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涂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076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涂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涂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陶瓷超滤膜的自动涂膜装置。
背景技术
无机陶瓷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介质与有机膜相比,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 度大、抗生物腐蚀能力强、孔径分布窄、耐高温以及无毒等特点,在生物、环保、食品及化工 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陶瓷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态粒子烧结法和溶胶_凝胶法两种,其中溶胶-凝 胶法具有纯度高、均勻度高、反应过程易于控制等优点被更广泛的用于制备陶瓷膜。而溶 胶_凝胶法制备的膜材料均存在孔径分布较宽、孔隙率较低(通常在30 40% )、孔径不 易调控等缺点,特别是在小孔径陶瓷膜的制备过程中这些问题更加明显。CN101265113A中 提到采用模板法制备小孔径陶瓷超滤膜,利用模板剂的组装行为调控膜材料的微观结构从 而达到控制膜孔径的目的。目前,已商品化的陶瓷超滤膜的品种主要有4nm、20nm和50nm三种,但规模化应 用的陶瓷超滤膜仅有20nm和50nm两种,限制小孔径的陶瓷超滤膜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 是溶胶的制备严格,受许多因索控制涂膜时,由于溶胶粒子的粒径远远小于多孔支撑体 的孔径,造成溶胶在支撑体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内渗;由于溶胶粒子内渗深度难以掌握,容 易阻塞支撑体的孔道,造成阻力变大,渗透量减小;虽然通过增加一层甚至多层中间过渡 层会减少溶胶的内渗现象,但是过渡层的增加会导致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阻力。 CN101265123A中提出一种小孔径陶瓷超滤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有机物溶液处理具有较大孔 径的支撑体,以达到减少溶胶内渗现象。然而该方法仅仅是对支撑体进行处理,利用堵孔达 到减少内渗的效果,而对于不易转化为凝胶的溶胶或小粒径的溶胶,仅采用该方法制备的 膜的成品率偏低。陶瓷膜制备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涂膜、干燥、烧结。其中涂膜和干燥过程对膜层 的成品率及完整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涂膜过程中,涂膜液的粘度与支撑体的浸浆时 间和浸浆次数决定了膜层的厚度,在相同的涂膜液粘度条件下浸浆时间越长膜层越厚,但 超过一定厚度就会导致膜层的开裂,形成不了完整的膜层。另外,在湿膜的干燥过程中,温 度和湿度影响了膜层的完整性。其中温度的影响主要为以下2个方面1、温度的升高有利 于溶剂的挥发,可以缩短凝胶时间,从而减少内渗现象;2、过高温度会使得凝胶层在干燥过 程中出现开裂现象,导致膜层不完整。目前管式膜的制备工艺中,采用的均为静态的提拉浸渍,通过液位差来输送涂膜 液,涂膜结束后将其转移到高温条件下烘干,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整个过程均为非连续操作,延长了制膜时间、制备过程复杂;2、膜厚的控制仅靠浸浆时间控制,增加了内渗现象的发生,通量下降;3、环境中的湿度、粉尘等因素对制备过程影响较大,导致成品率低;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膜装置,它能克服现行制备陶瓷超滤膜方法的 缺点和不足,将涂膜和干燥过程集成到一个装置中,减少涂膜中溶胶在支撑体孔内的内渗 现象以及制备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简化工艺,提高成品率,实现自动化,制备出孔径为 2-10nm的小孔径陶瓷超滤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涂膜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可控温无尘 橱E、溶胶瓶A、流量计C、泵B、支撑体D以及恒温恒湿箱或烘箱E组成;溶胶瓶A置于可控 温无尘橱E中,支撑体D置于恒温恒湿箱或者烘箱E中,溶胶瓶A上端口 b经管路连接到支 撑体D上端c,溶胶瓶上端口 a经管路顺序经过泵B、流量计C后与支撑体下端d连接。