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刮泥式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刮泥式沉淀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的过程,主要是泥水分离的过程,但在泥水分离的过程中经常有浮萍和其他水生物繁殖,这些水生物漂浮在水面,形成浮渣,影响了污水的净化处理。目前二沉池的泥水分离装置,通常使用到刮泥装置,刮出的泥沙往往会滞留在其运输管道中,长此以往,极易致使运输管道损坏,而输送管道在沉淀池的最底部,维修起来非常不便,而且还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提供的一种刮泥式沉淀池,可以有效地解决排除污泥、清除浮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刮泥式沉淀池,它包括圆筒状外池子,所述外池子内有同心圆筒状内池子,所述外池子侧壁上有清水出口,所述内池子中心处有旋转轴,且所述内池子壁上端面自圆心向外依次设有溢流板和内圈出水挡,所述清水出口的上端切面高于内池壁上端面,且清水出口的下端切面低于内池壁上端面;所述旋转轴下端外围有同心圆筒状集泥池,且旋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桁架,所述桁架两端分别连有滚轮,所述滚轮置于所述外池子壁的上端面;在所述内池子部分,桁架中心两侧固定连接刮泥板,且所述刮泥板内有漏泥斗,所述漏泥斗内端口与导管相联通,所述导管与集泥池相联通;所述集泥池与导泥管弧面联通;所述内池子部分刮泥板外围桁架的一侧活动连接刮浮渣板,与所述刮浮渣板相对应处有集渣漏斗,所述集渣漏斗与导泥管相联通,且所述导管弯曲面及各联接面均为弧面;所述沉淀池连接提供排污动力的污泥泵。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桁架上装有驱动电机。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刮泥板和刮浮渣板均至少为一个。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I)刮泥板采用漏泥斗进行污泥的收集,漏泥斗与导管弧面连接,且导管的盲端设计为弧面,且与导泥管接触的面均使用弧面,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导泥管角落里污泥的滞留量,增强了导管与导泥管的使用年限,也增加了刮泥板的使用期限,从而降低了沉淀池的成本。(2)将沉淀池的清水出口的上端切面设为高于内池壁上端面,且清水出口的下端切面设为低于内池壁上端面,使得污水在出水槽中得以再次沉淀,使得污水的沉淀效果更好。(3)桁架的一端活动连接刮浮渣板,使用时减小了刮浮渣板受到的阻力,从而增加了刮浮渣板的使用年限;另外,其在内池子中使用,避免了沉降的部分淤泥随着刮泥机的搅动越过内圈出水挡由出水口排出的问题,增加了排放出水的质量。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沉淀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1-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溢流板,2、旋转轴,3、外池子壁,4、桁架,5、清水出口,6、集渣漏斗,7、内池子,8、驱动电机,9、滚轮,9’、滚轮,10、滚轮,10’、滚轮,11、刮泥板,12、漏泥斗,13、导泥管,14、刮浮渣板,15、内圈出水挡,16、出水槽,17、内池子壁,18、导管,19、外池子,20、集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如下实施方式。通过附图1、2可以看出,一种刮泥式沉淀池,它包括圆筒状外池子,所述外池子内有同心圆筒状内池子7,所述外池子19侧壁上有清水出口 5,所述内池子7中心处有旋转轴2,且所述内池子壁17上端面自圆心向外依次设有溢流板I和内圈出水挡15 ;所述清水出口 5的上端切面高于内池子壁17上端面,且清水出口 5的下端切面低于内池子壁17上端面;所述旋转轴2下端有同心圆筒状集泥池20,且旋转轴2上端固定连接桁架4,所述桁架4两端分别连有滚轮,所述滚轮9、滚轮9’、滚轮10和滚轮10’置于所述外池子壁3的上端面;在所述内池子7部分,桁架4中心两侧固定连接刮泥板11,且所述刮泥板11内有漏泥斗12,所述漏泥斗12内端口与导管18联通,所述导管18与集泥池20相联通;所述集泥池20与导泥管13联通;所述内池子7部分刮泥板11外围桁架4的一侧活动连接刮浮渣板14,与所述刮浮渣板14相对应处有集渣漏斗6,所述集渣漏斗6与导泥管13联通,且所述导管18弯曲面与各联接面均为弧面;所述沉淀池连接提供排污动力的污泥泵。