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属于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结构【技术领域】。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动力混凝反应区(1)和沉淀区(2),所述无动力混凝反应区(1)内部通过折流隔板(1-1)将整个反应区纵向分为四段,每段中部横向设有穿孔板(1-3)。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少污水处理的投资费用,噪音小。
【专利说明】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属于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0002]【背景技术】
[0003]现有混凝沉淀一体化存在技术缺陷:
[0004]1、混凝反应段多采用机械搅拌装置或空气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无论是机械搅拌装置减速机还是空气搅拌系统鼓风机,都会产生电耗;同时还需要安装电气控制系统,这些和设备加在一起,具有一次性投资大,能耗高的缺陷。
[0005]2、传统混凝沉淀一体化沉淀区填料多采用斜管填料或者2.5-3mm斜板,斜管填料比表面积大,但是强度不高;2.5-3mm斜板强度稍比斜管填料高,但是在遇到原水悬浮物量大的情况时,产生的泥量大,很容会造成斜管填料或斜板坍塌的情况,如若采取加厚斜板厚度的措施,提高强度,则又会增加投资成本。
[0006]3、传统混凝沉淀一体化在靠近混凝反应区单侧布水,容易搅动泥斗污泥,同时斜板前侧污泥截留量过大,后侧污泥截留量过小。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的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改原有的动力源搅拌混凝反应为无动力混凝反应,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和沉淀区2,所述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内部通过折流隔板1-1将整个反应区纵向分为四段,每段中部横向设有穿孔板1-3,通过折流布水的方式配合穿孔板来保证布水均匀流动稳定,使废水有效发生混凝絮凝作用;
[0010]所述穿孔板1-3上的穿孔直径不小于20臟,孔与孔之间的间距为25?30臟,每个穿孔流道的流速保持在2m/s ;
[0011]所述折流隔板1-1的安装方式为上下间隔安装,从而形成一种上下折流布水方式;
[0012]所述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底部设有排空管,加装阀门,可根据情况定期排放;
[0013]所述沉淀区2内设有布水主管2-1以及由布水主管2-1连通的枝状式布水管道
2-2,所述布水管道2-2的布水孔垂直向下且直径不小于16mm,所述布水孔下对应设有引导废水上流的圆弧反射板2-3,该圆弧反射板2-3能够使从布水孔流出废水的流向在其反射的作用下瞬间改为向上流动;
[0014]所述沉淀池2内部的填料采用的是加强式活动PVC斜板2-4,所述PVC斜板2_4活动安装于钢制框架2-5上,所述PVC斜板2-4靠泥斗侧加焊有两条3mm宽的加强型PVC扁条。
[0015]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相比传统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取消了混凝反应段机械搅拌装置或空气搅拌装置,优化了斜板填料结构,及布水管形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图1的A-A剖视图;
[0018]图3: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的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参考图1-3,包括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和沉淀区2,所述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内部通过折流隔板1-1将整个反应区纵向分为四段,每段中部横向设有穿孔板1-3,通过折流布水的方式配合穿孔板来保证布水均匀流动稳定,使废水有效发生混凝絮凝作用;所述穿孔板1-3上的穿孔直径不小于20mm,孔与孔之间的间距为25?30mm,每个穿孔流道的流速保持在2m/s ;所述折流隔板1_1的安装方式为上下间隔安装,从而形成一种上下折流布水方式;所述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底部设有排空管,加装阀门,可根据情况定期排放;所述沉淀区2内设有布水主管2-1以及由布水主管2-1连通的枝状式布水管道2-2,所述布水管道2-2的布水孔垂直向下且直径不小于16mm,所述布水孔下对应设有引导废水上流的圆弧反射板2-3,该圆弧反射板2-3能够使从布水孔流出废水的流向在其反射的作用下瞬间改为向上流动;所述沉淀区2内部的填料采用的是加强式活动PVC斜板2-4,所述PVC斜板2-4活动安装于钢制框架2_5上,所述PVC斜板2_4靠泥斗侧加焊有两条3mm宽的加强型PVC扁条。
