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旋流布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63787阅读:1563来源:国知局
上旋流布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上旋流布水器,包括:多片扇形布水盘片,所述多片扇形布水盘片密封围合形成锥尖向下的倒圆锥体,并且该倒圆锥体密封固定到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主体;多个布水口,位于所述倒圆锥体内侧的同一高度处,沿切线方向布置;和排泥口,位于所述倒圆锥体的底部锥尖开口位置。
【专利说明】上旋流布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布水器,特别涉及一种上旋流布水器。

【背景技术】
[0002]厌氧反应器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它包括一本体,也叫罐体,分为上反应区和下反应区。工作时,罐体外设的进水管进入下反应区底部的布水器,使得有机废水从布水器进入反应器与污泥相混合并产生沼气等气体。
[0003]具体的,污水被水泵和配水器提升到厌氧反应器本体的底部并通过布置于该处的布水系统均匀地分布,同时利用进水的出口压力和产气作用,使废水与高浓度的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和传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废水在反应区缓慢上升,进一步降解有机物。气体、水、污泥在同时上升过程中,气体首先进入三相分离器内部通过管道排出,污泥和废水通过三相分离器的缝隙上升到分离区,污泥在分离区沉淀浓缩并回流到三相分离器的下部,保持厌氧反应器内的生物量,沉淀后的出水通过管道排出罐外。
[0004]通常,布水器是厌氧反应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厌氧反应器核心技术之一。进入厌氧反应器的废水通过布水器的分配,与菌种充分混合,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布水均匀程度决定厌氧反应器的运行负荷高低、颗粒污泥的形成以及处理效果,设计良好的布水器应满足配水均匀、无死区、无颗粒污泥沉积等要求。
[0005]现有厌氧反应器布水器多采用伞形下旋流式布水结构,进水口沿伞形布水器裙边同一方向切线布置,使进水在反应器底部形成下旋流,实现均匀布水目的。
[0006]现有厌氧反应器多采用一个或四个伞形下旋流布水器布置在反应器底部,伞形布水器之间以及布水器与反应器罐体间易形成布水盲区。当进水沿布水器受旋流作用,比重稍大的颗粒污泥或已经钙化颗粒污泥沿布水器切线方向甩出,易在布水盲区处积累,导致布水盲区面积逐步扩大,日积月累,导致反应底部布水形成沟流、断流,从而失去旋流布水功能,影响反应器颗粒污泥生长、运行负荷及处理效果。
[0007]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布水的布水器,解决上述厌氧反应器布水不均匀、盲区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旋流布水器,解决上述问题。上旋流布水器采用倒锥体形结构,多个布水口沿锥体内壁同一切线方向布置,倒锥体形顶部排泥设计,能够防止污泥在反应器底部沉积而造成配水不均匀、盲区大的问题。同时依靠比重筛选颗粒污泥,可提高钙化污泥排出量,而减少活性较好的污泥排出量,避免因过度排泥造成反应器运行负荷降低、处理效果变差。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上旋流布水器,包括:多片扇形布水盘片,所述多片扇形布水盘片密封围合形成锥尖向下的倒圆锥体,并且该倒圆锥体密封固定到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主体;多个布水口,位于所述倒圆锥体内侧的同一高度处,沿切线方向布置;和排泥口,位于所述倒圆锥体的底部锥尖开口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上旋流布水器还包括多个进水管,每个进水管从厌氧反应器主体底部穿过布水盘片,以便与各个布水口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上旋流布水器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将布水器的外沿与厌氧反应器主体密封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上旋流布水器还包括排泥管,从厌氧反应器主体外侧伸入到主体内部,并与排泥口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反应器,具有厌氧反应器主体、处于厌氧反应器主体底部的如上所述的上旋流布水器。
[0014]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参考随附的附图,本实用新型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0016]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上旋流布水器在厌氧反应器罐体内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0017]图2a和图2b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上旋流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上旋流布水器的沿图2b的A-A线得到的截面图,图1b是上旋流布水器的俯视图。
[0018]图3a和图3b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上旋流布水器正在进行布水工作示意图,其中图3a是上旋流布水器的沿图3b的A-A线得到的截面图,图3b是上旋流布水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
