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689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3-42513号公布中公开有现有的用于衣物干燥的除湿机。以下,参照附图对该除湿机和该除湿机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IlA为从前方观察现有除湿机的立体图,图IlB为从后方观察该除湿机的立体图,图12为该除湿机的模块电路图。如图11A、图IlB和图12所示,除湿机包括机器主体101、控制部108、温度检测部104、湿度检测部105和进行机器运转操作的操作部102。在此,机器主体101内设有除湿部112和送风部113。控制部108进行除湿部112和送风部113的运转控制。温度检测部104检测机器主体101的周边温度。湿度检测部105检测机器主体101的周边湿度。图13为现有除湿机的运转流程图。如图13所示,在操作部运转开关的衣物干燥模式(未图示)被选择的情况下,在步骤111中进行开关输入。接着在步骤112中区别所输入开关的种类,在具有衣物干燥开关106的输入时,移至步骤113。而且,在步骤113中通过控制部108开始干燥运转,并设定干燥常数Dx。在温度检测部104、湿度检测部105检测到的温度、湿度通过信号发送部送给微计算机107内的控制部108。基于所检测的温度、湿度由控制部108进行干燥系数Tt的计算(步骤116)。以作为现有除湿机的干燥系数Tt计算流程图的图14对干燥系数Tt的计算(步骤116)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根据所检测的温度、湿度计算环境(气氛)的绝对湿度Xr和总热量Ir(步骤121)。在此,在空气线图中对衣物的干燥进行研究。图15为用于对现有除湿机的干燥系数Tt进行说明的空气线图。在图15中环境处于一般的空气状态。总热量Ir不变状态下的空气为等焓状态。衣物干燥时的衣物附近空气由于处于湿度100%的状态,因而可以推测为环境的等焓上的空气状态。因此,如图14所示,假定干燥过程中衣物附近空气的湿度为100% (步骤122),根据该假定和步骤121中算出的环境的总热量Ir计算衣物附近的绝对湿度Xe (步骤123)。接着,移至步骤124,根据衣物附近的绝对湿度Xe和环境的绝对湿度Xr计算干燥系数Tt。干燥系数Tt在图15的空气线图中为衣物附近的绝对湿度Xe和环境的绝对湿度Xr之差(步骤124)。如果干燥系数Tt大,则衣物内水分向环境移动的速度就大。因此如果干燥系数Tt大,则衣物的干燥速度就大。在图13中,基于如上述算出的干燥系数Tt (步骤116),移至步骤117进行干燥的判定。每经过步骤114的测定间隔X分求出干燥系数Tt值,在步骤117中基于干燥常数Dx进行干燥的判定。在干燥系数Tt的累计值超过干燥常数Dx的情况下,判断为衣物干燥,使干燥运转模式停止运转。另外,事先准备多种干燥常数Dx,并可以根据运转开始时的环境而变化。
如果将想如以上那样干燥的衣物例如悬挂于除湿机101的出风口上方并选择衣物干燥运转模式,那么通过微计算机107的控制部108自动设定除湿控制部110、送风控制部111。而且通过在步骤117中进行衣物干燥的判断从而可以自动地使衣物干燥运转模式停止
发明内容
在这种现有除湿机的控制方法中,作为使衣物干燥运转模式停止基础的干燥常数Dx在运转开始时被设定。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对于衣物的量、墙壁、窗帘及地毯的湿气、与外气的换气次数等运转开始时不明的干燥负荷,这种干燥常数Dx不能适应。因此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与运转开始时不明的干燥负荷相适应的、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衣物干燥结束判断的控制方法的除湿机。为此,本发明的除湿机,包括位于机器主体内的除湿部和送风部;对所述除湿部和所述送风部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检测所述机器主体的周边温度的温度检测部;和检测所述机器主体的周边湿度的湿度检测部,所述除湿机包括干燥运转模式,所述控制部进行干燥常数初始设定控制根据所述干燥运转模式开始时的所述温度检测部的第一温度检测值和所述湿度检测部的第一湿度检测值,对用于判断所述干燥运转模式的结束的干燥常数Dx进行初始设定,并且所述控制部进行干燥常数修正控制使用所述干燥运转模式中运转时的所述温度检测部的第二温度检测值、所述湿度检测部的第二湿度检测值、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值之差以及所述第一湿度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值之差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如果在通常室内使衣物变干,那么湿气将排到室内,使室内的湿度将上升。从该衣物排出的湿气、墙壁、窗帘及地毯的湿气、来自外部的湿气等干燥负荷与除湿机进行除湿的除湿能力之差呈现为环境的绝对湿度的变化。如果除湿能力强,则环境的绝对湿度下降,而通常环境的绝对湿度上升。但是随着衣物干燥的进行,从衣物排出的湿气变少,除湿能力增强。如果干燥负荷多,那么到干燥负荷与除湿能力相等的变化点所需的时间变长,如果干燥负荷少,那么时间变短。由于决定该变化点的干燥常数Dx在干燥运转模式中根据温度检测部和湿度检测部的检测值进行修正,因而能够提供具备与干燥负荷相适应的、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衣物干燥结束判断的控制方法的除湿机。


图I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概略截面图。图2是该除湿机的模块电路图。图3是该除湿机的运转流程图。图4是该除湿机的第一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图5是该除湿机的第二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图6是该除湿机的第三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图7是该除湿机的第四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图8是该除湿机的第五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图9是该除湿机的第六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
