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8005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
二.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化工、医药、生物实验和其他科学实验中常常需要抽滤杂质,目前使用的抽滤装置由滤前样品瓶、特制玻砂漏斗和滤后样品接收瓶组成,俗称溶剂过滤器。在特制玻砂漏斗上设有抽气口,利用真空泵不断从接收瓶中抽出空气,利用负压的原理提高液体的过滤速度,这种抽滤装置适合溶剂的过滤,但不适合于样品的前处理。如果用于样品前处理,就需要购买大量的成套设备,不仅加大了试验成本,而且容易造成样品间的相互污染。再者,不管接受瓶的形状和大小如何,都是先直接把液体过滤到接受瓶中,然后再转送到其他容器中,在液体的转移过程中,就会造成一些损失,转置的次数越多,损失量越大,在进行一些精度要求高、样品数量又少的科学实验时,往往会由于这些原因而影响实验结果。此外在每次转置样品后,都要刷洗整套过滤装置,一来加大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另外加大了相互交叉污染的可能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微量甚至痕量分析成为分析的大趋势,所以要求前处理过程中样品损失的量越少越好。另外,由于滤前样品瓶为敞口结构,对于挥发性样品而言,样品损失量较大严重影响定量的准确性;当对有毒挥发性样品进行抽滤时,其挥发的有毒气体不仅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降低样品损失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含有滤前样品瓶、玻砂漏斗和滤后样品接收瓶,其中玻砂漏斗下端的锥形标准磨口与滤后样品接收瓶的上瓶口内壁密封配合,其上端面磨口与滤前样品瓶的下瓶口端面密封配合,玻砂漏斗的颈管下部伸到滤后样品接受瓶中,在玻砂漏斗侧壁上设有抽气管,滤后样品接受瓶为组合式,由上部瓶身和下部活动瓶底组成,在瓶身和活动瓶底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以保证接受瓶内的真空度。
所述滤前样品瓶上端瓶口上设有瓶盖,该瓶盖与滤前样品瓶之间为密封配合,并且设有连通大气机构。
所述连通大气机构由通气孔和通气槽组成,其中通气孔设在滤前样品瓶上,通气槽设在瓶盖上,转动瓶盖能够使通气槽和通气孔连通或不连通,使空气能够相应地与样品瓶内腔连通或不连通。
所述连通大气机构还可为通气孔,并且该通气孔设在瓶盖或滤前样品瓶上,使空气能够与滤前样品瓶内腔连通。
所述滤前样品瓶上端还可为封闭式瓶底,在该封闭式瓶底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滤前样品瓶连通,另一端与样品存放瓶连通,使样品通过连通管进入滤前样品瓶内。所述滤前样品瓶上端还可为敞开式瓶口。
在玻砂漏斗上设有的抽气管为一个或两个,其中两个抽气管分别位于玻砂漏斗相对应的两侧壁上,并且所述两个抽气管错位设置,其两轴线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两个抽气管使相邻的玻砂漏斗串联到同一抽气设备上;瓶身或活动瓶底上设有固定玻钉,使瓶身和瓶底相对稳固,或者瓶身和瓶底之间设有定位块,使二者相对稳固。
所述玻砂漏斗的颈管长度为160~180mm,两个抽气管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为1~8mm,固定玻钉或定位块为三个,沿圆周均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样品的损失量,其测量精度高。由于滤后样品接受瓶为组合式,根据每一份样品的特点,在活动瓶底上可以放置不同类型的小型样品接收容器,使样品顺漏斗颈管直接流到小型样品接收容器中,直接用于测量,减少样品的周转次数,从而减少样品的损失量;另外滤前样品瓶上端口设有瓶盖,可减少挥发性样品的挥发量,并且防止样品被污染,因此能够提高测量准确度。
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瓶身和活动瓶底通过固定玻钉或定位块相对固定,结构简单,并且能够保持二者的稳定性,滤前样品瓶和瓶盖之间设有通气孔和通气槽,使空气能够和存放瓶连通或不连通,设计合理。
3.本实用新型节约费用、降低成本,采用组合式滤后样品接受瓶,能够根据不同样品的种类和数量,选取相应的小型样品接收容器放入活动瓶底上,使用十分方便,不需要购买大量的成套装置,因此节约了费用;另外玻砂漏斗设有两个抽气管,能够使多个抽滤装置串联到抽真空设备上,从而节约了抽真空设备的数量,相应地降低了运行成本。
4.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各种分析试验溶剂的过滤、也适用于色谱分析样品前处理过滤净化以及其他分析样品溶液的过滤,推广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

图1为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结构图之一;图2为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结构图之二。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中,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的玻砂漏斗5下端的锥形标准磨口与滤后样品接收瓶的上瓶口内壁密封配合,其上端面磨口与滤前样品瓶1的下瓶口端面密封配合,玻砂漏斗5的颈管7下部伸到滤后样品接收瓶中,在玻砂漏斗5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抽气管6和12,滤后样品接受瓶为组合式,由上部瓶身8和下部活动瓶底9组成,在瓶身8和活动瓶底9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11,以保证接受瓶内的真空度,瓶身8和瓶底9之间设有定位块10,使二者相对稳固。
