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849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雾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油雾处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用以除去空气中所含油份的油雾处理机。背景技术
油雾处理机主要用于处理含有油份的废气,如中国台湾新型申请第097200847号 所揭露,即为申请人所构思之一种油雾处理机,其主要具有一中空的机壳,机壳内部间隔有 第一容室、第二容室、第三容室以及第四容室,其中第一容室内设有一管状滤网,而第二容 室内设有一风扇,该风扇外周设有一集油网架,另机壳上方相对第一容室与第四容室分别 设有一入气口及一出气口,该油雾处理机在使用时,含油废气系自入气口进入而通过管状 滤网进行初步过滤,随后废气进入第二容室内,受风扇作动产生的气流带动而通过该集油 网架进行第二次过滤,过滤完的空气再经由第三容室、第四容室自出气口排出。然而,上述油雾处理机,由于其入气口系位于管状滤网的上方,因此废气仅会通过 滤网的上部,造成滤网其他部位无法发挥过滤油份的作用,此外,由于该机壳呈方形,因此 废气容易滞留于该些角落处,造成角落处的废气所含的油份并非为滤网所吸收,而是沾附 于机壳上,增加设备清洗及维护上的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油雾处理机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系改良其结构,使其滤网 整体皆可用于过滤油份,且空气于机壳内流动时不会产生滞流现象,据以克服前述缺失。为达成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油雾处理机, 其包含有一排气箱,其一侧壁上形成有一流通孔,且顶壁设有一排气口 ;—第一内圆筒,其一开口端组装于所述排气箱的侧壁上且其内部与流通孔相通;一第一隔板,其组装于所述第一内圆筒的另一开口端,且于中心处形成有一轴孔 以及于顶部处形成有至少一气流孔,另第一隔板上组装有一环状滤网,气流孔位于该滤网 的外侧,而轴孔位于该环状滤网的内侧;一第二内圆筒,其一开口端组装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气流孔与环状滤网位于 该第二内圆筒内部;一马达及一风扇,其中该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圆筒内且具有一驱动轴,该驱动 轴通过轴孔位于第二内圆筒内,而该风扇设置于马达的驱动轴的自由端,且风扇位于第二 内圆筒内为环状滤网所环绕; 一第二隔板,其组装于所述第二内圆筒的另一开口端且形成有相通于第二内圆筒 内部的一连通孔,另第二隔板上组装有一筒状滤网,其轴向一端相对于第二隔板的连通孔 处,筒状滤网的轴向另一端设有一圆锥板; 一第三内圆筒,其一开口端组装于所述第二隔板上,并罩设所述筒状滤网于其内 部;
4[0013]一外圆筒,其轴向一端组装于所述排气箱的侧壁上且罩设第一内圆筒、第一隔板、 第二内圆筒、第二隔板、第三内圆筒于其内部,外圆筒轴向另一端与第三内圆筒的另一开口 端相互组接且于对应圆锥板处设有一入气口。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侧壁上环绕流通孔周缘朝向排气箱 内部延伸有一导流管,该导流管内设有一中介滤网。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内面向该导流管出口的一侧壁处设 有一后滤网。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内相邻于排气口处设有一终端滤网, 于该终端滤网下方设有一扰流板。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圆筒及第三内圆筒的底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排油孔;所述第二内圆筒的筒壁上形成有数个开缝;所述外圆筒沿轴向进一步设有一储油槽,储油槽下方设有一排油阀,该储油槽位 于外圆筒的底部且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圆筒、第二内圆筒及第三内圆筒。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顶部设有一盖体,而该排气口设于该 盖体上。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上进一步设有一配装孔,而所述马达 是通过该配装孔而同时设置于第一内圆筒以及排气箱内。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筒底部设有两脚架。当含油废气自入气口进入外圆筒内部时,废气会受圆锥板分散后再流向筒状滤网 的周围,因此该筒状滤网的各个部位皆可发挥过滤油份的功效,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各 内圆筒及外圆筒呈圆形,因此废气在筒内可顺畅的流动,可避免因滞流现象发生而造成油 份非为滤网所过滤而是直接吸附于内圆筒的壁面。