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呈等差排列的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9184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布袋呈等差排列的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涉及到具有双斜切向进口,各列布袋沿进气侧向中心按照等差方式排列的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要求越来越严格,静电除尘器对飞灰比电阻较高的颗粒以及对微细颗粒物捕集效率比较低,已经很难达到排放要求。但是袋式除尘器除尘性能却不受飞灰比电阻的影响,对微细颗粒物捕集效率比较高,而且飞灰浓度和粒度的变化、运行负荷的变化、烟气量波动对袋式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影响也极为有限。因此静电除尘器改造为袋式除尘器已成为发展趋势。但是袋式除尘器由于气流不均,整台除尘器布袋的滤尘负荷不均勻,在气流比较集中区域的布袋由于滤尘负荷比较大,过滤风速比较高,造成箱体内某个位置的布袋或某条布袋的某个位置破损,如不及时处理,该区域的气流流动阻力变低,导致更大区域布袋的破损,所以袋式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现破袋,应及时更换或将破损布袋的袋口封堵住。目前袋式除尘器主要采用的是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而该除尘器除尘主要是靠粉尘层起作用,因此如果除尘器内流场分布不均,从而导致各布袋上的粉尘层厚度不一,阻力不同,而阻力不同又使流场的不均勻性加大,形成恶性循环,除尘效率将会越来越低。所以对提高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来说,改善流场分布的均勻性是非常必要的。影响袋式除尘器的流场分布主要有进风方式、进风速度、过滤风速、布袋排列方式以及袋间距等。 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常规袋式除尘器的进气口位置有上进风式和下进风式。上进风式的含尘气流由除尘器上部进入除尘器内。该进气方式气流方向与粉尘沉降方向一致,下降的气流有助于清灰,设备阻力可降低15 30%,除尘效率也会有所提高。下进风式的含尘气流由除尘器下部、灰斗部分进入除尘器内。该方式除尘器结构简单,但气流方向与粉尘下落方向相反,容易使部分细粉尘返回滤袋表面上,降低清灰效果,增加了设备阻力。由于下进风式除尘器不需要上进风式结构中复杂的双层花板,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因此实际应用较多。而无论是哪种进风方式,袋式除尘器的进口大都采用直入、单向进风方式,回转反吹式袋式除尘器含尘气流尽管由切向进入过滤室上部空间。然而,从提高除尘器效率的角度来看,直入进口不利于较大颗粒的预分离,单向进风必然会使除尘器内部流场分布不均勻,从而会导致各滤袋流量的不一致,容易引起布袋震动加速和布袋磨损。因此,如何使袋室内气流分布均勻, 对袋式除尘器稳定、高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学者对除尘器内部流场的不均勻性进行的研究大都采用在除尘器内部布置导流板或钝体的方法,这些方法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气流的均勻分布,但是与此同时一方面会使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复杂化,另一方面, 过多的导流板和钝体会导致粉尘的沉积,增加二次扬尘的危险。布袋的排列组合方式主要有顺排和叉排两种,根据经验,目前在设计袋式除尘器时,袋间距一般在60 IOOmm之间,而且,袋间距都为定值。而从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测试结果来看,远离进风侧的布袋流量过大,这样势必会导致这些布袋磨损加剧,影响布袋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斜切向进口和布袋沿进气方向具有等差排列方式的袋式除尘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布袋呈等差排列的袋式除尘器,包括箱体、布袋、气流入口、出风口和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组成,下箱体呈斗状,两个气流入口中轴线相互平行且水平分列于下箱体两侧,气流入口的中轴线与上箱体壁面形成水平面夹角α,夹角α的范围是30° < α <90° ;上箱体中至少分布两行布袋,每行布袋依次向中间呈等差排列,相邻行的布袋前后呈列对齐,布袋壁的行间距和列间距为60 100mm。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每行布袋依次向中间呈等差排列是指每行的布袋以两端气流入口侧为起点,依次向本行的中心等差排列,各布袋壁的间隙为& = S1-(Ii-I)D,式中D 是布袋壁的列间距公差,η为> 1的自然数,S1是最外层的布袋壁与本行相邻布袋壁的列间距,其中2mm < D彡IOmm ;所述的列间距为60 IOOmm是指=S1彡100mm,中心位置的布袋的布袋壁列间距最小,它与本行相邻布袋壁的列间距必须大于或等于60mm。