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活性炭常温再生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有机废气处理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活性炭装置进行吸附净化,活性炭装置吸附饱和后就无法再吸附,通常情况下一周时间就饱和失效,耗材的频繁更换,增加了企业废气处理运行成本,因此使用活性炭装置处理工业有机废气,就好比汽车,买得起车用不起油,使得活性炭废气处理装置通常成为摆设。为此,使活性炭装置有效再生,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活性炭装置的类型和不同吸附物质的性质,人们开发了高温加热再生法、溶剂萃取再生法和负压再生等。溶剂萃取再生法和负压再生法运行成本较高,目前主要用于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只有高温加热再生法,但缺点是再生过程中活性炭装置的损失较大,再生的活性炭机械强度下降,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多次反复利用价值下降;同时再生设备的运转费用也较高,不能符合节能的大趋势和企业成本要求。因此,如何才能在常温下简单、高效地实现活性炭装置的再生,成为本技术领域内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活性炭废气处理装置中活性炭装置在高温加热再生时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在常温条件下,在活性炭装置吸附废气的同时就能进行有效再生、低成本运行的活性炭废气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活性炭常温再生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外壳,外壳的两端分别为气体的进口和出口,外壳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活性炭装置,相邻两活性炭装置间设有真空紫外灯和臭氧发生器;外壳内壁上设有金属涂层;所述真空紫外灯产生波长为185nm的紫外光,在常温下,真空紫外灯对活性炭装置照射使吸附物产生光解反应,同时产生出大量的氢氧自由基、过氧化氢、氧离子、臭氧等强氧化性物质,进一步与吸附物发生反应,实现活性炭装置在常温下的再生。所述臭氧发生器提供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浓度臭氧,提高了真空紫外灯对活性炭装置的再生效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波长为185nm的真空紫外灯,对活性炭装置照射使吸附物产生光解,同时产生出大量的氢氧自由基、过氧化氢、氧离子、臭氧等强氧化性物质,进一步与吸附物发生反应,实现活性炭装置常温下的成功再生;同时,臭氧发生器提供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浓度臭氧,提高了真空紫外灯对活性炭装置的再生效率。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过程是活性炭装置边吸附,边降解,边再生,协同作用的过程,大大提升了废气处理效率,延长了活性炭使用周期,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同时又避免了废弃的活性炭装置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本发明活性炭常温再生废气处理装置,实现了活性炭装置的常温再生,废气处理运行成本低,废气净化效果彻底,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有机废气的处理。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活性炭常温再生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外壳1,外壳I的两端分别为气体的进口和出口,外壳I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活性炭装置2,相邻两活性炭装置2间设有真空紫外灯3和臭氧发生器4 ;外壳I的内壁上设有金属涂层;外壳I的气体出口端设有风机5 ;所述真空紫外灯3产生波长为185nm的紫外光,在常温下,真空紫外灯3对活性炭装置2照射使吸附物产生光解反应,同时产生出大量的氢氧自由基、过氧化氢、氧离子、臭氧等强氧化性物质,进一步与吸附物发生反应,实现活性炭装置2在常温下的再生;所述臭氧发生器4提供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浓度臭氧,提高了真空紫外灯3对活性炭装置2的再生效率。
权利要求
1.活性炭常温再生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外壳,外壳的两端分别为气体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是:外壳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活性炭装置,相邻两活性炭装置间设有真空紫外灯和臭氧发生器,外壳的内壁上设有金属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常温再生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真空紫外灯产生波长为185nm的紫外光,在常温下,真空紫外灯对活性炭装置照射使吸附物产生光解反应,同时产生出大量的氢氧自由基、过氧化氢、氧离子、臭氧等强氧化性物质,进一步与吸附物发生反应,实现活性炭装置在常温下的再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常温再生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臭氧发生器提供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浓度臭氧,提高了真空紫外灯对活性炭装置的再生效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常温再生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一外壳,外壳的两端分别为气体的进口和出口,外壳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活性炭装置,相邻两活性炭装置间设有真空紫外灯和臭氧发生器;外壳内壁上设有金属涂层;真空紫外灯对活性炭装置照射使吸附物产生光解反应,同时产生出大量的氢氧自由基、过氧化氢、氧离子、臭氧等强氧化性物质,进一步与吸附物发生反应,实现活性炭装置在常温下的再生。
文档编号B01J20/34GK103120881SQ20111036919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郑承伟 申请人:郑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