滤前样品瓶1上端瓶口上设有瓶盖4,并且在滤前样品瓶1和瓶盖4上分别设有通气孔2和通气槽3,转动瓶盖4能够使通气槽3和通气孔2连通或不连通,使空气能够相应地与样品瓶内腔连通或不连通。
两个抽气管6和12错位设置,其轴线之间的间距为1~8mm,玻砂漏斗5的颈管7长度为160~180mm,定位块10为三个,沿圆周均布。
使用时,根据不同样品的种类和数量,选取相应的锥形瓶或试管(图中未画出)放入活动瓶底9上,颈管7的下端插入锥形瓶或试管中,防止样品喷溅,在滤前样品瓶1中装入样品,进行过滤,抽气设备通过抽气管6或12使瓶内形成负压,加速样品的过滤,当过滤不同的样品时,只需要更换锥形瓶或试管和玻砂漏斗5即可,十分方便,多个抽滤装置通过两个抽气管6和12串联到同一抽气设备上,节约抽气设备的数量,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滤前样品瓶1上端瓶口上设有瓶盖4,并且瓶盖4上分别设有通气孔,使空气能够相应地与样品瓶内腔连通。瓶身8或活动瓶底9上设有固定玻钉,使瓶身8和瓶底9相对稳固。
实施例三参见图2,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代表的意义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在玻砂漏斗5一侧壁上设有抽气管6,每个抽滤装置单独工作。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滤前样品瓶上端为封闭式瓶底,在该封闭式瓶底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滤前样品瓶连通,另一端与样品存放瓶连通,使样品通过连通管进入滤前样品瓶内。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滤前样品瓶上端为敞开式瓶口,用于过滤不挥发的样品。
通过改变连通大气机构的结构形式、瓶身8和活动瓶底的固定形式以及改变颈管和抽气管错开的距离可以组成多个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详述。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含有滤前样品瓶、玻砂漏斗和滤后样品接收瓶,其中玻砂漏斗下端的锥形标准磨口与滤后样品接收瓶的上瓶口内壁密封配合,其上端面磨口与滤前样品瓶的下瓶口端面密封配合,玻砂漏斗的颈管下部伸到滤后样品接受瓶中,在玻砂漏斗侧壁上设有抽气管,其特征是滤后样品接受瓶为组合式,由上部瓶身和下部活动瓶底组成,在瓶身和活动瓶底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以保证接受瓶内的真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其特征是滤前样品瓶上端瓶口上设有瓶盖,该瓶盖与滤前样品瓶之间为密封配合,并且设有连通大气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其特征是连通大气机构由通气孔和通气槽组成,其中通气孔设在滤前样品瓶上,通气槽设在瓶盖上,转动瓶盖能够使通气槽和通气孔连通或不连通,使空气能够相应地与样品瓶内腔连通或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其特征是连通大气机构为通气孔,并且该通气孔设在瓶盖或滤前样品瓶上,使空气能够与滤前样品瓶内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其特征是滤前样品瓶上端为封闭式瓶底,在该封闭式瓶底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滤前样品瓶连通,另一端与样品存放瓶连通,使样品通过连通管进入滤前样品瓶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其特征是滤前样品瓶上端为敞开式瓶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其特征是在玻砂漏斗上设有的抽气管为一个或两个,其中两个抽气管分别位于玻砂漏斗相对应的两侧壁上,并且所述两个抽气管错位设置,其两轴线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两个抽气管使相邻的玻砂漏斗串联到同一抽气设备上;瓶身或活动瓶底上设有固定玻钉,使瓶身和瓶底相对稳固,或者瓶身和瓶底之间设有定位块,使二者相对稳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其特征是玻砂漏斗的颈管长度为160~180mm,两个抽气管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为1~8mm,固定玻钉或定位块为三个,沿圆周均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抽滤装置。含有滤前样品瓶、玻砂漏斗和滤后样品接收瓶,其中玻砂漏斗下端的锥形标准磨口与滤后样品接收瓶的上瓶口内壁密封配合,其上端面磨口与滤前样品瓶的下瓶口端面密封配合,玻砂漏斗的颈管下部伸到滤后样品接受瓶中,在玻砂漏斗侧壁上设有抽气管,滤后样品接受瓶为组合式,由上部瓶身和下部活动瓶底组成,在瓶身和活动瓶底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以保证接受瓶内的真空度。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样品的损失量,其测量精度高,另外防止样品被污染及样品污染空气,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多个抽滤装置能够串联到同一抽真空设备上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01D29/00GK2799040SQ20052003029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5日
发明者李永香, 李玉秦, 李志岭 申请人:李永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