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6481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包括炉体、下料机构、出渣机构和热循环机构;下料机构和出渣机构分别安装在炉体的上部和下部;热循环机构包括进液管、多个冷凝管、第一导液管、受热管、第二导液管、多个供热管和出液管;冷凝管均水平穿过炉体上部,冷凝管第一端均与进液管连通,冷凝管第二端均与第一导液管连通,受热管绕炉体下部环形上升,受热管第二端高于其第一端,受热管第一端与第一导液管连通,受热管第二端与第二导液管连通,供热管均竖直安装在炉体内,供热管下端均与第二导液管连通,供热管上端均与出液管连通;冷凝管下方均安装有储液盒。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提高了垃圾热处理的效率,并实现了垃圾热处理能量的回收利用。
【专利说明】
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0002]现时我国处理垃圾的方法多采用填埋,由于我国生活垃圾具有热值低、含水多等特点,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除了在填埋过程中产生难闻的气味以外,产生的渗滤液是垃圾填埋技术的难题,渗滤液的产生严重污染地下水,危害人类生存。
[0003]而热处理方式处理垃圾则相对容易处理污染环境的产物,由于垃圾存在大量水分的原因,导致热处理效率降低,且垃圾热处理后的能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包括炉体、下料机构、出渣机构和热循环机构;
[0006]下料机构和出渣机构分别安装在炉体的上部和下部;
[0007]热循环机构包括进液管、多个冷凝管、第一导液管、受热管、第二导液管、多个供热管和出液管;冷凝管均水平穿过炉体上部,冷凝管第一端均与进液管连通,冷凝管第二端均与第一导液管连通,受热管绕炉体下部环形上升,受热管第二端高于其第一端,受热管第一端与第一导液管连通,受热管第二端与第二导液管连通,供热管均竖直安装在炉体内,供热管下端均与第二导液管连通,供热管上端均与出液管连通,供热管位于冷凝管下方;
[0008]冷凝管下方均安装有储液盒。
[0009]优选地,下料机构包括导料筒、安装杆、隔离板、定位架、储液箱和过滤网;
[0010]导料筒安装在炉体上方,且导料筒内部通孔与炉体内腔连通,安装杆安装在导料筒上部,隔离板倾斜安装在导料筒内,隔离板高度较高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安装杆,隔离板转动可使其高度较低的一端与导料筒内壁相抵靠,定位架安装在导料筒内,并位于安装杆下方,定位架通过复位件连接隔离板;储液箱安装在导料筒内,并位于隔离板下方,过滤网倾斜安装在储液箱的上方。
[0011]优选地,过滤网高度较低的一端安装有隔流柱。
[0012]优选地,复位件为弹簧。
[0013]优选地,出渣机构包括出杂架和螺旋杆;
[0014]出杂架安装在炉体上并穿过炉体底壁,出杂架上设有排杂通孔和导杂通孔,排杂通孔水平穿过出杂架,排杂通孔位于炉体下方,螺旋杆可转动安装在排杂通孔内,导杂通孔连通排杂通孔与炉体内腔。
[0015]优选地,螺旋杆上具有两个螺旋叶片,螺旋杆转动时,两个螺旋叶片送料方向相反。
[001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进液管注入水,水流至冷凝管时,可以将炉体上部空气中的水凝结出来,然后通过第一导液管流至受热管内,受热管吸收炉体热处理的热量,有利于能量的回收利用,之后水再由第二导液管进入供热管,供热管不仅对垃圾加热,为垃圾后续处理做准备,还提高垃圾中的水分气化上升的效果,水最后由出液管流出。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提高了垃圾热处理的效率,并实现了垃圾热处理能量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包括炉体1、下料机构、出渣机构和热循环机构;
[0019]下料机构和出渣机构分别安装在炉体I的上部和下部;
[°02°]热循环机构包括进液管41、多个冷凝管42、第一导液管43、受热管44、第二导液管45、多个供热管46和出液管47;冷凝管42均水平穿过炉体I上部,冷凝管42第一端均与进液管41连通,冷凝管42第二端均与第一导液管43连通,受热管44绕炉体I下部环形上升,受热管44第二端高于其第一端,受热管44第一端与第一导液管43连通,受热管44第二端与第二导液管45连通,供热管46均竖直安装在炉体I内,供热管46下端均与第二导液管45连通,供热管46上端均与出液管47连通,供热管46位于冷凝管42下方;
[0021 ]冷凝管42下方均安装有储液盒421。
[0022]下料机构包括导料筒21、安装杆22、隔离板23、定位架24、储液箱25和过滤网26;