图10是该除湿机的第七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图IlA是从前方观察现有除湿机的立体图。图IlB是从后方观察现有除湿机的立体图。图12是现有除湿机的模块电路图。图13是现有除湿机的运转流程图。图14是现有除湿机的干燥系数Tt计算流程图。图15是用于对现有除湿机的干燥系数Tt进行说明的空气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具有与现有除湿机构成要素相同功能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实施方式)图I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概略截面图,图2是该除湿机的模块电路图。如图I和图2所示,除湿机在机器主体3内包括除湿部112、送风部113、控制部I、温度检测部104、湿度检测部105和操作部。控制部I进行除湿部112和送风部113的运转控制。温度检测部104检测机器主体3的周边温度,湿度检测部105检测机器主体3的周边湿度。此外,除湿机包括干燥运转模式。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运转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操作部运转开关的衣物干燥模式(未图示)被选择的情况下,在步骤111中进行开关输入。然后,在步骤112中区别所输入的开关种类,在有衣物干燥开关的输入的情况下,移至步骤113。而且,在步骤113中通过控制部I使干燥运转开始,并设定干燥常数Dx。在此,对干燥常数Dx的设定进行说明,干燥常数Dx用于判断干燥运转模式的结束。在控制部I中进行干燥常数初始设定控制,即,预先设定标准的试验条件(房间的大小、衣物的量、温度湿度等),并将干燥常数Dx初始设定为通过实验所求的值。接下来,在本发明中进行干燥常数Dx值的修正。基于图14、图13,根据每测定间隔X分所检测的机器主体3的周边温度、周边湿度(图13的步骤115)求出干燥系数Tt (图13的步骤116)和干燥常数Dx(图13的步骤117),并进行干燥的判定。对干燥的判定而言,干燥常数Dx减去每经过测定间隔X分的干燥系数Tt,相减所得的值为0以上时判断为未干燥,相减所得的值小于0时判断为干燥。在此,使用图4 图10对本发明的干燥常数Dx值的修正控制进行说明。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首先,使计时器Time (步骤I)启动,使干燥运转模式开始,并测定经过的时间。接着,温度检测部104、湿度检测部105所检测的温度、湿度通过信号发送部送给微计算机2内的控制部I。基于干燥运转模式开始时所检测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第一湿度检测值RhO (步骤2),由控制部I进行干燥系数TtO的计算(步骤3),并将各自作为初始值进行存储。而且,以测定间隔X分进入一个循环(步骤4),干燥运转模式中运转时温度检测部104、湿度检测部105在第n次循环时所检测的第二温度检测值Temp (n)、第二湿度检测值Rh(n)(步骤5)通过信号发送部送给微计算机2内的控制部I。基于第n次循环时所检测的第二温度检测值Temp (n)、第二湿度检测值Rh (n),由控制部I进行绝对湿度Xr (n)的计算(步骤6),和干燥系数Tt的计算(步骤7),并基于干燥常数Dx,进行干燥的判定(步骤8)。在判断为尚未干燥的情况下,判断绝对湿度Xr (n)是否低于上次数据Xr (n_l)(步骤9-1),在相同或未降低的情况下,返回步骤4。在降低的情况下,根据此时的经过时间Time算出修正值DH,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步骤10_1)。具体而言,将修正值DH作为经过时间Time的函数进行计算。以第n次循环时的绝对湿度Xr (n)低于上次数据Xr(n-l)的经过时间Tx为基准,在经过时间Time长的情况下,根据此比率,修正值DH为负。在经过时间Time短的情况下,根据此比率,修正值DH为正。作为一个例子,采用DH = aX (Tx-Time)的式子,a以常数来进行计算。而且,从干燥常数Dx减去修正值DH,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如果在室内使衣物变干,那么湿气被排到室内,使室内的湿度上升。从该衣物排出的湿气、墙壁、窗帘及地毯的湿气、来自外部的湿气等干燥负荷与除湿机进行除湿的除湿能力之差表现为环境的绝对湿度Xr的变化。除湿能力越强,环境的绝对湿度Xr将越向下降,而通常环境的绝对湿度Xr上升。但是随着衣物干燥的进行,从衣物排出的湿气变少,除湿能力增强。如果干燥负荷多,那么到干燥负荷与除湿能力相等的变化点所需的时间就变长,如果干燥负荷少,那么时间就变短。即,根据自干燥运转模式开始起至通过第二温度检测值Temp (n)、第二湿度检测值Rh(n)所求的绝对湿度Xr(n)开始下降的时间,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为此,能够与例如衣物的量、墙壁、窗帘及地毯的湿气、与外气的换气次数等运转开始时不明的干燥负荷相对应,进行更高精度的衣物干燥结束的判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绝对湿度Xr (n)低于上次测量时的绝对湿度Xr (n_l)的情况下,被判断为降低,但也可以在绝对湿度Xr (n)连续数次降低的情况下,判断为降低。此外,通过以多次的平均方式对绝对湿度Xr (n)的降低进行判断,可以防止因暂时的外部干扰等而引起的误判断。接下来,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二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第二干燥常数Dx修正根据自干燥运转模式开始起至第二湿度检测值Rh(n)开始下降的时间来进行。在图5中,计算绝对湿度的步骤6被删除,干燥负荷与除湿能力变为相等的变化点的判断利用第n次循环时的湿度检测部105中检测到的第二湿度检测值Rh(n)(步骤9_2)来进行。具体而言,修正值DH作为经过时间Time的函数进行计算。