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图。[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图。[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图。[0030](10)排气箱(11)流通孔[0031](12)排气口(13)盖体[0032](14)导流管(15)中介滤网[0033](16)后滤网(17)配装孔[0034](18)终端滤网(19)扰流板[0035](20)第一内圆筒(21)排油孔[0036](30)第一隔板(31)轴孔[0037](32)气流孔(33)环状滤网[0038](40)第二内圆筒(41)开缝[0039](51)马达(511)驱动轴[0040](52)风扇[0041](60)第二隔板(61)连通孔[0042](62)筒状滤网(63)圆锥板[0043](70)第三内圆筒(71)排油孔[0044](80)外圆筒(81)入气口[0045](82)储油槽(83)排油阀[0046](84)脚架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雾处理机,其包含有一排气箱10,其一侧壁上形成有一流通孔11,且顶壁形成有一排气口 12,于较佳 实施例中可为在排气箱10顶部设有一盖体13,该而该排气口 12设于该盖体13上,此外,排 气箱10侧壁上环绕流通孔11周缘朝向排气箱10内部延伸有一导流管14,该导流管14内 设有一中介滤网15,排气箱10内面向该导流管14出口的一侧壁处尚设有一后滤网16,另 排气箱10内相邻于排气口 12处尚可设有一终端滤网18,于该终端滤网18下方设有一扰流 板19 ;一第一内圆筒20,配合参见图3所示,其一开口端组装于所述排气箱10的侧壁上 且其内部与流通孔11相通,第一内圆筒20底部形成有至少一排油孔21 ;一第一隔板30,其组装于所述第一内圆筒20的另一开口端,且于中心处形成有一 轴孔31以及于顶部处形成有至少一气流孔32,另第一隔板30上组装有一环状滤网33,气 流孔32位于该环状滤网33的外侧,而轴孔31位于该环状滤网33的内侧;一第二内圆筒40,配合参见图4所示,其一开口端组装于所述第一隔板30上,所述 气流孔32与环状滤网33位于该第二内圆筒40内部,于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内圆筒40的 筒壁上沿轴向形成有数个开缝41 ;一马达51及一风扇52,其中马达51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圆筒20内,马达51具有一 驱动轴511,该驱动轴511通过轴孔31位于第二内圆筒40内,若使用体积较大的马达,则如 本实施例所示,于排气箱10上可进一步设有一配装孔17,而马达51系通过该配装孔17而 同时设置于第一内圆筒20以及排气箱10内,而该风扇52设置于马达51的驱动轴511的 自由端,且风扇52位于第二内圆筒40内为环状滤网33所环绕;一第二隔板60,其组装于所述第二内圆筒40的另一开口端且形成有相通于第二 内圆筒40内部的一连通孔61,另第二隔板60上组装有一筒状滤网62,其轴向一端相对于 连通孔61处,而筒状滤网62的轴向另一端设有一圆锥板63 ;一第三内圆筒70,配合参见图5所示,其一开口端组装于所述第二隔板60上,并罩 设所述筒状滤网62于其内部,另第三内圆筒70的底部形成有至少一排油孔71 ;一外圆筒80,其轴向一端组装于所述排气箱10的侧壁上且罩设第一内圆筒20、第 一隔板30、第二内圆筒40、第二隔板60、第三内圆筒70于其内部,外圆筒80轴向另一端与 第三内圆筒70的另一开口端相互组接且于对应圆锥板63处设有一入气口 81,于较佳实施 例中,外圆筒80沿轴向进一步设有一储油槽82,储油槽82下方设有一排油阀83,该储油槽82位于外圆筒80的底部且位置相对于第一内圆筒20、第二内圆筒40及第三内圆筒70,另 外圆筒80底部尚设有两脚架84以设置于地面。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雾处理机使用时,含油废气系自入气口 81送入外 圆筒80内部且流向第三内圆筒70内的圆锥板63,并受圆锥板63的锥面分流而均勻的流向 筒状滤网62周围,随后通过该筒状滤网62的整体部位而过滤一部分的油份,所以,相较于 现有技术的油雾处理机,本实用新型中的筒状滤网62可有效的发挥滤油作用;随后废气通过连通孔61进入第二内圆筒40内,再受风扇52产生的气流带动通过 环状滤网33而再次过滤油份;而后废气通过气流孔32进入第一内圆筒20内,再经由流通孔11及导流管14进入 排气箱10内,并受中介滤网15过滤油份,自导流管14排出的废气系流向后滤网16方向, 由后滤网16再次过滤油份,随后废气上升,由扰流板19分流后均勻的流向终端滤网18整 体,由终端滤网18进行最后的过滤后成为干净的空气,并且自排气口 12排出。此外,由于所述第一内圆筒70与第三内圆筒20的底部分别形成有排油孔21、71, 而第二内圆筒40上形成有开缝41,因此吸附在环状滤网33及筒状滤网62上的油份、或者 沾附在各圆筒筒壁的油份可滴落于各内圆筒的底部,并通过排油孔21、71及开缝41滴落至 外圆筒80底部而收集于储油槽82内,该些收集的油并可借由排油阀83排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各内圆筒20、40、70及外圆筒80呈圆形,因此废气在筒内可 顺畅的流动,可避免因滞流现象发生而造成空气所含的油份无法为滤网所吸收。
