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水供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2837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臭氧水供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臭氧水供给装置,包括一水龙头、一臭氧产生器及一混合出水结构,该水龙头包含有一管体及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水管,其中该管体具有一出水端,该管体的内部与该导水管之间形成有一气体通道,该臭氧产生器具有一出气端,该出气端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该混合出水结构装设于该管体的出水端并与该导水管相连接,该混合出水结构还具有一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引气孔道。藉此,所述混合出水结构能够于水流通过时产生负压,并且该负压可于引气孔道处引起吸力以吸入臭氧产生器所制造的臭氧,进一步混入水流中生成臭氧水而排出。
【专利说明】臭氧水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尤指一种于水龙头出水时能够混入臭氧于水流中,以随时提供使用者清洁用水的臭氧水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工业的快速发展相对地造成环境被严重污染,以致生活中细菌无所不在;农民为了有好的收成,都会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且会在好价钱时急忙抢收上市而未注意到农药残留的问题,使得社会大众的健康受到威胁。
[0003]在越来越注重健康及养身的年代,举凡吃的食物、使用的餐具及穿的衣物等的洗涤皆逐渐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净化后自来水残留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虽然不经由饮用过程对人体造成直接影响,但仍会通过清洗碗筷、蔬果及食材等对人体造成间接影响,尤其对食材的处理更不容小觑。
[0004]为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便会在清洗时添加杀菌剂、洗净剂等用于净化水质的化学药剂。然而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会破坏环境,且化学药剂残留时容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杀菌力强、无化学残留且兼具环保特性的臭氧水已逐渐成为家庭中各式高层次洗涤所使用的洗涤水。
[0005]为改善上述缺陷,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加装臭氧产生器的水龙头结构,中国台湾第1312045号专利揭露了一种结合臭氧的水龙头,包括相连接的一水龙头及一臭氧产生器,其中水龙头的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一导气管,且出水管及导气管的端部安装有一混合出水头,因此于水流出的同时,臭氧产生器所制造的臭氧可通过导气管而传输至出水端混合装置,进一步混合入水流中以形成臭氧水排出。
[0006]然而,在长期使用下现有的结合臭氧的水龙头具有以下的缺点:第一,该结构在不影响正常出水量的情况下,导气管的孔径受到限制,当出水量达5公升时,吸入的臭氧气体量仅有0.8公升,水与臭氧的混合比例约为5:0.8,无法有效地混合形成浓度较高的臭氧水,或无法混合形成高杀菌力的臭氧水(臭氧于水中的溶解度关乎于臭氧水的杀菌力的强弱)。第二,该出水端混合装置的结构由外部水流引起中心部位的负压,使导气管得以吸入臭氧气体进行混合,但该结构设计容易造成水流朝中心部位回流而注入导气管,造成导气管内部积水,阻断臭氧输出而引发故障;虽然在该混合出水头结构设有止逆结构可解决上述导气管内部积水问题,仍容易因为存在有水垢而失去作用。
[0007]因此,本创作人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改良设计,经多方探讨、多次的试作及改良修正后,乃制作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结合臭氧的水龙头因为其内的臭氧传输受阻,气水混合比偏低,而无法稳定且有效地供给高杀菌力的臭氧水,以及因为出水端混合装置的结构设计,易产生水朝向中心回流的问题,造成导气管积水而引发故障等技术问题。[0009]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水供给装置,包括一水龙头、一臭氧产生器及一混合出水结构;该水龙头包含有一管体及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水管,其中该管体具有一出水端,该管体的内部与该导水管之间形成有一气体通道;该臭氧产生器具有一出气端,该出气端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该混合出水结构装设于该管体的出水端并与该导水管相连接,该混合出水结构还具有一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引气孔道,用以于水流通过时产生负压,且该负压可于该引气孔道处引起吸力以吸入该臭氧产生器所制造的臭氧,进一步混入水流中生成臭氧水而排出。