在本发明中上箱体中至少设置三行布袋,各行布袋壁的行间距相等。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卸灰阀位于下箱体的底部。在本发明中所述两个气流入口的安装高度在下箱体的0. 6 0. 9H的位置处,其中H为下箱体的高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气流采用双侧斜切进口的方式自斗状下箱体进入除尘器,气流沿相同切向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可以预分离一部分固体颗粒物,这样就可以减少进入上箱体固体颗粒物量,减弱对布袋的磨损;而每行布袋等差排列可有效地消弱两端与中间布袋流量分配不均的不利影响,即可以提高除尘器的效率,又可以降低设备阻力,使各布袋的更换周期基本一致,延长了除尘器的有效使用寿命,由于两个气流入口的安装高度在下箱体的0. 6 0. 9H,可以防止已经落入下箱体的粉尘二次扬尘。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图4是布袋以两端气流入口侧为起点,依次向中心等差排列示意图。图中1、出风口,2、上箱体,3、布袋,4、下箱体,5、气流入口,6、卸灰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 图3可见,本发明包括箱体、布袋3、气流入口 5、出风口 1和卸灰阀6,所述的箱体由上箱体2和下箱体4组成,下箱体4为呈斗状,两个气流入口中轴线相互平行且水平分列于下箱体4两侧,气流入口 5的中轴线与上箱体2壁面形成水平面夹角α,夹角 α的范围是30° < α <90° ;上箱体2中至少分布两行布袋,相邻行的布袋3前后呈列对齐,卸灰阀6位于下箱体4的底部。为了防止下箱体4中沉积的粉尘形成二次污染,两个气流入口 5的安装高度在下箱体4的0. 6 0. 9Η,其中H为下箱体4的高度。本实施例中,上箱体2中设有两行布袋3。具体实施时,上箱体2中可以设置多行布袋,每行布袋3均以两端的进气入口 5侧为起点,依次向中间呈等差排列,相邻行的布袋前后对齐形成平行的列,各行布袋壁的行距相等,行距为60 100mm。由图4可见,上箱体2中设有了三行布袋3,每行布袋3的行间距相等,布袋壁的行间距在60 IOOmm之间。每行布袋3都是以两端进气入口侧为起点,依次向中间呈等差排列,布袋壁的列间距&的变化规律是Sn= S1-(Ii-I)D等差排列,式中D是布袋壁列间距公差,&是本行由边缘到中心区间各相邻布袋壁之间的列间距,η为> 1的自然数,S1是最外层的布袋壁与本行相邻布袋壁的列间距,其中2mm彡D彡IOmmjS1 ( 100mm,中心位置的布袋壁与本行相邻布袋壁的列间距大于或等于60mm。
权利要求
1.一种布袋呈等差排列的袋式除尘器,包括箱体、布袋、气流入口、出风口和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组成,下箱体呈斗状,两个气流入口中轴线相互平行且水平分列于下箱体两侧,气流入口的中轴线与上箱体壁面形成水平面夹角α,夹角α 的范围是30° < α <90° ;上箱体中至少分布两行布袋,每行布袋依次向中间呈等差排列,相邻行的布袋前后呈列对齐,布袋壁的行间距和列间距为60 1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行布袋依次向中间呈等差排列是指每行的布袋以两端气流入口侧为起点,依次向本行的中心等差排列,各布袋壁的间隙为&= S1-(Ii-I)D,式中D是布袋壁的列间距公差,η为彡1的自然数,S1是最外层的布袋壁与本行相邻布袋壁的列间距,其中2mm彡D彡IOmm ;所述的列间距为60 IOOmm 是指=S1 ^ 100mm,中心位置的布袋的布袋壁列间距最小,它与本行相邻布袋壁的列间距必须大于或等于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上箱体中至少设置三行布袋, 各行布袋壁的行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灰阀位于下箱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气流入口的安装高度在下箱体的0. 6 0. 9H的位置处,其中H为下箱体的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袋呈等差排列的袋式除尘器,包括箱体、布袋、气流入口、出风口和卸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由上箱体和下箱体组成,下箱体呈斗状,两个气流入口中轴线相互平行且水平分列于下箱体两侧,气流入口的中轴线与上箱体壁面形成水平面夹角α,夹角α的范围是30°≤α<90°;上箱体中至少分布两行布袋,每行布袋依次向中间呈等差排列,相邻行的布袋前后呈列对齐,布袋壁的行间距和列间距为60~100mm。
文档编号B01D50/00GK102160952SQ20111004911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日
发明者于先坤, 叶玉奇, 钱付平, 陈中 申请人:安徽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