上述的支撑体D为具有平均孔径为50-200nm单管或多通道管式陶瓷支撑体;通道 形状是圆形、扇形、方形、星型或六角形。上述的泵为柱塞泵、蠕动泵或齿轮泵。膜面流速通过泵控制为0. lm/s-lm/s ;循环 次数为1-10次。利用上述装置制备陶瓷超滤膜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将支撑体D置于恒温 恒湿箱或烘箱E中进行预热处理;随后将涂膜液从溶胶瓶上端口 a经泵B循环由支撑体D 下端d进入冲刷支撑体进行涂膜,再由支撑体上端c流出从溶胶瓶A上端口 b回到溶胶瓶 中;涂膜后将表面含有涂层的支撑体在恒温恒湿或烘箱E中保温保湿;然后将湿膜晾干,焙 烧后得到陶瓷超滤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涂膜液是至少含有钛、铝、锆、硅元素中的一种元素的溶胶,这 些元素在溶胶中的总含量0.01-2mol/L,溶胶制备所使用的溶剂为乙醇、丙醇、异丙醇、丁 醇、甲酰胺或二甲基甲酰胺;本实用新型制备过程中支撑体的预处理是在恒温恒湿箱或烘箱E中进行,预热温 度为40-100°C,预热湿度为20-99%,预热时间为0. l-10h ;含有溶胶涂层保温保湿过程的 温度由溶剂的沸点决定,控制在40-100°C ;湿度控制在20-99% ;保温保湿时间为0. l_24h ; 湿膜的晾干温度为20-100°C,湿度为20-99%,晾干时间为0. l_24h ;含涂层的撑体的焙烧 温度在100 1000°C,升温速度为0. 1-5°C /min,焙烧时间在0. 5 24h。本实用新型所制备的陶瓷超滤膜的膜孔径为2-lOnm,该膜对分子量为 1500-70000Da的葡聚糖的截留率为90-99. 9%,根据本实用新型若采用不同孔径的支撑体 可制备出不同孔径的膜。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涂膜前首先对支撑体进行热处理,提高其表面温度,在具 有较高温度的支撑体表面进行涂膜有利于湿膜的凝胶化,减少内渗现象。涂膜液的循环依 靠泵实现,通过改变泵的流速和涂膜液的循环的次数控制膜层厚度,实现了涂膜工艺的自 动化、可控化。通过将涂膜装置和干燥装置进行集成缩短涂膜的工艺流程,涂膜和干燥在同 一装置中进行,节约时间的同时避免了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对制膜的影响。此方法可以缩 短膜制备周期、节约成本、提高制膜的成品率。有益效果1、利用将涂膜装置和干燥装置进行集成,缩短了涂膜工艺,减少了环境因素对制 备过程的影响,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2、通过改变泵的转速可以有效调节涂膜液在支撑体上的冲刷速率,同时有效地控
4制膜厚,操作简单。3、通过对支撑体的预热处理,涂膜过程发生在较高温度的支撑体表面加快了溶胶 涂层的凝胶化;改变湿膜的干燥条件可将膜层快速凝胶化,成功缩短了溶胶涂层在支撑体 上转化为凝胶的时间,减少涂膜液的渗入,有利于形成完整的膜层,提高膜的截留率。

图1为快速凝胶化制备陶瓷膜的涂膜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溶胶瓶、B为泵、C为流 量计、D为单管或者多通道支撑体、F为可控温无尘橱、E为恒温恒湿箱或者烘箱;图2A为实例2中制备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图,其中1为制备陶瓷超滤 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图,2为对应支撑体对葡聚糖的截留率曲线。图2B为实例3中制备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图;其中3为所制备陶瓷超 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4为对应支撑体对葡聚糖的截留率曲线。