[0010]其中,该混合出水结构包括一中空本体、一承载体及一起波器,该中空本体为一底壁及由该底壁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环侧壁所构成,该底壁进一步向上延伸形成一进水接头,该环侧壁的内缘凹入形成一环形沟槽,该引气孔道由该底壁向下延伸并穿越部分该环侧壁至该环形沟槽,该承载体固定结合于该中空本体内且具有多个与该环形沟槽相对应的通孔,该起波器卡掣于该承载体内且具有一对应于所述多个通孔的一中空进气结构。
[0011]其中,该水龙头还包括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气管,该中空本体的底壁向上延伸形成与该引气孔道相对应的一进气接头,该导气管的一端连接于该进气接头,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该臭氧产生器的出气端相连通。
[0012]其中,该臭氧产生器的出气端通过一气体导管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
[0013]其中,该气体导管的末端进一步设有一出气接头。
[0014]其中,该中空本体的底壁具有靠近中央的一内端部及靠近边缘的一外端部,该进水接头设置于该内端部上,该进气接头设置于该外端部上。
[0015]其中,该混合出水结构进一步包括一密封环,该密封环设置于该承载体与该中空本体的环侧壁之间。
[0016]其中,该密封环嵌设于该环侧壁的内缘且位于该环形沟槽的下方。
[0017]其中,该混合出水结构还包括一止水垫圈,该止水垫圈卡掣于该起波器上且与该中空本体的底壁的内缘相抵接。
[0018]其中,该管体为一金属管体或一玻璃管体。
[001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可通过水流在内而臭氧在外的传输设计,使臭氧于传输时不会受到水流的限制而影响孔径,从而可以稳定且输入较多的臭氧,当出水量为5公升时,吸入的臭氧气体量可达到4公升,水与臭氧的混合比例约为5:4,大幅增加臭氧的溶解度,以生成具一定浓度的臭氧水;再者,导水管在内,臭氧传输在外的设计,其原理与市面上长久以来使用的水龙头结构相同,此为水龙头起波器的正常供气原理,若非出水端滤网被严重堵塞,极少发生水逆流的问题,大幅降低发生故障的机率。
[0020]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以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举例并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进一步的解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式的混合出水结构的组合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式的混合出水结构的分解图。[0024]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形式的混合出水结构的分解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0028]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9]100、100a、IOOb臭氧水供给装置
[0030]I 水龙头
[0031]IlUla 管体
[0032]111出水端
[0033]112进水端
[0034]12 导水管
[0035]13 气体通道
[0036]14 冷热水开关把手
[0037]15 阀心
[0038]16 热水管
[0039]17 冷水管
[0040]18 导气管
[0041]2 臭氧产生器
[0042]21 气体导管
[0043]22 出气接头
[0044]3、3a混合出水装置
[0045]31 中空本体
[0046]311 底壁
[0047]3111 内端部
[0048]3112 外端部
[0049]312环侧壁
[0050]313进水接头
[0051]314环形沟槽
[0052]315引气孔道
[0053]316进气接头
[0054]32 起波器
[0055]321中空进气结构
[0056]33 承载体
[0057]331 通孔
[0058]34密封环
[0059]35止水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6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具体结构特征而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0061][第一实施例]
[0062]请参阅图1,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臭氧水供给装置100包括一水龙头1、一臭氧产生器2及一混合出水结构3,以下,将具体描述各组件的细部结构特征。
[0063]在本实施例中,水龙头I可以是一般需通过人为方式来切换出水的传统水龙头,或是利用红外线、电容等感应方式来切换出水的感应式水龙头,在此无特别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水龙头I包含有一管体11以及一穿设于管体11的导水管12,具体地说,导水管12同轴设置于水龙头I的管体11内部,并且两者之间形成有一贯通管体11内部的气体通道13 (因为管体的管径远大于导水管的管径),以供臭氧的流通;如此,所述臭氧水供给装置100可通过水流在内而臭氧在外的传输设计,使臭氧流不致受到水流流动的影响。
[0064]更详细地说,管体11具有一出水端111及一进水端112,其中进水端112接设一臭氧产生器2,而臭氧产生器2可装置于一邻近洗手台或流理台的隐蔽处,例如洗手台或流理台下方的隐蔽空间,以增加洗手台或流理台附近的空间利用率。再者,臭氧产生器2具有一出气端,其与管体11内部的气体通道13相连通,可供臭氧产生器2制造的臭氧流通于管体11内。再者,水龙头I的一侧装设有一冷热水开关把手14,并且管体11内部结合有一可供冷热水开关把手14旋转带动的阀心15。导水管12连接于阀心15的上端部;另外,一热水管16和一冷水管17则分别连接于阀心15的下端部。据此,使用者可通过旋转冷热水开关把手14来控制热水及冷水的流量,从而控制出水温度。
