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5691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氮设备,特别是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脱氮要经历好氧和厌氧交替的过程以实现硝化和反硝化,一般在工程中采用栗将混合液大量回流的方法,并辅以污泥回流的方法,由于在不同的装置中完成好氧、厌氧和沉淀的工艺,会使转输路径增加,设备数量增加,造成水头利用率低,能量损耗大和设备故障率高,而且设备占地面积大,池壁不能共用,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该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能够将设备一体化集成,充分利用池体共壁,将好氧、厌氧和沉淀工艺在一个装置中完成,能够节约投资成本、简化设备管理和降低运行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气提井、好氧区、厌氧区、污泥井和沉淀区,所述的气提井与含氮污水进水管连接,所述的气提井的上部通过液流口与好氧区连通,所述的液流口上设有高度可调的挡水闸,所述的好氧区内设有若干带曝气孔的曝气管,所述的曝气管与设在好氧区外侧的曝气栗连接,所述的好氧区的下部与沉淀区的一侧下部连通,所述的沉淀区的底部通过滑泥槽与污泥井连接,所述的沉淀区的另一侧的上部通过过水通道与所述的厌氧区的上部连接,所述的厌氧区的底部与所述的气提井连通。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曝气管横设在好氧区的底部,所述的曝气管通过一根主管与曝气栗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曝气管的数量为2-5根。
[0007]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曝气管的数量为3根。
[0008]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所述的污泥井与厌氧区之间设抽泥装置,所述的抽泥装置的包括污泥栗、分别与污泥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的污泥进管和污泥出管,所述的污泥进管伸入污泥井的底部,所述的污泥出管伸入厌氧区。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0010](I)本实用新型将气提井、好氧区、厌氧区、污泥井和沉淀区的结构一体化集成,池体共壁,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节约投资成本、简化设备管理和降低运行费;
[0011](2)在好氧区设置曝气管,实现混合液推流,设备投入少,运行管理简单;
[0012](3)将好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集成设置在一个装置中,各分区之间的水位差小,进一步减少了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其权力的限制。
[0015]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包括气提井1、好氧区2、沉淀区3、污泥井5和厌氧区6,所述的气提井I与含氮污水进水管14连接,所述的气提井I的上部通过液流口 11与好氧区2连通,所述的液流口 11上设有高度可调的挡水闸12,所述的好氧区2内设有若干带曝气孔22的曝气管21,所述的曝气管21与设在好氧区外侧的曝气栗24连接,所述的好氧区2的下部与沉淀区3的一侧下部通过液流口 31连通,所述的沉淀区3的底部通过滑泥槽4与污泥井5连接,所述的沉淀区3的另一侧的上部通过过水通道61与所述的厌氧区6的上部连接,所述的厌氧区6的底部与所述的气提井I连通。液流口 11侧壁设置滑轨,挡水闸12的两侧面设置与滑轨配合的滑槽,挡水闸12采用分体式结构,由若干个挡水闸单元组成,上下两个挡水闸单元相对的面上的分别设置插槽和插脚,如果要调整挡水闸12的高度,只要将准备的挡水闸单元沿滑轨下滑,使其插脚插入插槽;如要将挡水闸12高度调低,只要将挡水闸12相应高度的挡水闸单元取走即可。气提井I内设置曝气装置13,将气提井中的污水经气提从上部进入好氧区,曝气装置13可以为曝气鼓风器和曝气管。
[0016]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中:所述的曝气管21横设在好氧区2的底部,所述的曝气管21通过一根主管23与曝气栗连接。
[0017]实施例3,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中:所述的曝气管的数量为2-5根。
[0018]实施例4,实施例3中所述的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中:所述的曝气管的优选数量为3根,也可以为2根或5根。
[0019]实施例5,实施例1-4任一项所述的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中:所述的污泥井5与厌氧区6之间设抽泥装置,所述的抽泥装置的包括污泥栗、分别与污泥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的污泥进管和污泥出管,所述的污泥进管伸入污泥井的底部,所述的污泥出管伸入厌氧区。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采用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充分利用池体共壁设计,利用好氧区的曝气实现混合液推流,将好氧区、厌氧区、沉淀区在一个装置中完成,从而达到节约投资成本、简化设备管理和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利用气提原理,使污水在好氧区和厌氧区形成内循环流动,从而为生物提供好氧硝化和厌氧反硝化的交替环境,在一个装置中实现脱氮的全过程;在气提井中进行强曝气,厌氧区的污水从底部流入气提井与进水混合,气提井的污水经气提从上部进入好氧区,好氧区对污水进行曝气,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区沉淀,沉淀污泥进入污泥井出,通过抽泥装置将污泥井中一部分污泥抽入厌氧区中,同时将剩余的污泥抽入污泥处理工艺区。
【主权项】
1.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提井、好氧区、沉淀区、污泥井和厌氧区,所述的气提井与含氮污水进水管连接,所述的气提井的上部通过液流口与好氧区连通,所述的液流口上设有高度可调的挡水闸,所述的好氧区内设有若干带曝气孔的曝气管,所述的曝气管与设在好氧区外侧的曝气栗连接,所述的好氧区的下部与沉淀区的一侧下部连通,所述的沉淀区的底部通过滑泥槽与污泥井连接,所述的沉淀区的另一侧的上部通过过水通道与所述的厌氧区的上部连接,所述的厌氧区的底部与所述的气提井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横设在好氧区的底部,所述的曝气管通过一根主管与曝气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的数量为2-5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的数量为3根。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井与厌氧区之间设抽泥装置,所述的抽泥装置的包括污泥栗、分别与污泥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的污泥进管和污泥出管,所述的污泥进管伸入污泥井的底部,所述的污泥出管伸入厌氧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力内循环一体化脱氮装置,包括气提井、好氧区、沉淀区、污泥井和厌氧区,所述的气提井与含氮污水进水管连接,所述的气提井的上部通过液流口与好氧区连通,所述的液流口上设有高度可调的挡水闸,所述的好氧区内设有若干带曝气孔的曝气管,所述的曝气管与设在好氧区外侧的曝气泵连接,所述的好氧区的下部与沉淀区的一侧下部连通,所述的沉淀区的底部通过滑泥槽与污泥井连接,所述的沉淀区的另一侧的上部通过过水通道与所述的厌氧区的上部连接,所述的厌氧区的底部与所述的气提井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设备一体化集成,充分利用池体共壁,将好氧、厌氧和沉淀工艺在一个装置中完成,能够节约投资成本、简化设备管理和降低运行费。
【IPC分类】C02F3/30
【公开号】CN204874022
【申请号】CN201520568280
【发明人】丁武斌
【申请人】连云港大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