[0022]首先废水通过进水口 1-2进入无动力混凝反应区1,能过折流隔板1-1在四段隔开的反应区内产生上下折流布水的效果,同时配合穿孔板1-3,使废水充分与药剂混合均匀,此处相对于传统方式省去了机械搅拌装置或空气搅拌装置,废水从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出水口 1-4进入沉淀区2底部,通过布水主管2-1及与其连通的枝状式布水管道2-2分布,从布水管道2-2底部的布水孔排出,经过在每个布水孔底部安装的圆弧反射板2-3的反射作用,从每个孔分布的废水冲击到圆弧反射板上,流向瞬间改为向上流动,既防止了水流搅动泥斗污泥,又使废水分布均匀。分布均匀的水流,垂直向上,经过加强式活动PVC斜板,通过斜板截留废水中的悬浮物,上清液则经溢流堰3排出。当斜板截留污泥过多,影响出水效果时,可开启反冲洗气管4,对斜板上截留的悬浮物进行反冲洗,恢复斜板截留功能。
[0023]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不同点包括:
[0024]混凝反应区利用折流原理布水,去掉机械搅拌装置或空气搅拌装置。
[0025]具有以下特点:I)利用折流布水,配合穿孔板,保证布水均匀稳定流动,使废水有效发生混凝絮凝作用;2)省去了机械搅拌装置和空气搅拌装置,即保证整套设备成为无动力设备,例如:每小时处理20吨废水的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即节省2.25KW/h,每天节省能耗54度电。3)可省去机械搅拌装置或供气设备定期维护或检修费用;4)混凝反应区底部设置排空管,加装阀门,可根据情况定期排放,防止混凝反应区积累沉渣,影响反应效果。[0026]沉淀区采用加强式活动PVC斜板;
[0027]具有以下特点:I)斜板采用4mm厚的灰色PVC板,靠泥斗侧加焊两条3mm宽PVC扁条用于加强,相比传统2.5-3mm斜板,强度更高,可避免由于污泥量过大,导致斜板坍塌的情况,具有使用寿命更长,不变形,不脱落等优点。2)斜板安装于钢制框架上,采用活动式安装,方便单张斜板进行检修。
[0028]布水采用多点布水,反射板导流;
[0029]具有以下特点:1)混凝反应区至沉淀区布水,接布水管道,采用枝状式布水,开不小于16mm孔,垂直向下,每个布水孔下焊接Φ 100X30mm圆弧反射板,引导废水向上流动;通过此方法可实现沉淀区均匀布水,不搅动泥斗污泥,避免了传统在靠近混凝反应区单侧布水,容易搅动泥斗污泥,同时斜板前侧污泥截留量过大,后侧污泥截留量过小的情况。
[0030]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然后予以分离除去的水处理法。操作简单。没有复杂的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的参与。它对SS的去除率可超过90%,通过合适的化学药剂,COD和BOD的去除率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60%以上。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能耗特别低,每小时处理20吨废水的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只有2.25KW,噪音小。
【权利要求】
1.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和沉淀区(2),所述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内部通过折流隔板(1-1)将整个反应区纵向分为四段,每段中部横向设有穿孔板(1-3); 所述沉淀区(2)内设有布水主管(2-1)以及由布水主管(2-1)连通的枝状式布水管道(2-2),所述布水管道(2-2)的布水孔垂直向下且直径不小于16mm,所述布水孔下对应设有弓I导废水上流的圆弧反射板(2-3),该圆弧反射板(2-3)能够使从布水孔流出废水的流向在其反射的作用下瞬间改为向上流动; 所述沉淀区(2)内部的填料采用的是加强式活动PVC斜板(2-4),所述PVC斜板(2-4)活动安装于钢制框架(2-5)上,所述PVC斜板(2-4)靠泥斗侧加焊有两条3mm宽的加强型PVC扁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1-3)上的穿孔直径不小于20mm,孔与孔之间的间距为25?30mm,每个穿孔流道的流速保持在2m/s。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隔板(1-1)的安装方式为上下间隔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动力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动力混凝反应区(I)底部设有排空管。
【文档编号】C02F1/52GK203807215SQ201320591443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姚明, 李双建, 赵晓刚, 胡召堂 申请人:安徽省绿巨人环境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