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流化床。
【背景技术】
[0002]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污水处理技术中较常用和较环保的技术手段。微生物在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中较常用的应用方式是在反应池内设置固定的载体填料层,让附着于载体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降解。然而,由于载体填料的位置基本固定不变,需依靠污水主动流经载体填料,同时,载体填料在填料层中互相堆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填料与污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上两点都使现有的填料层结构不利于净化污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结构简单、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的生物流化床。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生物流化床,包括水池和布置于水池池底的曝气排管,所述水池的池壁下侧开设有进水口,其池壁上侧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相对侧的池壁上;所述曝气排管包括一根曝气主管和若干曝气支管,该若干曝气支管沿着曝气主管的轴向排列,并且各曝气支管之间的间隔沿水流方向递减;水池内悬浮有大量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的纳米载体填料,以形成纳米载体填料流化床,在出水口下侧的池壁上安装有倾斜的挡板,用于阻挡纳米载体填料从出水口流走。
[0006]进一步,所述纳米载体填料由内至外依次附着有厌氧菌、兼性菌和好氧菌。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流化床中悬浮有大量的纳米载体填料,在水流的作用下大量的纳米载体填料会表现出流体的某些特征,即形成了纳米载体填料的流化床;其流动翻滚的过程中会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有利于净化污染物。池底布置有曝气排管来曝气,而纳米载体填料在曝气、水流带动下,相互碰撞而有效切割空气泡形成微气泡,增加氧气的利用率,可减少曝气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曝气排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I为水池,11为进水口,12为出水口,13为挡板,2为曝气排管,21为曝气主管,22为曝气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流化床包括水池1、布置于水池I池底的曝气排管2和悬浮于水池I中的纳米载体填料。在水池I的池壁下侧上开设有进水口 11,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 11流入水池I内;在水池I的池壁上侧上开设有出水口 12,处理后的污水可从出水口 12流出,同时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2分别位于相对侧的池壁上;污水从进水口 11中流入从出水口 12中流出的过程中会形成上升的水流,有利于纳米载体填料在水池I中保持悬浮状态。在出水口 12下侧的池壁上安装有倾斜的挡板13,用于阻挡纳米载体填料从出水口 12流走。
[0013]参见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曝气排管2包括了一根曝气主管21和若干曝气支管22,该若干曝气支管22沿着曝气主管21的轴向排列,其排列方式有益与增加曝气排管2的曝气面积,使其对水池I充分曝气。并且各曝气支管22之间的间隔沿水流方向递减,即曝气排管2越接近出水口 12其曝气量就越,进一步确保曝气排管2在出水口 12 —侧能充分曝气。
[0014]水池I中悬浮有大量的纳米载体填料,纳米载体填料在水流的作用下会表现出某些流体的性质,即形成了纳米载体填料的流化床。其流动翻滚的过程中会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有利于净化污染物。池底布置有曝气排管2来曝气,而纳米载体填料在曝气、水流带动下,相互碰撞而有效切割空气泡形成微气泡,增加氧气的利用率,可减少曝气量。在本实施例中,纳米载体填料在溶解氧的浓度梯度下,由内至外依次附着有厌氧菌、兼性菌和好氧菌,形成丰富的微生物种群,更有利于净化污水。同时,纳米载体填料在流化状态下,可促使其老化的生物膜会自动脱落,有利于保持生物膜的活性。
[0015]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生物流化床,包括水池(I)和布置于水池(I)池底的曝气排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I)的池壁下侧开设有进水口( 11 ),其池壁上侧上开设有出水口( 12),所述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2 )分别位于相对侧的池壁上;所述曝气排管(2 )包括一根曝气主管(21)和若干曝气支管(22),该若干曝气支管(22)沿着曝气主管(21)的轴向排列,并且各曝气支管(22)之间的间隔沿水流方向递减;水池(I)内悬浮有大量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的纳米载体填料,以形成纳米载体填料流化床,在出水口(12)下侧的池壁上安装有倾斜的挡板(13),用于阻挡纳米载体填料从出水口( 12 )流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流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载体填料由内至外依次附着有厌氧菌、兼性菌和好氧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流化床,包括水池和布置于水池池底的曝气排管,所述水池的池壁下侧开设有进水口,其池壁上侧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相对侧的池壁上;所述曝气排管包括一根曝气主管和若干曝气支管,该若干曝气支管沿着曝气主管的轴向排列,并且各曝气支管之间的间隔沿水流方向递减;水池内悬浮有大量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的纳米载体填料,以形成纳米载体填料流化床,在出水口下侧的池壁上安装有倾斜的挡板,用于阻挡纳米载体填料从出水口流走。
【IPC分类】C02F3-30
【公开号】CN204529457
【申请号】CN201520244434
【发明人】范德朋
【申请人】佛山市碧沃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