[0020]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002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位于厌氧反应器罐体内的上旋流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如图1所示,所述上旋流布水器100处于厌氧反应器罐体106底部,且仅包括I个上旋流布水器。有机废水从所述上旋流布水器100进入下部反应区与污泥相混合,并且缓慢上升至上部反应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生化作用来降解有机物,最后通过罐体的顶部侧面的出水口 107流出罐体,完成整个厌氧反应过程。
[0023]图2a和图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上旋流布水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上旋流布水器的沿图2b的A-A线得到的截面图,图2b是上旋流布水器的俯视图。
[0024]如图2a和图2b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上旋流布水器100包括:密封围合成锥尖向下的倒圆锥体形的多个扇形布水盘片101,各个布水盘片101的最外侧的弧形边缘与厌氧反应器罐体密封固定;多个布水口 102,各自位于倒圆锥体形的内侧、对应的各个布水盘片101的内壁上方;多个进水管105,从倒圆锥体形的外侧以及厌氧反应器罐体下方、从下向上贯穿对应的各个布水盘片103而连接于各个布水口 102 ;排泥口 103,位于倒圆锥体形的锥尖位置;排泥管104,与排泥口 103连接,从布水器下方向厌氧反应器罐体外排出污泥。
[0025]所述布水口 102处于厌氧反应器罐体内相同高度、沿布水盘片103的内壁的同一圆周切线方向布置,这样通过各个布水口 2喷射污水到弧形布水盘片上来形成上旋流。
[0026]另外,上旋流布水器100还包括由从厌氧反应器罐体106底部向上延伸的支撑装置108。该支撑装置使得所述布水器100的外沿与厌氧反应器罐体106密封固定,如此最终形成分流,即污水向上流出罐体,污泥向下排出罐体,不会进入布水盘片下方的排泥管和进水管的区域。该支撑装置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选择性设计。
[0027]图3a和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旋流布水器在进行布水工作时的示意图,其中图3a是上旋流布水器的沿图3b的A-A线得到的截面图,图2b是上旋流布水器的俯视图。
[0028]如图3a和图3b所示,工作时,污水由罐体下方的各个进水管105进入该布水器,由各个布水口 102喷射到各个布水盘片101上。各个布水口 2的出水201受到弧形布水盘片101的导流作用,聚合形成上旋流,与反应器内的污泥、废水充分混合。由于旋流的混合作用很大,能较大程度避免死区的形成。此时,在上旋流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杂质及钙化颗粒污泥202在位于布水器底部的倒锥体形锥顶处的排泥口 103开口处沉降聚集,并由底部排泥管104定期排出,防止颗粒污泥在反应器底部沉积而造成配水不均匀。而比重较小的废水通过离心力的作用由上而下通过厌氧反应器罐体,经过厌氧反应器顶部出水口流出,完成整个厌氧反应过程。
[0029]本实用新型的上旋流布水器的优点至少在于:
[0030]1.布水口沿锥形内壁同一高度的切线方向布置,使得通过各个布水口的出水受到弧形布水盘片的导流作用,聚合形成上旋流,与反应器内的污泥、废水充分混合。
[0031]2.采用上旋流布水器,依靠旋流产生的离心作用,可以将比重大的杂质如砂石、钙化颗粒污泥等沉淀在锥顶排泥口位置及时排出,防止颗粒污泥在反应器底部沉积而造成配水不均匀。
[0032]3.另外,还可以依靠比重筛选颗粒污泥,可提高钙化污泥排出量,减少活性较好的污泥排出量,避免因过度排泥造成反应器运行负荷降低、处理效果变差。
[0033]4.布水器的外边沿和罐体密封固定,使污水在布水器上方区域进行,防止污水进入并沉积在布水器下方区域,避免了盲区和死角。
[0034]结合这里披露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和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说明和实施例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主旨均由权利要求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厌氧反应器的上旋流布水器,包括: 多片扇形布水盘片,所述多片扇形布水盘片密封围合形成锥尖向下的倒圆锥体,并且该倒圆锥体密封固定到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主体; 多个布水口,位于所述倒圆锥体内侧的同一高度处,沿切线方向布置; 排泥口,位于所述倒圆锥体的底部锥尖的开口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旋流布水器,其中还包括多个进水管,每个进水管从厌氧反应器主体底部穿过布水盘片,以便与各个布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旋流布水器,其中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将布水器的外沿与厌氧反应器主体密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旋流布水器,其中还包括排泥管,从厌氧反应器主体外侧伸入到主体内部,并与排泥口连接。
【文档编号】C02F3/28GK204097186SQ20142045437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杨永凯, 孙庆峰, 孙召强 申请人: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