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桁架4在驱动电机8的驱动下做圆周运动时,所述刮泥板11在内池子7底部刮动,运动过程中,漏泥斗12在桁架4圆周运动的惯性作用力下,将内池子7底部沉淀下来的污泥拥入导管18,在不断旋转的作用力下,污泥由导管18挤压进集泥池20,集泥池20中的污泥在污泥泵的作用下,经由导泥管13排到沉淀池之外。同时,桁架4一端的刮浮渣板14将浮萍和其他浮渣收集到一起,当遇到集渣漏斗6时,浮渣进入集渣漏斗6,从而在污泥泵的作用下由导泥口 13排出。刮浮渣板14活动连接在桁架4上,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与污水处理的灵活性,减小了刮浮渣板14所受到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加了刮浮渣板14的使用期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水净化成本。且本实用新型在内池子7中进行刮浮渣处理,这种去浮渣方式,避免了浮渣溢出内圈出水挡15的现象,增加了污水的净化效果。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由溢流板I溢出,经过内圈出水挡15的缓解水流和阻挡杂质作用,进入出水槽16,出水槽16中的污水并没有立刻由清水出口 5流出,二是在出水槽16中经过再次沉淀,当出水槽16中污水液面上升到清水出口 5时,其上层清液才从清水出口 5中流出,从而得到符合要求的清水。另外,可以依据沉淀池内池子7半径的大小,适当设置刮泥板11和刮浮渣板14的个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刮泥式沉淀池,包括圆筒状外池子,所述外池子内有同心圆筒状内池子,所述外池子侧壁上有清水出口,所述内池子中心处有旋转轴,且所述内池子壁上端面自圆心向外依次设有溢流板和内圈出水挡,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出口的上端切面高于内池壁上端面,且清水出口的下端切面低于内池壁上端面;所述旋转轴下端外围有同心圆筒状集泥池,且旋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桁架,所述桁架两端分别连有滚轮,所述滚轮置于所述外池子壁的上端面;在所述内池子部分,桁架中心两侧固定连接刮泥板,且所述刮泥板内有漏泥斗,所述漏泥斗内端口与导管相联通,所述导管与集泥池相联通;所述集泥池与导泥管弧面联通;所述内池子部分刮泥板外围桁架的一侧活动连接刮浮渣板,与所述刮浮渣板相对应处有集渣漏斗,所述集渣漏斗与导泥管相联通,且所述导管弯曲面及各联接面均为弧面;所述沉淀池连接提供排污动力的污泥泵。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上装有驱动电机。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至少为一个。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浮渣板至少为一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刮泥式沉淀池,它包括内外两个同心圆筒状池子,外池子侧壁上端有清水出口;内池子壁上端面有溢流板和内圈出水挡,且内池子中心有旋转轴,该轴下端外围有筒状集泥池,且轴上端固定连接两端带有滚轮的桁架;内池子部分桁架中心两侧固定连接刮泥板,且刮泥板内有漏泥斗,漏泥斗内端口与导管联通,导管与集泥池联通;集泥池与导泥管联通;内池子部分刮泥板外围桁架一侧活动连接刮浮渣板,与所述刮浮渣板相对应处有集渣漏斗,所述集渣漏斗与导泥管联通,且导管弯曲面及各联接面均为弧面;沉淀池底部导线连接提供排污动力的污泥泵。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污水处理成本且污水处理效果好。
文档编号B01D21/02GK202951297SQ201220701699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王彬, 张会生, 张会强, 齐行源 申请人:邹平海华科技包装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