权利要求一种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排气箱,所述排气箱一侧壁上形成有一流通孔,且顶壁设有一排气口;一第一内圆筒,所述第一内圆筒一开口端组装于所述排气箱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内圆筒内部与流通孔相通;一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组装于所述第一内圆筒的另一开口端,且于中心处形成有一轴孔以及于顶部处形成有至少一气流孔,另第一隔板上组装有一环状滤网,气流孔位于该环状滤网的外侧,而轴孔位于该滤网的内侧;一第二内圆筒,所述第二内圆筒一开口端组装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气流孔与环状滤网位于该第二内圆筒内部;一马达及一风扇,其中该马达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圆筒内且具有一驱动轴,该驱动轴通过轴孔位于第二内圆筒内,而该风扇设置于马达的驱动轴的自由端,且风扇位于第二内圆筒内为环状滤网所环绕;一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组装于所述第二内圆筒的另一开口端,且形成有相通于第二内圆筒内部的一连通孔,另第二隔板上组装有一筒状滤网,所述筒状滤网轴向一端相对于第二隔板的连通孔处,筒状滤网的轴向另一端设有一圆锥板;一第三内圆筒,所述第三内圆筒一开口端组装于所述第二隔板上,并罩设所述筒状滤网于其内部;一外圆筒,所述外圆筒轴向一端组装于所述排气箱的侧壁上且罩设第一内圆筒、第一隔板、第二内圆筒、第二隔板、第三内圆筒于其内部,外圆筒轴向另一端与第三内圆筒的另一开口端相互组接且于对应圆锥板处设有一入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侧壁上环绕流通孔周缘 朝向排气箱内部延伸有一导流管,该导流管内设有一中介滤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内面向该导流管出口的 一侧壁处设有一后滤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内相邻于排气口处设有 一终端滤网,于该终端滤网下方设有一扰流板。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圆筒及第三内圆筒的底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排油孔; 所述第二内圆筒的筒壁上形成有数个开缝;所述外圆筒沿轴向进一步设有一储油槽,储油槽下方设有一排油阀,该储油槽位于外 圆筒的底部且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圆筒、第二内圆筒及第三内圆筒。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顶部设有 一盖体,该而该排气口设于该盖体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顶部设有一盖体,该而该 排气口设于该盖体上。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上进一步 设有一配装孔,而所述马达是通过该配装孔而同时设置于第一内圆筒以及排气箱内。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上进一步设有一配装孔, 而所述马达是通过该配装孔而同时设置于第一内圆筒以及排气箱内。2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筒底部设有 两脚架。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筒底部设有两脚架。
专利摘要一种油雾处理机,其包含有一排气箱,该排气箱设有一排气口,且外侧壁依序组装有串联设置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内圆筒,该些内圆筒内部与排气箱呈相连通,其中第一内圆筒内设有一马达,第二内圆筒内设有一为马达驱动的风扇,风扇周围设有一环状滤网,第三内圆筒内设有一筒状滤网,其轴向一端设有一圆锥板,于该些内圆筒外侧罩设有一外圆筒,外圆筒设有一入气口相对于圆锥板;该圆锥板可均匀分流自入气口进入的废气,使其通过筒状滤网整体而有效的滤除油份,而各内、外圆筒呈圆形的设计可避免滞流现象发生,令废气的油份充分为滤网所过滤。
文档编号B01D46/00GK201603481SQ20102000241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6日
发明者郑圳成 申请人:裕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