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甲醚催化剂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311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二甲醚催化剂颗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二甲醚催化剂颗粒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相催化反应制取二甲醚过程中使用的固体催化剂颗粒,尤其涉及一种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一步法直接制取二甲醚工艺中使用的催化剂颗粒。
背景技术
[0002]一步法二甲醚合成工艺中,反应器采用的是浆态床反应器。催化剂在高气含率的浆液中以颗粒状存在,合成气从底部进入到床层并形成细小均一的气泡向上穿过催化剂床层反应。所以,该工艺属于气-液-固三相反应,催化剂的形状和强度对反应有显著的影响, 高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气液接触的空间,而高的机械强度尤其是耐磨强度对于保证催化反应的稳定亦非常重要,因为浆态床反应器中催化剂颗粒之间会不断发生碰撞磨擦,如果强度不够,颗粒会破裂,过多的破裂必然影响催化反应效果。因此,该工艺中对催化剂的要求,既需要高的比表面积,又需要高的机械强度。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中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提高催化剂颗粒比表面积的同时减少局部的应力集中,从而能够提高催化剂颗粒的耐磨强度。根据力学原理,减少应力集中的方法是尽量使构件的整体外形实现圆滑过渡。为此,本实用新型中催化剂颗粒主体的径向横截面的外轮廓线是由多段相切的劣弧首尾相连形成的连续、光滑的齿轮形状。由于这样形状的曲线的特征函数具有一阶连续的导数,所以根据高等数学中对光滑曲线的判断法则,本实用新型中催化剂颗粒横截面的外轮廓线是光滑曲线。这种特征的外轮廓线上具有除了圆形以外的理论上最小的摩擦力和最少的应力集中;而相对于普通圆柱,本实用新型中催化剂颗粒的这种齿轮状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提高催化剂颗粒比表面积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局部应力,达到了提高催化剂颗粒耐磨强度的效果。[000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包括[0005]一种六齿齿轮状的固体催化剂颗粒,主体轴向部分为高度为H,沿中轴开有直通孔,直通孔的孔径为D,催化剂颗粒的径向横截面外轮廓线呈连续的、光滑的六齿齿轮状,且外轮廓线的外接圆半径为R,内切圆半径为r。[0006]形成上述催化剂颗粒主体径向横截面的连续光滑的齿轮状外轮廓线的是具有下列特征的曲线段(如图1所示)一组数量为6,半径为β的圆,围绕中心点0,在0°到 360°范围内呈环形阵列;做如下三个圆,即外轮廓线的内切圆(图1中的圆心为0,半径为 r的圆)、及相邻的2个半径为β的圆(如图1中的圆P和圆Q)的外切圆(如图1中的圆 S),得到另一组数量同为6的圆;分别来自这两组的圆,两两之间相外切(如图1中圆P和圆S相外切,圆S和圆Q相外切),每个圆上形成相应的2个切点(如图1中圆P上的点A 和点B,圆S上的点B和点C),取这两个切点之间的劣弧,所有的这些劣弧首尾相连构成横截面的这种连续光滑的齿轮状的外轮廓线。[0007]上述形成催化剂 颗粒特征的各种相关参数尺寸为[0008]R =Imm 3mm ;[0009]r = O. 8R ;[0010]H = 2R 2. 2R ;[0011]β = O. 2R ;[0012]D = O. 3R。[0013]本实用新型外轮廓连续光滑,局部应力小,在提高催化剂颗粒比表面积的同时,更显著提高了催化剂颗粒的耐磨强度。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催化剂颗粒横截面外轮廓线形成示意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横截面示意图(同时也是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00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显著进步在于提高了催化剂颗粒的耐磨强度,而耐磨强度可以通过磨损率这个指标来考察。测试样品颗粒的磨损率时·采用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出产的ΒΥ-300Α型小型包衣机(不锈钢制糖衣锅直径200 mm,糖衣锅倾斜角为35 度)。测试时,每种样品随机抽取200颗,放入糖衣锅中,糖衣锅转速控制为60转/分钟, 保持转速I小时后停止,取出颗粒,读数外形结构完整的颗粒个数W,计颗粒磨损率ω = [(200-W)/200] Χ100%。[0018]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涉及的本实用新型的催化剂颗粒都是根据这些颗粒各自的结构特征,采用同样的材料和设备制备得到的。[0019]下面的实施例仅用于详细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20]实施例1[0021]本实施例中催化剂颗粒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2,具体参数尺寸见表I。催化剂颗粒主体高度H = 4.4 mm;直通孔直径D = 0.6 mm ;催化剂颗粒径向横截面外轮廓线的外接圆半径R = 2 mm,内切圆半径r = 1.6 mm,半径β =0.4 mm。该催化剂颗粒磨损率ω为 8. 5%。[0022]实施例2[0023]本实施例中催化剂颗粒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2,具体参数尺寸见表I。催化剂颗粒主体高度H = 6.3 mm;直通孔直径D = 0.9 mm ;催化剂颗粒径向横截面外轮廓线的外接圆半径R = 3 mm,内切圆半径r = 2. 4 mm,半径β = O. 6 mm。该催化剂颗粒磨损率ω为7%。[0024]实施例3[0025]本实施例中催化剂颗粒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2,具体参数尺寸见表I。催化剂颗粒主体高度H = 2 mm;直通孔直径D = 0.3 mm ;催化剂颗粒径向横截面外轮廓线的外接圆半径R = I mm,内切圆半径r = O. 8 mm,半径β = O. 2 mm。该催化剂颗粒磨损率ω为8%。[0026]表I[0027]
权利要求1.一种二甲醚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催化剂颗粒的径向横截面外轮廓线呈连续的、 光滑的齿轮形状,且外轮廓线的外接圆半径R为2mm至3 mm,内切圆半径r为0.8R ;催化剂颗粒轴向高度H为2R至2. 2R,沿中轴开有直径D为0.3R的直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醚催化剂颗粒,其特征在于主体径向横截面的这种连续光滑的齿轮状外轮廓线由具有下列特征的曲线段组成一组数量为6,半径为β的圆,β为0.2R,围绕中心点0,在0度到360度范围内呈环形阵列;做外轮廓线的内切圆以及相邻的 2个半径为β的圆,这三个圆的外切圆,这些外切圆形成另一组数量为6的圆;分别来自这两组圆,两两之间相外切,每个圆上形成相应的2个切点,取这两个切点之间的劣弧,所有的这些劣弧首尾相连构成横截面的这种连续光滑的齿轮状的外轮廓线。
专利摘要一种二甲醚催化剂颗粒,尤其涉及一种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一步法直接制取二甲醚工艺中使用的催化剂颗粒。该催化剂颗粒的径向横截面外轮廓线呈连续的、光滑的齿轮形状,且沿中轴开有直通孔。该催化剂颗粒不仅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而且耐磨强度高。
文档编号B01J35/02GK202876834SQ20122052593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王翀, 张旭 申请人:安徽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