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666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它包括种植器及污水供给管道,所述污水供给管道与所述种植器连通;所述种植器包括蓄水容器及可种植生态植物的种植盆,所述蓄水容器顶部具有一敞口,所述种植盆安置于所述蓄水容器的敞口上;所述种植盆底部设有与所述蓄水容器相通的漏水孔,所述蓄水容器下部具有一可将其内部水排出的排出口。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可安装于不同地方、场地,例如大型建筑物楼顶,家庭阳台、河岸、池塘、公园等地方,可以种植蔬菜、花卉、还能养鱼等,利用植物实现生活污水的良好净化,避免了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完全符合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的时代主题;同时,还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专利说明】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说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会享受生活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无法估量,尤其是人们生活所产生的污染,例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如专家评估,中国有五分之一的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同时,水污染使大小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受到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同时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藉此,作为我们现代人要反思,更要爱护。
[0003]深圳市2013年6月15日,国际低碳会议,7月20日贵阳国际论坛年会,习近平主席在论坛贺电中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循环及低碳发展的主题思想。由此可知,围绕环境保护的主题时刻在强调,但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案始终未找到,无法落到实处。
[0004]如前所述,人们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甚是严重,例如生活污水,每天大量的生活污水未处理直接排出,或经过简单的过滤后排出,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河流及土壤造成污染和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净化效果良好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它包括种植器及污水供给管道,所述污水供给管道与所述种植器连通;
[0007]所述种植器包括蓄水容器及可种植生态植物的种植盆,所述蓄水容器顶部具有一敞口,所述种植盆安置于所述蓄水容器的敞口上;
[0008]所述种植盆底部设有与所述蓄水容器相通的漏水孔,所述蓄水容器下部具有一可将其内部水排出的排出口。
[0009]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10]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孔内设有弹性堵塞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孔呈自上至下逐渐缩小的渐缩型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漏水孔呈自上至下先缩小后增大的收腰型结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污水供给管道与所述蓄水容器的上部或种植盆连通,所述排出口上罩设一防护网。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次净化器,所述二次净化器包括一净水容器,所述净水容器的下部具有一二次进水口,上部具有一二次出水口,其中,所述二次进水口与所述蓄水容器的排出口连通,所述净水容器中设有反渗透净化层,所述反渗透净化层至少包括砂石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净化层还包括泥土层,所述泥土层位于砂石层的上方。[0016]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种植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依次串联连通。
[0017]进一步的,相邻两种植器之间连接有一所述二次净化器。
[0018]进一步的,相邻两种植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可安装于不同地方、场地,例如大型建筑物楼顶,家庭阳台、河岸、池塘、公园等地方,有一定空间的地方都可以安装,可以种植蔬菜、花卉、还能养鱼等,利用植物进行污水的净化,首先,通过种植盆中的植物对污水中富养成分及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达到初级净化作用,其次,还可进一步通过二次净化器,利用砂石及泥土进行反渗透,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再次,还可利用多个种植器依次串联连通,通过多个种植器进行逐步多次反复净化,最终从最后一个种植器排出的水即可成为干净的净化水,实现生活污水的良好净化,避免了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同时,净化后的水可进行二次利用,完全符合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的时代主题;其二、种植盆内可种植各种不同生态植物,例如美人蕉、梭鱼草、黄菖蒲、慈姑、芦荟等等,而蓄水容器内还可养鱼等水生物,植物充分吸收污水内的富养成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这些植物及鱼类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在污水净化的同时,该净化装置还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种植盆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种植盆底部带有弹性堵塞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种植盆底部漏水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种植盆底部漏水孔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横向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竖向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蓄水容器10 ;排出口 101 ;防护网102 ;种植盆11 ;漏水孔111 ;弹性堵塞件112 ;污水供给管道21 ;净水容器30 ;砂石层31 ;石头层311 ;沙子层312 ;泥土层32 ;开关阀40 ;循环系统50。
[002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它包括种植器及污水供给管道21,所述污水供给管道21 —端与所述种植器连通,另一端与污水储集箱或污水源直接连接,如此,污水可直接排出至种植器中。
[0032]具体的,种植器包括蓄水容器10及种植盆11,所述蓄水容器10用于存储污水储集箱或污水源排出的污水,该蓄水容器10顶部具有一敞口,所述种植盆11安置于所述蓄水容器10的敞口上;而种植盆11则用以种植生态植物,例如美人蕉、梭鱼草、黄菖蒲、慈姑、芦荟等等,还可以种植蔬菜等,该种植盆11底部设有与所述蓄水容器10相通的漏水孔111,如此,一方面,当种植盆11内有积水时,其内部的水可通过漏水孔111渗漏至下方的种植盆11中,另一方面,种植盆11中的植物,其根部可穿过漏水孔111向下生长,并延伸至蓄水容器10内,尤其时,水生植物根部直接穿过漏水孔111浸泡在蓄水容器10中,利用植物对水中的富养成分及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此外,所述蓄水容器10下部具有一可将其内部水排出的排出口 101,净水后的水可由该排出口 101排出,为了避免植物根部生长过程中,延伸至排出口 101而导致排出口 101堵塞,于所述排出口 101上罩设一防护网102,如此,可避免植物根部堵塞上述排出口 101。
