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2631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烘干机、挤压切碎加热装置、冷却塔、搅拌机和发电设备,所述发电设备上设置有蒸汽排气口和进水口和进料口,所述烘干机和挤压切碎加热装置上分别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蒸汽排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加热管连接,所述冷却塔通过管路与进水口连接,所述烘干机和挤压切碎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挤压切碎加热装置和搅拌机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吊架下部安装有竖向运动液压缸,所述竖向运动液压缸下部分别安装有被动挤压板和切刀板。本实用新型能够更高效的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够将生活垃圾和煤炭混合使用,能够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同时系统投资成本较低,更加环保。
【专利说明】
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全球工业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们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对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余热回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废物的利用,尤其是生活垃圾,传统的做法是进行掩埋,不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掩埋成本较高,市场需要一种发电系统,能够更高效的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同时能够将生活垃圾和煤炭混合使用,能够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同时系统投资成本较低,更加环保。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烘干机、挤压切碎加热装置、冷却塔、搅拌机和发电设备,所述发电设备上设置有蒸汽排气口和进水口和进料口,所述烘干机和挤压切碎加热装置上分别设置有加热管,所述蒸汽排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加热管连接,所述加热管通过管路与冷却塔连接,所述冷却塔通过管路与进水口连接,所述烘干机和挤压切碎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挤压切碎加热装置和搅拌机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搅拌机的排料口与发电设备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挤压切碎加热装置包括底板、压料箱、进料斗、吊架、竖向运动液压缸、横向运动液压缸、固定柱、加热管、被动挤压板、切刀板和主动挤压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压料箱,所述压料箱右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铰接安装有横向运动液压缸,所述横向运动液压缸左端安装有主动挤压板,所述压料箱侧部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的数量为2个,所述吊架下部安装有竖向运动液压缸,所述竖向运动液压缸下部分别安装有被动挤压板和切刀板。
[0005]进一步,所述主动挤压板设置在压料箱内,压料箱的纵截面呈圆形,所述压料箱上部设置有进料斗。
[0006]进一步,所述被动挤压板和切刀板分别设置在压料箱内,所述被动挤压板位于切刀板的右侧。
[0007]进一步,所述切刀板包括圈体和刀片,所述刀片交错设置在圈体内,所述刀片相互平行或垂直。
[0008]进一步,所述压料箱外侧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螺旋缠绕在压料箱上。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0010]本发明通过将烘干机、挤压切碎加热装置、冷却塔、搅拌机和发电设备应用在发电系统中,能够更高效的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同时能够将生活垃圾和煤炭混合使用,能够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同时系统投资成本较低,更加环保。
[0011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的系统框图;
[0013]图2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的主视图;
[0014]图3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的右视图;
[0015]图4是本发明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的右视剖面图。
[0016]图中:1-烘干机、2-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1-底板、22-压料箱、23-进料斗、24-吊架、25-竖向运动液压缸、26-横向运动液压栗、27-固定柱、28-加热管、29-被动挤压板、30-切刀板、31 -主动挤压板、3-7令却塔、4-搅拌机、5-发电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8]实施例,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烘干机、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冷却塔3、搅拌机4和发电设备5,所述发电设备5上设置有蒸汽排气口和进水口和进料口,所述烘干机和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上分别设置有加热管28,所述蒸汽排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加热管28连接,所述加热管28通过管路与冷却塔3连接,所述冷却塔3通过管路与进水口连接,所述烘干机和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和搅拌机4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搅拌机4的排料口与发电设备5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包括底板21、压料箱22、进料斗23、吊架24、竖向运动液压缸25、横向运动液压缸26、固定柱27、加热管28、被动挤压板29、切刀板30和主动挤压板31,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压料箱22,所述压料箱22右侧设置有固定柱27,所述固定柱27上铰接安装有横向运动液压缸26,所述横向运动液压缸26左端安装有主动挤压板31,所述压料箱22侧部设置有吊架24,所述吊架24的数量为2个,所述吊架24下部安装有竖向运动液压缸25,所述竖向运动液压缸25下部分别安装有被动挤压板29和切刀板30;所述主动挤压板31设置在压料箱22内,压料箱22的纵截面呈圆形,所述压料箱22上部设置有进料斗23;所述被动挤压板29和切刀板30分别设置在压料箱22内,所述被动挤压板29位于切刀板30的右侧;所述切刀板30包括圈体和刀片,所述刀片交错设置在圈体内,所述刀片相互平行或垂直;所述压料箱22外侧设置有加热管28,所述加热管28螺旋缠绕在压料箱22上。
[0019]工作原理:首先取出生活垃圾中的不可燃垃圾,将可燃生活垃圾进行干燥,尽可能取出水分,然后将可燃生活垃圾通过进料斗23送入压料箱22,通过横向运动液压缸26将可燃生活垃圾压成块,然后竖向运动液压缸25将被动挤压板29提起,主动挤压板31将可燃生活垃圾推向切刀板30,将可燃生活垃圾切碎,可燃生活垃圾与煤炭在搅拌机4中搅拌混合后被送入发电设备5的燃烧炉,进行发电,发电产生的热蒸汽在进入冷却塔3前,先用来对可燃生活垃圾进行加热烘干和融化,最后进入冷却塔3返回发电设备5。
[00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机、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冷却塔(3)、搅拌机(4)和发电设备(5),所述发电设备(5)上设置有蒸汽排气口和进水口和进料口,所述烘干机和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上分别设置有加热管(28),所述蒸汽排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加热管(28)连接,所述加热管(28)通过管路与冷却塔(3)连接,所述冷却塔(3)通过管路与进水口连接,所述烘干机和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和搅拌机(4)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搅拌机(4)的排料口与发电设备(5)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挤压切碎加热装置(2)包括底板(21)、压料箱(22)、进料斗(23)、吊架(24)、竖向运动液压缸(25)、横向运动液压缸(26)、固定柱(27)、加热管(28),被动挤压板(29)、切刀板(30)和主动挤压板(31),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压料箱(22),所述压料箱(22)右侧设置有固定柱(27),所述固定柱(27)上铰接安装有横向运动液压缸(26),所述横向运动液压缸(26)左端安装有主动挤压板(31),所述压料箱(22)侧部设置有吊架(24),所述吊架(24)的数量为2个,所述吊架(24)下部安装有竖向运动液压缸(25),所述竖向运动液压缸(25)下部分别安装有被动挤压板(29)和切刀板(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挤压板(31)设置在压料箱(22)内,压料箱(22)的纵截面呈圆形,所述压料箱(22)上部设置有进料斗(2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挤压板(29)和切刀板(30)分别设置在压料箱(22)内,所述被动挤压板(29)位于切刀板(30)的右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板(30)包括圈体和刀片,所述刀片交错设置在圈体内,所述刀片相互平行或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箱(22)外侧设置有加热管(28),所述加热管(28)螺旋缠绕在压料箱(22)上。
【文档编号】B02C18/00GK205701837SQ201620657098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1日
【发明人】陈江华, 程心逸, 刘春苓, 杨雪霄
【申请人】北京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