以第n次循环时的第二湿度检测值Rh (n)低于上次数据Rh(n-l)的经过时间Tx为基准,在经过时间Time长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负。此外在经过时间Time短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正。作为一个例子,采用DH = aX (Tx-Time)的式子,a以常数来进行计算。而且,从干燥常数Dx减去修正值DH来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步骤10-1)。由此,基于相对湿度的干燥负荷与除湿能力变为相等的变化点被置换为基于绝对湿度的变化点来进行检测,因而无需进行复杂的计算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接下来,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三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第三干燥常数Dx修正根据从干燥运转模式开始起至第二湿度检测值Rh (n)开始下降的时间、和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来进行。在图6中,与图5的不同点仅在于修正值DH的计算使用经过时间Time和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来进行,以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步骤10_2)。具体而言,修正值DH作为经过时间Time和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的函数进行计算。作为基准的经过时间Tx根据第n次循环时的第二湿度检测值Rh(n)低于上次数据Rh(n-l)的经过时间Tx以及室温Trx与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之差进行修正。作为一个例子,采用Tx = Tx+bX (Trx-TempO)的式子,b以常数来进行计算。将如此修正的经过时间Tx作为基准,在经过时间Time长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负;在经过时间Time短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正。作为一个例子,采用DH = aX (Tx-Time)的式子,a以常数来进行计算。而且,从干燥常数Dx减去修正值DH来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步骤10-1)。由此,对于基于相对湿度的干燥负荷和除湿能力变为相等的变化点的经过时间而言,干燥负荷多那么该经过时间较长,干燥负荷少那么该经过时间较短。此外,室温高到达变化点的时间较短,室温低到达变化点的时间较长。如此根据室温对到达变化点的时间进行修正,因而可更正确地判断干燥负荷。此外,尽管步骤9-2 (相对湿度Rh)被用于变化点的判断,但也可以使用步骤9-1 (绝对湿度Xr),对于其作用效果并不会产生差异。接下来,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四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第四干燥常数Dx修正根据直到干燥系数TtO与干燥系数Tt之差超过一定值Cl的第一时间来进行,其中,干燥系数TtO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和第一湿度检测值RhO计算,干燥系数Tt根据第二温度检测值Temp (n)和第二湿度检测值Rh (n)计算。在图7中,与图5的不同点仅在于干燥负荷与除湿能力变为相等的变化点的判断以干燥系数Tt与初始的干燥系数TtO之差为一定值Cl以上来进行(步骤9-3)。具体而言,修正值DH作为经过时间Time的函数进行计算。以第n次循环时的干燥系数Tt与初始的干燥系数TtO之差变为Cl (常数)以上的经过时间Tx为基准,在经过时间Time长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负。此外在经过时间Time短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正。作为一个例子,采用DH = aX (Tx-Time)的式子,a以常数来进行计算。而且,从干燥常数Dx减去修正值DH来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步骤10-1)。由此,如果干燥系数Tt大于初始的干燥系数TtO,那么表示室内的干燥负荷变少,因而可更正确地判断干燥负荷。接下来,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五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第五干燥常数Dx修正根据直到干燥系数TtO与干燥系数Tt之差超过基于干燥系数TtO的设定值的时间来进行,在图8中,与图7的不同点仅在于干燥负荷与除湿能力变为相等的变化点的判断以干燥系数Tt和初始的干燥系数TtO之差为根据初始的干燥系数TtO所计算的值以上(步骤9-4)来进行。
具体而言,修正值DH作为经过时间Time的函数进行计算。将求出最初设定的干燥常数Dx时的干燥系数Tt与初始的干燥系数TtO之差变为C2XTtO(C2为常数)以上的经过时间Tx作为基准,在经过时间Time长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负。此外在经过时间Time短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正。作为一个例子,采用DH =aX (Tx-Time)的式子,a以常数来进行计算。而且,以干燥常数Dx减去修正值DH来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由此,如果干燥系数Tt大于初始的干燥系数TtO,那么表示室内的干燥负荷变少了的变化点。对于该变化点的变化程度而言,如果初始的干燥系数TtO大,那么变化程度变小,初始的干燥系数TtO小,那么变化程度变大。室内的干燥负荷变少的变化点的判断可以根据初始的干燥系数TtO进行修正,因而可更正确地判断干燥负荷。