图2C为实例4中制备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图;其中5为中所制备陶瓷 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6为对应支撑体对葡聚糖的截留率曲线。图2D实例5中制备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图;其中7为所制备陶瓷超滤 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8为对应支撑体对葡聚糖的截留率曲线。图2E实例6中制备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图;其中9为所制备陶瓷超滤 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10为对应支撑体对葡聚糖的截留率曲线。图2F中实例7中制备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图,其中11为所制备陶瓷 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12为对应支撑体对葡聚糖的截留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将涂膜液置于圆柱型玻璃溶胶瓶A (外观尺寸为小50cmX 100cm)内, 孔径为lOOnm的单管A1203支撑体D放置于烘箱(上海一恒仪器,9420A)E中,溶胶瓶A的上 端口 b经PVC透明塑料管与支撑体D的上端口 c相连,溶胶瓶A的上端口 a经PVC透明塑 料管顺序连接齿轮泵(南京欧瑞克,MG317WB)B、转子流量计(北京北分天普仪器,LZW-11) 后与支撑体下端口 d相连。实施例2 本例中采用的涂膜液为以乙醇为溶剂的钛溶胶,其中钛含量为1. 25mol/L,将溶 胶倒入溶胶瓶A中,其中溶胶瓶A放置在可控温无尘厨F中,通过齿轮泵B (南京欧瑞克, MG317WB)循环对孔径为lOOnm的单管A1203支撑体D进行涂膜。涂膜前先将支撑体D置于 在60°C、湿度40%的恒温恒湿箱E中预热处理0. 2h。涂膜过程中通过齿轮泵泵B控制膜 面流速为0. 5m/s,循环次数为10次;涂膜结束后,表面含有涂层的支撑体D继续在40°C、 湿度40%的恒温恒湿箱E中放置15min,膜层快速凝胶,然后继续在40°C、湿度40%下晾干 lh,最后以1°C /min升温速率升至400°C后煅烧5h得到孔径为5. 2nm、孔隙率为42%的管 式Ti02陶瓷超滤膜,该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如图4A所示。实施例3 本例中采用的涂膜液为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的锆溶胶,其中锆含量为0. 05mol/ L,将溶胶倒入溶胶瓶A中,其中溶胶瓶A放置在可控温无尘厨F中,通过蠕动泵B (保定兰单管A1203支撑体D进行涂膜。涂膜前先将支撑体D在100°C、 湿度30%的恒温恒湿箱E中预热处理lh。涂膜过程中通过蠕动泵B控制膜面流速为0. lm/ s,循环次数为3次;涂膜结束后,表面含有涂层的支撑体D继续在70°C、湿度20%的恒温恒 湿箱C中放置0. lh,膜层快速凝胶,然后继续在60°C、湿度20%下晾干24h,最后以0. 3°C / min升温速率升至400°C后煅烧lh得到孔径为2. 9nm、孔隙率为32%的管式&02陶瓷超滤 膜,该陶瓷超滤膜的表面电镜图如图2所示,所制备的陶瓷膜表面完整无缺陷,其对葡聚糖 的截留曲线如图4B所示。实施例4 本例中采用的涂膜液为以丁醇为溶剂的铝溶胶,其中铝含量为1. 5mol/L,将溶胶 倒入溶胶瓶A中,其中溶胶瓶A放置在可控温无尘厨F中,通过蠕动泵B (保定兰格YZ35)循 环对孔径为lOOnm单管A1203支撑体D进行涂膜。涂膜前先将支撑体D在60°C、湿度50% 的恒温恒湿箱E中预热处理3h ;涂膜过程中通过蠕动泵B控制膜面流速为0. 4m/s,循环次 数为5次;涂膜结束后,表面含有涂层的支撑体D继续在50°C、湿度90%的恒温恒湿箱E中 放置0. lh,膜层快速凝胶,然后继续在40°C、湿度90%下晾干5h,最后以3°C /min升温速率 升至350°C后煅烧24h得到孔径为6. lnm、孔隙率为45%的管式A1203陶瓷超滤膜,该陶瓷 超滤膜的断面电镜图如图3所示,所制备的陶瓷膜膜层与支撑体有很好的嵌合其厚度约为 3 u m左右,其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如图4C所示。实施例5 本例中采用的涂膜液为以丙醇为溶剂的铝-锆复合溶胶,其中锆,铝含量分别为 1. 