[0023]导料筒21安装在炉体I上方,且导料筒21内部通孔与炉体I内腔连通,安装杆22安装在导料筒21上部,隔离板23倾斜安装在导料筒21内,隔离板23高度较高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安装杆22,隔离板23转动可使其高度较低的一端与导料筒21内壁相抵靠,定位架24安装在导料筒21内,并位于安装杆22下方,定位架24通过复位件连接隔离板23;储液箱25安装在导料筒21内,并位于隔离板23下方,过滤网26倾斜安装在储液箱25的上方。
[0024]出渣机构包括出杂架31和螺旋杆32;出杂架31安装在炉体I上并穿过炉体I底壁,出杂架31上设有排杂通孔311和导杂通孔312,排杂通孔311水平穿过出杂架31,排杂通孔311位于炉体I下方,螺旋杆32可转动安装在排杂通孔311内,导杂通孔312连通排杂通孔311与炉体I内腔。
[002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进液管41注入水,水流至冷凝管42时,可以将炉体I上部空气中的水凝结出来,然后通过第一导液管43流至受热管44内,受热管吸收炉体I热处理的热量,有利于能量的回收利用,之后水再由第二导液管45进入供热管46,供热管46不仅对垃圾加热,为垃圾后续处理做准备,还提高垃圾中的水分气化上升的效果,水最后由出液管47流出。下料机构通过隔离板23可以有效减少热量通过导料筒21排出而造成流失,储液箱25和过滤网26进行固液分离,有效去除垃圾中的水分。通过螺旋杆32可以便于控制炉渣的排出量。
[0026]本实施方式中,过滤网26高度较低的一端安装有隔流柱261,提高水进入储液箱25的效果。
[0027]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为弹簧。
[0028]本实施方式中,螺旋杆32上具有两个螺旋叶片,螺旋杆32转动时,两个螺旋叶片送料方向相反,有效提高排杂的效率。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I)、下料机构、出渣机构和热循环机构; 下料机构和出渣机构分别安装在炉体(I)的上部和下部; 热循环机构包括进液管(41)、多个冷凝管(42)、第一导液管(43)、受热管(44)、第二导液管(45)、多个供热管(46)和出液管(47);冷凝管(42)均水平穿过炉体(I)上部,冷凝管(42)第一端均与进液管(41)连通,冷凝管(42)第二端均与第一导液管(43)连通,受热管(44)绕炉体(I)下部环形上升,受热管(44)第二端高于其第一端,受热管(44)第一端与第一导液管(43)连通,受热管(44)第二端与第二导液管(45)连通,供热管(46)均竖直安装在炉体(I)内,供热管(46)下端均与第二导液管(45)连通,供热管(46)上端均与出液管(47)连通,供热管(46)位于冷凝管(42)下方; 冷凝管(42)下方均安装有储液盒(4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下料机构包括导料筒(21)、安装杆(22)、隔离板(23)、定位架(24)、储液箱(25)和过滤网(26); 导料筒(21)安装在炉体(I)上方,且导料筒(21)内部通孔与炉体(I)内腔连通,安装杆(22)安装在导料筒(21)上部,隔离板(23)倾斜安装在导料筒(21)内,隔离板(23)高度较高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安装杆(22),隔离板(23)转动可使其高度较低的一端与导料筒(21)内壁相抵靠,定位架(24)安装在导料筒(21)内,并位于安装杆(22)下方,定位架(24)通过复位件连接隔离板(23);储液箱(25)安装在导料筒(21)内,并位于隔离板(23)下方,过滤网(26)倾斜安装在储液箱(25)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过滤网(26)高度较低的一端安装有隔流柱(2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复位件为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出渣机构包括出杂架(31)和螺旋杆(32); 出杂架(31)安装在炉体(I)上并穿过炉体(I)底壁,出杂架(31)上设有排杂通孔(311)和导杂通孔(312),排杂通孔(311)水平穿过出杂架(31),排杂通孔(311)位于炉体(I)下方,螺旋杆(32)可转动安装在排杂通孔(311)内,导杂通孔(312)连通排杂通孔(311)与炉体(I)内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用型垃圾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螺旋杆(32)上具有两个螺旋叶片,螺旋杆(32)转动时,两个螺旋叶片送料方向相反。
【文档编号】B09B3/00GK205613829SQ201620218782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李启仁, 曹文波, 明永刚, 舒志强
【申请人】安徽未名生物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