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特征在于该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包括聚环氧琥珀酸、示踪型阻垢分散剂、有机羧酸、锌盐、咪唑啉类、唑类、水组分;所述组分经搅拌混合、过滤制备而成。本发明的示踪型缓蚀阻垢剂具有缓蚀协同效应、用量低、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环境友好的优点,特别是示踪阻垢分散剂的引入,不仅有明显协同效应,还可通过荧光值的检测,实现在线检测药剂含量,解决了一般无磷药剂无法检测或检测困难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业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无磷、无氮、可生物降解,并且能够实现在线监测和自动加药的缓蚀阻垢剂。
【背景技术】
[0002]工业冷却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无机盐沉积,腐蚀及菌藻滋生等问题,造成换热设备效率下降、堵塞以及腐蚀穿孔等严重后果,为工业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采用适当的缓蚀阻垢剂及配套水处理剂,可以降低设备和管道内金属材料的腐蚀、结垢、菌藻滋生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把腐蚀造成的能源和资源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0003]中国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一直在不断完善,配方化学品由初期的磷系、钥系、硅系逐步发展为以磷系配方为主体的冷却水处理技术多元复合药剂,因其优良性价比,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因磷是菌藻繁殖的原料,磷系缓蚀剂充当了水中细菌和藻类的营养成分,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在循环过程中,含磷废水又随排污系统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导致自然环境恶化,造成生物的死亡和生态环境的二次污染,故需用无磷、可生物降解的水处理剂来取代。
[0004]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绿色化学的概念促使人们开发一些环境友好的水处理剂。无磷缓蚀阻垢剂以其优异的缓蚀、阻垢性和良好的环保性,越来越受到水处理行业的重视,成为国内外具有发展前途和竞争力的研究领域和21世纪的发展方向。
[0005]现在无磷水处理剂多 为羧酸类水处理剂,如聚丙烯酸、聚环氧琥珀酸,单独使用此类水处理剂缓蚀性能一般。在复合配方中,除上述物质,还包括了聚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或钨酸盐、硼酸盐等其他组分,配方复杂,一些组分之间还存在一定阈值效应。此外,无磷水处理剂一大缺点是由于其结构中不含磷从而无法用常规的钥酸铵分光光度法检测,进而无法对水处理剂的浓度进行在线检测和实现自动给药。荧光标识物由于其结构分子中含有荧光基团,可通过对荧光标识的物质的测定,十分迅速和便捷的获得其在体系内的药剂浓度,从而实现对系统准确的检测和药剂控制。
[0006]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荧光示踪、可广泛适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无磷水处理剂,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将阴极与阳极缓蚀剂、吸附型与沉积型缓蚀剂进行组合,通过各组分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降低各组分的用量,并通过示踪型阻垢分散剂的使用,解决了无磷水处理剂无法检测或检测困难的问题,保证了无磷水处理剂的精确使用,避免了一些组分间存在的阈值效应,实现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无磷水处理剂的精准投加,确保了良好的水处理效果。[0008]本发明为ー种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干:包括緑色缓蚀阻垢剂、示踪型阻垢分散剂、螯合稳定剂、缓蚀增效剂、缓蚀杀菌剂、溶剂混合制备;由下述组份混合而成:1)聚环氧琥珀酸、2)示踪型阻垢分散剂、3)有机羧酸、4)锌盐、5)咪唑啉类、6)唑类、7)水,各组份所占质量百分比为:
[0009]
【权利要求】
1.一种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绿色缓蚀阻垢剂、示踪型阻垢分散剂、螯合稳定剂、缓蚀增效剂、缓蚀杀菌剂、溶剂混合制备;由下述组份混合而成:1)聚环氧琥珀酸、2)示踪型阻垢分散剂、3)有机羧酸、4)锌盐、5)咪唑啉类、6)唑类、7)水,各组份所占质量百分比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环氧琥珀酸聚合度n为4~2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每吨循环冷却水中加入50~400克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示踪型无磷缓蚀阻垢剂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能够通过检测水体荧光值,在线检测无磷缓蚀阻垢剂浓度,便于水体中药剂含量的监测 与水质控制。
【文档编号】C02F5/08GK103523935SQ201310504613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吴新国, 王乃琳, 姜宝安, 马景辉, 刘佳节, 顿士超, 潘冠英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