[0065]在本实施例中,臭氧产生器2的出气端通过一气体导管21与气体通道13相连通,其中气体导管21的末端进一步设有一出气接头22,但本发明非以此为限。在一变化实施例中,可于臭氧产生器2上开设有一出气口(图未显示),水龙头I的管体11直接装设于臭氧产生器2上并覆盖住出气口,如此臭氧气体可经出气口流通到管体11的气体通道13。
[0066]混合出水结构3安装于管体11的出水端111,其与导水管12相连接且具有一与气体通道13相连通的引气孔道315,用以于水流通过时产生负压,并且该负压可以在引气孔道315处引起吸力,以将流通于气体通道13的臭氧吸入,然后混入水流中生成臭氧水而排出。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混合出水结构3可通过紧配合或螺接的方式而完全紧固地容置于管体11的出水端111内缘,或是部分紧固地容置于管体11的出水端111内缘,例如混合出水结构的外缘(外壁面)形成有阳螺纹,而管体的内缘(内壁面)形成有相对应该阳螺纹的阴螺纹,反之亦然。
[0067]请参阅图2及3,其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混合出水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及分解图,并请配合参阅图4,所述的混合出水结构3包括同轴设置的一中空本体31及一起波器32。其中,起波器32非本实用新型所专属使用,故在此不予赘述。
[0068]具体而言,中空本体31从侧面观的呈倒U状,为一底壁311及一由底壁311向下延伸形成的环侧壁312所构成;中空本体31的底壁311上设置有一进水接头313 (自顶端向上延伸所形成),且中空本体31的环侧壁312的内缘设置有一环形沟槽314(由内壁面凹入所形成)。再者,所述引气孔道315开设于中空本体31上,并由其底壁311向下延伸并穿越部分环侧壁312而与环形沟槽314相连通,同样可供臭氧流通。起波器32具有一环状的中空进气结构321,于组装时可通过紧配合的方式将起波器32固定结合至中空本体31内,其中起波器32的中空进气结构321对应于中空本体31的环形沟槽314,以利水流利用负压将臭氧由引气孔道315带入混合出水结构3中。
[0069]请参阅图3a,在一变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出水结构3a可进一步包括一承载体33,其上开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通孔331。
[0070]所述中空本体31、起波器32与承载体33的组装顺序为,先把起波器32置入承载体33,令起波器32卡掣于承载体33的内壁面后,再将承载体33连同起波器32以螺接或紧配合的方式固定结合至中空本体31内,其中承载体33的通孔331与中空本体31的环形沟槽314相对应,同样可经由产生负压的方式将臭氧由引气孔道315带入混合出水结构3a中。
[0071]以下以图3A所示的混合出水结构3a为例说明臭氧水生成的原理,当水流流经混合出水结构3a时,起波器32会因为内部流道截面积及流速的变化产生负压,令混合出水结构3a外部的臭氧产生器2产生的臭氧依序通过气体通道13、引气孔道315、环形沟槽314、承载体33的通孔331及起波器32的环状的中空进气结构321而混入出水水流中(于图3所示的混合出水结构3中,臭氧气体则未通过承载体33的通孔331),并经由起波器32的混合使出水水流中充满绵密的臭氧气泡;当水龙头I关闭后,臭氧产生器2会自然停止而不再制造臭氧。
[007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出水结构3、3a可更包括一密封环34,用以隔绝承载体33与外部空气及一止水垫圈35,用以隔绝水与进气通道13,其中密封环34设置于承载体33与中空本体31的环侧壁312之间(于图3所示的混合出水结构3中,密封环34设置于起波器32与中空本体31的环侧壁312之间);具体地说,密封环34位于环形沟槽314的下方且与承载体33相抵接,可确保负压吸入的臭氧量完全来自中空本体31的进气接头316 ;止水垫圈35卡掣于起波器32上且与中空本体31的底壁311内缘相抵接,可防止水流从水龙头I的管体11的出水端流出,从而回流至臭氧产生器2,以确保水流完全通过混合出水结构3、3a。
[0073][第二实施例]
[0074]请参阅图5,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示意图,并请配合参阅图2及3,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水龙头I还包含有一穿设于管体11内的导气管18,且所述混合出水结构3还包含有一进气接头316。
[0075]在本实施例中,进气接头316设置于中空本体31的底壁311上(自顶端向上延伸所形成);具体地说,底壁311具有一内端部3111及一外端部3112,其中内端部3111定义在底壁311中央与邻近于底壁311的中央处,外端部3112则定义在底壁311边缘与邻近于底壁311的边缘处,所述进气接头316即设置于底壁311的外端部3112上,另外,进水接头313设置于底壁311的内端部3111上。
[0076]导气管18设置于管体11内部与导水管12间的气体通道13,并且导气管18经由气体导管21与臭氧产生器2的出气端相连通,而导气管18的另一端连接于混合出水结构3的进气接头316,如此,臭氧产生器2所制造的臭氧可经由导气管18而传输到混合出水结构3内,使得本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同样可通过水流在内而臭氧在外的传输设计以确保生成闻杀菌力的臭氧水。[0077][第三实施例]