5mol/L和1. Omol/L,将溶胶倒入溶胶瓶A中,其中溶胶瓶A放置在可控温无尘厨F中,通 过柱塞泵B (上海启高高压油泵,SCY14-1B)循环对孔径为50nm的多通道管式A1203支撑体 D进行涂膜。涂膜前先将支撑体D在70°C、湿度40%的恒温恒湿箱E中预热处理0. 5h ;涂 膜过程中通过柱塞泵控制膜面流速为0. 5m/s,循环次数为4次;涂膜结束后,表面含有涂层 的支撑体D在继续在50°C、湿度40%的恒温恒湿箱E中放置0. lh,膜层快速凝胶,然后继续 在40°C、湿度40%下晾干24h,最后以5°C /min升温速率升至600°C后煅烧24h得到孔径为 7. 3nm、孔隙率为42%的多通道管式铝-锆复合陶瓷超滤膜,该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 曲线如图4D所示。实施例6:本例中采用的涂膜液为以异丙醇为溶剂的铝溶胶,其中铝含量为2mol/L,将溶胶 倒入溶胶瓶A中,其中溶胶瓶A放置在可控温无尘厨F中,通过蠕动泵B (保定兰格YZ2515) 循环对孔径为200nm的单管式A1203支撑体D进行涂膜。涂膜前先将支撑体D在70°C的恒 温恒湿箱E中预热处理lh ;涂膜过程中通过蠕动泵B控制膜面流速为0. 2m/s,循环次数为 4次;涂膜结束后,表面含有涂层的支撑体D在继续在70°C烘箱E中放置0. lh,膜层快速凝 胶,然后继续在60°C下晾干10h,最后以5°C /min升温速率升至400°C后煅烧得到孔径为 9. 3nm、孔隙率为36%的管式A1203陶瓷超滤膜,该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线如图4E 所示。实施例7 本例中采用的涂膜液为以甲酰胺为溶剂的硅溶胶,其中硅含量为0.5mol/L,将 溶胶倒入溶胶瓶A中,其中溶胶瓶A放置在可控温无尘厨F中,通过蠕动泵B (保定兰格
6YZ2515)循环对孔径为200nm的单管式Al2O3支撑体D进行涂膜。涂膜前先将支撑体D在 90°C的恒温恒湿箱E中预热处理IOh ;涂膜过程中通过蠕动泵控B制膜面流速为0. 3m/s,循 环次 数为4次;涂膜结束后,表面含有涂层的支撑体D继续在100°C烘箱E中放置lOmin,膜 层快速凝胶,然后继续在60°C下晾干8h,最后以1°C /min升温速率升至450°C后煅烧IOh 得到孔径为lOnm、孔隙率为45%的管式SiO2陶瓷超滤膜,该陶瓷超滤膜对葡聚糖的截留曲 线如图4F所示。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涂膜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可控温无尘橱E、溶胶瓶A、流量计C、泵B、支撑体D以及恒温恒湿箱或烘箱E组成,溶胶瓶A置于可控温无尘橱E中,支撑体D置于恒温恒湿箱或者烘箱E中,溶胶瓶A上端口b经管路连接到支撑体D上端c,溶胶瓶上端口a经管路顺序经过泵B、流量计C后与支撑体下端d连接。
2.根据权利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为具有平均孔径为50-200nm单管 或多通道管式陶瓷支撑体;通道形状是圆形、扇形、方形、星型或六角形。
3.根据权利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为柱塞泵、蠕动泵或齿轮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涂膜装置,由可控温无尘橱E、溶胶瓶A、流量计C、泵B、支撑体D以及恒温恒湿箱或烘箱E组成,溶胶瓶A置于可控温无尘橱E中,支撑体D置于恒温恒湿箱或者烘箱E中,溶胶瓶A上端口b经管路连接到支撑体D上端c,溶胶瓶上端口a经管路顺序经过泵B、流量计C后与支撑体下端d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涂膜和干燥两个操作集成到一个装置中,简化了实验过程,实现了操作在无尘环境中进行,涂膜过程中涂膜液的循环由泵完成,膜厚可以通过泵的流速和循环次数控制,使得操作可控化、自动化。利用此实用新型可在孔径为50-200nm的单管或多通道支撑体表面制备一种无需过渡层、完整无缺陷、截留率高的小孔径陶瓷膜。
文档编号B01D71/02GK201596472SQ20092023608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7日
发明者徐南平, 景文珩, 曹雪萍, 邢卫红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