接下来,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六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第六干燥常数Dx修正根据直到干燥系数TtO与干燥系数Tt之差超过一定值Cl的第一时间、和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来进行,其中,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根据自干燥运转模式开始时起经过第一时间时的温度检测部104的检测值和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计算。在图9中,与图7的不同点仅在于使用此时的经过时间Time以及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来计算修正值DH,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步骤10-3)。其中,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根据第n次循环时的温度检测部104的第二温度检测值Temp (n)和温度检测部104的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算出,具体而言,修正值DH作为经过时间Time的函数进行计算。修正值DH根据经过时间Tx、经过时间Time以及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进行修正。在此,经过时间Tx为第一时间,即求出最初设定的干燥常数Dx时的干燥系数Tt与初始的干燥系数TtO之差超过Cl (常数)所经过的时间。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根据自干燥运转模式开始时起经过第一时间时的温度检测部104的检测值Temp (n)和温度检测部104的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 计算。作为一个例子,采用 Tx = Tx+bX {(Temp (n) -TempO) /Time-c}的式子,b、c 以常数来进行计算。将如此修正的经过时间Tx作为基准,在经过时间Time长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负;在经过时间Time短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正。作为一个例子,采用DH = aX (Tx-Time)的式子,a以常数来进行计算。而且,从干燥常数Dx减去修正值DH来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由此,如果干燥系数Tt大于初始的干燥系数TtO,那么表示室内的干燥负荷变少的变化点。在到达该变化点的时间内,在室内空间狭窄的情况下,具有室温的平均温度变化值变大的倾向,在室内空间宽阔的情况下,具有室温的平均温度变化值变小的倾向。根据该室内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来修正干燥常数Dx,因而可更正确地判断干燥负荷。接下来,图10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第七干燥常数Dx修正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第六干燥常数Dx修正根据直到干燥系数TtO与干燥系数Tt之差超过基于干燥系数TtO的设定值的第二时间、和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来进行,其中,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根据自干燥运转模式开始时起经过第二时间时的温度检测部104的检测值和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算出。在图10中,与图9的不同点仅在于变化点的判断以干燥系数Tt与干燥系数TtO之差为根据初始的干燥系数TtO计算的值以上(步骤9-4)来进行。具体而言,修正值DH作为经过时间Time的函数进行计算。修正值DH根据经过时间Tx、经过时间Time以及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进行修正。在此,经过时间Tx为求出最初设定的干燥常数Dx时的干燥系数Tt与初始的干燥系数TtO之差变为C2XTtO(C2为常数)以上的时间。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根据自干燥运转模式开始时起经过第二时间时的温度检测部104的检测值Temp (n)和温度检测部104的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算出。作为一个例子,采用Tx = Tx+bX {(Temp (n)-TempO)/Time-c}的式子,b、c以常数来进行计算。将如此修正的经过时间Tx作为基准,在经过时间Time长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负;在经过时间Time短的情况下,对应其比率,修正值DH为正。作为一个例子,采用DH = aX (Tx-Time)的式子,a以常数来进行计算。而且,从干燥常数Dx减去修正值DH来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由此,如果干燥系数Tt大于初始的干燥系数TtO,那么表示室内的干燥负荷变少的变化点。对于该变化点的变化程度而言,如果初始的干燥系数TtO大,那么变化程度将变小,初始的干燥系数TtO小,那么变化程度将变大。室内的干燥负荷变少的变化点的判断,根据初始的干燥系数TtO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此外,在到达该变化点的时间内,在室内空间狭窄的情况下,具有室温的平均温度变化值变大的倾向,在室内空间宽阔的情况下,具有室温的平均温度变化值变小的倾向。由于根据该室内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来修正干燥常数Dx,因而可更正确地判断干燥负荷。