轴管,5-通气装置,6-发酵袋,7-中轴线,8-升降器,9-固定装置I,10-固定装置II,11-通气间隙,12-夹层,13-汇集处,14-温湿调控装置,15-牵引带,16-双层膜结构,17-单层膜结构,18-软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不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f图5所示,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是由一个发酵单元构成,发酵单元包括承重装置1、发酵装置、检测装置和温湿调控装置14,承重装置I为双层结构承重罐,承重装置I内设有发酵装置,发酵装置内设有检测装置,温湿调控装置14设于承重装置I底部壁上,承重装置I顶部设有固定装置I 9和固定装置II 10,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袋6、牵引带15、中轴管4、升降器8和通气装置5,通气装置5设于发酵袋6内,发酵袋6设为能够透气、承重和底部可开合的薄膜结构,发酵袋6的长度为袋口半径的I倍以上,发酵袋6内部中心设有中轴管4,中轴管4管壁设为透气结构,中轴管4长度和管径根据发酵量多少而定,中轴管4顶部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中轴管4内设有升降器8,升降器8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发酵袋6上下开口,发酵袋6上袋口与固定装置I 9连接,下袋口由牵引带15一端从外向内收拢,牵引带15另一端汇集后穿过中轴管下端口与升降器8下端连接。通气装置5为管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根设在发酵袋6内部的通气管组成,通气管内部中空,管壁设为透气结构,其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下端与发酵袋6收拢时的底部齐平;检测装置由测温仪2和测湿仪3组成,测温仪2和测湿仪3均设于发酵袋6内的通气装置5之间。其工作过程如下:进料时,升降器8通过牵引带15将发酵袋6下袋口一起沿中轴线7向内然后向上提升进入中轴管4下端口,这样,发酵袋6底部封闭完成,向上提升的距离可根据发酵袋6下袋口边沿所有部分与中轴管4下端口刚好形成封闭状态为准。发酵物料从发酵单元顶部装入,装满发酵袋6后进行发酵,发酵当中通过测温仪2和测湿仪3可监测发酵袋6内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温湿调控装置14可以调节发酵袋6内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改变夹层12内液体的温度,能调节发酵袋6内的温度。出料时,升降器8下降,牵引带15汇集处下移,发酵袋6下袋口会被发酵物料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下挤而张开,发酵物料即可以通过牵引带之间的空隙自由落下进入发酵系统底部的回收槽中。实施例2:如图14、图15所示,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是由两个发酵单元上下叠加构成,每个发酵单元包括承重装置1、发酵装置、检测装置和温湿调控装置14,承重装置I为单层结构承重罐,承重装置I内设有发酵装置,发酵装置内设有检测装置,温湿调控装置14设于承重装置I底部壁上,承重装置I顶部设有固定装置II 10,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袋6、牵引带15、中轴管4、升降器8和通气装置5,通气装置5设于发酵袋6内,发酵袋6设为能够透气、承重和底部可开合的薄膜,发酵袋6的长度为袋口半径的I倍以上,发酵袋6内部中心设有中轴管4,中轴管4内部中空,管壁设为透气结构,中轴管4长度和管径根据发酵量多少而定,中轴管4顶部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中轴管4内设有升降器8,升降器8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发酵袋6上下开口,发酵袋6上袋口与固定装置I 9连接,下袋口由牵引带15 —端从外向内收拢,牵引带15另一端汇集后穿过中轴管下端口与升降器8下端连接。检测装置由测温仪2和测湿仪3组成,测温仪2和测湿仪3均设于发酵袋6内的通气装置5之间。其工作过程如下:进料时,两个发酵单元的升降器8通过牵引带15将发酵袋6下袋口一起沿中轴线7向内然后向上提升进入中轴管4下端口,这样,发酵袋6底部封闭完成,向上提升的距离可根据发酵袋6下袋口边沿所有部分与中轴管4下端口刚好形成封闭状态为准。发酵物料从上一个发酵单元顶部装入,装满发酵袋6后进行发酵;发酵当中通过测温仪2和测湿仪3可监测发酵袋6内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温湿调控装置14可以调节发酵袋6内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改变夹层12内液体的温度,能调节发酵袋6内的温度。出料时,控制上一个发酵单元的升降器8下降,牵引带15汇集处下移,发酵袋6下袋口会被发酵物料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下挤而张开,发酵物料通过牵引带之间的空隙自由落下进入下一个发酵单元;下一个发酵单元与上一个发酵单元的工作原理相同,物料经过足够时间发酵后,升降器8下降,牵引带15汇集处下移,发酵袋6下袋口会被发酵物料自身重量产生的重力下挤而张开,发酵物料即可以通过牵引带之间的空隙自由落下到发酵装置底部的回收槽中。实施例3:如图4、图5、图7和图12所不,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是由3个发酵单元自上而下叠加组合而成,承重装置I为单层结构承重罐。其通气装置为板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块设在发酵袋6内部的通气板组成,通气板由两块平行的薄膜和设在薄膜间的褶皱板组成,其厚度为3cnT5Cm;所述通气板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下端与发酵袋6收拢时的底部齐平。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实施例4:如图图5、图13和图16所不,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是由3个发酵单元自上而下叠加而成。通气装置5为板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块设在发酵袋6内部的通气板组成,通气板由两块平行的薄膜和设在薄膜间的褶皱板组成,其厚度为3cnT5Cm;所述通气板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通气板下端设有软袋18,软袋18内设有若干颗粒状透气结构,软袋18底部与发酵袋6收拢时的底部齐平。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实施例5:如图f图5,图10、图11和图14所示,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是由3个发酵单元自上而下叠加而成。通气装置5为充气模型通气装置,由至少一根设于发酵袋6内部的管或至少一块设于发酵袋6内部的板组成,该模型内部中空,其壁设为不透气的全封闭膜状结构,模型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并有空气压缩机连于模型内,下端长度超过发酵袋6收拢时的底部。该通气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装料前,用空气压缩机对模型通气装置进行充气,装完物料后一定时间将模型内气体排出,模型收缩,物料中形成自然的通气系统。