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为了满足人们对畜禽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的畜禽养殖方式由最初的散养逐渐转变为集约型、规模化养殖,畜禽养殖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迅猛发展的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大量废水成为了大中城市的新兴污染源以及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我国每年排放的畜禽养殖废水超过100亿吨,远远超过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的总和。
在集约化、规模化的畜禽养殖过程中,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确保畜禽生长和增产增重,大量抗生素药物作为兽药或饲料添加剂被喂养给动物,主要包括四环素类、磺胺类以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但是,绝大部分抗生素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其中约30%-90%经肾脏过滤后以原物或代谢产物的形式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畜禽养殖废水中的抗生素含量过高,继而导致了大量的抗生素进入到环境中,它们会对农田土壤、地表和地下水及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产生危害,最终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养殖废水抗生素含量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该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处理工艺流程短、操作简洁,而且处理成本低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养殖废水经格栅过滤后,加入适量絮凝剂,反应3~5h,固液分离;
步骤二、将所述步骤一处理后的养殖废水进行类芬顿反应处理1~2h;
步骤三、向所述步骤二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中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5~10min后静置沉淀0.5~1h。
在本发明提供的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絮凝剂由聚合氯化铝及聚丙烯酰胺组成,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100~200mg聚合氯化铝铁及50~100mg聚丙烯酰胺。
在本发明提供的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进行类芬顿反应处理时进行紫外光照射,且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0.5~0.8g硫酸亚铁;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3~5ml双氧水。
在本发明提供的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0.3~0.6g活性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类芬顿反应与活性炭用于去除养殖废水中的抗生素,处理工艺流程短、操作简洁,而且处理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养殖废水经格栅过滤后,加入适量絮凝剂,反应3h,固液分离;
所述絮凝剂由聚合氯化铝及聚丙烯酰胺组成,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100mg聚合氯化铝铁及50mg聚丙烯酰胺。
s2、将s1处理后的养殖废水进行类芬顿反应处理1h;
具体的,进行类芬顿反应处理时进行紫外光照射,且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0.5g硫酸亚铁;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3ml双氧水。
s3、向s2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中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5min后静置沉淀0.5h;
每升养殖废水加入0.3g活性炭。
实施例2
一种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养殖废水经格栅过滤后,加入适量絮凝剂,反应4h,固液分离;
所述絮凝剂由聚合氯化铝及聚丙烯酰胺组成,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150mg聚合氯化铝铁及80mg聚丙烯酰胺。
s2、将s1处理后的养殖废水进行类芬顿反应处理1.5h;
具体的,进行类芬顿反应处理时进行紫外光照射,且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0.7g硫酸亚铁;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4ml双氧水。
s3、向s2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中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8min后静置沉淀0.8h;
每升养殖废水加入0.5g活性炭。
实施例3
一种去除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养殖废水经格栅过滤后,加入适量絮凝剂,反应5h,固液分离;
所述絮凝剂由聚合氯化铝及聚丙烯酰胺组成,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200mg聚合氯化铝铁及100mg聚丙烯酰胺。
s2、将s1处理后的养殖废水进行类芬顿反应处理2h;
具体的,进行类芬顿反应处理时进行紫外光照射,且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0.8g硫酸亚铁;双氧水的加入量为:每升养殖废水加入5ml双氧水。
s3、向s2处理后的养殖废水中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10min后静置沉淀1h;
每升养殖废水加入0.6g活性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