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0716发布日期:2022-08-09 22:2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


背景技术:

2.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工业的迅猛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等环节,全国地下水污染状况日趋加重。我国有400余个城市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地下水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但目前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地表水与沉积物,关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较少。为了保证修复药剂的注入,发明人曾在申请号为2021215420824的专利文件“一种用于地下水修复药剂原位注入的装置”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可以进行修复药剂搅拌加工及原位注入的装置,但在实际应用时,发明人发现这一装置在药剂流量输出时存在缺少有效的反馈控制手段,同时整个装置缺少作为冗余的安全系统,无法保障药液的可靠输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以解决当前修复药剂原位注入装置控制系统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具体注药需求,保障药液输出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它包括加药装置;加药装置的输入端与药剂桶相连,在加药装置上设置有柱塞泵,且在加药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柱塞泵相连的主输药管;柱塞泵的启停受控制柜控制;控制柜由发电机进行供电,在各个主输药管上均分别设置有流量计、就地压力表和电磁阀;控制柜能够接收来自流量计和就地压力表的电信号,同时将该电信号作为控制参数对柱塞泵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6.优选的,控制柜为ywkzxt-4*2型plc控制柜,在控制柜上设置有触摸操作屏,且在控制柜中集成设置有转换开关,且在加药装置上设置有备用泵以及与备用泵相连的备用输药管;转换开关能够切换控制柱塞泵和备用泵的使用。
7.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开关将控制柜分为自动和手动两个档位,自动档位下由柱塞泵和主输药管进行自动控制输出,手动档位下可手动控制备用泵和备用输药管进行输出。
8.优选的,电磁阀的型号选用dcf-15bv1;控制柜能够在触摸操作屏上通过导线远程控制电磁阀的启闭。
9.优选的,主输药管的规格大小与备用输药管相同,均为dn32的管路,且主输药管的个数为三个,备用输药管的个数为一个。
10.备用输药管10通过一个单向阀与柱塞泵3输出端管路相接,该单向阀能够允许柱塞泵单向输出通入到备用输药管中,且在备用输药管上也对应设置有流量计6、就地压力表7和电磁阀8。
11.优选的,流量计为蜗轮流量计,其型号为eclwgy4alc2ssn。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针对当前修复药剂注入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其通过在每个输药管上均设置了流量计、就地压力表,并将两者获得的数据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控制柜中,以该电信号作为控制参数对泵的启停、电磁阀的开闭进行自动控制,同时本装置还提供了冗余备用输出系统,当自动工作的泵体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转换开关进行操作模式的切换,并在手动档位下使用备用泵和备用输药管继续进行药液的输出;相较于原系统中的控制柜大多时候只能起到监控作用而言,现在的则具有了自动调节控制的作用,准确控制各管流量输出的多少及提高自动性能;使装置获得更强的功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1、加药装置,2、药桶,3、柱塞泵,4、主输药管,5、控制柜,6、流量计,7、就地压力表,8、电磁阀,9、备用泵,10、备用输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17.实施例:
18.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它包括加药装置1;加药装置1的输入端与药剂桶2相连,在加药装置1上设置有柱塞泵3,且在加药装置1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柱塞泵3相连的主输药管4;柱塞泵3的启停受控制柜5控制;控制柜5由发电机进行供电,在各个主输药管4上均分别设置有流量计6、就地压力表7和电磁阀8;控制柜5能够接收来自流量计6和就地压力表7的电信号,同时将该电信号作为控制参数对柱塞泵3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19.控制柜5为ywkzxt-4*2型plc控制柜,在控制柜5上设置有触摸操作屏,且在控制柜5中集成设置有转换开关,且在加药装置1上设置有备用泵9以及与备用泵9相连的备用输药管10;转换开关能够切换控制柱塞泵3和备用泵9的使用。
20.所述转换开关将控制柜5分为自动和手动两个档位,自动档位下由柱塞泵3和主输药管4进行自动控制输出,手动档位下可手动控制备用泵9和备用输药管10进行输出。
21.电磁阀8的型号选用dcf-15bv1;控制柜5能够在触摸操作屏上通过导线远程控制电磁阀8的启闭。
22.主输药管4的规格大小与备用输药管10相同,均为dn32的管路,且主输药管4的个数为三个,备用输药管10的个数为一个。
23.备用输药管10通过一个单向阀与柱塞泵3输出端管路相接,该单向阀能够允许柱塞泵单向输出通入到备用输药管中,且在备用输药管上也对应设置有流量计6、就地压力表7和电磁阀8。
24.流量计6为蜗轮流量计,其型号为eclwgy4alc2ssn。
25.在使用本实施例中实用新型装置的时候,先确认各个组件功能是否正常,并接通发电机电源,此时系统默认处于自动状态,在自动状态下,当主输药管4和备用输药管的实
时压力值在1.6mpa以下,流量值在1000l/h以下时,控制柜将向柱塞泵发出启动指令,当管道中压力和流量均达到设定的压力和流量时,水泵停止,而压力和流量低于设定值时,系统又继续启动,由此往复。
26.当柱塞泵出现故障时,控制柜通过触摸操作屏发出警报,此时可以通过转换开关进入手动档位,此时需要手动操作备用泵工作,继而继续通过备用输药管输出药剂。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它包括加药装置(1);加药装置(1)的输入端与药剂桶(2)相连,在加药装置(1)上设置有柱塞泵(3),且在加药装置(1)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柱塞泵(3)相连的主输药管(4);其特征在于:柱塞泵(3)的启停受控制柜(5)控制;控制柜(5)由发电机进行供电,在各个主输药管(4)上均分别设置有流量计(6)、就地压力表(7)和电磁阀(8);控制柜(5)能够接收来自流量计(6)和就地压力表(7)的电信号,同时将该电信号作为控制参数对柱塞泵(3)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柜(5)为ywkzxt-4*2型plc控制柜,在控制柜(5)上设置有触摸操作屏,且在控制柜(5)中集成设置有转换开关,且在加药装置(1)上设置有备用泵(9)以及与备用泵(9)相连的备用输药管(10);转换开关能够切换控制柱塞泵(3)和备用泵(9)的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将控制柜(5)分为自动和手动两个档位,自动档位下由柱塞泵(3)和主输药管(4)进行自动控制输出,手动档位下可手动控制备用泵(9)和备用输药管(10)进行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阀(8)的型号选用dcf-15bv1;控制柜(5)能够在触摸操作屏上通过导线远程控制电磁阀(8)的启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输药管(4)的规格大小与备用输药管(10)相同,均为dn32的管路,且主输药管(4)的个数为三个,备用输药管(10)的个数为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备用输药管(10)通过一个单向阀与柱塞泵(3)输出端管路相接,该单向阀能够允许柱塞泵单向输出通入到备用输药管中,且在备用输药管上也对应设置有流量计(6)、就地压力表(7)和电磁阀(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流量计(6)为蜗轮流量计,其型号为eclwgy4alc2ssn。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原位注药系统,属于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加药装置;加药装置的输入端与药剂桶相连,在加药装置上设置有柱塞泵,且在加药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柱塞泵相连的主输药管;柱塞泵的启停受控制柜控制;控制柜由发电机进行供电,在各个主输药管上均分别设置有流量计、就地压力表和电磁阀;控制柜能够接收来自流量计和就地压力表的电信号,同时将该电信号作为控制参数对柱塞泵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当前修复药剂原位注入装置控制系统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具体注药需求,保障药液输出的问题。药液输出的问题。药液输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 娄伟 徐勇 周华 彭宗良 肖启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和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