本实施例的其它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实施例6:如图图5、图8和图14所不,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是由4个发酵单元自上而下叠加而成,承重装置I为圆柱形承重架。通气装置5为叠袋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个设在发酵袋6内部的透气薄膜袋自外而内层层套叠构成,所述透气薄膜袋设为透气、承重的双层膜结构16或单层膜结构17,所述透气薄膜袋上下开口,上袋口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下袋口与牵引带15 —端连接,所述牵引带15另一端与升降器8下端连接。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实施例7:如图图5、图9和图15所不,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是由5个发酵单元上下叠加而成,承重装置I为框架结构承重架。通气装置5为叠袋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个设在发酵袋6内侧的透气薄膜袋自外而内层层套叠构成,透气薄膜袋设为透气、承重的双层膜结构16或单层膜结构17,透气薄膜袋上下开口,上袋口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下袋口与牵引带15—端连接,牵引带15另一端汇集后与升降器8下端连接。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实施例8:如图15、16所示,将本实用新型同无孔发酵罐结合的发酵系统,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发酵罐内部中心设有中轴管4,中轴管4内部中空,管壁设为透气结构,中轴管4长度和管径根据发酵量多少而定,中轴管4顶部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中轴管4内设有升降器8,升降器8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发酵袋6上下开口,发酵袋6上袋口与发酵罐底部的固定装置I 9连接,下袋口由牵引带15从外向内收拢,牵引带15汇集后穿过中轴管下端口与升降器8下端连接。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
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是由至少一个发酵单元组成,所述发酵单元包括承重装置(I)、发酵装置、检测装置和温湿调控装置(14),承重装置(I)内设有发酵装置,发酵装置内设有检测装置,温湿调控装置(14)设于承重装置(I)底部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装置(I)顶部设有固定装置I (9)和固定装置II (10);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袋(6)、牵引带(15)、中轴管(4)、升降器(8)和通气装置(5);所述通气装置(5)设于发酵袋(6)内,发酵袋(6)内部中心设有中轴管(4);所述中轴管(4)顶部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中轴管(4)内设有升降器(8);所述升降器(8)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所述发酵袋(6)上下开口,发酵袋(6)上袋口与固定装置I (9)连接;所述牵引带(15)—端与发酵袋(6)外表面连接,另一端与升降器(8)下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装置(5)为管式通气装置、板式通气装置、充气模型通气装置和叠袋式通气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根设于发酵袋(6)内部的通气管组成,通气管内部中空,管壁设为透气结构,其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下端与发酵袋(6)收拢时的底部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块设于发酵袋(6)内部的通气板构成,所述通气板由两块平行的薄膜构成,两块薄膜间设有空隙,空隙间设有透气结构;所述通气板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下端与发酵袋(6)收拢时的底部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板下端设有装有透气材料的软袋(1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模型通气装置由至少一根设于发酵袋(6)内部的管或至少一块设于发酵袋(6)内部的板组成,该模型内部中空,其壁设为不透气的全封闭膜状结构,模型上端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并有空气压缩机连于模型内,下端长度超过发酵袋(6)收拢时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叠袋式通气装置由至少一个设在发酵袋(6)内侧的透气薄膜袋自外而内层层套叠构成,所述透气薄膜袋设为能够透气、承重和底部可开合的双层膜结构(16)和/或单层膜结构(17),所述透气薄膜袋上下开口,上袋口与固定装置II (10)连接,下袋口与牵引带(15)—端连接,牵引带(15)另一端与升降器(8)下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装置(I)为承重罐或承重架;所述承重罐的罐壁设为单层或双层结构;在所述双层结构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温度的液体;所述承重架为圆柱形结构或立方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由测温仪(2)和测湿仪(3)组成,测温仪(2)和测湿仪(3)均设于通气装置(5)之间;所述中轴管(4)设为内部中空,管壁设为透气结构,中轴管(4)长度和管径根据发酵量多少而定;所述牵引带(15)为能够牵引和承重的带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袋(6)上下贯通,为能够透气、 承重和底部可开合的薄膜结构;所述发酵袋(6)的长度为袋口半径的I倍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发酵系统,是由至少一个发酵单元组成,所述发酵单元包括承重装置(1)、发酵装置、检测装置和温湿调控装置(14),承重装置(1)内设有发酵装置,发酵装置内设有检测装置,温湿调控装置(14)设于承重装置(1)底部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装置(1)顶部设有固定装置Ⅰ(9)和固定装置Ⅱ(10);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袋(6)、牵引带(15)、中轴管(4)、升降器(8)和通气装置(5)。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发酵成本低、环境污染小、能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无论多大生产规模,发酵过程只需一人操作就可完成,整个发酵过程中无需人工搅拌。
文档编号B09B3/00GK203018433SQ20122055693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7日
发明者何曙光, 何查霖, 何适 申请人:广西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