[0033]为了避免种植盆11内的泥土等漏至其下方的蓄水容器10,于所述漏水孔111内设有弹性堵塞件112,该弹性堵塞件112 —方面可堵住该漏水孔111,避免泥土渗漏,另一方面,由于其具有弹性,当种植盆11内植物根部生长过程中,可沿漏水孔111侧壁向下生长,生长时可挤压该弹性堵塞件112,使其变形,最快即可从变形后形成的缝隙中延伸生长至下方的蓄水容器10中。较佳的,该弹性堵塞件112可采用如EVA、硅胶、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
[0034]漏水孔111可设计成不同形状,作为较佳实施方式,该漏水孔111呈自上至下逐渐缩小的渐缩型结构(如图4),或者自上至下先缩小后增大的收腰型结构(入图5),如此,漏水孔111侧壁成弧形面,该弧形面可起到引导作用,有利于植物根部顺着弧形面向下生长,并挤压弹性堵塞件112进入下方的蓄水容器10。
[003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污水供给管道21可以与所述蓄水容器10的上部连通,或与种植盆11连通,一般的,在生活污水中没有过多残余物(菜叶、米粒或其他杂物)时,可采用将污水供给管道21与蓄水容器10连接方式,直接将污水排入蓄水容器10,而当有过多残余物时,可采用将污水供给管道21与种植盆11连接方式,污水排入种植盆11中,将残余物通过种植盆11过滤,残余物由种植盆11中的泥土腐化并通过植物吸收利用,而污水过滤后再漏至下方的蓄水容器10。
[0036]此外,在通过一个种植器净化后的水质达不到一定标准时,可进行连续净化,因此,本实施例的净化装置,所述种植器可以设置成多个,多个所述种植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依次串联连通,较佳的,相邻两种植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40 ;如此,通过多个种植器进行连续多次进化,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0037]由于不同植物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不同,因此,每个种植盆11中种植的生态植物可以采用不一的植物,例如,第一个种植盆11中种植的植物主要用于吸收磷,第二个种植盆11中种植的植物主要用于吸收镉,依次类推,利用不同植物除去不同有害物质,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
[0038]当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水,还可通过循环系统50送入该净化装置进行再次循环净化。
[0039]实施例二
[0040]本实施例提供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经过种植盆11中植物吸收净化后的水,可能还含有可微小的颗粒等杂质,因此,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二次净化器,所述二次净化器包括一净水容器30,所述净水容器30的下部具有一二次进水口,上部具有一二次出水口,其中,所述二次进水口与所述蓄水容器10的排出口 101连通,所述净水容器30中设有反渗透净化层,所述反渗透净化层至少包括砂石层31,该砂石层31可采用砂石混合,也可采用下部石头层311上部沙子层312组合,此外,还可以包括泥土层32等,所述泥土层32位于砂石层31的上方。如此,进过种植器初步进化后的水,进入至净水容器30中,并穿过砂石层31及泥土层32后由二次出水口排出,在经过砂石层31及泥土层32时,利用反渗透方式,将水中的微小颗粒杂质等去掉,达到二次净化。
[0041]同样,在通过一个种植器及一个二次净化器净化后的水质达不到一定标准时,可进行连续净化,因此,本实施例的净化装置,所述种植器可以设置成多个,多个所述种植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依次串联连通,同时,相邻两种植器之间连接有一所述二次净化器,较佳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40 ;如此,通过多个种植器及二次净化器进行连续多次进化,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00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可安装于不同地方、场地,例如大型建筑物楼顶,家庭阳台、河岸、池塘、公园等地方,有一定空间的地方都可以安装,安装时,可以水平安装,也可以竖向依次安装。
[0043]例如,如图6所示,为水平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多个种植器及二次净化器依次水平放置,并串联连通;如图7所示,为竖向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安装于不同楼层的阳台等位置,多个种植器及二次净化器依次分别放置于不同楼层的阳台。
[00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可安装于不同地方、场地,例如大型建筑物楼顶,家庭阳台、河岸、池塘、公园等地方,有一定空间的地方都可以安装,可种植蔬菜、花卉、还能养鱼等,利用植物进行污水净化,首先,通过种植盆11中的植物对污水中富养成分及有害物质进行吸收,达到初级净化作用,其次,还可进一步通过二次净化器,利用砂石及泥土进行反渗透,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再次,还可利用多个种植器依次串联连通,通过多个种植器进行逐步多次反复净化,最终从最后一个种植器排出的水即可成为干净的净化水,实现生活污水的良好净化,避免了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同时,净化后的水可进行二次利用,完全符合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的时代主题;其次,种植盆11内可种植各种不同生态植物,例如美人蕉、梭鱼草、黄菖蒲、慈姑、芦荟等等,而蓄水容器10内还可养鱼等水生物,植物充分吸收污水内的富养成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这些植物及鱼类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在污水净化的同时,该净化装置还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种植器及污水供给管道,所述污水供给管道与所述种植器连通; 所述种植器包括蓄水容器及可种植生态植物的种植盆,所述蓄水容器顶部具有一敞口,所述种植盆安置于所述蓄水容器的敞口上; 所述种植盆底部设有与所述蓄水容器相通的漏水孔,所述蓄水容器下部具有一可将其内部水排出的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孔内设有弹性堵塞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孔呈自上至下逐渐缩小的渐缩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孔呈自上至下先缩小后增大的收腰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供给管道与所述蓄水容器的上部或种植盆连通,所述排出口上罩设一防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次净化器,所述二次净化器包括一净水容器,所述净水容器的下部具有一二次进水口,上部具有一二次出水口,其中,所述二次进水口与所述蓄水容器的排出口连通,所述净水容器中设有反渗透净化层,所述反渗透净化层至少包括砂石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净化层还包括泥土层,所述泥土层位于砂石层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种植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依次串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种植器之间连接有一所述二次净化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生活污水生态植物多用途种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种植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
【文档编号】C02F3/32GK203530025SQ20132047739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饶叶军, 周冬祥 申请人:饶叶军, 周冬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