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电钢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2046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导电钢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金刚石合成块的导电钢帽。
背景技术
导电钢帽对合成超硬材料反应腔内的温度和温度场及压力和压力场影响颇大。目前合成超硬材料使用最多的是直桶型导电钢帽,它的优点是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缺点是难以为合成超硬材料建立均匀的温度场,容易烧埙,甚至烧顶锤,导致合成工艺不稳定。而博士帽型导电钢帽是帽顶和帽桶成整体的导电钢帽,解决了烧锤的问题,但不能解决温度场问题。唐明周发明的附带调整垫的导电钢帽(专利号ZL 01 2 73984.7,ZL 01 2 73982.0),使用效果好,但加工复杂,质量控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为合成超硬材料建立均匀的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导电钢帽,它提高了导电钢帽使用的安全性,并有效地解决导电钢帽的使用效果和生产成本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导电钢帽由帽顶和帽桶组成,帽桶内腔的上下两部分均为圆环状并构成整体阶梯圆环。
上圆环与下圆环壁厚比为1∶0.1~0.9,下圆环高度与导电钢帽高度比为0.1~0.6∶1。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带瓶颈导电钢帽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取一个尺寸为φ38mm×11mm,桶体外径尺寸为φ30mm,高9mm,壁厚2mm的博士帽型导电钢帽,由桶体内腔底部向上车出一个圆环,使桶体内腔成阶梯圆环形状,下圆环的高度为1.5mm,厚度为1.5mm。在导电钢帽内芯填入叶蜡石粉,外套一个外径为φ38mm,内径为φ30mm,高为9mm,密度为2.6G/ML的叶蜡石环,磨平上下两面,经180℃烘烤5小时以上即可使用。
实施例2新型导电钢帽,尺寸为φ30mm×9mm,桶体外径φ23mm,腔体下圆环厚度1.2mm,高1.2mm。
在φ500mm缸径六面顶超高压装置上进行φ38mm反应腔用新型导电钢帽合成金刚石,与普通博士帽导电钢帽比,合成用电流下降10%,合成过程稳定,合成工艺稳定,金刚石产量提高10%,高强比提高8%以上。模具埙耗可控制在2KG/10KCT以下。
在φ400mm缸径六面顶超高压装置上进行φ30mm反应腔用新型导电钢帽合成金刚石,与普通博士帽导电钢帽比,合成用电流下降8%,合成过程稳定,合成工艺稳定,金刚石产量提高10%,高强比提高5%以上。模具埙耗可控制在2KG/10KCT以下。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导电钢帽由帽顶和帽桶组成,其特征在于帽桶内腔是上、下两部分圆环构成的整体阶梯圆环,上圆环与下圆环壁厚比为1∶0.1~0.9,下圆环高度与导电钢帽高度比为0.1~0.6∶1。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合成超硬材料的新型导电钢帽,外形与博士帽导电钢帽相同,制作方便。使用它后,能够更好地调整合成超硬材料的温度场和压力场,且使用安全,有利于合成优质超硬材料。
文档编号B01J3/06GK2657761SQ20032011399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0日
发明者郑日升 申请人: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