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水水质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3623发布日期:2021-01-05 17:5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水水质控制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领域设备,特别是一种清洗水水质控制仪。



背景技术:

在电镀过程中需对各环节进行清洗,为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需要对清洗水进行处理循环利用,目前主要通过对水电导率的检测,优化利用各工序的清洗水的流向,从而将清洗水重复利用,然而在现实生产中,还需解决清洗水中大颗粒杂质及ph值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清洗水进行过滤除杂和ph调节处理,使清洗水可再次利用的清洗水水质控制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清洗水水质控制仪,包括清洗水水槽、中转水槽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水槽内设有第一ph探头及电导率探头,所述第一ph探头及所述电导率探头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清洗水水槽依次通过第一水泵、第一过滤器、除杂罐及碳罐与所述中转水槽连通,中转水槽内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ph探头,中转水槽通过第二水泵分别与碱性调节液槽及酸性调节液槽连通,中转水槽与所述第二水泵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碱性调节液槽及所述酸性调节液槽与第二水泵之间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及第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水槽通过第三水泵与所述清洗水水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设有与所述第一ph探头、第二ph探头及电导率探头相应的第一、第二、第三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过滤水槽,所述过滤水槽通过第四水泵与第二过滤器的进水端,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水端与过滤水槽连通,过滤器的出水端与过滤水槽之间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四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ph调节水槽,所述ph调节水槽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ph探头,所述第二水泵与ph调节水槽连通,第二水泵与ph调节水槽之间设有第五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电导率探头对清洗水槽内的电导率进行检测,若检测数值不符合要求则进行过滤除杂处理,清洗水依次经过过滤器处理,除杂罐除杂处理,碳罐进行有机物吸附后,流入中转水槽中,第二ph探头对中转水槽内的清洗水进行检测,若ph值超出范围则进行ph调节处理,最后经由第三水泵将清洗水输送回清洗水槽内再次利用,有效减小污水处理量,降低排污成本;此外,若清洗水只涉及过滤处理或ph调节处理,可使用过滤水槽或ph调节水槽,减少水处理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清洗水水槽;2、中转水槽;3、控制器;4、第一ph探头;5、电导率探头;6、第一水泵;7、第一过滤器;8、除杂罐;9、碳罐;10、第二ph探头;11、碱性调节液槽;12、酸性调节液槽;13、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6、第三水泵;17、第一显示器;18、第二显示器;19、第三显示器;20、第四水泵;21、第二过滤器;22、第四电磁阀;23、第三ph探头;24、第五电磁阀;25、第二水泵;26、过滤水槽;27、ph调节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清洗水水质控制仪,包括清洗水水槽1、中转水槽2及控制器3,清洗水水槽1内设有第一ph探头4及电导率探头5,第一ph探头4及电导率探头5分别与控制器3电连接,清洗水水槽1依次通过第一水泵6、第一过滤器7、除杂罐8及碳罐9与中转水槽2连通,中转水槽2内设有与控制器3电连接的第二ph探头,中转水槽2通过第二水泵25分别与碱性调节液槽11及酸性调节液槽12连通,中转水槽2与第二水泵25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13,碱性调节液槽11及酸性调节液槽12与第二水泵25之间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14及第三电磁阀15,中转水槽2通过第三水泵16与清洗水水槽1连通,控制器3设有与第一ph探头4、第二ph探头及电导率探头5相应的第一、第二、第三显示器17、18、19,可直接观察清洗水的ph值及电导率。

工作原理:电导率探头5测定数值后反馈信号至控制器3,若测定数值超出设定范围,控制器3则控制第一水泵6开启,清洗水依次经过过滤器处理,除杂罐8除杂处理,碳罐9进行有机物吸附后,流入中转水槽2中,第二ph探头10对中转水槽2内的清洗水进行ph检测,若ph值超出设定范围,控制器3则控制第二水泵25及第一电磁阀13开启,第二电磁阀14或第三电磁阀15根据实际情况开启,碱性调节液或酸性调节液流向中转水槽2进行ph调节处理,待检测的ph值调节至设定范围内时则停止ph调节程序,开启第三水泵16将中转水槽2内的清洗水输送回清洗水水槽1内再次利用,有效减小污水处理量,降低排污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过滤水槽26,过滤水槽26通过第四水泵20与第二过滤器21的进水端,第二过滤器21的出水端与过滤水槽26连通,过滤器的出水端与过滤水槽26之间设有与控制器3电连接的第四电磁阀22,当清洗水只涉及过滤处理时,可使用过滤水槽26,控制器3控制第四水泵20及第四电磁阀22开启,清洗水经过第二过滤器21后回流至过滤水槽26内,实现循环过滤,第二过滤器21为pp绵过滤器,可对清洗水中的颗粒物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洗水可再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ph调节水槽27,ph调节水槽27内设有与控制器3电连接的第三ph探头23,第二水泵25与ph调节水槽27连通,第二水泵25与ph调节水槽27之间设有第五电磁阀24,当清洗水只涉及ph调节处理时,可使用ph调节水槽27,第三ph探头23检测ph调节水槽27内清洗水的ph值,当测定的ph值超出设定范围后,控制器3控制第二水泵25开启、第五电磁阀24开启,,第二电磁阀14或第三电磁阀15根据实际情况开启,碱性调节液或酸性调节液流向中转水槽2进行ph调节处理,待检测的ph值调节至设定范围内时则停止ph调节程序,调节后的清洗水可再次利用。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洗水水质控制仪,包括清洗水水槽(1)、中转水槽(2)及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水槽(1)内设有第一ph探头(4)及电导率探头(5),所述第一ph探头(4)及所述电导率探头(5)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电连接,清洗水水槽(1)依次通过第一水泵(6)、第一过滤器(7)、除杂罐(8)及碳罐(9)与所述中转水槽(2)连通,中转水槽(2)内设有与控制器(3)电连接的第二ph探头(10),中转水槽(2)通过第二水泵(25)分别与碱性调节液槽(11)及酸性调节液槽(12)连通,中转水槽(2)与所述第二水泵(25)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13),所述碱性调节液槽(11)及所述酸性调节液槽(12)与第二水泵(25)之间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14)及第三电磁阀(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水水质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水槽(2)通过第三水泵(16)与所述清洗水水槽(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水水质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设有与所述第一ph探头(4)、第二ph探头(10)及电导率探头(5)相应的第一、第二、第三显示器(17、18、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水水质控制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水槽(26),所述过滤水槽(26)通过第四水泵(20)与第二过滤器(21)的进水端,所述第二过滤器(21)的出水端与过滤水槽(26)连通,过滤器的出水端与过滤水槽(26)之间设有与所述控制器(3)电连接的第四电磁阀(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水水质控制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h调节水槽(27),所述ph调节水槽(27)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3)电连接的第三ph探头(23),所述第二水泵(25)与ph调节水槽(27)连通,第二水泵(25)与ph调节水槽(27)之间设有第五电磁阀(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洗水水质控制仪,包括清洗水水槽、中转水槽及控制器,清洗水水槽内设有第一PH探头及电导率探头,第一PH探头及电导率探头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清洗水水槽依次通过第一水泵、第一过滤器、除杂罐及碳罐与中转水槽连通,中转水槽内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PH探头,中转水槽通过第二水泵分别与碱性调节液槽及酸性调节液槽连通,中转水槽与所述第二水泵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碱性调节液槽及所述酸性调节液槽与第二水泵之间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及第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可对清洗水进行过滤除杂和PH调节处理,使清洗水可再次利用,有效减小污水处理量,降低排污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叶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高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5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