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除湿机的控制部I使用干燥运转模式中运转时的第二温度检测值Temp (n)、第二湿度检测值Rh (n)、第一温度检测值TempO与第二温度检测值Temp (n)之差以及第一湿度检测值RhO与第二湿度检测值Rh(n)之差的至少之一来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机器主体内的除湿部和送风部; 对所述除湿部和所述送风部的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检测所述机器主体的周边温度的温度检测部;和 检测所述机器主体的周边湿度的湿度检测部, 所述除湿机包括干燥运转模式, 所述控制部进行干燥常数初始设定控制根据所述干燥运转模式开始时的所述温度检测部的第一温度检测值和所述湿度检测部的第一湿度检测值,对用于判断所述干燥运转模式的结束的干燥常数Dx进行初始设定,并且 所述控制部进行干燥常数修正控制使用所述干燥运转模式中运转时的所述温度检测部的第二温度检测值、所述湿度检测部的第二湿度检测值、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值之差以及所述第一湿度检测值与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值之差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常数修正控制根据从所述干燥运转模式的开始至通过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值求得的绝对湿度开始下降的时间,对所述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常数修正控制根据从所述干燥运转模式的开始至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值开始下降的时间,对所述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常数修正控制根据从所述干燥运转模式开始起至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值开始下降的时间、和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对所述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常数修正控制根据直至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一湿度检测值算出的干燥系数TtO与由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值算出的干燥系数Tt之差超过一定值的时间,对所述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常数修正控制根据直至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一湿度检测值算出的干燥系数TtO、与由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值算出的干燥系数Tt之差超过基于所述干燥系数TtO的设定值的时间,对所述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常数修正控制根据第一时间和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对所述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是直至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一湿度检测值算出的干燥系数TtO与由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值算出的干燥系数Tt之差超过一定值的时间,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根据从所述干燥运转模式开始时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时的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和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算出。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常数修正控制根据第二时间和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对所述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是直至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一湿度检测值算出的干燥系数TtO与由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和所述第一湿度检测值算出的干燥系数Tt 之差超过基于所述干燥系数TtO的设定值的时间,所述每单位时间的平均温度变化值根据从所述干燥运转模式开始时经过了所述第二时间时的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值和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值算出。
全文摘要
一种除湿机,包括除湿部和送风部、控制部、温度检测部和湿度检测部,并具备干燥运转模式,控制部进行干燥常数初始设定控制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值和第一湿度检测值对用于判断干燥运转模式的结束的干燥常数Dx进行初始设定,并且控制部进行干燥常数修正控制使用干燥运转模式中运转时的第二温度检测值、第二湿度检测值、第一温度检测值与第二温度检测值之差以及第一湿度检测值与第二湿度检测值之差中的至少一个,对干燥常数Dx进行修正。
文档编号B01D53/26GK102641648SQ20121003524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6日
发明者堀达也, 源水和夫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