[0078]请参阅图6,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两种实施形式的示意图,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水龙头I的管体Ila为玻璃材质,据此,当本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100无法稳定地生成具一定浓度的臭氧水时,使用者可通过玻璃材质的管体Ila而轻易发现导水管12 (流体管路)及/或导气管18 (气体管路)有无异常损毁,同时利用玻璃材质营造使用者心理层面对于美感不同的感受。
[0079]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流体在内而气体在外的特殊传输结构设计,具有如下述的特点及功能:
[0080]一、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中,水龙头的管体内部设置有导水管及环绕于导水管的气体通道,因此臭氧于传输过程中不会为了得到较大的水量而使臭氧通道的孔径受到限制,当出水量为5公升时,吸入的臭氧气体量可达到4公升,水与臭氧的混合比例约为5:4,大幅增加臭氧的溶解度,从而可稳定地供给高杀菌力的臭氧水(具一定浓度的臭氧水)。
[0081]再者,导水管在内,臭氧传输在外的设计,其原理与市面上长久以来使用的水龙头结构相同,此为水龙头起波器的正常供气原理,如果不是出水端滤网被严重的堵塞,极少有水逆流的问题,大幅降低发生故障的机率。
[0082]二、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采用导水管在内、臭氧传输在外的设计,其原理与市面上长久使用的水龙头起波器结构相符,为起波器正常供气的方式,极少有水逆流的问题,大幅降低发生故障的机率。
[008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已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依法提出申请。然而以上所揭露,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自不能以此限定本案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案申请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属本案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水龙头,包含有一管体及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水管,其中该管体具有一出水端,该管体的内部与该导水管之间形成有一气体通道; 一臭氧产生器,具有一出气端,该出气端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以及 一混合出水结构,装设于该管体的出水端并与该导水管相连接,该混合出水结构具有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一引气孔道,用以于水流通过时产生负压,且该负压可于该引气孔道处引起吸力以吸入该臭氧产生器所制造的臭氧,使臭氧进一步混入水流中生成臭氧水而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出水结构包括一中空本体、一承载体及一起波器,该中空本体为一底壁及由该底壁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环侧壁所构成,该底壁进一步向上延伸形成一进水接头,该环侧壁的内缘凹入形成一环形沟槽,该引气孔道由该底壁向下延伸并穿越部分该环侧壁至该环形沟槽,该承载体固定结合于该中空本体内且具有多个与该环形沟槽相对应的通孔,该起波器卡掣于该承载体内且具有一对应于所述多个通孔的一中空进气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龙头还包括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气管,该中空本体的底壁向上延伸形成与该引气孔道相对应的一进气接头,该导气管的一端连接于该进气接头,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该臭氧产生器的出气端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臭氧产生器的出气端通过一气体导管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体导管的末端进一步设有一出气接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本体的底壁具有靠近中央的一内端部及靠近边缘的一外端部,该进水接头设置于该内端部上,该进气接头设置于该外端部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出水结构进一步包括一密封环,该密封环设置于该承载体与该中空本体的环侧壁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环嵌设于该环侧壁的内缘且位于该环形沟槽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出水结构还包括一止水垫圈,该止水垫圈卡掣于该起波器上且与该中空本体的底壁的内缘相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体为一金属管体或一玻璃管体。
【文档编号】B01F3/04GK203384486SQ201320408516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0日
【发明者】陈世昌, 陈世朋, 邱俊龙, 黄国龙 申请人:华仕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